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陽節是幹嘛的是紀念死人的
農歷九月九日,抄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2. 我不明白為什麼古人一年要造兩次祭拜祖宗的,一般都是一年一度的吧,清明節拜了,為什麼還有重陽節的,
一年三次,重陽節沒人祭祖。第一次清明節,第二次中元節(七月半),第三次冬至。也有地方新年初一祭祀的。
3. 重陽節是死人過的節日嗎是別人說錯了,還是我小學木有學好!這是別人說我的
是傳統老人過的節日,這天一般要登高山。至於你說的死人節應該是指盂蘭節吧!那節也叫中元節,據說是鬼過的節日,那天鬼魂會從地府出來到人間游盪,人民要准備貢品祭奠這些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