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歷九月九是我國的什麼節,這一天古人有什麼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內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容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② 重陽佳節到來,除了登高,還有哪些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也叫「登高節「,所以這一天許多人會登高山、登高塔。登山過程中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佩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放風箏、孝敬老人等。
3、重陽節許多地方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意義自然是長壽,子女事業節節高。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沒有什麼固定模式,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吃重陽糕有祝願子女百事俱高,祝福自己長壽的意思。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當然各地也有自己的習俗,但最大的習俗應該是陪父母登高。
③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的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④ 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什麼習俗
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的習俗等等。
⑤ 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陰歷九月九日,就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單奇為陽,九為陽之最大,九九就是重陽重九。重陽為節,戰國時就有,如屈原在《遠游》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的句子,說明屈原生活的的代就習慣做重陽節了。
一、賞菊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