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父母榜樣為先

孝敬父母榜樣為先

發布時間:2021-01-02 01:41:24

孝敬長輩的優美語句

答:孝敬長輩的優美語句
1)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2)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3)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5)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6)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7)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9)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1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11)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1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13)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14)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1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② 請你仔細觀察下邊的漫畫《榜樣》,漫畫中的情景告訴我們 [ ] ①孝敬父母是中華

D

③ 怎樣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並按這些要求去做。孝敬父母表現在方方面面。愛父母,心裡想的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 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 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留意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干凈;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干凈;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咸太難吃;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么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 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臟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

④ 論語心得體會800字 大學生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00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00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著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全書總共20篇,計有《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親孔紇,又名叔梁紇,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於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孔子3歲時,父親就死了,17歲時母親也死了。孔子青年時,曾做過管理倉庫(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後來孔子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時代,他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范,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14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發蒼蒼的68歲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經」。

中庸卻是《論語》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獃獃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斗」,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里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於原則,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

⑤ 我是如何給孩子做孝道榜樣的兒子

所以說,父母不教孩子以孝道,正是父母最大的不慈。孩子在家不知尊敬孝養父母,成年後進入功利復雜的社會,極易變成一不仁不義的人。 父母給孩子生命並且竭力的去撫養孩子,哪怕只有一點點好吃的,也要先讓給孩子。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 不久前,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動:瓦礫把母子埋在樓下,可是母親卻把孩子攬在身下,用她那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情的鋼筋水泥,用生命保護了孩子;在地震的廢墟中看到孩子飢渴,母親竟把自己的手咬破,讓孩子吸允……表現了偉大的母愛。 父母的一顆心全系在孩子身上,可以說當父母的日夜為孩子操勞。可是,許多孩子卻並不了解家長對自己的大愛,甚至有不懂事的孩子竟不知父母育兒的艱辛,以為自己享受是應該的。還有一些不知孝敬父母的子女,甚至打罵老人,實在是連禽獸都不如。 第一要以身作則 就是做給孩子看。孩子還很小時候你如冰箱一打開,拿了水果先給誰吃啊?假如我拿水果先給孩子吃,我現在就不能這樣說話了。父母影響大不大?大啊。我假如拿給我孩子吃了,那你的孩子從小很可能就自私自利了。拿給父母吃,也就是拿給他爺爺奶奶吃,孩子很習慣模仿。當他的身高跟他的的力量可以開冰箱的時候,拿出來先給誰吃啊?當然給爺爺給奶奶吃。 可是現在的家長買買一些好的水果,不是先給公公婆婆吃,還把它藏起來,這個一斤多少錢呀,公公婆婆去睡覺了,趕快出來,媽媽多愛你,買這個最貴的給你吃。你兒子吃得不亦樂乎,他一定會學得很像,他以後買水果給誰吃啊?人算不如天算,吃虧的是誰?你自己啊。你用自私的心教孩子,他學的就是自私;你用孝心教導他,他學的就是孝心。所以教孝道第一個是以身作則。 第二要夫妻配合教孝道。 很多家長一聽完便說,那他的老師不教我也沒辦法。人要找理由找借口,容不容易啊?容易啊。你想做的事只是一個決心,你不想做的事,一千個理由你都找得到,所以在家裡夫妻要配合教孝道 如某日你女兒跟她母親發了無名火,做父親跟的會對女兒講:「孩子啊,你可以不用孝順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順你母親,你知道不知道你母親懷胎的時候吐成什麼樣子,你知不知道你母親在生產的時候叫成什麼樣子,痛得死去活來!」講得愈生動愈好,娓娓道來,你兒子聽到一半眼淚都掉下來了。母親也要跟孩子講,你父親長期以來工作有多辛勞,很多事都點點滴滴為你在計劃,你要把父親的存心跟用心,講給孩子去感受。夫妻配合,教好孩子孝行。 現在很多的媽媽還在孩子面前說:「你的爸爸怎樣……」,這樣好不好?犯了兵家大忌。父親在孩子心目中地位假如不存在了,你先生的自尊就下降了,他可能就自甘墮落,「連我兒子都瞧不起我,算了」。假如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愈祟高,孩子對他愈尊敬,他會想孩子都這么尊敬我,我應該要演一個值得讓他尊敬的榜樣出來。孩子對父親的尊敬,對一個男人來講,也是一個成長的動力啊,所以教孩子孝道很重要。 第三要親師配合 以前,當孩子第一天上學,做父母的第一句話:「在學校里要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學生放學回家之前,老師也會對學生說:「回到家裡要孝順父母,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懂得跟老師配合,你的孩子行為規范就變得特別快。所以諸位家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要診惜。尊敬老師,跟老師好好配合,相信孩子的轉變指日可待。可是現在的教師怎麼樣?我不敢恭維, 聽說現在學校裡面,家長跟老師送禮成了潛規則。不知是何時興起給教師送禮、聯絡感情這一規矩的。 我以為原來是班主任家訪主動向學生家長通報學生在校情況,如今是家長大張旗鼓到學校送禮加深與老師的感情。學校老師家中的事兒就是全班同學的事兒,這種團結、和諧氣氛空前高漲! 送禮造成的不良結果:你送了禮老師如沒收,自己心中的擔心會加劇;老師收了,雖有欣慰但更感覺這世態炎涼。 另外送禮對孩子的影響也甚大:老師收了我父母的東西,以後可以膽子更大一些,班主任應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但我想終極的結果是,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送禮的習慣性思維,只要有關系、有利益,就能辦成事兒。現在的孩子之所以成熟的快,是他們接觸成人世界灰暗面要更多些。現在變成這樣,真是社會的悲哀,

⑥ 列舉一位中國古代人物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並簡要介紹其事跡

三國時期王祥卧冰求鯉,王祥小時生母去世,繼母對他不好。但當繼母生病時他依舊一直在旁邊服侍。後來繼母冬天想吃魚,王祥就脫了衣服趴在冰上,冰化開鯉魚跳了上來。
他的事跡被編入《二十四孝圖》中。

⑦ 如何父母的聖經有幾節是關於如何做父母的榜樣 在哪章哪節

1.心態上,要視兒女為神給我們的祝福:詩篇127篇,第3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內,所懷的胎是他所容給的賞賜。」

2.行為上,做父母的整個生活樣式就是在教養兒女:申命記六章第6節到第9節:「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帶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3.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驕傲:箴言17:6 父親是兒女的榮耀

4.在家中建立次序:了解神賜與我們的角色。丈夫和妻子要相互尊重,彼此順從(以弗所書5:21)。同時,神確立了誰要服從誰的規則。藉著夫妻間的尊重與順服,孩子會從小就知道要順服權柄。

⑧ 母慈兒孝家和睦孝順家風代代傳,我們該怎樣給孩子做榜樣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家庭教育往往比學校教育重要,在家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個錯誤的地方,那就是我覺得你要怎麼做,但是自己卻做不到,比如父母叫孩子吃飯不能看電視、玩手機,但是自己卻回在吃飯的時候拿出手機刷朋友圈或是回復消息。所以家庭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以身作則,要想孩子做到,父母就必須給他們做一個好的榜樣。

三:少玩手機,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現在的我們都是手機不離身,不管去哪都要帶上手機。經常有父母刷著手機,孩子走失或者是孩子亂跑發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在一次去拜訪親戚的過程中,我看到父母在沙發上玩手機,小孩子在地上玩玩具,並且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很敷衍的回答。作為父母,應該在閑暇時間多陪自己的孩子,手機里的東西都會過時,而對孩子的教育卻是有著終生影響的。

⑨ 遇到偏執的戀人究竟有多可怕

偏執的戀人喜歡鑽牛角尖,這是他最可怕的地方,他一版旦鑽進去了就很難再出來,他認定的事情10頭牛都拉權不回來,比如說,他覺得你在外邊兒有人了,這個想法會在他的印象當中越來越深刻,並且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真的,他認為你就是對他不忠,不論你怎麼解釋也是越抹越黑,這是他最可怕的地方,你解釋是多餘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婚姻似乎變成了一這個劍拔弩張的地方。

遇到偏執的戀人,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的去忍讓,假如說忍讓也起不到效果,那就乾脆分手吧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榜樣為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