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詞
關於重陽節古詩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龍山歌(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九日送別(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重陽席上賦白菊(唐)杜甫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示大圓洪智(宋)陳與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賦詩。
忽逢重九日,無奈菊花枝。
㈡ 重陽節到了我想到了王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憶山東來兄弟
獨在異鄉自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詩人王維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山西位於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
行嗎?
㈢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四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5、《九日齊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7、《採桑子·九日》——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8、《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㈣ 重陽節的時候,你可以用什麼,什麼這兩句詩來表達你對親人或朋友的思念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17歲的時候去西安求取功名,那年的重陽節,他在一家客棧里,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思鄉名篇.詩歌把自己獨自一人漂泊他鄉的傷感樸素地表達出來,同時通過對遠方親人的懸想來反襯自己的思鄉情懷,語言淺白而情感深厚,道出了人人共有而不能表達的普遍感受.
㈤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句古詩什麼意思
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過故人庄》,原文為: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卧。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5)到了重陽節我不由得就會想起這句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這件事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贊嘆著美麗的田園風光,創作出這首詩。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㈥ 重陽節時,遠離家鄉的人總會想起的兩句詩是什麼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㈦ 重陽節的古詩大全四句
重陽節古詩,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㈧ 誰記得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裡面有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首詩叫做:《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朝代:唐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內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容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進士。
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
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㈨ 每到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人們總會想起其中膾炙人口的詩句是什麼
重陽節,人們總會想起其中膾炙人口的詩句是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