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做到五要五不要

孝敬父母做到五要五不要

發布時間:2021-01-06 11:53:29

㈠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什麼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zǐ yù yǎng ér qīn bú dài

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用法

用於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或是痛失雙親的無奈的情景。

三、出處

漢代班固的《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

原文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譯文

皋魚回答說:「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系,這是過失之三。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說完就辭世了。

(1)孝敬父母做到五要五不要擴展閱讀

一、賞析

這是丘吾子說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誡孝子們,說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後來用「樹欲靜而風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有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義的事

二、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㈡ 圍繞馬克思主義的六禮六儀徵文

寫作思路:

重點介紹禮儀。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結合六禮六儀的重要性,貼近生活。例如描寫開頭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站立的時候不要馱著背,坐著的事候不翹凳子。

正文:

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站立的時候不要馱著背,坐著的事候不翹凳子。這些都是身邊的禮儀。下午十五分鍾,老師都讓我們讀《常禮舉要》,大家都受益匪淺。當讀到「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我們班「邋遢鬼」張鵬志不好意思地笑了,立刻坐筆直。哈哈!要知道,張鵬志很喜歡翹凳子。

很壞的毛病,哎,誰說了都沒用!一翹起來,前面,後面的同學都得遭殃!桌子椅子都在抖,沒法寫作業。說了多少次,他都無動於衷。這次,他卻沒有翹凳子,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千百年來頭一回啊!大家都很奇怪,怎麼張鵬志就「洗心革面」了呢?哈哈,都是《常禮舉要》的功勞啊!我們以後要更加註意身邊的禮儀呢!

(2)孝敬父母做到五要五不要擴展閱讀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㈢ 弟子規怎樣背最快

南無阿彌陀佛
弟子規不僅是要背,,更是要做到才行。
======================
凈空法師---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給諸位說,《弟子規》。你能把《弟子規》統統落實、統統做到,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
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念佛的人,求往生的人,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善護三業,這個我們有沒有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三句話就是「十善業道」!而修凈業的人,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的,一定是從凈業三福奠定基礎。凈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沒有?其他的不必說了,這是頭一條。這條沒有做到,怎麼能往生?這條為什麼做不到?這個我說得很多了,我們沒有一個真正善人的基礎。經典一打開,「善男子,善女人」,我們不是善男子,不是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給諸位說,《弟子規》。你能把《弟子規》統統落實、統統做到,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然後你學習十善業就沒有問題,很容易,一點都不難;沒有《弟子規》,十善業做不到。所以十善業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的落實,這凈業三福里頭頭兩句落實,然後你才能夠學十善業。有十善業的基礎,你才真正能夠受三皈五戒,要不然三皈五戒全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這些年來,我非常重視《弟子規》的學習,無論在家、出家同學,我都叫他要認真學習《弟子規》,比什麼都重要;根本的根本,基礎的基礎。《弟子規》,說實在話就是教你學做個好人,就是教你做個善男子、善女人,你們想想這個多重要!

㈣ 包拯的故事

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故以孝聞於鄉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為懲治貪官,自慶歷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展生產為己任,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幸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採納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於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後只有一年有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並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由於包拯在開封府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特製」。開封府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朝廷贈官吏部上書,有「奏儀」十五卷傳於世。
包公無私 流芳百世

為了父母辭官職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倒坐開封府

包公先任天長(今屬安徽)知縣,後又升為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兩任滿後,他剛正清廉的英名已經傳遍天下,因此調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後來又歷任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知諫院,還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轉運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為彈劾外戚張堯佐而觸犯了仁宗,讓他離開京城去任河北督轉運使,加龍圖閣直學士的虛銜。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區別,有"官"、"職"、"差遣"之分,歷史上稱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祿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祿官,簡稱為官。其他一些文官還有學士、直閣等頭銜,是一種榮譽稱號,叫做"貼職",簡稱為"職"。而擔任的實際職務叫做"差遣"或"職事",有實際權力。但是前邊還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詞,表示你的官職也是暫時的,隨時可以撤換,這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表現。如"知縣"就是臨時讓你做縣長官的意思。如果官員沒有"職",就是吃國家閑飯的人。所以宋朝官員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軍隊數量大,軍費開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貧、弱,所以宋朝和遼、西夏、金的對抗一直處於下風。

轉運使的職務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並沒有極力打擊他,只是讓他離開京城。因為這次所加的龍圖閣直學士的虛銜,所以後來的人們就稱他為"包龍圖"。

這次離京後四年,包公又被調回了京城,任開封府的知府。這是個很重要的職位,相當於現在北京市的市長,在整個國家中的地位是很顯要的。在這個位置上,包公為了表示對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辦公時他就向著北面坐著,所以,後來的戲詞中便有了一句"包龍圖倒坐南衙開封府"。後來,包公又任右諫議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職是樞密副使,是主管軍事事務的副職,相當於副宰相。

名聲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虛歲,中國古代及現在民間的習慣)。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並贈謚號為"孝肅",即孝道和鐵面無私。由於包公一生為官正直無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包老爺,士大夫們則尊為包公。

包公去世後,宋仁宗親自率領百官弔唁,還派專使護送靈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東五十里的大興集,現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對聯:"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善無量,依然菩薩心腸。"總結了包公無私愛民的品格。

包公的聲名流傳極遠,在世時已到了塞外,根據《甲申雜記》的記載,西羌的於龍呵在歸順宋朝後,對宋神宗說:"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現在既然已經歸順漢族朝廷,就請求陛下賜我姓包吧。"神宗很高興,於是賜他姓名"包順"。"順"即歸順。

以民為貴 開倉放糧

在包公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常常不辭辛勞,深入下層體察民情,救民於水火之中。江南地區有一次發生了旱災,百姓們飢餓得難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況後,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當時的慣例,開倉放糧是件大事,必須事先請示皇帝,等批准以後才能打開糧倉救濟百姓。但當時情況緊急,如果將文書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來,要等上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邊派人急奏朝廷,一邊就果斷地開始放糧了,終於使很多百姓免於災難。

還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圍受災,百姓已缺糧斷炊,而地方的官吏們為了虛報政績、討好上級,以利升遷,便隱瞞了災情,置人民生命於不顧。不僅如此,還反過來逼迫百姓們交糧賣米。包公了解到災情後,就給皇帝寫下了《請救濟江淮災民疏》,要求立即糾正不法官員誤國害民的行為,並予嚴懲。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從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稱為"再生父母"。現在仍然在上海地區上演的戲劇《陳州放糧》就是根據這件事編寫而成的,並非憑空設想。

勸止食鹽專賣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實行食鹽官營專賣制度,出現了很多的弊端。由於工作非常辛苦,食鹽極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負,人則逃亡他鄉,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鹽供應成了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這也影響了人民生活。

包公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專門去了陝西的解州(今山西運城)考察民情,並及時上奏朝廷,請求廢止官營專賣制度,讓商販們自由經營,國家可以收稅增加收入,這樣就可以雙方獲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採納了包公的建議。施行新的食鹽通商法後,國家的收入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為吃鹽而犯愁了。稍後的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也對此制度贊嘆道:"行之幾十年,至今以為利。"

㈤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孝敬父母的

做的不夠好,我太關注他們的缺點,現在學著包容,接納他們。尊重他們,就是接納他們是不完美的現實,這個是基礎。

㈥ 苦蕎茶的製作

苦蕎麥除具有蕎麥的營養價值外,還有獨特的保健功能。苦蕎麥中含有一種特殊的類黃酮物質——蘆丁,這種物質能維持血管壁的正常透性與脆性,軟化血管,有促進傷口癒合、消炎、抗過敏、止咳、平喘、降血脂的作用。長期喝有益於身體健康,如果你也想在家裡自製苦蕎茶,那麼可以按以下步驟操作:

1、原料精選精選帶殼苦蕎麥,並對苦蕎麥進行農葯殘留檢測;

2、清洗用清水將苦蕎麥漂洗干凈;

3、低溫浸泡浸泡時間3~4小時;

4、表面干化浸泡結束的苦蕎麥用脫水機脫去水分,並用強風迅速吹乾苦蕎表面水分,蒸熟利用蒸汽將苦蕎麥蒸熟;

5、炒干採用可調溫炒制設備,從高到低逐步調溫,並勻速翻動炒干,使苦蕎中水分快速揮發,然後快速升溫;

6、噴灑涼水將上一工序的苦蕎麥迅速用潔凈水均勻適量噴霧,使苦蕎麥表面殼迅速膨脹,致使苦蕎外表硬殼與麥仁由於不同膨脹系數而內部殼與仁開始分離;

7、烘乾採用熱風烘乾設備,再將上道工序後的苦蕎低溫烘乾表皮;

8、脫殼採用離心力將苦蕎麥粒擊開致使麥殼與麥仁完全分離,除去麥殼,保留表面帶苦蕎麥麩的麥仁;

9、包裝採用顆粒包裝機將苦蕎麥仁用食品用熱合濾紙封裝成袋泡茶。

苦蕎茶怎麼喝

取5g或6g包一小袋,放入杯中,用玻璃杯最好,這樣可以看清沖泡後的美麗的顏色,讓你更加喜歡它。如果您以前用紫砂壺沏茶,那麼暫時先不要用紫砂壺沏,目前為止沒有說法用紫砂壺會更好。若是用紙杯呢,估計味道會差一些,因為什麼樣的茶用紙杯沏,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將放入杯中的苦蕎茶用開水沖泡,倒入開水後,約3-5分鍾即可,不過別急著喝,因為會很燙的,稍微放置片刻,感覺不太燙了,再喝!

第一杯,您會感覺到什麼呢!首先鼻中的感覺是很香,有人說是餅乾的香味,有人說是咖啡的味道,總之是你喜歡的味兒。到嘴後呢,第一杯你可能會覺得它什麼味兒也沒有。

有的人怕苦,一說帶苦的東西,就皺眉頭,此茶名為苦蕎茶,其味道卻不是那麼苦,有點名不符實。

第二杯後,再喝,感覺有一點點微苦,可忽略不計,口中的麥香味兒更加的濃厚。

往後味道會逐漸變淡,但香味兒會一直陪伴您,顏色呢,在沖泡一天後,變化不算太大。到了夜晚,即使您想再來一杯,也不會影響您的睡眠。

若不再沖水喝,請不要把它浪費,它可直接食用,充分的吸收他的營養成分吧!此茶名雖為茶,其實與茶是不同的,只是為了方便大家去享受這種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才做成了所謂的茶的狀態。

苦蕎茶有的是用苦蕎麥做的,有的是用黑苦蕎麥做的。黑苦蕎麥的有效成分是普通苦蕎麥的3~5倍,用黑苦蕎麥做的「黑苦蕎茶」肯定比普通苦蕎麥做的「苦蕎茶」好。不管是用那類苦蕎做的,但都是自己親手弄的,衛生、健康。這樣自製的苦蕎茶才是天然的保健飲品。

㈦ 你認為怎樣是有價值的人生

人最寶來貴的東西是源生命,生命有且只有一次。
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更不會因為錯誤選擇而遺憾終身。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這一生我無憾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
有的人為了過上想要的生活在外面奮鬥了一生,等拼搏到想要的生活了回過頭時發現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太少;有的人因為年輕時不求上進,上了年紀一事無成,才會想到年輕時認真上學多好;有的人遇到了生命中最讓他刻骨銘心的人,卻因為各種原因最終以分開收尾……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富貴也好貧困也罷,一生無悔無憾就是有價值的人生。

㈧ 怎麼寫家長寄語

1、你無論做得怎樣樣,表現如何,你是我親愛的孩子,我依然愛你。

2、如果你有那個實力,就好好利用它,綻放它。

3、十年寒窗苦讀,此刻到了收獲的季節,又正值馬年,希望你一馬當先,馬到成功,在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不平凡的成績!

4、希望你能從這個學期的學習和生活中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加倍努力,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同時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進步。

5、希望傅詩怡在新的一年中以有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在學習生活中多些耐心,多動腦子,膽子再大一些,在各方面都在進步!

6、願你是風,鼓起白色的帆;願你是船,劈開藍色的波瀾。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將彩色的人生擁抱。

7、燦爛的季節迎接燦爛的你。這個世界因你而變化。

8、希望你以後多總結學習經驗,做事認真點,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爸爸媽媽相信你!你的願望會實現的。

9、希望新學期,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殷茂稼在各方面都能更出色!更優秀!

10、希望你今後更加努力,媽媽會全力幫忙你,支持你!讓我們一起進步。

11、你這次沒有考好,不要灰心,我相信你有潛力,迎頭趕上,將來會成為最出色的人!

12、在人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往往決定著自己的命運,但要在能伸手觸及的地方紮根,生長!

13、願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將那高高的山峰作為生命的起點,一路跳躍,一路奔騰,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㈨ 以"感恩」為題寫一篇作文,600字以上。

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感恩是什麼?大家也許知道吧。感恩是一種美德,一種生活態度;是一束陽光,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猜疑抱怨;是一座橋梁,可將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保持平靜;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正因為感恩那麼重要,美國總統林肯才會規定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既然感恩這么重要,那麼我們就應當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還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從你的所作所為上來孝敬父母。第一,你應該至少學會孝敬孝順父母,就算不能寄些錢來孝順父母,那也要從感情和精神上來孝順父母。

第二,如果你第一條做到了,那你就要學會第二條:做個好人。如果你犯了法,被警察抓走了。父母聽到後肯定會當場暈倒,說不定患心臟病也有可能呢



第三,如果你一、二條都做到了,那你就要完成第三條:成為傑出的人才。這項任務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努力,才有可能成為傑出的人才。

常懷感恩心,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幸福!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做到五要五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長壽保險新 瀏覽:310
孝善養老錢是多少 瀏覽:388
如何感恩孝順父母 瀏覽:298
南寧退休金調整 瀏覽:675
乾隆養生按摩器廣告錄音哪裡買 瀏覽:261
長春星級養老院 瀏覽:55
結婚敬茶父母應說點什麼 瀏覽:247
70歲老人過生日包餃子包多少個 瀏覽:518
長壽鄒川 瀏覽:500
認證60歲養老保險的是什麼軟體 瀏覽:472
重陽節去爬山的周記 瀏覽:145
農村老年人照相怎麼賺錢 瀏覽:528
老年人旅遊郵輪 瀏覽:147
北京社保繳納多少年可退休 瀏覽:805
九寨溝長壽村在哪裡 瀏覽:985
全民體檢包括哪些人 瀏覽:259
養老保險查詢原始密碼 瀏覽:385
退休金應該從哪個月領取 瀏覽:998
農村校長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33
夏季節養生的老人如何養生為好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