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陸游和唐婉沈園相會四十餘年後,陸游對這場愛情悲劇的追懷
如何理解?我看都是陸游自作自受的!!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就不要怨天尤人!!更何況風流才子、風流才子!!陸游是才子,卻也風流、莫要再說他有多痛苦!!念念不忘!!是!念念不忘是因為得不到!!在之餘的幾十年裡,他亦尋覓在煙花巷柳之地!!莫不是還要解釋說,他那是悲痛之舉??他亦是思念這婉兒的??他即使沉醉在她人的溫柔鄉里心裡卻依然至死不渝的愛著婉兒??呵呵~~總之、不管在任何時代,愛上陸游這樣的人!都是一種悲劇!!當然、唐婉的悲劇也是她自己選擇的,為了一個寧願放棄自己,也不遠違背母親一句話的涼薄負心人而毅然選擇放棄了趙士程、放棄了那個能夠全心全意給自己後半輩子幸福人,來追念一段已逝去的、那麼微不足道的感情、這不是愚字又是什麼??
陸游,說他激揚從容、慷慨義氣,教人聳眉動容、可他卻偏偏做了軟弱怯懦的負心男子、莫要再說予世人愛與不愛、一生一世一雙人??那當初為何又那般薄涼?沈園一 闕《釵頭鳳》、道出這十年滾滾江海般的思念、也送卻了這黛眉輕蹙,紅袖芊芊玉手的人兒!!
然而唐婉呢??她想過苦苦守候在她身邊的痴心男子嗎??千古世人都感慨婉兒的痴情、惋惜陸游與婉兒的凄慘愛情、可趙士程呢??又有誰知曉他是何許人也??又何必為一個心裡念著他人的女人獨守終生??獨守一個人的山盟海誓....奈何他十載相守、竟終不敵已去多年的陸游的一闕《釵頭鳳》!!!三年相識,十載相守、望著那幕「淚痕殘 . . .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疼著婉兒的那句「怕人詢問,咽淚裝歡」,他又作何感想??只能選擇了隱忍!!唉~~都是作孽啊!!!
Ⅱ 中國傳統節日及意義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我們不能因為外國節日的盛行,忘記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意義。
我國傳統節日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凝聚並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審美旨趣。在傳統節慶里,元宵觀燈、中秋賞月、鞭炮迎春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就是要竭力渲染和盡力營造合家團圓、普天同慶的精神文化氛圍,這是歷代先人們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產物。
(2)孝順滿塘怎麼走擴展閱讀:
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
1、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
2、清明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3、重陽節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4、元宵(正月十五)
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