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長沙晚報重陽節祭祀賦詩一首

長沙晚報重陽節祭祀賦詩一首

發布時間:2021-01-05 22:01:11

1. 九九重陽節的古詩兩首

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漢初期,但其名稱見諸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古老的重陽節風俗雖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賞菊和飲菊花酒。

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據西漢時的《長安志》記載,京城長安城外專門築了一個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著茱萸的人們紛紛登上高台,遊玩觀景非常熱鬧。到了三國和晉代,登高活動更為普遍,歷代詩人留下許多「重陽詩」、「登高詩」。詩人李白寫道:「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山嶽,瞭然楚漢分。」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

重陽前後,菊花盛開,賞菊飲酒便成了節日另一重要習俗。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壽延年。每逢節日,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特別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後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維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後世所稱誦。

開通VIP,免費獲得本文

2. 求重陽節感懷七律詩一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這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3. 請老師幫我寫一首九九重陽節的現代詩,不要古詩,謝謝

1、《重陽》

自從那次月圓之後,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裡的又一根稻草,既然是草

我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有希望

我想還是比沒有的好,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崗,卻年年都有白發人

在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舊在,水一方。

2、《九月重陽》

九月重陽,思鄉的絲帶纏繞在枝頭

黃葉的嘆息里,是夢的惆悵

登高望遠,夕陽一臉的憂傷

大雁的嗚咽,把秋蟲的琴弦彈響

千里的故土,白發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顏里,都演變成淚的瘋狂。

3、《重陽登高》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離

靠近,熱談,朋友的心懷不負厚望

獨受一方唯美的凈空

會意的笑開放春花的燦爛

相約重陽,登高望遠

胸窩勃發一股朝氣

意志的繩索仍舊堅硬如鋼

啊,生命。啊,朋友

我們因幻想的心態

再給生命添幾多美麗

秋陽溫馨胸懷,老淚灑向紅葉

一聲仰天長嘆振奮你我

踏著不老青春的火輪

來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簾

4、《喜慶重陽節》

九九重陽,歲歲安康。

衣食住行,美好憧憬。

養老保障,醫卡閃光。

娛樂歡暢,長壽福享。

兒女孝敬,共祝吉祥。

佳節喜慶,萬民歡騰。

5、《重陽情思》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有幸登高紅山上。

心曠神怡,天闊地廣,

一身清風一身爽。

天上人間,各在一方,

藍天白雲盡遙望。

款款眷戀,柔柔寸腸,

親情依舊日月長!

4. 自創一首與重陽節有關的古體詩

金風悄送爽
今又逢重陽
意欲登高望
已醉菊花香

5. 關於重陽節最著名的一首詩是什麼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唐】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聖,夢里見尋仙。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 求一首七律重陽節詩歌,謝謝高才們,要原創哦

1、【七律】客抄思重陽

登高盤嶺又重陽,遍插茱萸細月涼。

桂魄臨風黃菊蘊,東籬送酒白衣香。

思家客旅情有信,遊子鴻孤念也傷。

權借襟懷呈玉露。詩華對飲醉千章。

2、【七律】重陽登高

菊黃釀酒莫嫌遲,曲徑登高遠望時。

弦月銀暉觀翰海,茱萸紫果折香枝。

徒傷語伴千行淚,尚有情長萬闋詩。

莫笑凡間真意假,人生確少幾相知。

7. 誰記得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裡面有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首詩叫做:《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朝代:唐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內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容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

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8. 九九重陽節七律詩一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

全文:獨在異鄉為異客,回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答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該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8)長沙晚報重陽節祭祀賦詩一首擴展閱讀: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

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

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

9. 賦詩一首,敬請斧正

第一句不是你自己的=-= 其實是賦詩一份心意倒還是很好的 以後注意細節吧

閱讀全文

與長沙晚報重陽節祭祀賦詩一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冬天咳嗽 瀏覽:408
上海社保退休證辦理流程 瀏覽:67
建築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 瀏覽:923
養老金長繳多得 瀏覽:742
小學生講孝順 瀏覽:231
養老繳費處理中是什麼意思 瀏覽:864
孝敬父母心懷感激的詞 瀏覽:384
三群村養老院 瀏覽:230
輝山敬老院 瀏覽:826
單位和個人交養老保險有哪些區別 瀏覽:968
自收自支退休金一樣嗎 瀏覽:732
體檢哪個科目好 瀏覽:687
中國的養老保險為什麼一直在虧空 瀏覽:484
黃島開發區體檢多少錢 瀏覽:278
杭州餘杭老年大學報名2019 瀏覽:968
秋天養生男人該吃的蔬菜是哪些 瀏覽:800
長沙老年大學大學五一放假安排 瀏覽:52
父母懷了二胎大寶如何調節 瀏覽:6
養生堂之如何化解腰痛危機 瀏覽:360
湖南退休教師工資演算法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