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聖經中斥責不孝父母的經文
聖經中好像沒有特別指出父母要作兒女的榜樣,大原則是
"....都作信徒的榜樣。"
(提4:12),"....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5:3)
關於父母和孩子責任的經文,以下經希望可以參考:
兒女是:
神所賜:(詩127:3)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一同承受應許:(徒2:39)
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
孩童的本性:
正直清潔:(箴20:11)
孩童的動作是清潔,是正直,都顯明他的本性。
謙卑:(太18:4)…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主喜歡親近的:(太19:14)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里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有天國子民的樣式:(太18:3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父母理當:
供應所需:(路11:11)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
溫柔乳養:(帖前2:7)
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照主意養育:(弗6:4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安慰:(賽66:13)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
管教:(申8:5)
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你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
責備:(箴3:12)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勸勉:(來12:5)
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
為兒女打算:(林後12:14-15)
…兒女不該為父母積財,父母該為兒女積財。我也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
孩子理當:
領受責備:(箴15:5)
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
聽訓誨:(箴1:8)
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或譯:指教);
在主里聽從父母:(弗6:1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受管教:(來12:8)
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
㈡ 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㈢ 關於不孝順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麼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出處】《蓼莪》——先秦·佚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譯文】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後繼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處】《孟子離婁上》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出處】《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譯文】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出處】《蓼莪》——先秦·佚名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譯文】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當回想從前:
【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譯文】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出處】《蓼莪》——先秦·佚名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
【譯文】不要用不孝的罪,來枉費吃掉人間的無骨。
【出處】《勸孝歌》——清朝·王中書
㈣ 寺廟經文上有一句話不孝敬父母拜什麼佛
這也算是善根成熟的一種感應吧。
建議去寺院上香供佛,同時還可以向出家師父請教佛法,夢這樣的夢,是與佛有深緣才可能夢到的。
㈤ 張雲雷:心內不明何必點燈,不孝順父母你是念的什麼經
這是太平歌詞 五龍捧聖
㈥ 心內不明何必點燈,不孝順父母你念的什麼經
凈空法師---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兒女的一定要盡孝,做學生的一定要尊師。你從歷史上去看,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不孝父母的人能有成就,沒有一個背師叛道的人能有成就。
凈空法師---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實在講,「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做得不夠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1
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實在講,「孝順」圓圓滿滿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做得不夠圓滿,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要想把孝順做到圓滿,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凈土,見到阿彌陀佛了,你的孝順就圓滿了。
3
經上講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聽到,只要緣一成熟,什麼叫緣成熟?你勸他念佛,他肯聽、肯接受,這就叫緣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幫助他。
4
佛經里常講「佛度有緣人」,生生世世家親眷屬,跟你有緣,你都能幫助他們脫離六道、往生不退成佛,這叫大孝,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對於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們都能夠照顧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勸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為你自己的佛沒學好;你要學好了,他們自然就會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學好,才能影響他們,所以自己要精進不懈,要有耐心,要堅持到底,機緣成熟的時候,他們會接受的。
7
如果你認真努力地修持,學佛之後跟沒有學佛之前,判然是兩個人,使你父母感覺到,你學佛之後,變得特別孝順,對他們特別好,他們生歡喜心,對佛就會有好感。
8
萬萬不可以看到父母沒學佛,一天到晚批評他、責備他,說他業障重,將來要墮惡道。父母聽到你這個話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學,愈學愈不得了,愈學愈不孝順」,這就錯誤了,你雖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錯誤,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紹給他,讓他很歡喜,他就會很樂意地接受。
㈦ 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名言啊,名言似乎不夠給力啊,遠遠沒有民間流傳的俗語振聾發聵啊,不過還是給你找幾個吧: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