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愛老人 宣傳語
1、老有所依,愛滿夕陽。
2、當你老了,我們會關心你。
3、醫暖空巢,內頤享天容年。
4、關愛孤寡就醫,營造和諧社會。
5、老有所醫,老有所養。
6、文明道德千萬千,關愛老人排最先。
7、老人安泰,國家昌盛;老有所依,專注公益。
8、關愛空巢老人,心繫老人健康,我們在行動。
9、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10、尊老為德,敬老為善,愛老為美,助老為樂。
11、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從個人做起,家庭做起,領導做起。
12、做人先敬老,人人都說好。
13、做文明城市主人,行敬老助老善事。
14、對老人的關心,需要的是堅持。
15、關愛孤寡老人,因為有一天你也會老!
16、常回家看看,老年人也需要你的寵愛。
17、讓忙碌不再成為借口,您年邁的雙親正獨處空巢。
18、別讓孝順成為一種空頭支票。
19、多一點關愛,多一點問侯。
20、家和萬事興,敬老要先行。
『貳』 急!!找幻燈片材料!
看個範文吧:
「孝」——什麼是孝,不就是一個字嗎?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它的意義大得很,不光是一個字,而且是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呢!世界都充滿「孝」。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就要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不會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們人人都要做的一種義務,否則就會觸犯法律,留下終生悔恨。所以,我們不要做那些後悔的事情,孝心,就從現在開始吧!
說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因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媽媽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時候,我就為她做飯,自己隨後再吃。雖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給我經濟和精神上的幫助,但是我也不能以為內這一點而不孝順她。因為我長大成人了,該到回報的時候了。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在這里我想說聲:「媽媽,您辛苦了!
回想這幾年我做過許多對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諒我這不孝之子。從今往後,我要對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樣了,我相信您慢慢就會感覺到兒子長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這個城市,這個養育我們的國家呢。愛母親的孝心是「小孝」,愛祖國的孝心是「大孝」我願意做有「大孝」的兒子。
「孝」的含義太深刻了!
指導教師:劉燁
簡評:對孝心的含義理解得很透徹,,說理再展開更好.
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我們中國人都講究孝順,大家一直認為孝順是傳統的美德,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國家的優良傳統。有這么一句話,我認為很有道理: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絕對不可以把他當朋友去處。
我的父母都是孝順的人,我爺爺老年後一直居住在我家,直到有一天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不客氣的說,我們幾個兄弟姊妹也很孝順父母。姐姐條件好一些,在經濟上對老人關照的多一些。我和哥哥沒事的時候也總往父母家去,今天買點水果,後天買點糕點。
實際上,老人倒不一定是盼望子女去買什麼東西。老人高興的是子女的生活都很好,最盼望的是和子女聊聊,說幾句話。能隔三差五的看見子女,就是老人最大的開心。
父親離崗好幾年了,可是因為寫公文很有名氣,就有一些機構總找父親,於是父親離崗後仍然很忙。
老了的父母自己居住,兩個人生活了一輩子,給我的印象似乎是爭吵了一輩子,老了的時候更為嚴重。對於父母這樣的情況,我們幾個子女都清楚,勸是根本不起作用的。為了這,父親有好幾回偷偷的坐車,回到鄉下老家去。而這時的母親,就總是很孤單。中午,有時候她就得自己一個人在家吃飯。而每當一個人在家吃飯的時候,母親就是簡單的吃一口。
在很平常的一個中午,愛人有事了,我也不想去和朋友、同事吃飯,就在一個小飯店炒了個菜。到了母親家,母親正在吃飯,看到我去,很開心。可是我看到,母親正在用鹹菜就著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頓午餐,讓我的心裡酸酸的、澀澀的。我在心裡問自己:你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么?你是一個懂事的兒子么?悄悄的平復了自己翻騰的心,盡量用平靜的語氣對母親開心的說:「媽,我回來了。」母親高興的說:「自己在家,也不願意吃,尋思對付一口得了。」我把買來的菜默默的遞給了母親。
就是從那個中午開始,我和父親說,如果出門,一定要告訴我一聲,讓我知道他出門了。父親每次出門,也真的都告訴我。每到母親一人在家的時候,中午還沒到下班,我都會提前打一個電話,在電話里說:「媽,今天中午我回去吃飯。」母親總是開心的說:「回來什麼也不用買,家裡有菜。」這時候的母親總會做幾個菜,等著我回去。有時候我就回去,同時也不忘了買點菜,可是更多的時候我回不去,便估計母親做好菜的時候,再打一個電話過去,告訴母親:「媽,我臨時有點事,回不去了,你一個人吃吧!」但是我清楚,我的這種不得不用的帶有孝心的欺騙,會讓母親吃上一頓豐盛的午餐,最起碼,我放心了,每當這時,母親不會自己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對付了。而到了晚上,還有我女兒呢!她一去,母親更是不能對付了。
我就是用這樣的小細節,去默默的孝順著母親,我覺得這種方式,應該是必要的。大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也都懂得,可是有時候一些細節上的小事,似乎也同樣不可少 。
『叄』 關於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幻燈片
2.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信奉伊斯蘭教。維吾爾人非常重視禮貌,接待見面,習慣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體前傾30度或握手,並連聲說:「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雙腿直伸,腳底朝人;院落的大門禁忌朝西開,忌諱睡覺時頭朝東腳朝西,所以在給他們分配房間、安放卧具和枕頭時,特別要注意。忌隨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講究衛生,經常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爾吾族家裡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換。當第一次給茶杯的時候,要當著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後再用。
在屋裡就坐的時候,要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
吃完飯有長者領著做「都瓦」的時候,忌東張西望或站起。
在飲食方面,喜歡喝奶茶、吃饢,喜歡吃拉麵和包子以及「燉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鍋貼」。烤羊肉串是這個民族最出名的風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諱吃豬肉、狗肉、騾肉、鴿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到腳面,最忌戶外穿著短褲。
肉孜節、古爾幫節是傳統的盛大節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歡戴著四楞小花帽。他們最喜歡的體育技藝是高空走大繩。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信仰喇嘛教,牧民愛穿滾邊長袍,頭上戴帽或纏布,腰帶上掛著鼻煙壺,腳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當然現在還有鞠躬禮和握手禮。獻哈達的禮節和藏族一樣。蒙古族牧民十分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獻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托著獻給客人。
當接過主人的奶酒,最得體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隨後把酒一飲而盡。如果客人不會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來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貴客,主人會設全羊席來款待你,表示主人對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肉。送客的時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邊界。
路過蒙古包的時候,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前,要把馬鞭子放在門外,否則,會被視為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的時候要走原來的路線。
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
如果蒙古包前左側縛著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說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節目,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辦,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眾性的盛大集會。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較重要的節日(大年就是春節,小年在臘月二十三)。
4.回族
回族約有1/3人口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其餘散居在全國各地。他們信奉伊斯蘭教。
回族人尊敬長者,禁止居室裡面忌放豬皮、豬鬃等製品。
回族非常注意並尊重別人的自尊感,顧全別人面子,不喊外號。
「阿訇」是清真寺教務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們在祈禱,不能被打擾。忌用左手遞送物品。
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裡。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
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煙、喝酒,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忌的東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說某某東西像血一樣紅)等,甚至在談話中也忌帶「豬」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會行為等方面,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和議論他人短處,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一般實行族內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結婚。
茶葉和紅糖是回族人的節日佳品。
5.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雲南、廣東,貴州三省。壯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祖先崇拜佔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著「天地親師」的神位。有的還信奉佛教。
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賽歌的「歌圩」盛會;壯族刺綉、竹芒編以及「干欄」建築藝術等名揚遠近。
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們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後繞行。和客人共餐,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
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餚、珍品。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龍州等地的婦女還有嚼檳榔的習俗,有些地方檳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愛吃胡羅卜、西紅柿、芹菜等。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干媽。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6.滿族
滿族人大部分聚居在東北三省,以遼寧省最多。
滿族非常重禮節。平時見面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要請安後才能說話,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禮節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一般親友相見,不分男女都行這個禮,表示親昵。家裡一般都有「萬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貴,用來供奉祖宗,不能隨意去坐。掛旗也是滿族盛行的一種風俗。旗也叫門箋、窗箋。春節時每家都要在門楣上、窗戶上貼上掛旗,有的還貼上對聯,增加節日氣氛。
滿族以稻米麵粉為主食,肉食以豬肉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如滿族名菜「白肉血腸」。冬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常以腌漬的大白菜(即酸菜) 為主要蔬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
過節的時候吃「艾吉格悖」(餃子),農歷除夕時,要吃手扒肉等。他們還保留了餑餑、湯子、薩其瑪等有民族特殊風味的食品。
滿族接待客人,不避內眷,家庭女性成員都可參加對客人的敬酒等活動。給客人上菜必須成雙成對,客人一旦接受婦女的敬酒,就必須喝乾,否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滿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準殺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帶有狗皮的衣帽。
滿族信仰薩滿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時,以豬和豬頭為祭品。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殺了,俗稱「領牲」。
7.朝鮮族
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多聚居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他們在服飾妝扮、生活起居、文體活動等方面都獨具特色。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假日和喜慶日,朝鮮族群眾就會載歌載舞,歡騰雀躍。不論男女老少,不僅都能唱會跳,而且還都十分酷愛傳統體育活動。
老人在家庭和社會上處處受到尊敬,兒孫晚輩都以照顧體貼祖輩為榮。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喜歡食米飯,擅長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各種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
有吃狗肉的習俗。常用一種叫「麻格里」的家釀米酒來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
8.其他民族的習俗忌諱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而死的家畜之肉;禁過年七天內推磨,不然會使家境貧困;忌用餐後把湯匙扣於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否則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
傣族的禁忌: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
佤族的禁忌: 不能騎馬進寨,須在寨門口下馬;忌別人摸頭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雞蛋;忌任意進入木鼓房;忌諱送給少女裝飾品;忌諱客人在家裡坐婦女坐的鼓墩或數鈔票;若門前放一木桿,說明家裡有病人,忌外人進入。女性不準隨便亂抓男性的頭發,男性不能觸女性的腳;忌諱別人摸自己的頭和耳朵。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時候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肝、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哈薩克族的禁忌: 年輕人不準當著老人的面喝酒,不準用手亂摸食物;絕對不準跨越或踏過餐布,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諱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也不能騎馬進入羊群;忌諱別人當面贊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幸;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
瑤家的禁忌:忌用腳踏火爐撐架;忌在火爐里燒有字的紙張;進入瑤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為象徵喪事;忌坐門檻;穿草鞋不能上樓;不能坐主婦燒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傘」,言及「雨傘」時,要說「雨遮」,因「傘」與「散」諧音;遇人伐木時,忌說「吃肉」、「死」之類不祥之語等。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瑤族祭神,忌用狗、蛇、貓、蛙肉。
羌族的禁忌: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掛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布依族的禁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觸動神龕和供桌,火塘邊的三腳架忌諱踩踏。布依族習慣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應喝一點。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樹和大羅漢樹,禁止任何人觸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禮必須送雙數。
高山族的禁忌: 婦女懷孕後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貓肉、穿山甲肉和並蒂果實等;婦女用的織布機男人不能隨便摸弄。
『肆』 中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 自我展示 ppt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三級指標
一、 遵紀守法
1、 遵守國家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並能制止違反紀律的行為。A
2、 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自覺維護紀律。B
3、 遵守學校、班級各項規章,能較好正確處理紀律與自由的關系。C
4、 能基本遵守校紀校規,有時有違反紀律的行為。D
5、紀律觀念淡漠,有不良嗜好,侵害他人利益的行為。E
二、關心集體
1、 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積極維護班級榮譽,能夠為實現集體目標付出最大的努力。A
2、 喜歡參與集體活動,為實現目標付出努力。B
3、 願意參與活動,為目標盡心盡力。C
4、 能夠參與活動,服從小組分工安排。D
5、 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團隊精神差。E
三、誠實守信
1、待人誠實,不說謊話、大話、空話,不弄虛作假。A
2、言而有信,一般許諾別人的事情會盡力去做。B
3、一般能說到做到,但有時會說謊,會耍小動作。C
4、有經常性的說謊行為,作業經常抄襲,考試經常作弊。D
5、 言而無信,弄虛作假,口是心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E
四、行為習慣
1、 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等習慣,多次被評為「行為規范學習標兵」;A
2、行為習慣良好,能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B
3、基本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有時有不良的行為;C
4、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一般,有說臟話,亂丟亂扔的現象;D
5、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差,說話不文明,有嚴重不良行為,如打架、賭博、偷竊等;E
五、學會負責
1、 對自己所做的事能高度負責,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會自我批評;A
2、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能認真去完成,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B
3、能較好地完成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有時會忽視後果;C
4、能完成學校或班級分配的任務,自製能力不夠;D
5、對自己不負責任,自主能力很差;E
六、熱心公益
1、 積極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社會公益和社區服務活動,經常學雷鋒做好事,並受到學校或其他組織的表揚;A
2、熱心公益性活動,活動效果有待提高;B
3、能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但組織性不夠強;C
4、能在老師的組織下參與一部分社會公益和社區服務活動;D
5、不願參加班級、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E
七、學習興趣
1、 態度認真,學習主動,不缺課,能按時完成作業。A
2、 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能獨立按時完成。B
3、 有遲到、早退現象,求知慾不很強。C
4、 態度不認真,作業不認真完成。D
5、 學習毫無興趣,缺課現象嚴重。E
八、能力表現
1、階段性的學業水平考試與考查成績優秀且有獲獎記錄。A
2、平時的考查成績較優秀。B
3、平時考查成績總體較好,但波動比較大。C
4、平時考查成績尚能及格。D
5、平時考查成績處於不及格。E
九、反思行為
1、有良好的自我反思的習慣,善於總結經驗,效果良好;A
2、有良好的學習習慣。B
3、學習被動,學習習慣較差。C
4、學習能力差,無學習習慣。D
5、課後不反思自己的學習,不求上進。E
十、實踐活動
1、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和操作活動,並且榮獲校級或校級以上獎勵。A
2、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能完成任務。B
3、比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基本上完成任務。C
4、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未能全部參加。D
5、經常不參加實踐活動,實驗操作技能未能掌握。E
十一、創新表現
1、積極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勇於創新,獲得市級實驗操作等榮譽。A
2、積極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且在實踐活動中勇於創新,獲得校級獎勵。B
3、在學習過程中,較為努力,能進行研究性學習。C
4、在學習過程中,能進行研究性學習,創新。D
5、在學習過程中,未能進行研究性學習及操作不及格。E
十二、樂於合作
1、 善於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A
2、 喜歡與他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務。B
3、 願意與他人共同合作。C
4、 能夠與他人共同合作。D
5、不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言行。E
十三、尊重他人
1、 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和老人,團結同學,深受大家擁戴;A
2、 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家裡有時會耍脾氣,比較嬌氣;B
3、 對老師比較尊敬,同學之間有時會發生矛盾,總體關系良好;C
4、與他人相處不很融洽,關系一般;D
5、不尊重老師和父母,經常欺負同學;E
十四、方法運用
1、 方法運用合情合理,並主動積極與他人交流與分享。A
2、 能運用不同的方式與不同的人進行交流和合作。B
3、 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方式有時不夠恰當。C
4、 與他人交流合作時有一定的困難。D
5、 無法與不同的人進行正確的交流與合作。E
十五、健康生活方式
1、 興趣愛好廣泛,情趣健康,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A
2、能做到勞逸結合,注意身心調適;B
3、基本能處理學習和休息的關系,無不良嗜好;C
4、很多時候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和休息的關系,不善於合理安排時間;D
5、生活無規律,無興趣愛好,衛生意識差。E
十六、運動技能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成績優秀,並在市級以上獲獎;A
2、 身體素質良好,在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上取得優異的成績;B
3、有良好的運動習慣,身體素質較好,體育成績達標;C
4、能參加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及格;D
5、不能完成規定的身體技能動作,無運動特長。E
十八、體質與健康
1、擁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身體和心態均健康;A
2、身體健康,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B
3、身體比較健康,無明顯心理障礙;C
4、學年內無較長的病假,心理素質不高;D
5、經常生病,身體素質較弱,性格乖僻;E
十九、興趣濃厚
1、 音樂、美術課感興趣,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遇到問題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A
2、 音樂、美術課感興趣,能夠配合教師工作,但遇到問題缺少自己見解。B
3、 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不聽,但不會影響課堂紀律。C
4、對音樂、美術課不感興趣,但不會影響課堂紀律。D
5、什麼都不感興趣,上課搗蛋違紀。E
二十、情趣高雅
1、 能夠欣賞高雅的音樂以及繪畫作品,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A
2、 能夠欣賞好的藝術作品,但缺少見解。B
3、 只會欣賞一般的藝術作品,深層次的作品無法理解。C
4、 不會欣賞藝術作品,只會欣賞一般的兒童作品。D
5、 不但不懂得欣賞,還會加以破壞。E
二十一、善於表現
1、 有良好的藝術氣質,能夠積極參加市裡面的藝術活動,並有良好的表現,期末成績優秀。A
2、 有良好的藝術氣質,在學校的活動中勇於表現自己。B
3、 缺少藝術氣質,只會在班級里表現自己,一到大的場合就怯場。C
4、 不會表現自己,只會在同學的再三推薦下才敢於表現。D
5、 不愛任何藝術活動,拒絕同學的任何邀請,期末成績不及格。E
『伍』 如何創造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PPT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如下: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們只能簡要地研究和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各位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如能將此作為參考,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由於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人們的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系,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松的新型親子關系,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
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松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教師身份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既親密,又寬松;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親密的新型家庭人際關系。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說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也包括筆教),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書信等筆教,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不得相見,也就只好用文字、書信等文字形式了。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做到,職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女作榜樣,使自己的兒女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兒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子女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說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師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破除迷霧,塑造子女的靈魂、品德、個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人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系;期間存在著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系,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子女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准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氣
孔子教育學生的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俗話說:「寸有的長,尺有所短。」拿別人孩子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往往壓縮和抹殺了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特點,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錯誤里,極容易產生自卑。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於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遊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後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愛迪生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次二加二等於四的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同學譏笑為「糊塗蟲」。後來成績差被開除了。但愛迪生的母親南希頗有見地,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主要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並決定自己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盡管那時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愛迪生對死啃書本沒有興趣,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好就想方設法去買來有關科學實驗內容的讀本,還在家裡提供了實驗條件。後來愛迪生終於成了世界大發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趕出學校時,如果也認為兒子是糊塗蟲,是不可救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愛迪生這一生很可能碌碌無為或走上歧路,一個發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紀初,英國有個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稱為呆若木雞。他從小聽覺就不好,10多歲時幾乎失聽。父母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視力特別好。一般人在陽光下才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可他不在陽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對孩子的聽力不好,父母認為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聽不見,可以更專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別人面前,母親總是誇孩子有一雙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學家,並獲得諾貝爾獎。
要少說多行
教育孩子,家長採取少說多行,用身體語言,以行動教育孩子,此無聲勝有聲,更有效果。
前蘇聯衛國戰爭英雄舒拉,小時候,一次跟別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親看到剛買的大衣就破了,又氣憤又痛心。但她沒有訓斥,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地一針一線地縫補著大衣,一睦到深夜。這種長時間的沉默,是對舒拉一種嚴厲的批語,使他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受到良心的責備。舒拉自己說,是「經受著一種難於忍受的、痛苦的、心靈的鞭策。」舒拉一直慚愧地注視闃母親,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撲倒在母親的懷里,痛悔地說:「媽媽,我以後永遠不再這樣了。」從此舒拉再也不和小夥伴們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國法西斯作關鍵時卻非常英勇。
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三個女兒,自孩子出生後,他們夫婦從沒有罵過孩子一聲,更沒有打過孩子一巴掌。三個女兒都培養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發前,大女兒蘇西動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麼辦?根據馬克.吐溫的家規,孩子有了錯,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懲罰辦法,經父母裁決後,付諸實施。蘇西想了幾種處罰辦法,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了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去旅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犯今天的錯誤。」
吳青在回憶冰心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對我們說臟話、假話有著一各獨特的懲罰辦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責、自省,有利於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長。
『陸』 ppt述職個人成長經歷怎麼寫
就是寫在你就業以來,哪個時間段,擔任了什麼崗位,主要做了什麼工作,並獲得了哪些獎勵。ppt製作時應盡量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多輔助以圖片、表格等形式,文字盡可能的少。
『柒』 重陽節主題班會ppt
男:今天是重陽節,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
女:讓我們一起慶祝這美好的時刻
齊:五(3)班中隊主題會現在開始!
男:重陽節的歷史已經有很多年了。老人們吃重陽糕、登高望遠、賞菊。
女:那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
男:下面有請王依冬同學給我們講講重陽節的來歷!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男:真是驚險哪!
女:對啊,恆景可真勇敢!
男:古代人把孝看的很重呢!在原來的時候第一是聽從皇帝的命令,第二就是孝敬長輩。
女:我們也應該學學下面故事裡的主人公的行為。
男:讓我們歡迎鄭潮銘給我們講故事!
『捌』 關於孝敬老人的ppt
http://wenku..com/view/d905dafbc8d376eeaeaa3133.html
望採納!
『玖』 三年級品德與生活ppt《現在的我能做什麼》
教學目標:
1.感受父母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心血,學會感激家長,體諒家長的難處,做
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做父母的小幫手,學會關心家庭生活,分擔家務,養成對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責任感。
活動准備:
1.讓學生觀察並調查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天要做多少事,完成調查表。
2.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活動時的材料。
3.拍攝電視短片《媽媽的一天》,了解家長的辛勞。
4.製作多媒體課件。
5.體驗做家務的辛勞。
活動過程:
一.聽歌激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歌曲視頻《小肩膀》
2.這首歌的題目是什麼?《小肩膀》
歌曲中的小朋友的小肩膀都為媽媽做了些什麼啊?
3.小肩膀真能幹!肩膀都可以幹些什麼呀?
二.體驗設疑
1.你們挑過東西嗎?今天,我們就來試試吧!
(學生體驗挑空擔子的感覺。)
2.你擔子里有什麼啊?(什麼都沒有)哦,難怪你挑起來如此輕松呢,原來擔子里空空如也.
3.同學們,我們父母的肩上也有一副擔子,這是一副生活的擔子,但這副擔子可不像小朋友剛才挑的擔子那麼輕松。——(板書——家庭重擔父母挑)因為父母的這副擔子里裝滿了零零碎碎,許許多多的事情。那麼裡面到底裝著些什麼呢?
三.明理悟情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短片《媽媽的一天》。短片里的煌煌是個和你們一般大的孩子,我們來看看他的媽媽一天是怎麼度過的.用你們的小眼睛仔細看看煌煌的媽媽一天中都做了哪些事。
看短片《媽媽的一天》.
2.孩子們,從早上五點半起床到晚上十一點半入睡,煌煌的媽媽每天就是在忙碌、奔波、辛苦中度過。那麼煌煌的媽媽一天中都做了些什麼?
(一)辛勤工作
★煌煌的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們班有同學的媽媽也是縫紉工嗎?
★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干什麼的?他們的工作辛苦嗎?你了解他們工作的辛勞嗎?課前老師請同學們了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同學們,我們家庭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父母的工作.他們用工資來維持正常的生活運轉,從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美好.所以即使工作再辛苦再疲倦,也必須將工作的重擔挑在肩上——出示:辛勤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
(二)贍養老人
★除了辛勤地工作,煌煌的媽媽一天中還為奶奶做些什麼呢?
★爺爺奶奶年老體衰,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是爸爸媽媽的責任也是義務,這就叫——出示:贍養老人
★你們家是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的嗎?爺爺奶奶身體好嗎?誰帶他看病給他買葯呢?
不住在一起的話,爸爸媽媽是怎麼關照爺爺奶奶的呢?能具體地說給我們聽聽嘛?
總結:贍養老人這副擔子可真不輕啊,但父母必須義不容辭地挑起這副擔子.
(三)培育兒女
★師:父母除了要承擔工作的壓力與辛苦,對於自己的兒女更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煌煌的媽媽都為煌煌做了些什麼呢?
★孩子們,煌煌的媽媽為煌煌所做的一切,你們媽媽也為你做過嗎?那麼,除此之外,你的父母都還為你的成長做過些什麼?
★總結:孩子是家庭的未來,養育子女是父母沉重而甜蜜的「負擔」,他們毫不猶豫地擔在肩上。——出示:培育子女
(四)操持家務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說每個家庭每天都有許多零零碎碎的家務活兒要做.
★你們的父母也和煌煌的媽媽一樣,在上班之前,下班之後都要忙著做家務活兒嗎?
★要洗衣、洗碗、拖地、抹桌子,即使是現在這樣的寒冷的季節,父母的這雙手都停不下來。昨天老師請同學們在家體驗做家務的感受,做了嗎?交流一下。
★想像一下,如果家務活兒沒有人干,你的家是什麼樣子?
★總結:你不要小看這些家務活兒啊,它每天都要花去父母很多的精力(出示「操持家務」)我們的家才能保持干凈整潔,我們的家庭生活才變得井然有序.
(五) ……
★師:我們的父母要(引讀:辛勤工作.培育兒女.贍養老人.操持家務)除此之外,爸爸媽媽還要學習啊.進修啊.親戚朋友有事找他幫忙啊……(出示「……」)等等許許多多繁瑣的事情等待他們去處理.
★老師粗略的計算一下,如果把這些時間加在一起,我們的父母每天大概要操勞十四.五個小時才能休息,這是多麼辛苦啊.
四.角色體驗
1.同學們,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無論你的父母是干什麼的,咱們父母肩上的這副擔子里都擔負著辛勤工作、贍養老人、培育兒女、操持家務等責任。瞧,他們的擔子里已經滿滿當當的了.我們的父母就是挑著這樣一副擔子行走在生活的大道上.
2.誰來體驗一下這副父母的擔子?
請2-3名學生試試。
采訪:剛才有什麼感受?(擔子很沉,挑不動)
3.總結,體會家長的辛勞。
4.此時此刻,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
讓我們一起對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說一聲——
(PPT出示: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五.提煉內化
1.孩子們,你們這么理解父母的辛苦與不易,真的很懂事。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父母不那麼辛苦呢?
(板書——家庭重擔我分擔)
2.出示視頻:(煌煌愧疚的表情:媽媽真的太辛苦了,我該怎麼做才能減輕媽媽的負擔呢?十歲的我能做什麼呢?)
3.是啊,我們十歲了,現在的我能做什麼.
(板書出示課題)
4.再放《媽媽的一天》
同學們,媽媽一大早便在鍋碗瓢盆交響樂中開始了一天的生活。現在的我可以分擔些什麼呢?
出示:穿衣起床 刷牙洗臉 端飯拿筷 系紅領巾 步行上學(如果路途較近的話) ……
在放學後這個時間段里,現在的我們又可以幹些什麼?
出示:獨立作業 收拾書包 整理書桌 照顧老人……
5.看來啊,現在的我們能做的事情還真不少呢!
★自理自立
出示:如果我們能 ,媽媽就可以 。
……
如果我們有一雙勤勞的小手,這些自己的事都能自理,就能大大減輕爸爸媽媽在培育兒女方面的負擔.(板書—— 自理自立)
★孝敬老人
⑴.如果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2)你們的一句問候,一個笑臉,一杯茶,一張凳子,都能讓爺爺奶奶開心一整天,你們這樣做了,既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也為爸爸媽媽減輕了負擔,(板書——孝敬老人)
★ 體貼父母
⑴.父母的工作以我們的能力還幫不上什麼忙,但是當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的時候一定很累,我們怎麼做才可以為他們消除工作的疲憊呢?你有什麼好點子?
⑵.只要我們能理解父母,體貼父母,(板書——體貼父母)相信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會感覺非常幸福的。
★ 分擔家務
⑴.我們可以幫著媽媽做哪些家務?
⑵. 你在家裡干過些什麼家務活兒?
⑶. 為父母分擔家務,讓我們來做父母的小幫手.
(板書——分擔家務)
6.瞧,這樣一來,原本壓在父母身上的重擔我們來分擔一些我們能做的,該做的,會是什麼情況呢?
再次體驗一下.
體驗後采訪:父母的這副擔子跟剛才比起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輕了?
7.(指課題)!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因為有了我們的分擔,就能讓父母輕松不少,現在的我能做的還真不少呢!
六.辨析導行
1.過渡:能誠實面對自己,積極為將來努力,相信你們一定能讓父母倍感欣慰的.不過,在我們為父母分擔的過程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困惑,該怎麼解決呢?
2.辨析
* 周末做好作業,小米想把紅領巾洗洗干凈,媽媽說:「你別湊熱鬧了,我來洗,你去玩吧.」小米就出去玩了.
* 爸爸媽媽加班去了,佳佳一人在家,燈泡壞了.以往都是爸爸換的,今天我就自己來換吧.
* 爸爸媽媽讓濤濤跟他們一起包餃子,他說:「我不會.」
* 每個周末蘭蘭都會堅持整理自己的房間.
3.小朋友們通過辨析明白了什麼事是我們現在能做的,什麼是要慢慢學著做的,什麼是要堅持做的.
5.讓我們把這些編進歌曲《小肩膀》,唱出我們的心聲.
八.宣言升華
1.是啊,現在的我們不該只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不該只知道躺在媽媽的懷里撒嬌嬉戲,因為我們十歲了!
2.出示、齊讀十歲宣言
十歲,意味著長大
稚嫩的雙肩
雖不能獨自擔當風雨
但
爸爸媽媽啊
你們的雙肩太沉太重
我是你們的孩子
是家庭的一員
請分一部分責任給我們吧
為您排憂.為您分擔
為您送去體貼與關心
送去心靈的慰藉與滿足
因為
我們十歲了!
九.延伸豐贍
1.十歲的我能做的還很有限,長大的我們會為家庭分擔得更多,下面老師送一個短片與小朋友們共勉.
(播放公益廣告片——Family)
2.我們正像小鷹一樣漸漸長大,羽翼越來越豐滿.父母卻在慢慢老去,那堅實的肩膀也緩緩松垮下來.但將來的我們一定要漸漸接過父母肩上的那副擔子,為父母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