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人給知道孝順

人給知道孝順

發布時間:2021-01-01 11:45:01

『壹』 現在的人還知道什麼是孝順

當然知道,只是有些人們被金錢、物質迷惑了,但社會中仍存在一些知恩圖報、孝順的人!

『貳』 請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世界上無論是誰,都應該人人平等,無論你是父母或是子女,你們只存在義務和責任的關系,並不存在特權和強權的關系,因為子女不是父母的奴隸,父母也不是子女的奴隸主!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道理可講,才有是非可分
首先,子女來到這個世界,其決定權並不在於子女,而在於父母本人。子女並沒有強求父母把他(她)帶到這個世界上,而是父母強行把他的子女帶到這個世界。當你來到世界後,你就幸福嗎?當然不是,人生有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甚至有很多人為了這個家庭去做牛做馬,勞累終身。既然你沒有給你子女帶來什麼幸福,這恩重如山又從何說起?人類的生死循環本是一種自然界本能。今天有人把母親頭上的白發,父親身體的彎曲歸罪於為子女操勞的結果,這是多麼可笑和無知,試問:就算你不去養育子女,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難道你就不會衰老嗎?如果你不去生兒育女,人類就能長生不老嗎?不分青紅皂白的孝道就是子女緊箍咒。義務和責任的關系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後實際決定,有些父母小賭大賭,甚至家徒四壁,有的父母吸毒家徒四壁,有的犯罪雙雙入獄,孩子由他人照看長大,有的父母暴力傾向,隨意毆打謾罵,有的父母顧著玩手機,孩子溺水死亡,有的父母做一些個人事情導致孩子死亡不計其數,有的父母司機開車看手機接打電話碾壓孩子的案例數不勝數,故意殺害子女案例:1名17歲的女初中生把剛生下的孩子從8樓高高拋下,嬰兒因此一命嗚呼、另1名19歲的女工生下孩子後立刻用連衣裙帶把嬰兒勒死,然後拋屍垃圾筐,還有的成年女性生下孩子丟到垃圾堆或者其他地方的,有的父母生下孩子殺子的,有的生下送給他人的,有的生下拿去換錢的,還有2015年4月2日 母親梁某為管教8歲女兒,將其捆綁在樹上用木棍抽打。數小時後,女兒氣絕身亡,還有個案例:鄭博,一個3歲的孩子,只因為不肯識數認字,鄭博的母親秦某打了兒子兩個耳光,又操起一根木棍,父親拿著木棍朝兒子的腦袋打了兩棍,然後打在臉上、手上、屁股上,最後孩子死亡。某些人口中的:一定要孝順,百善孝為先等等之詞,你們教育好孩子了,做孩子的父母親合格了?合格標准能否一一說出,我笑了

『叄』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1、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今河南沁陽人)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

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2、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3)人給知道孝順擴展閱讀: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須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證的歷史的分析。其中確實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糟粕。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我們讀《二十四孝故事》,當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們也許並非看重形式,讓後人件件照辦,而是想通過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世界還有「孝」之一字!

『肆』 為什麼說越懂得孝順的人越有

他們太寵孩子了,孩子三歲以下的時候,會叫大人或者老人的名字,家長也會覺得很好玩,不用太在意的。現在是要求孩子知道家長的名字是最好的。他還是個孩子,不能要求太高,爺爺奶奶疼他,會隨著他的成長明白老人的心的,長大後也會知道孝順老人的,這個時候你們做父母的,只要正確教育孩子,要知道孝順老人,多給寶寶讀一些類似的書,或者動畫片就好。

『伍』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麼

真正的孝順是什麼?有人說是物質的供給,也有人說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來這些都只是表達孝順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就是發自內心的孝順,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應該是「不嫌棄」。有很多人可能不會承認自己有嫌棄父母的心態,對,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還是看到有很多嫌棄自己父母的報道,比如不讓自己的父母去學校看自己,不讓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農村等等,其實這都是對父母的一種嫌棄。在釋梵琮的偈頌九十三首中就有這么一句話:「犬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無論我們的父母什麼樣子,她們始終是我們的父母,孝順其實就是從不嫌棄開始的。我們只有在不嫌棄的前提下,再去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順,如果只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需求,但內心還是對她們有所嫌棄,那其實只是一種偽孝順。同理,陪伴其實和給予她們物質上的需求是一個道理,是否真的孝順,還是要看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沒有嫌棄他們。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個孝順的人,不嫌棄他們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去改變這一心態。這個改變就要從說服自己開始,從內心深處認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並不是將贍養當成一種責任,如果你能發自內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會再去嫌棄他們。說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回憶他們為你付出的種種,想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你會認為所有的嫌棄都是那麼的可笑。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孝順是以不嫌棄為基礎,陪伴與物質只是錦上添花,多帶他們去了解自己的圈子,當你做到這一切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一個孝順的人了。

『陸』 本人是否孝順

孝順不孝順,憑你自己的良心,你要對父母孝順,就不應該惹父母生氣,處處順著她,叫孝順父母給你養大不容易,你不笑他是不應該的,孝順是對的,一定要孝順父母,父母這一輩子太不容易了,把你養大成家

『柒』 別人對你說,你這么孝順你爸媽知道嗎該如何回復他

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調侃,你也不用太認真的回答,如果真的想答,可以說比如「專那是自然」,「你這么不屬孝順你爸媽知道嗎」
如果是好朋友開玩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關系一般不怎麼熟悉的人,並且這件事已經造成了你的困擾,可以疏遠這種不知深淺的人。

閱讀全文

與人給知道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