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楊廣孝順

楊廣孝順

發布時間:2020-12-08 20:06:02

⑴ 楊廣為後人留下什麼好處,功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唐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楊廣對後世的政績:

1、遷都洛陽:楊廣營建的洛陽城,南對伊闕,北倚邙山,東逾瀍河、洛水縱貫其間,分外郭城、宮城、皇堀、東城、含嘉倉城、園壁城和耀儀堀,規模宏大,布局有序。宮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獨特的布局和整齊的劃一里見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國都城建設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隋煬帝修建洛陽城,具有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到五代、北宋時仍在使用,曾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2、修建運河:楊廣下令調征河南、淮北諸郡人民百多萬人修通濟渠,西段自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陽渠故道,東段走汴渠故道入淮水,他還征發淮南民工十多萬人修東漢陳登所開的邗溝直道,自山陽至楊子入長江,渠寬四十步,兩旁皆築工整平坦的御道,夾種楊柳。從長安到江都,修建離宮四十多座。接著,他派人到江南造龍舟和雜船數萬艘。而後,楊廣又下命疏浚漢代屯氏河、大河故瀆與曹操所開白溝為永濟渠,疏浚春秋吳運河、秦丹徒水道、南朝運河為江南河,後統名為隋朝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會稽,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經過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七個省市,通達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3、開創科舉:楊廣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大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說楊廣優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品質而不是文才。科舉制度的創建,重才學品質而不重門第,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族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手裡,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因此,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⑵ 楊廣是如何弒父奪皇位的

隋文帝的長子楊勇因為生活奢侈,漸漸失去隋文帝的歡心。又因為他不聽獨孤皇後的話,寵愛一個叫雲昭訓的姬妾,因此也受到皇後的冷落,他的太子地位越來越不穩固了。這時候,隋文帝的兒子晉王楊廣加緊活動起來,想取代楊勇的地位。

楊廣為了得到隋文帝的歡心,就處處投其所好。每當隋文帝要到他的王府來,他就把那些花枝招展的姬妾們鎖在屋裡,只留下幾個又老又丑的女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他故意把樂器的弦弄斷,樂器上的塵土也不讓人擦掉,擺在惹人注意的地方。隋文帝看到這種情景,以為楊廣不好聲色,非常滿意。

有一次,楊廣外出打獵,遇到大雨,侍從給他送上油衣(雨衣),他說:「士兵們都被大雨淋著,我怎麼能一個人穿呢?」堅持和士兵們一樣淋雨。隋文帝聽說以後更加高興,認為楊廣有仁愛之心,可以成大事。

楊廣知道皇後不喜歡楊勇,對皇後更加恭敬。凡是皇後派來的人,不論地位高低,他都和妻子親自設宴招待;凡是執掌權力的大臣,楊廣都去結交;他還籠絡了一大批人材。這樣,大臣們都說晉王仁義厚道,皇後對他更是寵愛有加。

有一次,楊廣要離開長安回揚州,去辭別皇後的時候,他故意裝出難舍難分的樣子,哭哭啼啼地說太子要害他,他怕再也見不到母後了。皇後非常氣憤,越發地恨楊勇。

楊廣回到揚州,就開始秘密策劃謀取太子地位。他的部下宇文述對楊廣說:「廢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皇上最信任楊素,如果這事有楊素支持,定能成功。楊素最信任他的弟弟楊約,我和楊約有交情,願到長安去辦這件事。」楊廣非常高興,就派宇文述到長安去找楊約。

宇文述到了長安,就請楊約喝酒。他知道楊約最愛古董,事先把各種珍寶擺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楊約一見就被吸引住了,摸摸這件,看看那件,贊不絕口。宇文述乘機說:「這些珍寶都是晉王特地讓我送給您的。」楊約十分驚訝,問:「這是為什麼?」宇文述笑了笑說:「這點小禮物算什麼,晉王還要送大富大貴給您和越國公(楊素)呢!」楊約更加吃驚了,他說:「我楊約雖然談不上富貴,可是家兄卻是富貴已極,哪裡還要人送呢?」宇文述說:「雖然你和越國公富貴已極,可還很難說能永保富貴。越國公執掌大權多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太子做事,越國公又常常反對,太子能高興嗎?一旦皇上去世,太子登了基能饒過他嗎?」楊約忙問:「您有什麼高見?」宇文述貼在楊約耳邊說:「皇上皇後有意要廢除太子,改立晉王,這全仗您一句話了。事成之後,晉王一定感激您,您的富貴還愁不長久嗎?」楊約連連點頭。

楊約見了楊素轉告了宇文述的話,把楊素也說動心了。楊素答應馬上行動。過了幾天,楊素便對皇後說:「晉王對父母很孝順,平時非常節儉,很像皇上。」接著又說了一通太子的壞話。楊素的話正合皇後的心思,皇後便給了楊素很多金銀,讓他想辦法廢太子,立晉王。隋文帝派楊素去看望太子時,楊素故意拖延著不進去,想激怒太子。太子果然大怒。楊素回去對隋文帝說:「太子怨恨陛下,我去的時候他正在發脾氣,恐怕會發生意外,陛下得多加防範。」隋文帝信以為真,派人監視楊勇。

楊廣又收買了太子的親信姬威,姬威寫表揭發太子說:「太子經常找人算卦,然後高興地說,十八年(開皇十八年)皇上必死,眼看就到了。」隋文帝看了之後,流著眼淚說:「想不到楊勇心腸這樣狠毒!」於是下令把楊勇抓起來。

公元600年,隋文帝宣布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4年以後,隋文帝得了重病。楊廣以為時機已到,就寫信給楊素,詢問應該怎樣處理隋文帝的後事。想不到,楊素的回信被送信人錯送了隋文帝。隋文帝看了,勃然大怒,立即召楊廣責問。

這時候,隋文帝的妃子陳夫人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哭著向隋文帝說:「太子無禮!」原來楊廣見陳夫人長得漂亮,趁陳夫人換衣服的時候跑去調戲。隋文帝拍著床大罵:「這畜生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哪!快把我兒子叫來。」身邊大臣柳述、元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正要派人去叫太子楊廣。隋文帝臉氣得通紅,好半天才說出兩個字:「楊勇!」柳述、元岩這才明白隋文帝要重新立楊勇為太子,就急忙去寫詔書。

誰知楊廣和楊素已經得到消息,帶著軍隊,拿著假造的詔書,包圍了仁壽宮。他們宣布皇帝命令逮捕柳述和元岩。隨後,又用東宮的衛士代替了仁壽宮隋文帝的衛士,把守住宮殿的各個出入口,並命令照顧隋文帝的人一律離開,由右庶子(東宮官員)張衡負責一切。大家剛剛走開,只聽見殿內一聲喊叫,過了一會兒,張衡出來說:「皇上早已死了,你們為什麼不及時稟報?」宮內外的人大驚失色,可是誰也不敢說什麼。就這樣,隋文帝被楊廣、楊素一夥害死了。隨後,楊廣派人給楊勇送信,說皇上有遺囑,要楊勇自盡。還沒等楊勇回答,派去的人就把楊勇拉出去殺了。這年7月,楊廣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就是隋煬帝。

公元604年7月,楊廣指使親信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又殺掉了自己的哥哥楊勇,當上了皇帝。楊廣就是我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煬帝。

⑶ 隋煬帝楊廣真的禽獸不如嗎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一位,在大多數人眼裡楊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荒淫,昏庸,殘害忠良,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弄得民不聊生。

最為典型的事就是他弒兄奸母。楊廣是隋文帝次子,表面孝順有禮,實際上卻是個城府極深之人,由於太子楊勇的日常生活不檢點,文帝和獨孤皇後對太子楊勇日益不滿,楊廣看準時機獲得母後獨孤皇後喜歡,後來利用苦肉計令文帝以為楊勇意圖毒殺楊廣。於是太子楊勇被廢,楊廣得以償願封為太子。楊廣登基後賜死了已廢為庶人的楊勇,這便是弒兄。
588年隋文帝楊堅打敗南陳,實現統一,也從南陳搶奪回來一位美人即宣華夫人。

這位宣華夫人本是陳宣帝第十四女,陳後主之妹陳朝公主。隋文帝原配獨孤皇後病逝後,文帝開始寵幸嬪妃,陳氏也是此時獲封宣華夫人。公元604年文帝病重,宣華夫人侍立在側,文帝讓他們去休息,宣華夫人離開仁壽宮更衣時遇上了太子楊廣。楊廣見父皇病重眼前又是一位絕色佳人,便肆意上前非禮,宣華夫人好不容易才掙脫了楊廣的糾纏。她衣衫不整的跑去跟文帝哭訴,文帝聽後大怒,後悔當初不該廢勇立廣,本打算召集大臣商討廢楊廣一事,可是宮中已遍布楊廣的爪牙,結果文帝病重駕崩。這便是奸母。
其實隋煬帝楊廣的功績還是很大的,下令修建完成大運河,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開創科舉制度,遠征高句麗。這些事看起來當時勞民傷財,但是對後世確實很大的功績。就連後來的大唐也是不遺餘力的遠征高句麗,難道大唐也是勞民傷財嗎?

楊廣的荒唐事跡我們是見不到了,有可能也是大唐為了穩固根基故意抹黑前朝君主,您說是不是呢?

⑷ 暴君楊廣是如何一步步葬送大隋江山的

編者按:本文由讀史縮編自著名史學家柏楊所著《中國人史綱》,為通讀中國史第21篇文章,接下來會陸續推出相關簡讀經典史書文章,歡迎關注。

在楊堅的努力下,中國再度統一,然而,隨著楊廣的繼位,剛恢復統一的大好局勢,又因楊廣的好大喜功而發生混戰,使全國三分之二以上人口死於刀鋒和飢餓??

一、突厥汗國崛起沙漠

雖然隋朝統一中國本部,但外患來自北方如故。

匈奴汗國於二世紀破滅後,塞北瀚海沙漠群地帶,成為真空。發源於東北地區的烏桓部落和鮮卑民族諸部落,紛紛侵入。等到這些部落或被並吞,或南下進入中國本土建立王朝帝國後,拓拔部落所屬的柔然部落,乘虛興起。

柔然部落於402年,建立柔然汗國,跟北魏帝國不斷發生戰爭。柔然汗國的文化水準比北魏更低,所以沒有留下像匈奴汗國那麼多史跡。北魏帝國鮮卑兵團的戰鬥力一向很強,但對柔然汗國卻無法施予有效打擊。北魏一連幾個皇帝都親自統軍北伐,深入沙漠,但始終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只要大軍一退,柔然立即跟蹤而至。所以北魏帝國無可奈何之餘,就為它起了一個醜陋的名字「蠕蠕」,形容他們像毛蟲一樣無知。

然而,柔然汗國所屬居於金山(新疆阿爾泰山)的一個匈奴血統的突厥部落,日漸茁壯。柔然汗國最初不在意這個叛亂集團,但不久就被它連連擊敗。突厥部落酋長阿史那·土門,於552年,稱伊利可汗,建突厥汗國。三年後(555年),伊利可汗的兒子木桿可汗,大舉進攻柔然汗國,柔然兵團潰散,第十八任可汗郁久閭·鄧叔子,投奔當時的西魏帝國。突厥木桿可汗向西魏施用壓力,堅持索取郁久閭·鄧叔子的人頭。

西魏宰相宇文泰不得已,把郁久閭·鄧叔子以及隨他一齊投降的部屬,共3000餘人,交給突厥使節,就在長安城外,被突厥使節全部屠殺。第十九任可汗郁久閭·奄羅辰向西逃亡,以後再沒有消息。柔然汗國立國約154年而亡。

我們可看出突厥汗國在興起之初,即足夠強大,西魏帝國不得不向它屈服,為它殺降。突厥在滅掉柔然汗國後,即完全統治匈奴汗國的故地,東方跟新崛起的契丹部落接壤,西方到蔥嶺、中亞。北齊、北周都沒有力量跟它抗衡,只好競爭呈獻珠寶財貨和公主美女,希望獲得援助。木桿可汗驕傲的說:「我在南方有兩個孝順兒子,我想要什麼,他們就會送什麼。」

隋王朝統一中國後,仍不能馬上擺脫它的威脅。

可是,突厥民族卻缺少建立一個穩定的國家的能力,在汗國之內,同時竟並存著兩個或數個可汗,元首固稱可汗,特別大的部落酋長也稱可汗。這等於一個國家有數個元首,不能避免的一定會發生內斗和因內外太多而導致汗國瓦解。為了辨識,我們稱元首可汗為大可汗,酋長可汗稱小可汗。

突厥汗國開國後不久,就爆發意料中的內斗。隋王朝皇帝楊堅對突厥採取和親政策,但他的目的不是和解而是分化。楊堅把安義公主嫁給小可汗之一的突利可汗,突利可汗遂偏向隋朝。599年,當大可汗都藍可汗准備攻擊隋朝大同城(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時,突利可汗向隋廷報信告警。都藍大可汗大怒,跟另一小可汗達頭可汗,聯合攻擊突利可汗。突利可汗部眾潰散,投奔隋朝。

楊堅改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啟民,在突語中是智慧健壯之意),那時安義公主已經去世,楊堅再把義成公主嫁給他,又在朔方地區(河套)築大利城(內蒙古和林格爾),劃出河套地區三萬平方公里,安置啟民可汗陸續來歸的部眾。另派邊防軍駐屯黃河北岸,防禦都藍大可汗和達頭小可汗的攻擊。——這跟紀元前一世紀匈奴呼韓邪單於投奔西漢後的情形,幾乎完全相同。

都藍大可汗不久被他的部下所殺,達頭可汗繼位當大可汗,先後數次進攻啟民可汗,都被隋朝邊防軍擊退。啟民可汗對隋廷的感激,出自內心。

二、仁壽宮弒父兇案

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使分裂的中國歸於統一,是他最大的榮耀。他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他很儉朴,很知道珍惜國力,使中國很快地就恢復應有的強大。但他的妻子獨孤皇後卻是一個具有奇異癖好的女人,不但自己吃醋,也為別的女人吃醋。

楊堅夫婦共生了5個兒子,其中跟我們有關的是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楊堅曾說:「從前帝王,小老婆太多,兒子們不同母親,所以往往分黨相爭。不像我的5個兒子,一母同胞,親如手足。」

可是,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摧毀人性和人倫,那就是權力和金錢。就在隋王朝統一中國後不久,擔任攻陳總司令的楊廣開始奪嫡,向他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楊勇伸出毒手。

楊勇是一個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闊豪爽,不注意小節。老娘獨孤皇後最討厭男人討小老婆,楊勇偏偏有很多小老婆,以致太子妃鬱郁而死。老爹楊堅最討厭大臣花天酒地,楊勇偏偏喜歡音樂歌舞,飲宴達旦。

這些本都是小的縫隙,但已夠楊廣有計劃地楔入。楊廣只有妻子蕭妃一個人,僅此一點就使娘親高興。老夫婦有一次到楊廣家,發現婢僕們都老而且丑,樂器上布滿灰塵,甚至連弦都沒有,不由大喜。

老夫婦每派人到兒子們那裡,楊勇只把他們當僕人看待,楊廣卻不然,他和妻子一定雙雙站到門口,親自迎接,致送厚禮,於是老夫妻耳畔聽到的全是贊揚楊廣的聲音。

楊廣出鎮江都(江蘇揚州),每次入朝辭行時,都痛哭流涕,依依不捨,父母見兒子如此孝心,也流下眼淚,不忍他遠離膝下。楊廣知識程度很高,有很好的文學素養,對任何人都很誠懇,謙虛有禮,尤其曲意交結政府重要官員,包括楊堅最信任的宰相(尚書左僕射)楊素。他所展示出來的,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標准領袖,具有肝膽相照、義薄雲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國救民、民胞物與的聖賢抱負。節儉、朴實、謙恭、虛懷若谷、好學不倦、禮賢下士、不愛聲色犬馬。一一集人類美德於一身。

一切布置成熟後,600年,「誣以謀反」的法寶罩到楊勇頭上,楊堅下令把楊勇貶為平民,囚禁深宮。改立楊廣當皇太子。楊廣奪嫡成功,全盤勝利。

602年,楊廣的娘親獨狐皇後逝世。604年,悲劇降臨到後死的父親頭上。這一年,楊堅前往長安西北120公里外的仁壽宮(陝西麟游)避暑,病情沉重,楊廣入宮侍奉。他內心的興奮使他無法再繼續控制自己,不久就對老爹最寵愛的陳夫人,垂涎三尺。一天,乘著陳夫人上廁所的時候,上前一把抱住。陳夫人掙扎逃掉,楊堅看她神色倉惶,問她怎麼回事,她垂淚說:「太子無禮。」楊堅大怒說:「獨孤誤我!」命他的兩位親信官員去長安召喚楊勇。

楊廣得到消息,急急通知楊素,楊素立即把兩位親信官員逮捕,勒兵戒嚴,包圍仁壽宮,斷絕內外交通。楊廣的部屬張衡(他後來被楊廣殺掉滅口),闖進楊堅卧室,把老爹抱起來,猛擊他的胸部。楊堅口吐鮮血,哀號的聲音,傳入後宮,後宮陳夫人以下全體宮女,屏聲靜息,面無人色。

楊廣弒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美麗庶母陳夫人上床,第二件事就是派人馳赴長安把他那已經被罷黜的哥哥楊勇殺掉。

(編者註:此說法流行較廣,屬於傳統史學觀點,但可信度不高。一種較為可信的說法是:楊堅病重,楊廣考慮需要先做好防備措施,就寫了一封信請教楊素,楊素很快回信,但宮人卻誤把回信送到了楊堅的寢宮。楊廣大急,正好碰到陳夫人,便請她把信「偷」出來。陳夫人不肯,兩人爭執間,被楊堅聽到,誤以為楊廣非禮陳夫人。父子由此發生矛盾,楊廣遂不得已下了毒手。故,歷史本就有很多種的解讀,本文敘述雖整體亦有很大的爭議,但勝在邏輯縝密清晰,微友不妨一看,不必過於較真。)

楊廣從開始採取奪嫡行動,到他行凶之日,歷時14年,在這段漫長歲月中,一直保持偽裝,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楊廣竟做得天衣無縫,可說明他具有絕頂的聰明才能。可惜他欠缺人類所特有的高級靈魂和情操,他奪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獲得無限權力。獲得無限權力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發泄他的大頭症。

三、楊廣的大頭症

大頭症是一句民間俗語,形容一個極端自私的人所發作的膚淺而強烈的炫耀狂。

楊廣如願以償的當了皇帝之後,被壓制14年之久的獸性,像火山一樣,以雷霆萬鈞之力,向外爆發,最後除了一根絞繩外,任何東西都阻擋不住。他在位15年,大頭症也歷時15年。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這15年中他的重要作為,列一年表:

楊廣於弒父後,迫不及待地從長安前往洛陽,證調民夫200萬人,從事擴建洛陽城和洛陽宮。又征調民夫100餘萬人開通濟渠(河南滎陽到江蘇淮安間運河),10餘萬人開邗溝(淮安到江蘇揚州間運河,吳夫差和贏政都曾開鑿過)。

必須強調的是,大運河雖有利於水運及灌溉,但楊廣開運河的目的不是為人民興辦水利,而是便於他一個人乘船前往他曾經駐守過的、當時全國最繁華的大都市江都(江蘇揚州)。沿著運河建皇宮40餘所,稱為「離宮」。命江南趕造龍舟,龍舟完成之前,楊廣不堪寂寞,先在洛陽西郊興建西苑,面積300平方公里,內有人工湖和連綿不斷的人工山,山上宮殿林立,曲折盤旋。另有人工小運河,由人工湖通到洛水,沿小運河兩岸,建皇宮16所,稱為「十六院」,每院美女二三百人,布置豪華,猶如天堂。楊廣每出遊賞月,騎馬隨駕的宮女就有數千人之多。

然而,女色的享受,日久也就煩膩。等到龍舟造成,運到洛陽,他就立刻出遊江都。帝王出遊已經不平凡,楊廣出遊更八方威風。僅只皇家所乘龍舟就有數千艘,不用漿篙,而用纖夫,纖夫有八萬餘人。禁衛軍(驍果)乘坐的軍艦也有數千艘,但由軍士自己拉纖。一萬余艘船隻,首尾相銜100餘公里。騎兵夾岸護衛,萬馬奔騰,旌旗遍野,誠是壯觀。飲食供應由215公里以內地方政府奉獻,競爭著極盡精美,宮人們無法吃完,臨走時一概拋棄。

楊廣宣稱他喜歡江都,其實他在江都仍居深宮,從沒有跟南中國江山如畫的大自然接觸。他之所以喜歡江都,正是喜歡沿途這種使人驚心動魄的場面。楊廣如果生在二十世紀,可以乘飛機往江都的話,他一定不高興,因為天空無人,不能發揮他的大頭症。

607年,楊廣又向北出遊,到啟民可汗的王庭。這時啟民可汗已擊敗他的對手,推進到黃河以北,成為突厥汗國的大可汗。楊廣隨駕衛士,步兵就有50萬,戰馬就有10萬匹,旌旗輜重,連綿500餘公里。跟出遊江都一樣,皇家人員和文武百官,全體跟從。不過乘船改為乘車,車跟船一般大,在新開的御道上,不用車輪,而由人肩抬著走動。

啟民可汗用最尊榮的禮節接待他。楊廣大為滿意,僅綢緞就賞賜2000萬匹。然而這次大炫耀卻種下兩個禍根:

一是,啟民可汗的兒子,將來的始畢可汗,冷眼旁觀,看出楊廣的愚昧本質,他決心反擊;

二是,楊廣無意中見到高句麗王國派到突厥汗國的使節,楊廣吩咐那使節說,他將於611年前往琢郡(北京),命高句麗王高元親自到涿郡朝見。

楊廣果然於611年真的前往涿郡,高元卻沒有到。楊廣感到沒有面子,而沒有面子能使一個大頭症病患者發狂。楊廣七竅生煙,下令討伐高句麗,動員全國士兵集中琢郡,糧秣集中遼西郡(遼寧義縣)。軍令慘急,造艦工匠站在水中,晝夜加工,腰部以下都生滿蛆蟲,半數死亡。官倉糧食和兵器盔甲,也緊急運往遼西,車船銜接,路上川流不息的有10餘萬人,病死餓死,無人收葬,屍體橫路數百公里。

而這一年,黃河南北都發生大水,30餘郡成為澤國,飢民紛紛投奔荒山大澤。但民間征糧,毫不放鬆,朴實的老農趕著牛車,帶著自備干糧,踽踽上道,大多數連人帶牛死於中途。沒有牛車的人,二人合推一輛小車,可載米三石。沿途用米充飢,到達遼西時,已無剩餘,無法繳納,只好避罪逃亡。隋政府指稱他們是「盜賊」,一面派兵征剿,一面逮捕他們的家屬處刑,以期收殺一儆百之效。於是,官退民反的形勢,完全成熟,民眾紛紛武裝抗暴,集結起來,屠殺官員,搶奪富民食糧,天下大亂。

612年,集中於涿郡的兵力已達113萬。楊廣御駕親自東征,最精彩的是他對將領們所作的一段訓話,我們姑稱之為「楊廣訓話」,以與「苻生詔書」媲美。(前秦皇帝苻生的詔書:「我當皇帝,乃受上天之命,坐的是祖宗傳下來的寶座。既然身為天下元首,自把人民當作子女一般愛護。可是我自即位以來,不知道有什麼地方不對,竟有人信口誹謗,歸惡政府。我所殺的都是證據確鑿的叛徒,數目不滿一千,怎麼能說殘忍?街市行人,擁擠如常,怎麼能說紛紛恐懼逃亡?我現在嚴重宣告,只要是合理合法、合正義合真理的事,我仍一本初衷,全力以赴,繼續負起我對國家的責任。」)

楊廣說:「國家這次遠征,完全是為了弔民伐罪,並不是好大喜功。你們中間有人不知道我的本意,打算乘此機會,使用奇兵突襲,以博取個人的前途,邀取勛賞。須知我們是堂堂正正的王師,正義的軍隊,豈可有不光明磊落的行為?所以任何軍事行動,都要隨時向我報告,聽候指示,不可擅自作主。」

換句話說,他要搖控指揮,以顯示他的軍事天才。遼東(遼寧遼陽)是高句麗王國西境第一大城,在隋朝兵團猛烈攻擊下,城垣塌陷,高句麗守軍懸白旗乞降。可是將領們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繼續攻擊,只好停戰,急向御營報告楊廣。等到指示回來,守軍已把缺口填住,恢復抵抗。一連三次,都被耽誤,以致那個並不堅固的孤城,竟不可動搖。加之渡鴨綠江深入高句麗國境的另一支軍隊失敗,楊廣只好狼狽撤退。第一次東征,損失30萬人。

第二年(613),楊廣第二次御駕親自東征。這一次遼東城絕不可能再支持下去,可是楊玄感救了它。楊玄感是楊廣奪嫡殺父同黨楊素的兒子,這時正在黎陽(河南浚縣)督運軍糧。他在黎陽叛變,截斷楊廣的退路。

楊廣對楊素一直側目而視,當楊素病故時,楊廣說:「他如果不死,我會殺他全家。」所以楊玄感始終恐懼不安,乘著前方戰爭緊張,後方民變紛起之際,想一舉把楊廣解決。

楊廣只得放棄遼東,回軍迎戰,第二次東征也草草結束。

楊玄感兵敗而死,但他的叛變使楊廣設立特別法庭,展開大規模逮捕處決,促使民變更加燎原,不可遏止。

614年,全國已經一片沸騰,舊有變民滾雪球似的四齣攻掠,新的變民風起雲涌,四方響應。可是楊廣仍作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王國一連三年受到攻擊,已精疲力盡,只好求和,並且把楊玄感的同黨,613年投奔高句麗的斛斯政,送回隋朝,以表誠意。楊廣總算爭到一點面子。可是楊廣回到洛陽,用酷刑把斛斯政處死之後,徵召高句麗王高元入朝,高元仍然不至,楊廣光火三丈,下令准備第四次東征。

第四次東征准備期間,楊廣不能閑著。615年,他從洛陽出發,先到汾陽宮(山西寧武)避暑,避暑已畢,再悠悠北進,打算順著御道前往涿郡,開始第四次軍事行動。突厥汗國始畢可汗(他父親啟民可汗於609年逝世)得到消息,親統騎兵10餘萬,向楊廣突襲。

楊廣退到雁門郡(山西代縣),被突厥團團圍住,百般攻城,流箭墮到楊廣面前,城內存糧又僅夠20餘日。楊廣魂飛魄散,整天抱著他最心愛的幼子楊杲哭泣,哭得兩眼紅腫。大將樊子蓋建議說:「現在別無他法,只有一面徵兵勤王,一面請陛下宣布不再東征。立下重賞,親自鼓勵將士奮死衛城,才有希望支持到救兵到達。」

楊廣作這種表面工夫,游刃有餘。他登城巡視,向守城將士說:「各位努力殺賊,只要能夠脫險,凡隨駕官兵,不要發愁不富貴,我絕不允許銓敘機關舞文弄墨,減少你們的功勞。」

大臣蕭?建議說:「以突厥習慣,可汗出兵,可敦(皇太後)必定知道,請派密使去見義成公主求救,不失為一策。」——義成公主是楊姓皇族的女兒,在隋王朝和親政策下,下嫁啟民可汗。

楊廣大喜,立即派人前往。幸而有此一策,義成公主向始畢可汗告警說:「北方發生情況!」始畢可汗才解圍而去。

楊廣回到洛陽,心神稍定,發現又處於絕對安全之境時,立刻恢復了偉大,深以自己在雁門郡的懦夫表現為恥,決定一手遮天下耳目。第一步,對他所作的重賞有功將士的承諾,全部不認賬。樊子蓋一再請求不可失信,楊廣大怒說:「怎麼,你打算收買軍心呀。」樊子蓋不敢再說話。

第二步,楊廣向群臣宣布蕭?的罪狀:「一小撮突厥丑類,竄以雁門城下,有什麼能耐?只幾天沒有逐走,蕭?競怕得不成樣子,實在可羞。」把蕭?貶出洛陽。

接著,楊廣下令加強第四次東征的准備工作。

616年,全國三分之二的郡縣都陷落在「盜匪」手中,楊廣對付「盜匪」的方法,跟贏胡亥、王莽、北魏胡太後相同,即根本不願聽到「盜匪」二字。但他已不能再在涿郡集結兵力。

東征既然不行,於是他改作第三次出遊江都。很多大臣泣涕勸阻他,他把他們一律斬首。臨出發時,還作了一首詩告別留守在洛陽的宮女,詩上說:「我愛江都好,征遼亦偶然。」

到了江都後,各地官員朝見,楊廣從不問他們的政績,只問他們奉獻多少禮物錢糧,多的陞官,少的貶黜。有些官員搜刮民女進貢,馬上受到獎賞。於是地方官員更暴虐,「盜匪」也更多。

617年,楊廣一年都守在江都,這是他當皇帝以來第一次一年之久停留一個地方,並不是他變老實了,而是遍地「盜匪」,無處可去。並且他終於承認他已無力收拾殘局。在千萬人血染刀鋒和餓死山野之際,楊廣以一種世界末日的頹廢心情,更變本加厲的享樂。

皇宮內分一百餘房,稱為「迷宮」,跟洛陽十六院一樣,每房美女數百人,由階級最高的一位美女主持,每天由一房作主人,楊廣和隨駕的一千餘宮女作客人(注意,僅江都宮美女,至少3萬人。如連同其他各宮,全國供楊廣一人享樂的美女,總在15萬人以上),酒不離口,賓主全醉。

楊廣常對著鏡子說:「好頭顱,由誰來砍!」蕭皇後安慰他,他說:「貴賤苦樂,互相交換,沒有什麼可以傷心!」

這是賭徒失敗時勉強裝出來的門面話,其實他內心卻肯定他絕不會死,至少也會像陳後主陳叔寶一樣被封為一個公爵。他不敢面對現實,當他的禁衛軍密謀叛變,一個宮女得到消息,向他報告時,他因無法處理而大怒,竟把宮女處斬。

618年,楊廣最親信的大將宇文化及率領禁衛軍入宮。楊廣逃到一個小房間躲藏,被一位恨透了他的美女指出所在。禁衛軍把他拖出來,楊廣還恬不知恥說:「我有甚麼罪,對我如此?」

禁衛軍當面把他最心愛的幼子,12歲的楊杲殺掉。楊廣這時才發現公爵已沒有希望,他要求服毒自殺,禁衛軍不願浪費時間,於是把他絞死。

楊廣死時才49歲,當了15年皇帝。他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個農夫牽著一匹驢子走過懸崖,農夫恐怕驢子跌下去,牽它靠裡面一點,驢子堅決不肯,越牽它,它越向外掙扎,最後它跌下深谷,粉身碎骨。農夫探頭說:「你勝利了!」

楊廣嘗對大臣宣稱:「我天性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對所渭敢言直諫的人,都說他們忠誠,但我最不能忍耐。你們如果想陞官晉爵,一定要聽話。」楊廣也勝利了。

四、18年改朝換代混戰

楊廣跟他的前輩東吳末帝孫皓、後趙石虎之流的暴君,不同類型。孫、石之流的凶惡,可以直接從行為上觀察出來,而楊廣不然,他給人的是一種非常厚道和非常理性的印象。他作的詩充滿感情,造詣很高。他的言論跟他所頒布的命令,都大義凜然,無懈可擊。他把暴行間接化和制度化,使成為一種合法的暴政。這暴政表面上好像不是楊廣的本意,實際上卻恰恰是他的本意;而且他的本意比官員們所做的更惡毒,所以對人民的傷害就更大,人民的還報也更烈。

611年是民變開始的一年,楊廣下令准備東征,徵兵征糧,官員們傳統性的貪暴使民眾發現,奉公守法只有餓死,鋌而走險或許可以求生,像陳勝、吳廣一樣,第一個發難的是鄒平(山東鄒平)人王薄,他在長白山(山東章丘)號召群眾,武裝抗暴,自稱「知世郎」,意思是「看透了這個世界的人」。

另一位是清河郡(河北清河)人孫祖安,他名在徵兵之列,但他全家被大水淹沒,妻子餓死,停屍在床。他要求免役,不準。再要求准許他安葬妻子後入伍,然而他所屬的漳南(河北故城東)縣長卻指責他誤期報到,予以鞭打。他就殺了縣長,號召群眾叛變。

從611年王薄起,到628年最後一位民變領袖梁師都被新興的唐王朝所滅,全國再歸統一,18年間,兵變民變以及宮廷政變,共136起。有50餘位領袖人物,每人都集結兵力15萬人以上,割據一方,或稱帝王,或稱可汗,互相混戰。其中最重要的有20餘人,列如下表:

在宇文化及宮廷政變的前一年(617年),鎮守太原的大將李淵已先行叛變,起兵南下,攻陷長安,立楊廣的孫兒楊侑當皇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618年,宇文化及把楊廣絞死後,立楊廣的侄兒楊浩繼位,統軍北返洛陽。但遍地都是武裝的抗暴力量,這個禁衛軍團每一步都受到攻擊,已不可能到達目的地。宇文化及看到大勢已去,索性把楊浩殺掉,自己當皇帝。李淵在長安聽到消息,也把楊侑殺掉,自己當皇帝。

楊廣的另一個15歲的孫兒楊侗,在洛陽即位,作隋王朝第五任皇帝,支持到619年,宰相王世充也把他殺掉,自己坐上寶座。隋王朝歷時僅39年而亡。以隋王朝力量的雄厚,如果楊廣只是中等暴君,帝國可能仍承受得住,不致如此迅速地覆沒。但楊廣太能幹了,他在短短的15年中,就滅掉這個強大無比的帝國。

18年的大混戰,最後的勝利屬於李淵,他建立的唐王朝代替隋王朝,使混亂的帝國再行統一。比起從前動輒幾十年改朝換代混戰,18年是短暫的痛苦,然而這最短的痛苦卻中,卻使全國三分之二的人民死於非命。下列統計數字,可作說明:

這還是就平均數而言,在混戰激烈地區,如中原(河南省)、關中(陝西省中部)一帶,民眾倖存的不及十分之一,我們不能想像其中有多少人間慘劇。

⑸ 求孝與不孝的實例,古:孝順一個,不孝或者愚孝一個。今:孝順一個,不孝或者愚孝一個

古代: 孝順:漢文帝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不孝:隋煬帝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於長安仁壽宮大寶殿內,楊廣認為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拍著床子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皇後誤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密報,與大臣楊素、張衡、宇文述等人乘機發動宮廷政變,帶兵包圍仁壽宮,趕散宮人,逮捕了柳述、元岩,進入大寶殿害死了文帝 現代: 孝順:當代孝子捐腎救母田世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不孝:楊麗娟 楊麗娟,甘肅省蘭州市女子,從16歲開始痴迷香港歌手劉德華,此後輟學開始瘋狂追星。楊麗娟的父母勸阻無效後,賣房甚至賣腎以籌資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尋見劉德華。2007年3月22日,曾經赴香港參與劉德華歌友會,實現生平夙願,跟偶像合照。不過,其父最後由於楊麗娟的「追星」行為而跳海身亡。

⑹ 狼性父母與"乖兒子":千古昏君隋煬帝楊廣—嚴酷家庭教育對嗎

從楊廣的謚號“隋煬帝”中的“煬”就可以看

所以說隋煬帝不是昏庸的皇帝,但也不是明君。他是敗在不體恤民情、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上。他的功績超出後代很多帝王,為中華民族的興旺做出過很大貢獻。

隋文帝勤儉節約,對人民寬厚所以天下大治,同時他也討厭鋪張浪費。原太子楊勇就是因為鋪張浪費而被廢除,楊廣也是因為表面節儉而被立為太子。

表面的節儉孝順並不能真正改變他的本性,在隋文帝病倒之後便原形畢露。他調戲陳夫人被揭發便一不做二不休謀劃了造反,當天晚上就“蒸”了庶母。

隱瞞父親之死,假父親聖旨殺了楊勇。這個橋段與當年胡亥殺公子扶蘇如出一轍

隋煬帝為了自己能夠巡遊天下,於是大量徵召勞役修建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線路;每次修建都要徵召上百萬的勞役,在男丁不足的情況下甚至徵召婦女。

運河宏偉“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御道,樹以柳;自長安至江都,置離宮四十餘所”。

隋煬帝巡遊的船分四層,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中間兩層有一百二十間房子。

隋煬帝出遊拉船的民夫就要八萬人。

在隋煬帝修建宮殿,製造龍舟、開鑿運河的過程中死亡比例有所不同,少的時候十個人死2-3個,多的時候十個人死7-8個。

開疆擴土是每個皇帝都想做的,就像每個臣子都想要建功立業。

可是隋煬帝在國內動盪的情況還堅持親政高麗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經過這些神操作隋煬帝終於將老爹的家底敗光了。

隋文帝統一南北建立了大隋,在他的統治期間輕徭役、薄賦稅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從隋朝初期的300多萬戶增加到後期的890萬戶,他是一個明君。

可是從隋煬帝繼位到天下大亂、再到李唐成立,天下只剩下了200多萬戶。

隋煬帝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已經很清楚了,他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昏

歷史是皇帝家族的家史,不可信。比如“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殺弟還搶占弟媳,後來如果不是他老爹主動讓出皇權,也得被殺死……這樣的皇帝也給歷史描述成明君,還會有昏君嗎?如果有昏君,這個皇帝要比李世民混蛋多少倍?

隋煬帝在歷史上口碑差,主要是受演義小說影響,就像《三國演義》,歪曲了好多歷史,把一代梟雄生生變成了白臉奸臣,別的不消說,僅從曹操從匈奴贖回蔡文姬這一點看,他就不是奸臣,何況他不拘一格選拔重用寒門士子,絕對是明相。

如果說楊廣弒兄是昏君,那李世民不但弒兄,還殺了弟;如果說楊廣仁壽宮逼死老爹是昏君,那李世民也是逼老爹李淵讓出了皇位,否則,會把老爹弄死。人嘴兩層皮,咋說咋有理。李世民有兩則虛心納諫的故事,就明君了。隋史是唐朝給修的,不把楊廣寫得一無是處,李淵父子太原起兵就是謀逆。

我們知道的是,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利在千秋。正因為大運河的南北貫通,成為歷朝歷代南北水上之高速公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交通大動脈,才使中國南方與北方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一個國家來說,修築長城,終究是擋不住外敵,毫無意義;開鑿京杭大運河,利國利民,僅憑這一點,隋煬帝就是好皇帝,隋之後的每一朝代,都該感謝他。

⑺ 楊廣殘暴非常,女兒的性子更是剛烈,為何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因為要為君王和父親報仇,所以南陽公主選擇了大義滅親。

其實南陽公主十四歲就嫁給了當朝重臣許國公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而宇文士及的兄長就是推翻隋朝,殺了隋煬帝的宇文士及。嫁到宇文家,南陽公主只有十四歲,但她把孝順奉行到了極致,宇文述病重,她親自為宇文述喂飯。要知道,公主是千金之軀,古代娶到公主,基本就是當祖宗奉起來,哪裡還能讓公主喂飯。隋煬帝對南陽公主也非常喜愛,每次出遊都會帶著她。隋煬帝後來南巡江南,這一次已經嫁做人婦的南陽公主並沒有跟隨。

無論南陽公主作為何等身份,都得殺了自己的兒子。

⑻ 楊廣是獨孤伽羅的第二子,老大沒去世也能轉正,他做了什麼讓楊堅夫婦改變主意

他時刻奉行節儉,盡心盡力做事,從而在楊堅夫婦心中樹立了非常好的形象。而他的太子哥哥則行事驕縱,甚至在君王身邊安插眼線,也為楊廣的上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時的隋朝皇室還處於「立長不立賢」的傳位規則下,所以這位太子剛一出生就是公認的皇位繼任者。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位太子的生活作風十分奢華,常常縱情於享樂,在政事上並未顯示出太多的天賦。

不過等到楊廣順利繼承皇位,他開始逐漸沉迷於享樂,在政事上也屢屢犯錯以至於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發動起義。隋朝最後終是在他手上迎來了大結局。

⑼ 楊廣有怎樣的人物特點

煬帝的即位隋代許多改革是文帝和煬帝兩朝完成的。文帝有五個兒子。長版子楊勇在文帝代周前夕,權內領禁衛,外統故齊之地,後立為太子,參決軍政大事,曾經獲得文帝的寵任,但他奢侈好色,使得文帝和獨孤皇後逐漸失去對他的信任。次子楊廣同樣奢侈好色,但卻善於矯飾,貌為節儉孝順,博得父母寵愛。他與大臣楊素勾結,向文帝揭發楊勇的過失。

⑽ 歷史上,楊廣跟宣華夫人有私情

宣華夫人原是南陳宣帝之女,陳後主之妹。生長於建康皇宮中的她,本應享盡人間富貴,可是,陳後主不理政事,寵愛張貴妃等後宮佳麗,致使北方的隋朝皇室有機可乘。結果於隋開皇八年﹝公元五八八年),晉王楊廣領軍兵渡長江,直抵建康,南陳皇室不戰而降。陳氏與眾皇族女子全數發配隋朝後宮。 當時,隋文帝的皇後獨孤皇後善妒,不許文帝立妃嬪以及親近諸後宮佳麗。陳氏在隋宮中又生活了幾年。後來獨孤後病逝,文帝才開始無所顧忌的遍幸妃嬪,其中,陳氏獲封宣華夫人,另一美女蔡氏則為容華夫人。 這時,隋文帝已垂垂老矣,軍政大事也全權委任於太子,亦即從前被封為晉王的楊廣。楊廣本是文帝次子,表面孝順有禮,實際上卻是個心機深沉之人,由於太子楊勇的日常生活極不檢點,使得文帝和獨孤皇後對太子楊勇愈來愈不滿。這時楊廣看準時機,獲得母後獨孤氏的喜愛,後來更利用苦肉計,令文帝與獨孤皇後以為太子意圖毒殺楊廣。於是楊勇被廢,楊廣如願以償被立為太子。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文帝病重,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都侍立在側。文帝見她們一直侍奉自己沒有休息,趕緊讓她們更衣小憩。宣華夫人離開仁壽宮往更衣時,遇上了太子楊廣。楊廣見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絕色,便恣意妄為上前非禮。宣華夫人不準,好不容易才掙脫了楊廣的糾纏。她衣履不整的趕回仁壽宮,向文帝哭訴楊廣的無禮。文帝聽後自是大怒,悔恨當日廢楊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來他打算召大臣前來商討廢太子一事,可是,宮中早已遍布楊廣的爪牙。結果,文帝病重駕崩。 文帝駕崩,宣華夫人的惡夢才剛開始。就在文帝病逝的這一天,宮人們知道並非賜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華夫人卻不這么想。楊廣恐怕是不會放過她了。在眾宮人的請求下,宣華夫人勉強收下了同心結。當夜,楊廣便迫宣華夫人。只是,這一切都瞞不過楊廣的嫡妻蕭氏。結果,蕭氏在宣華夫人面前痛斥楊廣姦淫父妃的罪狀,又威脅他若不送走宣華夫人,便把這丑聞公諸天下,迫得楊廣只好把宣華夫人送到遠離禁宮的仙都宮居住。但他對宣華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華夫人迎回宮中。 但宣華夫人終日鬱郁寡歡,回宮一年多便病逝,終年二十九歲。

閱讀全文

與楊廣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夏長壽棗 瀏覽:207
養生館技師怎麼挑選 瀏覽:81
試述老年人用葯的原則 瀏覽:80
交養老保險知乎 瀏覽:34
體檢腫瘤二項是什麼 瀏覽:901
山西養老院政策 瀏覽:997
老年人綉花棉襖 瀏覽:519
東莞養老保險繳費 瀏覽:312
花園路附近有沒有老年大學 瀏覽:413
葯流多久做染色體檢查 瀏覽:58
省幹部養老院 瀏覽:194
武漢公務中人退休工資 瀏覽:453
老人助殘卡哪裡發 瀏覽:764
包河養老的有哪些 瀏覽:501
基本養老金溫州 瀏覽:497
億森林養老院地址 瀏覽:340
長壽區和璧山 瀏覽:667
老年人模特男 瀏覽:359
老年人突然腿抽筋怎麼辦 瀏覽:297
駕校學車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