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子不孝順枉為人

子不孝順枉為人

發布時間:2021-01-01 02:13:02

⑴ 子不孝到底是誰之過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做專門探討。我從自己的博客把原文復制過來。
還是先回答樓主的問題:子不孝,第一責任是父母,第二責任是學校,第三責任是社會。
第一個責任,我在博文中有探討。現在說第二和第三種:子的人格形成的主要階段在學校,一個不提倡孝道的學校,怎麼脫得了干係!子的成人階段在社會,如果整個社會道德淪喪,價值體系混亂的話,要子不孝也難矣!!

以下是我的博文:
孝是一種習慣
2008-6-15, 14:27,星期日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你的兒子在外地15年沒有回來看望你,當你顫魏魏地撥通你兒子的電話時,兒子既不叫你一聲「媽」,也不問你身體、生活現狀,只沖頭一句:「是不是要我給你寄錢?」你是什麼心情呢?

是的,有這樣一位媽媽,有這樣一個兒子,母子倆在電話上說了這一句話,母親淚眼婆娑,什麼也沒有說就掛上了電話。「我兒子在外邊這么多年,變傻了,說不了人話了。」母親對人這么講。

她兒子並不傻,他孤身在外這么多年,成了家,立了業,有了孩子,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單位的頭頭。他為人實在,工作認真,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朋友圈、在同事面前,有良好的人緣、很高的威信。就這么一個人,對生身母親卻如此冷漠。

是母親有過錯嗎?這是一位有九個孩子的母親,把九個孩子撫養成人,這是多麼巨大的工程。這樣的母親,在我們身邊不知道可以找到多少,她們慈祥、寬厚、質朴、勤勞,她們任勞任怨、意志堅韌,她們正是魯迅所說的人,「吃的是草」,奉獻給孩子的是甘甜的乳汁。這樣的母親,能有什麼過錯呢?

兒子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好上司,母親也無可指摘。可是,這樣的兒子,對這樣的母親,竟然十幾年冷漠著,沒有濃烈的親情,沒有撕心裂肺的掛牽,沒有無怨無悔的反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上邊的故事經常發生著。我萬分困惑,萬分不解。我們可以罵兒子「不孝」,「沒有良心」,「白眼狼」,可是,這沒有任何用處,就算你語重心長地去勸善一番,就能夠讓兒子突然之間「孝順」起來嗎?或者他們會良心發現,但這種「孝」,又有幾分是「真情」?幾分是發自「內心深處」?

我注意這種現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我為那些母親傷感,也為那些「不孝子」感到困惑。事實上,這些兒子們也承受著不小的內心壓力,「可是,我愛不起來。我對母親、對父親,就是愛不起來。」有一次,一個被人罵為「不孝」的兒子這樣對我說。「他們沒有錯,他們是好父親,好母親,可是,我愛不起來,我就是不想他們,也從來不想去孝順他們,我內心如此,你叫我怎麼辦?」

「愛不起來」,這是他們普遍的問題。有人會說,「對父母的愛,是人的天性,他們怎麼會『愛不起來』,這不是『禽獸不如』嘛!」你這樣說,不能算錯,可是,我相信他們的話,如果你一定要讓他們「愛起來」,也只能算是「強擰的瓜」,並沒有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

在困惑中我開始研究這些「不孝子」的成長史。他們大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成長,有的被寄養在親戚家,在「冷眼中」度日;有的長年住校,缺吃少穿,極度自卑。他們幾乎完全靠自己的運氣,「自生自滅」。在他們最需要父母扶持的階段,父母們因為生計,離他們很遠。父母並不是不愛他們,不關心他們,因為生活的艱難,父母力有不及,也因為多子多女,父母們只能疲於奔命,無法滿足兒女們除生存之外的更多需要。

「不孝子」們大都憑著自己的奮斗,在社會上開辟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這片天地里沒有父母,沒有親情,沒有溫暖與關愛。他們只是冷冷地看著自己的這片生存空間,不帶感情地審視著周圍的一切,如孤獨的狼審視著自己萬難中獵取的羚羊。他們腦子里不僅僅沒有父母,甚至沒有兄弟姐妹,沒有血脈相關的溫情。就事說事,這是一批了不起的人,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社會的中堅。他們是壞人嗎?是令人不恥的人嗎?是應該被我們嗤之以鼻的人嗎?我覺得似乎不是。

孝是一種習慣。舉凡習慣的形成,必須有一個過程。我通過研究那些孝或不孝的人,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習慣是需要培養的,而培養的責任,往往在父母。也就是說,不孝的子女,是他們的親生父母培養出來的。

我這樣說可能過分殘酷,但卻是我觀察到的事實。一個在成長中飽受冷眼、飽受環境摧殘的,很少受到父母關愛的子女,要讓他們「充滿孝心」,其實是難的,甚至是不公平的,雖然我不能說這樣的人沒有。這就比如你春天沒有撒下種子,秋天卻要收獲果實,這從何說起呢?當然可能會有某種機緣,有一顆種子在你的園子里發芽開花結果,讓你享受到了「收獲」的喜悅,但這種機率實在是太小了。

但是我周圍有很多人持這樣的觀點:「孝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你如果要問他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孝的人」,他們會說:「那些傢伙人面獸心。」說真的,我不喜歡他們把「孝」的習慣如此簡單化。雖然我也十分看不起「不孝之輩」,這是受中華文化熏染多年的人的必然心態。但我還是不願意把這件事情簡單化。

兩年前,我不幸生過一次病,雖然不是什麼大恙,卻需要住院治療。大約第二天吧,我那「學習繁忙」的小女兒專門請假,來醫院陪了我兩天。這在我們家是十分正常的事,父親生病,女兒請假來陪護--雖然她小到做不了什麼事,但是,這很重要,不管她多大年齡,都必須知道父親的健康跟她是密切相關的。

但我受到了包括主治大夫到護士的一致譴責。他們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怎麼能讓他們耽誤功課「請假」來陪你?為了孩子,父母什麼樣的犧牲都是應該的,而為了父母耽誤孩子的學習是絕對不應該的。

我開始還辯解,後來只好笑而不言了。說得我煩了,我就跟他們說,孝順父母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必須從幼兒開始培養。其實,我的話只說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永遠不要讓你的孩子離開你的關愛的雙眼,永遠不要把成長中的孩子放在你關照不到的地方,把享受關心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孩子「孝順」的習慣吧。不要說現在你不需要,總有一天你會需要它的。

「孝」說續尾
2008-6-22, 13:42,星期日

前文只算得個「引起」,點明了「孝是一種習慣」,雖然已經談到「習慣」這種特性的形成緣起,如果不仔細體味,可能會不得要領,會理解成對不孝的斥責,對孝的褒揚。我寫《孝是一種習慣》的時候,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在我眼裡,「孝是一種習慣」,我們就要多找找「習慣」形成的規律,而少花功夫在喝斥「不孝」上。比如拿地獄之類來嚇唬「不孝」們。

說起來,「孝」始終站在中華文化的核心位置,儒文化的招牌,難道不就是「孝」字嗎?我一直認為,古人常常比今人聰明。有些看起來很「虛」的東西,我們的先人總是要叫它有所附著,把它「物化」,儀式化。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生活在娘老子對兒女「盡孝」的時代,對古代「孝的儀式」,不甚了了。我不妨就日常起居的儀式,簡單說一兩宗。傳統的大家庭,如果有長輩,兒女早起要到父母處請安;兒子從外邊回來,不可以先進自己房裡,而是先去父母、祖父母處問安,陪著說半天話,然後方可回房跟妻兒團聚。父母生日的時候,兒女要磕頭祝壽。任何時候外出,必須到父母處告知。父母生病的時候,即使在朝為官,也可以告假服侍父母。由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傳統,就是孝字當先,長輩當先。

我說先人聰明,就是覺得他們聰明在有一整套儀式,讓你從牙牙學語開始,就走上「孝」道。這條道,已經事先修好了的,明明白白擺在眼前,你照著朝前走就是了。習慣了,就會在言行舉止中,以「孝」為先,以「孝」為大了。而當今呢?「孝道」早就被「掃」進了「封建的垃圾堆」了,能夠替代「孝」的其他的「道」又沒有產生,於是出來了一種父母們無所適從的「亂」道,培養出了一大幫「小皇帝」,「啃老族」等等「極端利己主義者」,也為「范跑跑」們和公共汽車上的「不讓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講到這里,有人認為,我是一個擁有「腐朽思想意識」的「復古主義者」。如果你這樣來看我,我也不反對。我一向認為,如果走極端的革命一途,自然是要把固有的文化傳統,全部砸爛為好。但從人性的角度上講,從民族性上講,中國人對「孝」的需要,似乎非常之猛烈。我們並不少見到一個叛逆的兒子或者女兒,讓並不年長的父母感到「心灰意冷」,並用自己的經歷昭示社會,養兒女絕對是「賠本買賣」,我們想想,這是不是為新新人類的不育文化,起了推動作用?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繁殖的動力,這是一件好事嗎?我們固然可以提倡「計劃生育」,但是,如果走到極端,組成全民族的個體都不再生育,那真地是國家之福,是民族之福嗎?

話題扯大了,這些問題還是讓專家去研究吧,我還是要講培養兒女孝的習慣的問題。

我們不可能完全「恢復」先人們那一大套「孝」的儀式,那個太過繁復,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但大致的樣式還是要有的。比如,兒女在父母生日的時候,向父母贈送禮物,為父母洗腳,親吻父母,向父母行禮;外出歸來的時候,向父母請安;父母生病的時候,由兒女(即使年幼)求醫問葯;等等。我們可以提倡家庭民主,但是有個限度,原則上父母的尊嚴必須得到維護。在家庭中既要有人格平等,又要有地位的不平等。好的設備,父母優先使用;好吃的東西,必先奉給父母品嘗。如此以來,我覺得,孝的習慣或許有培養起來的可能。

有朋友說,父母要以自己的孝行,影響孩子,帶動孩子。這話非常正確。事實上,父母對長輩的態度,「嚴重」影響你的孩子對你的態度。不孝子的兒女往往也是「白眼狼」。但可惜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現代人結婚較遲,生小孩更遲,及到孩子懂事的時候,爺爺奶奶們或許就不在人世了。也就是說,在「盡孝」這一點上,我們給孩子幾乎沒有多少「言傳身教」的機會。光靠這個方法,顯然不成。

上邊這些話,我跟很多父母講過,可惜只有少部分人認為有道理。當今社會,能夠擺正父母跟子女之間尊卑關系的家庭,實在是太少了啊!很多父母,特別是那些有文化的父母,總是以「民主」標榜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追求家庭內部父母與兒女的絕對「平等」。這樣做不能說一點也不好,可能在有些國家、在那種特定的文化環境中,人家就是這么做的。但問題是,我們是中國人,當那些民主家庭的父母講到兒女們一旦成人,就「遠走高飛」,孝心淡薄的時候,多有凄楚之情,可見兒女的「孝敬」,對他們來說,實在是現實的需要。那麼,我建議,那些兒女尚幼的父母,你還是花點心思去培養兒女「孝的習慣」吧。我這人愚笨,總認為,孝是個好東西,我們永遠需要它。

⑵ 關於「罵不孝子」的經典句子有哪些

  1. 最大的悲哀是父母跟著受委屈,女兒不孝。

  2.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3. 對於不忠不孝之人有什麼自尊可言?可笑!

  4. 老人健康,兒女福;兒女不孝,蒼天報!

  5. 沒有不忠不孝的佛,沒有不仁不義的神。

  6.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7. 不孝順的女兒,必然是難以駕馭的妻子。

  8.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9. 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歸結起來,便是"惡心"!

  10. 他很孝順,只孝下,不孝上。

⑶ 生而不教養,枉為人母 寫下一句,誇兒子並未憎恨,很孝順的句子,要押韻哦

樓主 在嗎

⑷ 上不能盡忠下不能盡孝枉為人子

何為上,何為下?應說上不能盡孝!

⑸ 生而不教養,枉為人母 寫下一句,誇兒子並未憎恨,很孝順的句子,要押韻哦

養而不辭辛,是為人子

⑹ 兒子不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為人父母,時常謹記的就是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長大後的模板,要想養出一個善良正直孝順的好孩子,就要學會做一個好父母,

1、經常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

在家裡,很多媽媽會對孩子說長輩的壞話,尤其是媽媽受了婆婆的氣之後,就會在孩子面前一吐而快,這是很不正確的做法。對於孩子而言,那是他的奶奶,是長輩,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尊敬長輩,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說長輩的壞話。

可以想像一個不知道尊重長輩的孩子,等他長大了會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孩子面前,無論對家裡的長輩有什麼怨氣,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給孩子灌輸好的思想比什麼都重要。

2、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只要不是太過分,父母應該做到盡量滿足,如果實在無法滿足也要告訴孩子一聲,安撫他幼小的心靈,而不是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在乎他。

一旦孩子有了父母不在乎他的感覺,他就會很沒有安全感,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遠離會傷害自己的父母。對於孩子而言,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笑,父母還是多聽聽孩子內心的需求。

3、家庭冷暴力

對於孩子而言,不管是冷暴力還是暴力,都是很殘忍的事情,但冷暴力更為嚴重。看著自己的家裡沒有一絲溫暖的氛圍,會讓孩子心生孤僻,久而久之,孩子的心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感情疏遠,親情就會減淡。

⑺ 形容不孝順的經典句子

1、在你開始奮斗之前,別說什麼你會孝順父母之類的話,問問自己,你拿什麼孝順?

2、在車上,好是出於良知,想起了在家對待媽媽的太度,發現自己太混蛋。

3、總是活在旁人的關懷期盼或者閑言碎語中,尋不得解脫。稍稍不小心說些什麼,便被冠以大不孝之罪,憑什麼需要容忍退讓的始終是自己?

4、銀絲漸漸染白了鬢角,皺紋悄悄爬上了額頭。母親啊!不孝的我才是您白發的締造者。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自己在家時,只顧玩不顧媽媽的感受,一個月沒回家,都沒主動跟媽媽說話,還對媽媽的詢問感到厭煩。

7、母親沒有錢,只有去乞討、賣血還有把家裡的東西賣了,但只有賺到一千元,她全都給了兒子,其實,兒子是騙母親的,他想去打游戲、**……。

8、我此一生,俯仰無愧於天地、君王及至百姓,然唯獨對不起的,便是我的親生母親。

9、什麼孝順是美德在葉三少眼裡就是那浮雲,他根本就不懂得孝順兩個字怎麼拼寫

10、我以為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會對朋友真心實意的好,後來知道對朋友不好的人也會是不孝順父母的人。

1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12、不孝順的女兒,必然是難以駕馭的妻子。

13、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14、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15、姑娘,你傷我身體發膚便是害我不孝,你必須跟我回家見父母。

16、烏鴉知反哺,乳牛知跪哺,不孝敬者禽獸不如。

17、「姑娘,你傷我身體發膚,陷我於不孝,你答應跟我回家見父母,我就把這個人情讓給你!」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9、爹,孩兒不孝。恐今後不能在父親膝前盡孝。如今東瀛跳樑小丑擾亂我中華,孩兒雖不才,但如不能趨盡日寇,孩兒誓不還家。

20、我哺育著世間萬物,但一些不速之客讓我傷痕累累,全身破爛不堪。他們是不孝之子,是忘恩負義的人。

21、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歸結起來,便是"惡心"!

22、你不夠賢惠善良。我可以教你啊。你不夠勤快孝順。我可以教你啊。

23、父母生而不孝。既死,則焚香貢果,是益大不孝也。

24、一個不孝順的人,等到父母不在的時候,再怎麼哭也沒用。

25、我希望她能改正錯誤,我們從小就應該尊老愛幼,孝敬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26、我可以是個不孝順的兒子,但我不能做一個薄情的男人。

27、不忠之人,殺!不孝之人,殺!不仁之人,殺!不義之人,殺!

28、我這個不孝之子,背棄父母,不盡天職,老天就這么快懲罰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29、"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一般解釋:不孝的事有三件,以不娶妻而無子嗣最重大。

30、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31、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⑻ 有一句什麼古話,意思是「子女不孝順,連禽獸都不如」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⑼ 諷刺子女不孝順的名言

名言啊,名言似乎不夠給力啊,遠遠沒有民間流傳的俗語振聾發聵啊,不專過還是給你找幾個吧:屬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⑽ 上聯:為人不孝枉為人。求下聯

上聯是,為人不孝枉為人,
下聯是,做父無德何做父。
出句尾字是平聲適合做下聯。

閱讀全文

與子不孝順枉為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