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歐陽修觀碑 古文 及翻譯
原文:
歐來陽詢嘗行,見源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譯文: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Ⅱ 石碑求助(翻譯古文)
啟,曰煙特,蓋磉鈿批,越戕戔憋幟,出劉弒,陬虧於匡太子, 這句實在不懂。從下一句開始翻譯:太內子於是殺了容他,這正是王者治國之道。髏山東面住著一個人,叫做寇懋,是個有著奇怪癖好的人,在手臂上刻字當做書來看,在西樓……(硬角角 實在不會 抱歉),為了這個而悲痛發狂。官吏在法場上審問他,更是絲毫沒有畏懼,這才是為人臣子之道。為君之道、為臣之道、為孝之道這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就算是畜生,也將被人拋棄。關毪兮寫於清道光年間15年。
Ⅲ 古文——《歐陽詢觀古碑》
原文
歐陽詢觀古碑
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版復反,下馬佇立,權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譯文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後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
歐陽詢(557~441),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
這個故事的啟示就是:要想擅長什麼,必須要精深下去,必須要專心致志,刻苦磨練,才能成功。
Ⅳ 石碑的文字古文怎麼說
石碑上的文字,叫「碑文」。
Ⅳ 求大神幫忙寫一篇古文,往碑文上面寫的。
慈父XXX之墓
生於丁丑年三月初六,卒於乙酉年八月廿六。
孝子..../....於 XX年XX月XX日立
墓誌銘:
悲哉吾父,位四子之末,其父因地主身之故,害而自弱。痛哉吾父,因家之故,自幼與母兄共歷艱澀,以苦為樂。哀哉吾父,性善行儉,一生面土,躬耕自樂。樂哉吾父,傳三兒,人傑世故;又三女,持家滿固。子孫世代福祿,興康達豁。
(聽得哀號心亦痛,廖以幾筆慰先人。)
Ⅵ 請問墓碑上是誰的墓誌銘,是古文,有圖。
墓 黃 柏 明
志 氏 軒 故
銘 合 郭 郭
葬 母 公
郭柏軒和黃氏的合葬墓,應該是他兒子立的~
Ⅶ 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
1935年在平山縣三汲戰國中山國靈壽故城遺址發現的中山守丘石刻,約刻立於公元前378年前後,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碑碣石 哈哈
Ⅷ 醴陵市王坊鎮古詩文對聯碑記
一、太屏山古碑記、對聯
吳楚古剎碑
岩岩平山,積石峨峨。
遠瞻昆侖,近綴衡廬。
南通閩廣,北達荊吳。
維山之高,壁立千仞。
創建古寺,尉遲敬德。
鄜州都督,威振山河。
密金不受,公心如山。
百戰瘢痍,實忠於王。
功臣圖像,凌閣爭光。
名勝古跡,風景悠揚。
名垂不朽,萬古流芳。
房玄齡題大唐貞觀十三年已亥冬立
明朝朱元璋宰相「李善長」為
朱元璋母子在「吳楚古剎」避難,
化險為夷所題碑文
平山皇覺寺 地名已成形 勢隨九嶷高 氣與三山壯
廣城愛神鼎 淮南好丹經 此山具鸞鶴 往來書山靈
血洗湖南日 元兵追主時,皇天多眷顧 朝夕念慈悲
母子全性命 敵人皆不疑 劉基親訪主 從此作軍師
功臣俱立朝 此寺後修為
李善長 題
明洪武二年己酉春正月晦日立
古刻碑誌
湘贛名山 首出衡廬 平山峻秀 禿兀掌天 唐朝創寺
尉遲敬德 苦稽古典 名曰皇覺 嘉慶年間 募眾重修
雷震據此 北兵焚燒 癸亥重建 禹臣心田 吳楚古剎
萬古流傳 傳瀧撰汜 大屏仙山
傅瀧 清宣統二年 庚戍立碑
大屏山古碑記
湘贛名山,首衡廬諸羅列者兒孫也,其中尉然深秀者平山也,山之陽有吳楚古剎,創者誰?唐代尉遲敬德也。明朱元璋略定江南荊楚地避難於斯也。清宣宗嘉慶年間,間募眾重修也。戊午雷震據此而北兵焚寺,越五年癸亥,萍、醴、瀏之父老又募捐修復也,乃就故此而增舊制,鳩工庇材,刻碑考古,庶不失考人,文化遺產與道德觀念,並永垂兩省名勝古跡地。
周大鈞 民guo十二年九月十九日立
(註:周大鈞即周澍芬先生)
吳楚古剎山門對聯
海天色相無邊界
吳楚東南第一峰
金魚石惜字塔對聯
豈無墨跡黏塵土
猶有文光射鬥牛
此地分萍川淥水
斯亭化斷簡殘篇
天泉寺對聯
天朗參禪意
泉清悟道心
擇名區而演教浦水魚龍通變化
借勝地以藏身高山鸞鳳助玄功
游太屏山
清 張海峰
健步直臨飛鳥外,不知身已在雲端。經霜木葉連枝脫,斗雪梅花徹骨寒。清磬依稀何處起,夕陽明來望中殘。山腰知有人家在,一縷炊煙鎖碧巒。
Ⅸ 敬請教 墓碑上的文言文
翟義媛請汪國垣為她的母親王夫人寫的墓誌。
該墓誌立於1934年,墓內主王夫人死於1928年,丈夫先後任容職清朝駐義大利使館、民國駐丹麥使館,她都隨他出國居住多年。後來歸國,任安徽省煙酒事務局長。
1928年三月初五,王夫人因胃病死於北平德國醫院。她一生生育子女11人,其中成活7人。
文中還講她自己哺乳子女、購物自己動手等等事跡。
Ⅹ 古文 墓碑
到此應可逢子期,免使人間嘆鳳嗟。
清高,自然少有知心人,第一句立意為此。昔日孔子被楚狂接輿所笑,這里的也也「清高自遭俗世恨(恨字此處做「嫉妒,不解」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