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在我身邊作文500字以上
我有一位可親可敬的奶奶,粗糙的手,滿臉的皺紋,炯炯有神的眼睛,銀白的頭發。這是我對奶奶的第一感覺。奶奶給我買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
奶奶非常地疼我,一塊糖留給我、一包瓜子留給我、別人送的水果罐頭也留給我……然而,自己吃的是我不喜歡的,或者是掉在桌子上的。
小時候,爸爸、媽媽很忙,奶奶就要照顧我,接我回家、送我上學,無論是炎熱乾燥的夏天,寒風刺骨的冬天。有一次下著大雨,奶奶去接我回家,可是我卻遲遲不見奶奶的身影。忽然,奶奶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奶奶十分著急地走來,一看見我就問:沒被淋著吧?現在,每當我一想起以前和奶奶鬧變扭時,我真是感到愧疚呀!我現在真想對奶奶說一聲「對不起」。
偶爾有人吃飯掉下一粒米,她就會拾起來放到一個小盆里,說:「這個很貴嘞,下次小心啊。」吃剩下的飯,就更不用說了,她不等我們吃,自己就搶先吃完了。
瞧,這就是我可親可敬的奶奶。
我的奶奶今年79歲了,但在我家仍然有「開心果」的綽號。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告訴你關於耳朵的小插曲。
由於奶奶年紀有些大了,耳朵有些背,聽聲音總是模糊,為這鬧出一些小笑話。
記得有一次,奶奶在看電視,我在客廳里走來走去,突然想問奶奶熱不熱,熱的話就給奶奶扇扇子,於是,我便問奶奶:「奶奶,你熱嗎?」奶奶回答說:「不餓。」「你熱嗎?」我聽奶奶把熱聽成了餓,所以這次我把「熱」說的特別重。「不餓。」奶奶再次回答。坐在一旁的爺爺對我說:「你用天津話對你奶奶講,別用普通話,不然不聽成餓才怪呢。」於是,我又用天津話跟奶奶說了一遍,奶奶終於明白了我的意思,還笑著對我說:「這回我聽著我孫女說的清楚了,以後再大點聲就好哩。」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著氣說:「這還不叫大聲,我嗓子都快喊破了。」
奶奶是我們家的「開心果」,奶奶為家裡操勞了一輩子,我愛我的奶奶。
這幾天父母都去上班,我便是整日里與奶奶呆在一起的。我認識的大多數人是不喜歡和老人一處的,總覺得生活是乏味無趣的。可是我卻是喜歡挨著奶奶躺在床上,聽她給我講故事,講一連串的笑話。我若用手輕輕撓撓她的脖子,她便會逗鬧似的按住我的手,骨頭錯得咯噔咯噔地響,讓人又疼又要笑出來,我只能不迭地告饒了。這樣的日子長長的,充滿了一種可尋覓的熟悉。
七八歲的時候,奶奶正是這樣與我和父母同住的。那時候堂弟在南票,父母也是常遇到些事就不能回來,我多半是與奶奶在一起的。每天早起總是她用胖胖的爬滿了皺紋的手為我梳辮子——奶奶的手是很巧的,總愛給我編出各種好看又不同的辮子。可是她總是拖著還帶水的手為我梳頭,頭發沾了手一扯就會痛,再加上她梳辮子總是又緊又麻利地向里收,到最後,我便是又急又叫:「夠了夠了,好疼啊。」可是直到我剪了短發,心底在某一刻還會有著想念的滋味:想念那雙厚實的手穿過我頭發,把鬆散發黃的它們結成好看的樣子。
那時每天上下學回家的路雖然不長,奶奶卻也要去接我。她是胖人,走的久了,摻白的頭發上總會濕濕地壓著汗,更有一絲又一絲的汗珠順著脖頸往下淌,眼皮上就要落下來的汗還要使得她勉強地眯起眼睛來。可是那時候,這些艱辛的等候我總是不易看到也不易看懂的,只是像是個小豆點似的在她龐大的影子里跳來跳去,又歡快又急促。她很愛說笑的,總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和玩笑。或許我這樣的愛說話,也得到了她純粹的遺傳吧。她愛給我講笑話,那些笑話其實是有點古老有點淡的笑話,可是她講起來卻是有滋有味的,讓人禁不得為了她動著的面孔去笑,而不僅僅是因為故事本身的樂趣。她念書只到五年級,卻常常對我回憶那時候的事,是心酸的,卻還有所憧憬。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她為什麼是太姥所有孩子里讀書最少的,因為她是最大的那個女孩子,小的時候便要出去貼補家用了。「我什麼活都干過呦——護士,做雪糕,賣白菜,開賣店,到飯店做菜」奶奶說這話的時候,我總恍惚聽見了一聲嘆息。好像是從我心裡發出的,卻又像是憑空響在那段艱辛的過去里。
給我一個好評吧!!!!!!!!
⑵ 「孝」在身邊 作文 800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裡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說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拚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說說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里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山東濟寧微山縣微山縣第二中學高二:晨曦文學社(張俊)
第2篇 百善孝為先450字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永遠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怎麼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尊重生身邊的每一個人。
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其他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濃厚民風,這是我們學生的責任,我們應該要盡到責任。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今天,他們年紀大了,並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就應該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多多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安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有好吃的食品,先給爺爺奶奶們、爸爸媽媽們,乘坐公共汽車時,必須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讓他們坐好等。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⑶ 圍繞身邊孝敬老人的主題寫作文
老師和家長經常告訴我們,要孝敬、尊敬老人,可是我們做到了嗎?並沒有,我們有時照樣不聽話,惹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心煩。所以,我們要從現在照顧、關心他們了。
前一段時間外公來我家了,說他出去散步時跌傷了腰,媽媽聽了很心疼,我也有點傷感,畢竟他是個八十歲的老人了。吃過飯,外公一手扶牆,一手撐腰,苦這個臉,坐在了客廳里,我靈機一動,來到外公身邊,熱情地說:「外公,你坐好,我來給你按摩。」外公說:「不用了,這是撞傷的,哪能碰呀!」我微笑著說:「我的按摩技術可高了,不信,你去問我爸、媽。他們都享受過多次了。」外公疑惑地看看我。「那就讓我也來體驗一下快樂吧!」他邊說邊笑道,於是我小心地輕輕地用大拇指在外公背上揉揉,捏捏,我邊揉邊問外公你的傷在哪裡?外公用手摸摸腰疼的那一塊,我一看,我一看上面正貼著膏葯呢!我想自己只能在貼膏葯之外的地方按摩。我先在他的背上按摩問外公:「疼不疼?」外公說:「不疼,還挺舒服的。」於是我就大膽地揉了起來,我一會兒用指頭按揉,一會兒用我的小拳頭頂著他的背,輕輕地揉,從左邊揉到右邊,又從上背揉到下背,外公開始閉上眼睛了,我繼續揉著,此時我發現外公背上的皮膚特別粗糙,我聽了心裡想,外公老了,應到我家來享受晚年,我就可以天天帶他揉了,想著,想著,就拿來郁美凈塗在外公的背上。我一邊塗潤膚露一邊用力地按摩,右手按累了,我就換左手,然後兩只手同時按起來,奇怪,這時外公背上的皮膚又軟又滑,揉起來更輕鬆了。
媽媽走過來,樂呵呵地說:「爸,你感覺好點沒有?」外公眯起眼睛,微笑地說:「我今天真正感受到渾身的輕松呀!外孫女你歇一會兒吧,」我聽了這話,覺得外公對我很好,我就說:「外公,我不覺得累,我再給你揉一會兒吧!」於是我又用在電視上學到的方法,用我的胳膊肘,在外公背上輕輕地揉,我一邊揉一邊跟外公聊起來,「外公,你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您以後就住在我們家,我可以經常為您按摩,您也該享受晚年了。」外公並沒有回答我的話,我停下按摩,回過頭來看外公,只見外公的眼角有兩行熱淚順著臉頰往下流。我說:「外公,你怎麼啦?是不是我用力太重了,弄疼了您?」外公說:「沒有,人家說『外孫女是外婆的小棉襖』,我應該告訴大家,外孫女也是外公的小棉襖。」聽到這里,我也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為他們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們能為他們做一點小的事,他們心裡也是很高興的。
⑷ 孝心在我身邊作文
我們的身邊發生過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事,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現。我就發現了,那是一個人孝順父母。
我前幾天發現,我的那個追星表姐也有孝順父母的一面。每天放學回家,不是打開電腦追星,而是趕快寫好作業,一寫完就干起家務,她做事井然有序。首先,她把家裡的每一個東西都認認真真地擦了一遍,把灰塵灑落在地。然後,她會拿來掃把把家裡的垃圾以及灑落在地的灰塵清除掉。最後,打一桶水來拖地,每一個地方都仔仔細細的拖,從不馬馬虎虎。家裡的衛生問題解決了。然後她去洗菜、切肉菜,做飯。還為了家人們准備了天地一號,真是齊全,五道菜都齊了。她每天都這么做,她不受作業的影響,不管作業多麼多,她都會把家務活給做了,從不馬虎,像是把家務活看得比作業還重要。她的父母看到她的轉變也十分高興。
她為什麼會這么孝順呢?我去問過她,她說她是聽了老師的話看了有關孝心的節目,深受影響,從而十分孝順父母。我想還不單單這樣,我就去問她的弟弟,她的弟弟說:「我的媽媽每天一下班就幹家務,連飯都沒吃,一干就很晚。前些天,我媽媽生病了,卧病在床,不能照顧我們,還說『對不起,我不中用,這么快就倒了……』當時我姐姐就小聲地跟著我說,以後的家務活不能讓媽媽做,姐姐都包了。」原來我的表姐是因為這樣才這么孝順父母的啊!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像我表姐一樣孝順父母,那就算再貧窮的人,也不會為經濟煩惱。反而會覺得貧窮是一種財富。孝,是多麼偉大,多麼神奇啊!
⑸ 作文-我身邊孝順父母的人(400或450字)
要說在我身邊的孝心抄,那麼襲一定不能少了我。我來講兩件我的故事,你們一定就會認為我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我記得以前有一天,剛吃完午飯,因為奶奶不在家,爸爸又上班去了。媽媽病了,我就一個人覺得要照顧好媽媽。於是,吃完飯就一個人去洗碗,洗完碗,剛好衣服要曬,我又把那點衣服曬了。媽媽休息了一會兒要上床睡覺了,我突然想到媽媽還沒有吃葯。我趕忙給媽媽倒水,拿葯給媽媽吃。媽媽睡著以後,我又把房間打掃了一下。因為我怕等一會兒媽媽睡醒了獨自把房間打掃完,會累著去。傍晚的時候,爸爸下班回家。他看見一下午都是我在照顧媽媽,只誇我懂事,孝順,當時我開心極了!
還有一次好像是有一天,奶奶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我看見了,趕緊把奶奶扶到了屋裡,拿出了跌打葯給奶奶抹上。奶奶她只誇我有孝心,長大了,會給奶奶抹葯了
⑹ 寫出身邊孝老故事的作文500到600字
孝順
我們中國曾有一句古訓: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順在人們心中是多麼的重要啊內。
我就曾在公容交車上看見過許多「不孝順」的人。
又一次,我坐公交車去游樂場玩,在公交車上,一位將近80的老爺爺上車了,
車上坐著很多年輕人,可是卻被有一人肯讓座位,都坐在座位上跟沒有看見一樣。最後還是我把座位讓了出來。
我想:「難道他們沒有看過《三字經》嗎?融四歲,能讓梨。在孔融年近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那些小夥子個個身強力壯,而那些老年人,走路都要拄著拐杖。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就不知道把位子讓給連走路都走不穩的老年人嗎?難道他們壓根兒就沒有看見老年人,不會吧。他們丟失了中國五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試問,如果那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變成了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你乘上公共汽車,卻沒有一人給你讓座,你不會心酸嗎?
所以我們要把遺失的美德拿回來,做一個孝順父母長輩的人。
⑺ 有關身邊的孝親故事作文
自古忠孝兩難全,而孔繁森爺爺卻做得非常好。他一直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但在他心中也有著刻骨銘心的母子之情。爺爺是個孝子,平時總要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與老母親聊聊家常,與妻子爭著照料母親。有一年的元宵節,他帶著老母親去看燈,但沒有動用局裡的小汽車,而是借了一輛板車推著老母親去看燈展。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板車上,腿上還蓋著棉被,孔繁森爺爺則在寒風中推著板車穿梭於人流之中。
不僅對自己的父母,孔繁森爺爺對人民都充滿無私的愛。爺爺來到西藏,擔任中共阿里地委書記,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每當夜深人靜,爺爺總會想起遠在千里之遙的親人。為了黨的事業,他把對親人的感情深埋在心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藏族同胞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在西藏的高原上,大雪紛飛時,在那間破舊的小土房,當孔繁森爺爺看到孤寡老人衣衫襤褸,雙腳的腳趾露在破鞋的外面時,立刻撩開自己的衣襟,把老人的雙腳放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體溫給老人暖腳……一切是那麼自然,彷彿面對的是自己的至親父母。老人的眼眶裡熱淚滾動……如果沒有對人民無私的愛,怎會有這樣的舉動?
想想身邊的父母晚輩們,有的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親;有的好長時間都懶得打個電話問個好;有的只顧自己吃喝享樂而不去照看一下年邁的父母……記得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這些父母晚輩連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孔繁森爺爺相比真實天壤之別。
我被爺爺深深地感動了。雖然我是學生,可能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我決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助人開始,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成為一個能獻出愛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能獻出一份微薄的愛心,也許看起來不起眼,但就像那小小的水滴,也能匯集成河,流入大海。只要我們每人像孔繁森爺爺那樣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予一點關懷,便能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每人都獻出一份愛,最後必將匯成愛的海洋。用我們的愛心、真心去幫助需要您幫助的人吧。讓世界充滿愛,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⑻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400字寫身邊人
孝敬老人的媽媽_550字
我的媽媽今年38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她雖然不能像別人的媽媽那樣天天給我檢查作業,給我輔導功課,但我非常愛她。
媽媽長得挺漂亮。高高的個子,留著一頭烏黑的短發,大大的眼睛很有幾分神采。媽媽不愛說話,但一說話就先笑,一笑起來便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顯得那麼憨厚、慈祥。
媽媽經常穿一件紅色的上衣和一條黑色的褲子,褲腳下還藏著一雙家做的布鞋。
我愛媽媽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因為媽媽孝敬老人,還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記得有一次,爺爺著了涼,直咳嗽。爺爺的臉色發白,一看好像就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媽媽看了急得直掉眼淚。她打了十幾個電話找人找車,才把爺爺送進醫院。
在爺爺住院的日子裡,媽媽幾乎沒有歇過,累得她臉上都起了皺紋。在媽媽的照料下,爺爺終於出院了,院里的護士都說爺爺有個孝順的「女兒」。
爺爺出院了,回到家身子骨還很虛弱,需要補補營養。媽媽整天為爺爺做一些既好吃又有營養的菜,看著媽媽給爺爺做了那麼多可口的飯菜,我真想也去嘗一口,每每這時,媽媽的話又響在我耳邊;你爺爺有病,咱們做晚輩的要把好吃的留給爺爺,讓爺爺吃好,爺爺才恢復得快。
由於媽媽對爺爺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得病情大有好轉,現在已經完全好了。
當爺爺又回到往日的老夥伴中間時,人們都說,多虧了你得好「閨女」,爺爺只是微微一笑。
多好的媽媽啊!您就是這樣孝敬老人。我愛您,媽媽,因為您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⑼ 關於周圍人孝順父母的作文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一直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懂得尊敬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街坊鄰居也這么說,連老師們也都這樣的教導我們.可是,我竟一直都很迷惑,心想:為什麼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孝順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五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麼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鍾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卧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麼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於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於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後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鬆手!
作為子女,我們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孝敬他們,做一個孝子呢?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