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天抽時間帶父母出來拔火罐按摩,想發朋友圈加圖片,發什麼文字好呢
看來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真的可敬!贊美你!
其實發圖片和寫文字都不回需要太繁瑣,答文字表達了圖片的內容就可以啦。
你的第一句話就很好了,
今天抽時間帶父母去拔火罐和按摩;這就足夠了。
孝敬父母是長久的事,我們有責任去孝敬父母。
⑵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不啃老!
⑶ 在朋友圈曬父母照片就是孝順嗎
不是。
基礎的孝順,是讓父母心裡熨帖,不要讓他們煩心。
再進一步,就是出人頭地,聲名遠揚,讓父母占你的光,在人前倍有面子。
⑷ 為什麼有些父母微信朋友圈總發一些要兒女孝順的文章或視頻。或者發一些兒子不孝順養兒子有什麼用的視頻
中年人就喜歡發各種心靈雞湯,覺得文章寫的很好,所以就愛分享。
⑸ 怎樣對待父母才叫孝順
這個孝字從形體上看一個老字的上邊,下邊是一個子的下邊,2個結合在一起就是孝字,就是老子要養小子,小子長大了要養老子,2個是一體的代代相傳不能分開的,做人如果離開了孝那簡直禽獸不如,烏鴉反哺、羊跪哺乳,禽獸尚且報養育之恩,如果人不孝那還不如動物,所以做人最根本的是孝,這就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一生教育的中心,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必須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精華,這樣才能對的其老祖宗的教誨, 孝有小孝和大孝, 小孝先孝父母之身,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很不容易,恩情一輩子也報答不完,所以平常的飲食起居首先想到父母,把父母供養好,要父母衣食無憂,然後就是孝順父母之心,父母心裡想什麼東西,你的辦得到讓父母滿意開心就是孝,不要為了自己的事情讓父母牽掛就是孝順父母,父母說的話認真聽,即使說的不對也不能當面忤逆父母頂撞父母,不要和父母爭辯,不要看不起父母以為他們沒有學問文化程度低,不了解社會,不了解你等,對於一些問題父母雖然知道懂得不一定比我們多,但是他們在一些人生的經歷對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經驗比我多,他們看問題比我們要理性、現實多,所以最好能聽父母給你的意見,把自己的身體保護好,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毀傷,孝之始也。」不要認為供養父母聽父母話就是孝順,自己把自己身體保護好就是孝順,因為自己和父母是一體的,道理很簡單,你自己身體好才有能力孝順你的父母,這一點也很重要,家庭關系處理好,讓老人不在為我們操心,這就是孝順, 大孝就是把你對家庭的孝的心和行為放到社會上,孝順更多的人,做為一個對社會用的人,讓父母也為你感到自豪。 說了這么多自己其實也沒有能做到,慚愧啊!懇請大家都好好學習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育,發揚和光大我們的優良的傳統文化精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希望大家共勉,把我們的孝心傳達到整個社會。
⑹ 父親節你會專門發朋友圈嗎
今年的父親節,截止到現在中午十一點,我的朋友圈裡還沒有出現曬爸的人,我也沒有曬父親的任何東西,哪怕是物品。一直感覺父親節來的更加平靜一些,沒有母親節那般熱烈,就像父愛本就自帶深沉的屬性。當然也不是不愛父親,而是覺得沒有必要讓父親作為一個物品,供別人展覽。冰心說,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因為父愛不動聲色,讓你不容易察覺到深沉的父愛。
有人說朋友圈中出孝子,越來越多人喜歡在朋友圈中曬出父母的照片,祝福父母節日快樂,我認為這種做法也沒什麼過錯,如今也有很多父母玩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軟體,但是這種方式的祝福卻比不上給爸媽打幾個電話來的實際,若是願意使用微信,那就給父親轉上一些紅包的錢,讓他知道你對他的好,那就好了,曬什麼朋友圈?我早就關閉了朋友圈。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發朋友圈了,你關閉朋友圈了嗎?
⑺ 朋友圈各種感激父母,你在網上這么孝順,你父母知道嗎
孝順父母是自己的本份,再說你對父母好與不好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⑻ 作文800字 不要在微信里「秀孝順」
5月10日是母親節,這個本來是洋節的節日近年在中國也很「火」。今年的母親節,最火的應該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不少人曬出母親的照片並配以感恩話語,各種「祝福遙寄」的話語更是充斥屏幕,一些贊頌母愛的文章和歌曲也被熱轉。一些人甚至調侃,問:「什麼地方兒女最孝順?」答:「朋友圈。」試問,你的母親玩微博嗎?她能看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嗎?如果答案是「不會」,那麼這些秀在網上的愛,是否僅僅是秀給自己看、秀給朋友看的,這類發生在特定節日的秀,總讓人感覺流於表面,少了一些「味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認為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去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的良心,沒有道德可言。雖說只要出於真心,任何一種愛的表達都值得尊重,但在筆者看來,孝順應重在平時的陪伴和關愛,做遠比說更重要,回家給媽媽做頓飯,平時多陪媽媽聊聊天,比起隔空「秀」在網上的愛,付諸實際行動更能讓母親知道你的感恩,行動遠比形式重要,也更能打動人心。
大道至簡,大愛至細。有人總結何為孝: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體弱的父母,健康為孝;孤單的父母,相守為孝;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病患的父母,照顧為孝……毋庸置疑,每年能有這樣一天表達對於母親的歉疚和愛,曬出自己的「親情欠賬單」,用感動和感恩回報母親,是件好事,至少說明你心裡還裝著母親。但是對母親的感恩,不必拘泥於形式,更不必局限於節日。孝順母親,不是非要在這一天走到母親身邊,給母親打個電話,輕輕地告訴她「我愛你」,而是重在平時。孝心更在平時,雖然我們都很忙,關心父母,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健康狀況更重要,陪伴和侍奉不僅需要怎麼說,更要看怎麼做,忙中偷閑,多回家看看。孝順母親的事兒不僅母親節這天要說,更應該天天做,千萬別只在朋友圈裡秀孝順。
⑼ 有的人對爸媽不是真心做樣子的人她們每年見父母一次!給老人洗腳了還要發朋友圈!這樣的人是真的孝順嗎
母親把愛寄託在無限的嘮叨中,如涓涓細流滋潤幼苗成長。母親,你的愛將伴隨我行走一生,無論將來漂泊的足音敲響何方,它都會一如既往地溫暖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