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業題 跪求
聽眾朋友們早上好!我是本電台氣象專職播音員 。今天是2009年10月26日,也就是農歷九月回初九,重陽節,天氣答晴朗,最高溫度29攝氏度,最低溫度20攝氏度,需外出的朋友請注意防中暑哦!
王總您好,我是小曾。羅總和您約好共進晚餐,他想確認下時間。晚上7點,在淳熙西邊那一家。您可以回電1388222288,謝謝。
供你參考參考吧!
⑵ 重陽節和道教有關嗎
重陽節的重要習俗「 登高」 , 也與道教九月九日「 升天成仙」 也有內在的聯系。因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 先民們就選擇九月九日登高, 意圖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樣, 升人天宮, 這種對升天的渴望, 溯其源頭, 是人們對長壽的一種企盼, 《太清諸草木方》日「 九月九日, 採菊花與獲芬松柏脂丸服之, 令人不老。」 道家無論是服食丹葯, 還是苦練修行, 其最終的最求是與天地同壽, 能長生不老, 而長生不老, 在世俗世界是無法實現的, 只有升上九天, 才能與日月同壽, 而九月九日重陽節,『兩陽相重, 是升夭的最好時機, 故在道家的觀念體系中, 九九重陽升天成為一種傳統, 在重陽節成為華夏民族傳統節日的時候, 這種九九重陽「 升天」 , 又直接演變為重陽登高。
道教選擇登高作為升天的手段, 這與中國古代的神靈世界有關。在現在已經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 大型祭祀遺址多建築在山顛、山樑等處, 在平原地區, 甚至人工堆築成山用於祭祀良諸文化遺址多有稱為「 山」 或「 墩」 的人工堆築的高台, 如著名的「 反山」 、「 福泉山」 、「 草鞋山」 、「 張陵山」等, 歷經數千年風雨, 不少「 山」 或「 墩」 現乃高出地面米以上, 高者有的達到余米。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到, 泰山、昆侖山、華山、滋山等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被視為神山。這種高山情結源於天國神靈觀念的出現。在傳說中的五帝時期, 這些神山是人們登天之處。而且, 這些神山越到高處越神奇。在山巔或堆築成山以祭祀的現象, 表現了當時人們對於成仙的強烈嚮往。
升天成仙是人們對理想境界的一種無限追求, 成仙, 是希望能永遠存在而不消失, 是古人對永恆的追求。而在現實社會中, 九月九日重陽節升天成仙則轉化為人們對長壽的企盼。在意象上, 重陽登高, 正是人們對人生不老的一種追求, 所以從魏晉開始, 人們已經開始把九九重陽與長壽聯系在一起了,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鍾麟菊花, 說「 至於芳菊, 紛然獨榮, 非夫含乾坤之純和, 體芬芳之椒氣, 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 思食秋菊之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