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侗族過春節,重陽節及中秋節等有哪些習俗
侗族春節習俗很多侗寨過春節已固定為一套程序:臘月廿七,殺豬祭祖,晚上青少年鳴鑼吹笙放炮,繞寨遊行三圈。廿八日打糯米粑,並泡紅糖祭祀;晚上,青少年們又是興高采烈地遊行。廿九日或三十日,人們放水捉魚,晚宴以鮮魚祭祖。三十夜,屋裡香火蠟燭通明,鞭炮大作,夜宴開始。家長舉杯滴酒於地,燃後逐一菜餚點嘗,表示對祖先魂靈食過,於是全家人即可食用。夜半亥時過,迎春鞭炮響,廊檐蠟燭燈火通明。全家凌晨喜宴迎春,並用青苔逐個家庭成員額頭上醮一下表示添歲。 侗族人的重陽節 英雄的熱血喚醒了侗族人的覺悟,英雄的英名,永存侗家人的心中,率領侗家反抗清政府的姜應芳雖然犧牲了。但侗族人民永遠懷念他,而使重陽節賦與了侗族自己紀念起義英雄的新義。 侗族中秋拜月 中秋節是以月亮為主題的節日。作為節日,雖然以娛樂為主,但祭月拜月一直是侗族中秋節的傳統習俗。10月3日,坪坦鄉高步社區群眾紛紛來到鼓樓前,舉行一年一度的中秋拜月活動。當月亮升起來時,各個寨子經過充分准備的蘆笙歌舞隊已在家裡吃過了團圓飯,踏著月光來到團寨中央的款坪內載歌載舞,歡慶中秋佳節.當各個寨子的蘆笙歌舞隊都表演完時,拜月現場也擺好了香案,呈上水果月餅。與其他民族中秋拜月不同的是,主持拜月活動和參加儀式的都是寨子里的成年男子,婦女和兒童都只能作為觀眾在一旁見禮。由主祭焚香祭拜,獻上水果、月餅之後,參加儀式的男子將月餅和水果首先分發到老人手中,再分發給參加拜月的村民。至此,一年一度的中秋拜月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