㈠ 課題研究報告範文,論文 青少年孝敬父母的情況
去看2011全國道德模範吧!
㈡ 2020年兒子結婚媽媽怎麼講話
您好。
1.兒子婚禮母親簡單講話
一、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是我兒子(女兒)與 小姐(先生)喜結良緣的大喜日子,承蒙各位來賓遠道而來,在此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我兒子(女兒)與 小姐(先生)結為百年夫妻身為雙方父母感到十分高興。他們通過相識、相知到相戀、相愛,到今天結為夫妻。從今以後,你們要互敬、互愛、互諒、互助,以事業為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最後,祝你們新婚愉快、早生貴子、幸福美滿!
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
大家好!
今天是我女兒(兒子)xx和xx喜結良緣的大喜日子,承蒙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的支持與厚愛,在百忙中大駕光臨致賀。您的光臨是我們的榮耀和幸福,不勝感激之至。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的夫人、代表我的親家和兩個孩子對您的蒞臨致賀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緣分使我女兒(兒子)xx和xx結為夫妻,身為父母感到十分高興。他們通過相知、相悉、相愛、到今天成為夫妻.
在這溫馨美好的時刻,我也對兩個孩子表示由衷的祝福。希望你們兩個結婚以後,要在生活中互相照顧,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對家庭有責任的人。要孝敬長輩,和睦家庭,忠誠友愛,永結同心,用勤勞和智慧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
同時,我也特別希望各位領導、親朋好友共同分享我們的幸福與快樂。衷心祝願各位領導、親朋好友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三、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是我兒子(女兒) 和 喜結良緣的大喜之日,各位的光臨,是對新郎新娘最美好、最甜蜜的祝福,也是各位給我們父母的一份最珍貴、最真誠的情誼。這里,我代表雙方父母對各位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由衷的謝意!謝謝大家!
和由相識相知到今天登上婚姻的殿堂,其中是有酸也有甜、有憂也有樂。不經過風雨,不會出彩虹。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今天,面對涉過愛河登上愛情彼岸的這對新人,我們父母衷心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共同生活中,互相體諒、互相照顧,能共同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也能共同享受生活的甜蜜和勞動的成果。
祝他們能永結同心、白頭到老!也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㈢ 談談父母對我的影響我對老人的孝心,孩子對我的孝兒範文。
孝心是孩子做人的根本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做什麼樣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其中教孩子孝敬父母是最主要的,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
我們所看到的「奇怪」現象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位家長和我交流,(她孩子孩子已經14歲了),她說:「我的孩子可機靈了,每次吃雞的時候,她總是先挑兩個雞腿在自己的碗里,然後在和大家一起來吃雞的其他部分。」這位家長在講這句話的時候,語調中無不透露出自豪和驕傲,她的孩子真是「聰明」呀!其實在其他的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憂慮。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對他(她)百般疼愛、千般關心、萬般呵護,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試想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不敬、不孝,怎麼會愛朋友、愛同學、愛老師,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呢?面對以上種種現象,不禁令我深思: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系,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因此,我覺得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對孩子孝心的教育。於是,針對我班的以上情況,我利用適當的時機對幼兒進行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教育,使幼兒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養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習慣。
注重家庭與學校的配合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第一個教育環境就是家庭,因此,我注重與家長的聯系,希望家長應多給幼兒盡孝心的機會。通過家庭與學校的配合,久而久之,孝心就會在幼兒身上紮根了。
1、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與孩子的交往是一對一的關系,對家長的言行,孩子看得很清楚。因此,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做出孝敬長輩的表率。如當家中有老人生病時,父母應主動為老人捶背、穿衣、做飯、喂葯;當老人愁眉不展時,父母應熱心地向老人問長問短„„天長日久,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打動孩子的心,「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師」。孝心就是這樣學會的,就是這樣傳遞的,孝心就是在父母的榜樣下養成的。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一顆孝心、懂得愛,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因為「身教重於言教」。
2、學會感恩
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源於良心、良知、良能,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因此父母不妨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上班等,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如何關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樣心疼,怎樣整夜地不睡覺護理孩子„„細節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報恩。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愛護父母的好習慣,如為媽媽梳梳頭,給爸爸捶捶背等等。
3、隨時利用身邊的小事對孩子進行教育
日常生活中,身邊的許多小事隨時發生,而這時正是對幼兒進行孝敬教育的良好時機。如:上下樓梯時,看見爺爺、奶奶拿著許多東西吃力地走,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幫助拿東西;在公共汽車上,看見有抱小孩的阿姨或老人,家長應示意孩子讓座;下班回家時,看見孩子自顧自己玩得開心,父母要主動請孩子幫忙拿包、遞鞋等。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樣,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的不良習慣長大了也是難以改變的。培養子女的孝道,得從身邊的這些小事抓起,事情雖小,但對幼兒的孝敬教育培養意義卻不小。 4、制定家規:獻給父母「八心」
(1)、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
(2)、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
(3)、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
(4)、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
(5)、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
(6)、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
(7)、誠實坦盪,給父母真心;
(8)、持之以恆,給父母安心。
相信只要我們教育孩子朝著「八心」的方向努力,到那時侯,我們的父母將會綻開笑臉,生活定會更加燦爛。
5、重視「親情教育」,豐富孝敬的內容。
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共同做游戲,共同搞活動:親子共讀一篇文章。如:孝心無價;親子共唱一首歌。如:《燭光里的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親子共誦一首詩詞。如:《遊子吟》、《媽媽的雨季》、《媽媽,我的守護神》等;在親子互動的活動中,不僅可以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養成孝敬長輩的好品德。
幼兒孝心的培養屬於德育的范疇,而德育是一個循環往復、長期的發展過程。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幼兒這一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精心培育,言傳身教,讓他們由被動不自覺地模仿行為變為主動自覺的行動,讓中華傳統美德—孝心在當今獨生子女身上發揚下去,永不泯滅。
㈣ 怎樣孝敬父母作文小學生範文
孝!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反復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此刻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後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著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麼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有的還是網吧里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後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著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溫暖。我們就應盡我們的潛力,為他們盡孝!
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