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長如何寫家風家訓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規,最為明顯的當數孩子父親這一輩人了,作為一個大家族都有族譜家堂,每一位晚輩都要銘記家規家訓,如有違反就按家規處理,一但動用家規,事情就嚴重了!到孩子們這一輩成為家裡年長時,家規已經不再是那麼死板生硬的規矩了,多數都是以孝道、禮數為主了。孩子家最最看中的當然是孝道里的------順,百孝順為先。這句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也就成了孩子家能夠稱得上的家規家訓了。
從小孩子他爺爺就教孩子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做著榜樣,耳熏目染的孩子也道沒覺得這是家規,自然的孩子做著心裡舒暢的事,這道成了村裡的大孝子了。老人們都拿孩子來教育他們的晚輩。孩子們家家口算得上村裡的大家庭了,上下四世從沒分家,孩子們合住在十間平房,一個大院子里。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村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就沒有敬,哪來孝啊?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孩子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孩子們的家風家訓,來以身作則的教育好孩子的孩子和孫子、孫女。讓他們從小就熏陶在這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大家庭里。讓他們以孩子為榮,孩子也以他們為傲!孩子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和孩子一樣成為家長的人們,不要嬌縱晚輩,時刻以規矩束縛著他們,這樣他們才能茁壯成長,成為祖國需要的棟梁,去實現孩子們共同的中國夢!
②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關於尊老愛幼的開頭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種美德傳承下去,帶動身邊的人,敬老愛老。
③ 關於家風的作文 總分總的形式
有一天,我問媽媽什麼是「家風」呀,這個詞對於才小學三年級的我來說有點陌生。媽媽說你可以上網去搜索一下「家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我找到了這個詞的大概意思:家庭的處事原則、教子方法、價值取向、為人之道等。從字面上可以解釋為家庭的作風。媽媽說如果用一個詞概括一下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那就是「尊老愛幼」。雖然我對「家風」這個詞比較難理解,但是孝順長輩、愛護弟弟妹妹是爸爸媽媽從小就告訴我的。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奶奶對我說:「大概在爸爸七八歲時,她的身體就非常不好,只能卧床養病。那時爸爸就開始做家務,不光要照顧她,還要照顧比爸爸還小的老叔。因為那時爺爺是記者,工作很忙,整天不在家。爸爸一放學回家就開始忙活。做飯、壓水、劈柴,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爸爸做。現在奶奶身體已經好多了,每當回憶那時候的事,就總和我說那時爸爸有多懂事,多能幹,也心疼爸爸那麼小就開始幹活了」。但是爸爸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他認為,他這么做是應該的。
不光是在家裡,在外面也一樣。每次我們坐公共汽車去爺爺奶奶家時,媽媽看到老人或小孩兒一定會讓座。我看到媽媽這么做,我也會學著做。媽媽說,在我五六歲時,我剛能自己把著把手站穩了,我就把座位讓給比我還小的小朋友。車上的人還說,你這么小,為什麼還要把座位讓給別人呢?我很害羞,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的靠在媽媽身邊,媽媽很欣慰,覺得我特別懂事。
有一次,媽媽犯頸椎病,病得很嚴重,自己起都起不來了,爸爸還要上班,我正好放暑假,家裡只有我和媽媽,爸爸和我說:現在開始你來照顧媽媽,好嗎?我大聲回答說:好的!從那時起,我每天扶媽媽起床,幫媽媽倒水吃葯,幫著洗碗,收拾東西。媽媽病好了以後對我說:「你越來越像爸爸了」。聽了這句話,我心裡特別高興,覺得自己長大了。
「尊老愛幼」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抽象,其實就是要孝順老人,愛護弟弟妹妹,一點也不難,因為爸爸媽媽已經用實際行動教會了我什麼是「尊老愛幼」。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④ 詩歌以廉潔,好家風,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為主題
家風——家魂
劉天仁
家是溫暖的窩,用來擋雨遮陽,能夠抵風禦寒,可以傲雪凌霜。如同獸穴鳥巢,人需棲身地方。
家是舒適港灣,當然不必鋪張。反映時代變遷,根據經濟考量,何需家徒四壁,盡量像模像樣。
家宜炊煙裊裊,即便蔬菜粗糧。首先是要果腹,再行講究花樣,出自母親之手,野菜也覺芳香。
家是夫妻愛河,溫柔甜蜜之鄉。小孩繞膝撒嬌,盡心老人贍養。盡享天倫之樂,一派安寧慈祥。
物質輸送磚瓦,構建家的邊框;五彩繽紛顏色,描繪家的模樣。物是家的基礎,但非全部內涵……
晉代比富故事,王愷洗鍋用糖;采上好紫絲布,成四十里屏障;用赤石脂凃牆。愚不可及模樣。
石崇當仁不讓,使蠟燭當柴火;不惜一擲千金,五十里錦屏障;拿花椒粉飾牆。俗不可耐極端……
物非家的全部,金錢並非萬能。物建家的框架,但需精神作梁;金錢裝飾華堂,呼喚靈魂徜徉。
家風就是屋樑。好家風擎天地,好家風秀於林,好家風美名揚。告慰先輩天靈,陰翳後輩成長。
家風就是家魂,風正魂自靈光。令家外不寄傲。令家內潤瓊瑤。令家如彼潛鴻。翩翩拂羽雪霄①。
莫道家風抽象,大小可做文章,大到國家民族,小至一蔥一蒜,都有家的態度,都有家的估量。
莫以家風傳承,束縛手腳思想。繼承固然很好,發揚前輩傳統。現在成為起點,亦寫家風華章。
家風當然家事,集合個人修養。著眼自己做起,家風逐漸圓滿。讀書去愚治俗,氣質高雅倜儻。
往昔提及家風,為了光宗耀祖。今天重視家風,乃為社會健康,民族增磚添瓦
⑤ 列舉自己家庭的優良家風,並說明這些優良家風對人成長的好處
一、良好家風:
1、要有互相幫助、團結與共的精神。而不是偏向這個、偏向哪個,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子女不團結不和睦。
2、要吃苦耐勞、不是好逸惡勞。勤勞創造財富,懶得不動自己都難以生存,何來的好生活、幸福感!
3、為國家、集體著想的不是自私自利。國家好,集體好,自己才好。只為自己謀私利,走到哪裡是不行的。
4、誠實守信,崇尚道德。做人做事講信用誠實,才能和人友好相處,才能擁有一份好的事業。
5、勤勞節儉、自強自立。只有這樣子女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好,獨立強大,甚至幫助他人為國家、為集體服務。
二、家風的作用: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
(5)家風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擴展閱讀:
家風小故事:
1、司馬光家風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里根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3、錢基博教育錢鍾書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⑥ 適合家風的四字成語
家風家訓的名言警句大全
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做人要做老實(遵紀守法)、誠實(表裡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
3、族內子孫人等,妄作非為,有干名教者,不待鳴官,祠內先行整治。
4、重道德修養,嚴情操品性;扶正義,斥邪惡。
5、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孫保之;如果是斬焉無後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8、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10、學生要三勤:手勤、腦勤、讀書勤。
11、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12、行軍打仗,兵最怕驕,驕兵必敗;兒女也最怕嬌慣,一嬌慣,那一定出現問題。
13、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14、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1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
17、吾家食宋祿三百餘年,勿忘後裔不仕。
18、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
19、我今僅守讀書業,汝勿輕捐少壯時。
20、維祖卓識圖遷,艱難風雨肇雲,世系移蕃,各省籍貫他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焉。
21、提倡勤儉持家,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2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23、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24、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代代相傳。
25、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
26、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7、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於清白耳。
28、親賢者、遠小人;重禮儀、講誠信。
29、刻薄成家、驕奢淫逸,就是敗家相。
30、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
31、家家有本難念經,唯有開心念得通。
32、活到老學到老躺在棺材裡不算巧。
33、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
34、漢之袁氏累世忠節,吾心所尚,爾等宜以之為師,時時訓誡自己。
35、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36、婦女奢淫者敗;子弟驕怠者敗;兄弟不和者敗;侮師慢客者敗。
37、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3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9、房氏後裔起名,班輩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後,不得紊亂。
40、凡是不
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
41、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
42、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43、獨立人格、勤儉節約、凡事忍耐、不斷學習、為人正直、用心做事。
44、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45、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46、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47、常將有日思元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48、不以已長望人,雖卑賤皆得盡所能。
49、不孝父母,敬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正,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救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服葯無益;淫惡肆意,陰陟無益。
⑦ 家風家訓徵文怎麼寫800字左右
百孝順為先——我的家風家訓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⑧ 小學生家風關於尊老愛幼作文1000字
尊老來愛幼
當我看到自電視上播的一個廣告,是一位老人,正在做飯,雖然疲勞,但還是充滿喜悅,因為她的兒女要回來吃飯,今天她傷心的是,電話一個接著一個,都是她兒女,總是回答不回家吃飯了,老媽媽只能可憐的看著無彩的電視。這個廣告大家應該看過吧,我們別讓自己母親傷心。尊老愛幼?顧名思義,就是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祖國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去愛護他們,沒有他們,我們的未來還怎麼辦?怎麼建設新社會,因此我們人好好教育他們,讓他們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老人自似是累托,拖後腿的,我們該好好想想,這可是老人們把我們養大,如果你長大後一點不管老人,那他們該多傷心,他們想的只是「恨鐵不成鋼」啊。如果對他們好,他們肯定很開心,甚至連去世都很幸福,因為他們已經知足了。一名抗日解放軍將領,名叫陳毅,他官這么高,任務這么忙,陳毅也抽抽時間回家探母。有一次,陳毅回家探母,要給母親洗腳,母親說:「兒啊,你也快五十歲的人了,還給娘洗腳」。陳毅卻說:「娘,別這么說,您在我小時候時,幫我洗過多少次腳,現在幫您洗洗腳是應該的。」尊老愛幼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⑨ 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你家的家風是什麼樣子
1、熱愛祖國
愛國主義是公民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體系,是社會道家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國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支柱。
2、恪盡職守
認真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嚴格遵守自己的工作。這是最好的家庭傳統之一。
3、勤儉持家
認真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嚴格遵守自己的工作。巴金《談秋》:「錢不夠,不想節儉,但還是在親戚中間的硬漢。」
4、寬厚待人
對別人寬容是為人之厚,對人誠實是做人信任的基礎!寬容別人的錯誤,做人,體諒別人的缺點,是一種謙卑。和顏悅色,化劍為犁。所以,人越有錢,越安定大方,越有氣氛。
5、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是我們優良道德傳統的精髓。尊老愛幼是人類尊重自己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舊日時光。從孩子到老人,無論是在唐代還是在今天的社會,有一件事是普遍的,那就是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9)家風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擴展閱讀:
家風的傳承性
「世代相傳」和「生活方式」是家庭生活方式的兩個重要標簽,家庭生活方式的傳承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生活方式上。生活方式可以分為價值認同和生活方式兩個方面,兩者不能完全分開。價值認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導向,生活方式是價值認同的表現形式。價值認同是傳承家族傳統的基礎。只有認同祖祖輩輩的價值觀,家庭才能踐行這種生活方式。
例如,誠實和正直是一種價值觀,勤奮和節儉是這種價值觀在生活方式上的體現。當然,許多家庭的傳統和教導並沒有明確區分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因為簡單明確的表達更有利於傳播。這種簡潔性和明晰性也體現在經典書籍的高度概括性上,往往是幾句話就濃縮了一個思想或一個真理;同時,它一定是地球大氣的表現,因為家庭教育程度不同,如果難寫難字,就不容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