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發祥地到底是哪

重陽節發祥地到底是哪

發布時間:2021-01-10 14:09:43

1. 重陽節的發源地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2. 重陽節的起源地是哪裡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版的《續齊諧權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上蔡古稱蔡地,西漢時屬汝南郡治所。上蔡的歷史名人,最著名的要數李斯,縣城西南的李斯樓村就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故里,村莊周圍還有李斯墓等遺跡。孔聖人在上蔡留下的東西也不少,他當年周遊列國,其間在蔡國呆了3年,「孔門七十二賢」中,有6位是上蔡籍人士。
蔡侯望河樓又名看花樓,位於看花樓村的蔡國故城西城垣之上,東距蔡候路300米,西距開龔路200米,為當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風景之處,故稱蔡侯望河樓,後九九重陽節起源於此,故又稱其為重陽登高處。
上蔡縣每年均有國際重陽節,重陽節是河南省申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3. 重陽節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節日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來源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慶祝方式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4. 重陽節是到底誰的節日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如今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4)重陽節發祥地到底是哪擴展閱讀

重陽節的習俗:

1、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如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5. 重陽節到底是什麼節日到底是在干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更多重陽節資料:http://ke..com/view/2572.htm

6. 重陽節文化發源地是哪裡呢

2003年月4日
首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3年10月4日是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古城上蔡迎來了國家重陽節特種郵票上蔡首發式及「最美不過夕陽紅」文化活動,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集體舞《歡樂的節日》在上蔡縣重陽廣場拉開了「最美不過夕陽紅」文化活動的序幕。
2004年10月22日
第二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4年10月22日10時,中國上蔡第二屆重陽文化節暨河南省文化廳送文化下鄉活動在上蔡縣重陽廣場隆重開幕。開幕式上,省直有關廳(局)領導和市、縣有關領導為上蔡縣評選出的尊老、敬老、養老、助老的先進典型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隨後又為90歲以上的老人代表發放了補助金。
2005年10月11日
第三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5年10月11日,中國·上蔡第三屆重陽節在上蔡縣重陽廣場開幕。活動內容主要包括文藝演出、文化研討、書畫展覽、詩歌朗誦、重陽登高等,為上蔡縣9名90歲以上老人代表、9名100歲以上的老壽星頒發了長壽金。9個好家庭代表、9名好兒女和9名好媳婦代表受到隆重表彰。
2006年10月29日
第四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6年10月29日,中國·上蔡第四屆重陽文化節暨河南省新聞出版局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包括文藝演出、老年藝術表演、召開蔡氏文化暨經濟發展聯誼會、邀請省市知名醫療專家為老人義診、開展尊老敬老主題教育等內容。
2007年10月19日
第五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7年10月19日,中國·上蔡第五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該縣對百歲壽星每年頒發1200元「長壽金」,對9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放200元的生活補助費;對農村五保老人實行集中供養,先後投資3043萬元新建、改擴建敬老院26所,開通閉路電視,建起了衛生保健室、娛樂室、洗浴室等。
2008年10月7日
第六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8年10月7日,中國·上蔡第六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159名尊老敬老模範和尊老敬老先進集體、好家庭、好兒女、好媳婦受到表彰,16名90歲以上「老壽星」領到長壽金。舉行了「金秋重陽」詩歌朗誦會、「夕陽紅」老年文藝會演等重陽節系列活動。
2009年10月26日
第七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09年10月26日,中國·上蔡第七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蔡明園廣場舉行。開幕式上,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第二屆省十大敬老楷模、省敬老之星、敬老功勛單位受到隆重表彰,老壽星們領到了長壽金。河南省廣播電台為歡度重陽節的老人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2010年10月16日
第八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0年10月16日,中國·上蔡第八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開幕式上,與會領導為全市「十佳」尊老敬老模範和上蔡縣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尊老敬老標兵、尊老敬老好媳婦頒獎,並為上蔡縣的老壽星代表頒發了長壽金。開幕式結束後,河南人民廣播電台藝術團進行了慰問演出。
2011年9月30日 第九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1年9月30日,中國·上蔡第九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與會領導向上蔡縣頒發「全國敬老模範單位」「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獎牌,40名尊老敬老模範和尊老敬老先進集體、好家庭、好兒女、好媳婦受到表彰,13名90歲以上「老壽星」領到了長壽金。
2012年10月22日 第十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2年10月22日,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上蔡第十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拉開帷幕。組織了「金秋重陽」攝影大賽及展出,對全縣孝心模範、孝道家庭進行評選,為全縣長壽老人免費照相贈送「長壽照」,為全縣五保老人和計劃生育獎扶對象開展義診活動等。
2013年10月12日 第十一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3年10月12日,上蔡縣蔡明園廣場人潮如海、嘉賓如雲,中國·上蔡2013「九九重陽」群眾文化活動以及以「積善成德明德惟馨」為主題的《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大賽頒獎公益活動在此舉行,受表彰的尊老敬老模範、孝心模範、孝道家庭代表為來自祖國各地的獲獎者頒獎。
2014年9月29日 第十二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4年9月29日,中國·上蔡2014「九九重陽」群眾廣場文化活動暨《我的長輩》微視屏大賽獲獎作品展播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舉行。活動突出「傳播孝文化、醉美重陽情」主題,旨在將上蔡打造成全國重陽文化的節慶盛典地和孝文化傳承中心。
2015年10月20日 第十三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5年10月20日,「愛佑中華善孝同行」中國·上蔡第十三屆重陽文化節群眾文化活動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開幕。活動期間,上蔡縣舉辦了中老年人健身才藝大賽、「重陽孝老情」戲曲文藝演出、「重陽壽星」及全縣孝心模範孝道家庭評選表彰等8項活動。
2016年10月9日 第十四屆中國·上蔡重陽文化節
2016年10月9日,中國·上蔡第十四屆重陽文化節在上蔡縣蔡明園廣場隆重舉行。此次重陽文化節以「重陽節·敬老情」為主題,以群眾類廣場文化演出為主體,共演出歌曲、舞蹈、脫口秀、器樂演奏、相聲、詩朗誦等節目16個。

7. 重陽節的發源地!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7)重陽節發祥地到底是哪擴展閱讀;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8. 重陽節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何這一天古人要登高、插菊花和戴茱萸

重陽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很受重視。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有非常多的答案。其中廣為流傳的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歷史上重陽節那天不僅熱鬧非凡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這都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

在重陽節這天,人們登高,插菊花,戴茱萸。以此來表達對家中年長親人的愛意,為他們乞求更多的健康,然他們可以得以長壽。菊花酒在漢代就已經十分常見,通常是為人祝壽的時候所喝,意味著祝他人長壽。茱萸入葯可以養生去病,並且有祛濕,驅蟲的功效,還可以消積食,治寒熱。因此古人將茱萸稱為「辟邪翁」。

9. 重陽節到底是怎麼來的是是啥節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把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游戲等。
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東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歷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發祥地到底是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養生堂口苦怎麼治療 瀏覽:839
給父母買二手房離自己家近要考慮哪些 瀏覽:282
102項體檢都有什麼費用多少 瀏覽:41
高淳區駕駛證換證體檢表在哪裡拿 瀏覽:754
父母之愛怎麼配圖 瀏覽:794
靈活就業交養老醫療哪個合適 瀏覽:278
手指游戲重陽節教案 瀏覽:400
生肖適合老年人戴嗎 瀏覽:845
父母口頭承諾把房子給我該怎麼辦 瀏覽:454
父母同姓生孩子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511
老人家脖子拉了下痛掛什麼科 瀏覽:62
柒拾歲老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適 瀏覽:508
60歲雙側乳腺退化不良的原因 瀏覽:264
糧食局下崗職工社保退休金 瀏覽:504
80歲老人大腿骨折多久才能好 瀏覽:563
兒子可以給父母交養老金嗎 瀏覽:602
湛江哪裡可養生 瀏覽:566
2017年鎮保退休工資 瀏覽:497
體檢後去哪裡換證 瀏覽:926
企業退休金計時公式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