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展感恩回報行動主要內容有:孝敬父母,關心他人。
這個是很有必要的,
關心他人和照顧自己的父母,
都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2. 作文素材"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兒子不忘父母恩。我家四口人,父親母親,弟弟和我。父親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母親既要上班又要帶弟弟,還得搞家務。忙的她經常夜裡12點以後才睡覺。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在節假日我回到家裡後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就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幫媽媽買菜,摘菜,洗菜然後再幫媽媽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有一次,媽媽感冒了,頭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動,急的我趕緊跑到大街上的葯店裡買了感冒葯和消炎葯,回到家裡按葯盒上的說明,讓媽媽吃下去,並且讓媽媽喝了大量的水,然後給媽媽蓋上被子,媽媽睡了半天起來以後,她的感冒好多了。我記得從我5歲時,凡遇到媽媽的生日和母親節,我總要給媽媽製作一張精美的卡片,上面寫著祝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或者是「祝媽媽生日快樂」「節日愉快」!
記得,有一次母親節,我用采條紙給媽媽製作了10個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隻手鐲及一串項鏈,媽媽收到後高興的合不攏嘴。我生日的時候,我總是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蛋糕或者點心以表達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在我10歲生時給媽媽買了一條大紅色的絲巾,媽媽那激動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親我的臉上,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孝敬母親的孩子。
雷鋒日記中寫到「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對我教育很深。我在努力的去做。走在大街上,我經常碰到要飯的殘疾人,我非常可憐他們,聽說災區兒童上不起學時,把口袋裡僅有的錢捐了出去,又捐了一些書。一次一位同學,在廁所里不小心滑倒扭傷了腳,一時行走困難,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把他從一樓背到了百米外的教室里,他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連聲說:「謝謝你,謝謝你!」我說:「不客氣」。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要一輩子做好事,一輩子關心他人。
3.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的名人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贊美父親的名人名言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裡,父親是多麼嚴厲的法官啊!(忒壬斯)
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金錢更加關心(切斯特菲爾德)
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在批評父輩狹隘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深沉----(福爾克斯)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對做父親的人來說,失去父親不一定就是不幸;對做兒子的人來說,沒有兒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爾德)
一個父親能管好一百個兒子,而一百個兒子卻難管一個父親----(歐洲)
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親的名聲有時無助於兒子,卻反而會淹沒他:他們彼此站得太近,陰影扼殺了成長(本·瓊森)
關愛他人的: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 羅素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鳩
4. 有關關愛他人 孝敬父母的作文 400字
孝敬父母
暑假裡,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做《把孝敬父母當作頭等大事》。這篇文章含意深刻,令人深思。
文章中主要寫了烏鴉另外還有外號,叫「孝鳥」。裡面說烏鴉是很孝敬父母的,烏鴉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就天天飛來飛去,不怕刮風下雨,不怕大雪紛飛,總是四處尋找食物。食物找到了,自己不捨得吃,就像小時侯父母喂它一樣。因為烏鴉特別講究孝敬父母,所以古人就把它叫做「孝鳥」。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思情最深的不會超過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然而,近年來,我們從報紙上、電視上不斷看到關於父母因兒女虐待而不得不訴諸法律的新聞報道。還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權利不管!」這些話,出於兒女之口,聽了實在叫人寒!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這樣說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還有些青年人認為,給父母親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個月往家裡寄幾個錢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實,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顏悅色,說話溫和一些,臉上帶著微笑。現在有些年輕父母,一抱起自己的孩子,總是眉開眼笑:「我的乖寶寶!」可是他們對待自己的父母,卻是另一副面孔,甚至是厲顏厲色。一般來講,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並不是非得要好吃好喝的,你把米飯、面條或者幾個小菜往餐桌上一放,叫一聲「爸爸媽媽,吃飯了!」父母吃起來也是很香的。相反,你把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往餐桌上一擺,一言不發,即便是再好吃的東西,父母也吃不香。
中國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安靜,可是,風總是不停地刮,它沒法安靜下來;兒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又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孝敬父母,否則一切都要來不及的。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給父母端茶倒水開始吧!
5.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推薦)作文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推薦)作文]
孝敬父母,關愛他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兒子不忘父母恩,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推薦)作文。我家四口人,父親母親,弟弟和我。父親因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母親既要上班又要帶弟弟,還得搞家務,忙得她經常夜裡12點以後才睡覺。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所以在節假日我回到家裡後,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就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幫媽媽買菜,摘菜,洗菜然後再幫媽媽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 有一次,媽媽感冒了,頭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動,急得我趕緊跑到大街上的葯店裡買了感冒葯和消炎葯,回到家裡按葯盒上的說明,讓媽媽吃下去,並且讓媽媽喝了大量的水,然後給媽媽蓋上被子,媽媽睡了半天起來以後,她的感冒好多了。我記得從我5歲時,凡遇到媽媽的生日和母親節,我總要給媽媽製作一張精美的卡片,上面寫著祝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或者是「祝媽媽生日快樂」「節日愉快」……記得,有一次母親節,我用彩條紙給媽媽製作了10個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隻手鐲及一串項鏈,媽媽收到後高興得合不攏嘴,小學二年級作文《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推薦)作文》。我生日的時候,我總是用我的壓歲錢給媽媽買蛋糕或者點心以表達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在我10歲生日時,給媽媽買了一條大紅色的絲巾,媽媽那激動的眼淚一滴滴的落在我的臉上,在媽媽的心目中我是一個孝敬母親的孩子。雷鋒日記中寫到「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對我教育很深。我在努力的去做。走在大街上,我經常碰到要飯的殘疾人,我非常可憐他們,聽說災區兒童上不起學時,把口袋裡僅有的錢捐了出去,又捐了一些書。一次一位同學,在廁所里不小心滑倒扭傷了腳,一時行走困難,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把他從一樓背到了百米外的教室里,他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連聲說:「謝謝你,謝謝你!」我說:「不客氣」。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要一輩子做好事,一輩子關心他人。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推薦)作文650字小學生作文(/)
6. 你還知道哪些尊重長輩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的人
你還知道哪些尊重長輩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的人?其實這種人還是比較多的。
7. 作文400字以上:在生活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懂得了孝敬父母、尊重老師、關愛他人、助人為樂,還懂得了珍惜
我懂得了誠信
走過了十四年無憂無慮的歲月,也曾後悔往昔沒有記下那些輕輕巧巧的腳步。但有一點是我始終未敢忘記的,這就是父母從小叮嚀到大的一句話:「做人要有誠信。」
少不更事的時候,父親就常對我說:「人活於世,最重要的就是『誠信』二字。」年幼的我尚未完全懂得這兩個字的意味深長,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年紀稍長後,我才對「誠信」有了一些體會。
誠信,就是與朋友約定後,准時准地風雨無阻地赴約。
誠信,就是答應別人的要求後,盡力而為直至實現承諾。
誠信,是兌現諾言後,對方臉上綻放的微笑。
誠信,也是達成心願後,自己心中升起的滿足感。
噢,這就是「誠信」。我已懂得了它。
這時,我已由一個奔跑嬉鬧的頑童成長為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
所經歷的「誠信」又有所不同了。
在三好生選舉的過程中,有人丟掉了「誠信」,然而卻在固守「誠信」的「凡夫俗子」面前趾高氣揚地捧走了榮譽。
在緊張的考試中,有人丟掉了「誠信」,然而卻在固守「誠信」的眾多考生面前輕而易舉奪得了高分。
我開始迷惘了。
我不知道「誠信」之於我們這些奔向未來的學子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東西?我把這些話喃喃地講給自己的影子聽,讓一兩聲輕嘆輾過我自己的天空。
我退回到了自己的領域,用有色的眼睛觀望身邊的世界。
突然有一天,送報的工人因晚到了十分鍾而輕叩我的家門連聲道歉。望著他被雨水打濕的面頰和正在滴水的雨衣,再看著手中乾乾凈凈的報紙,我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誠信」,就在我的身邊,它蘊藏在我身邊的點點滴滴之中。只有那些同樣有著「誠信」之心的人才會感受得到。
只有經歷過的一切,才是真正擁有,才是生命無可動搖的顯示。
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父親的那句話,我真正懂得了「誠信」。
誠信是金。
我懂得了他鄉月也明
離開父母到小城去求學,時常想家,想念家中的父母,因此也時常感到孤獨和寂寞。小城的月,很美,但總磨不去我的傳統觀念——月是故鄉明。但是,在那個令人心醉的中秋夜,觀念卻轉變了。
北方的夜來的真早,晚飯時分天空就暗了下來。心情很糟,獨自在寬寬的操場上徘徊,當月亮升上天空的時候,伴我徘徊的還有這異鄉的月,雲在高高的天際撒下漂渺的紗,隔絕了我們的距離,銀盤似的月朦朦朧朧的,讓有感到彌漫在空氣中的離愁與思念,連呼吸中都有著徹骨的涼,愈發使我惦念家鄉的月:那一定是一輪很圓很亮的朗月,亮的透明正如一塊晶瑩的溫玉,照得人暖暖的,給人以安逸的感覺,尤其這是中秋的月啊!此刻的父母肯定是在望著明月,掂念著我呢!……
刺耳的鈴聲打破了校園的靜,呼喚著我去上課,我極不情願地拖著雙腿挪向教室,推開了千斤重的門。忽然一陣暖風夾著清香沖入鼻腔。那香既熟悉又費人琢磨。同學們早已在用功,並沒的誰注意到低頭的我,走近座位,書桌上面一種渴望的東西映入我的眼簾,兩塊金黃的月餅。中秋之夜還有不記得我?!霎時間,一股暖暖的熱流從心底湧起,直沖商酸痛的眼秀,眼前的景物模糊了。
放學時,同學的舉動,更震憾了我。
一向寡言的同桌像要做什麼大事似的,開了口:「洋,今天是中秋節,到我家不把,好吧?」
望著他真摯的臉,壓抑的感情沖破了束縛,只覺得嘴角咸鹹的,為了保持我可憐的面子,還是扭過頭,顫聲道:「不」,謝謝。「然後匆匆消失在群中。
清爽的秋風拂過臉龐,仰起頭,雲早已散了,月亮綻出深情的笑容。啊,他鄉的月也這樣明。
我懂得了感恩
孟郊的《遊子吟》幾乎人人都能吟得出來,而這里,我也要獻上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一片心意。
三月,是關愛長輩月。歷經十二個春夏秋冬,我才明白:爸爸媽媽給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而我們的回報則少之又少。體會父母的愛,從來都是從容淡定的。因為它自然得象空氣,令人難以察覺。不知那天起,驀然發現,歲月的痕跡已在爸爸媽媽原本年輕的臉上此起彼伏,我驚覺:我是一個粗心的兒子。從現在起我要為他們分擔憂愁,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你們的兒子會因為你們而長大。
今天是星期天,為了一個「遠大理想」,昨晚熬夜完成了大部分作業。我從睡夢中醒來,陽光已經調皮地撫摸我的臉,暖暖的,癢癢的。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對著陽光發誓:我要做個久違的小主人。
今天的目標是清掃客廳衛生。我先動手把茶幾上、電視機旁、電腦桌上和沙發上那些凌亂不堪的書放在一起,並把它們各歸其位。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好多書都是因為我的隨手亂放的壞習慣,而顯得雜亂無章。換在平時,整理工作都是媽媽的責任。我在心頭發誓: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少給父母增加負擔。接下來,我就要對付那些灰塵了,我拿起拖把,一會兒這里來個「橫掃千軍」,一會兒那裡來個「鋪天蓋地」,許多灰塵全都見勢不妙,倉皇而逃。轉眼地板亮得能照出影來。清理衛生死角是最難辦的了。電腦桌底下,沙發底下,門背後和櫥里的角角落落都堆積著成千上萬的灰塵,我立志讓爸爸媽媽感動一下。於是,我便拿起一塊抹布,轉挑那些難擦的死角,認認真真地擦起來。可因為我平時不怎麼做家務事,所以沒有經驗,不一會就敗下陣來,而那些灰塵卻還是「活力十足」 ,彷彿要在那些死角「安營紮寨」 。我想,我又怎能被那些灰塵打敗呢?我靈機一動,拿起抹布,把頂部弄小,然後對准地方細細擦,一遍、兩遍……灰塵果然被我擦掉不少。清除了衛生死角,頓覺渾身輕松。可發現鏡前的我儼然成了個大灰人。
幫大人做家務,心裡感到特別愉快。因為,我的行動使爸爸媽媽心裡感到溫暖,受到感動。從他們眼裡我讀到了贊許。也許有人說:「我們平時要管學習,沒有時間使長輩感動。」其實,感動是心靈的碰撞。有時,一件小事,一個舉動,一句話都會讓他們感動。所以,讓我們用心去聽,用心去做,盡自己所能,向長輩送上自己最真的一聲「謝謝!」。
我懂得了寬容
以前,我是一個比較愛計較小事的孩子,可有件事讓我懂得了寬容。
一次過大禮拜,清早我一起床,心裡就高高興興的,因為媽媽今天要帶我去吃肯德雞,這時「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響了,我趕忙去接:「是二姨呀!啊!什麼?表哥要來?哦,我知道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我的房間里,本來挺好的情緒又被他打亂了,因為我和表哥有點和不來。
我和媽媽、二姨、表哥來到了肯德雞店,不一會,媽媽就把香噴噴的肯德雞端上來了,「真香呀!好久沒有吃了」,我情不自禁地說。看到媽媽要了這么多,我心裡想:「要是表哥不來,這些都該我自己獨吞,多好」。「媽媽,這肯德雞是你花的錢嗎?」媽媽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沒有言語。我們逛完商店後,就回家了。不知什麼時候,表哥走進我的房間看起了我心愛的漫畫書,我走上去,毫不客氣地從他的手中奪了回來,說:「這是我新買的漫畫書,你看什麼看。」表哥看了我一眼,說:「真小氣,一本書都不讓看。」「就不讓你看。」說著,我氣極敗壞地把漫畫書的首頁撕成了兩半。爸爸聽見了我們的爭執,趕忙跑過來,把我拉到了其它房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怎麼能這樣對待哥哥,哥哥來到咱們家,就是客人,你是一個男子漢,應該有一個寬容的胸懷,你到別人家,如果他也這樣對待你,你高興嗎?」緊接著,媽媽也推門進來,重重地訓了我。聽了他們的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後來,表哥不太高興地回家了。表哥走後,我才真正意識到我確實做錯了。這件事已過去很長時間,雖然撕壞的漫畫書已粘好,卻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但這條裂痕卻教給我了做人的道理-------同學、朋友之間缺少了寬容,就沒有了友誼,人應該有一顆寬容紅亮的心。
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漫漫人生,我從懵懵懂懂的孩子長大成人,必經歷許多或辛酸坎坷或幸福歡樂的往事,雖然大多是都隨歲月的流逝而漸進遺忘了,但有那麼一件讓我刻骨銘心的感動非但沒有被時光塵封反而隨著記憶的堆積越加凝重和突顯了,這曾是父親給我的,做人的道理……
在我7歲時,鄰家有個比我大很多的姐姐,天生智商低下,就是我們訴說的弱智。大家都管她叫傻大姐,時間長了,也不足為奇。她每天站在胡同口,凝望過往的行人,她總是沉默,眼神有些渙散。那時我像所有小學生一樣,每天放學期盼著寫完作業和朋友一起玩耍,我們常在胡同里迎著呼嘯而過的風奔跑,有掠過嘴邊的燦爛笑容。一個周末的傍晚,我和同學在院外的一棵大樹下玩捉迷藏,正玩得高興,有個朋友跑在前面,一個疏忽,不小心撞在了「傻大姐」的身上,頓時大家一陣的驚慌,而後有人怪聲怪調地叫了句「傻大姐」,我們從驚慌一下變成了開懷大笑,邊笑邊跑,而「傻大姐」呢,踉蹌地在後面追著,為了潛意識中的一點尊嚴,邊哭邊追……邊追邊哭……
這時是父親從家中出來叫我吃飯,看到我……不由分說地一個耳光重重打在我臉上,掐著我的胳膊把我拎回了家,任憑我哭泣、喊叫,他坐在床邊默默地抽一顆煙,許久沒有說話。之後他把我叫到他的書桌邊,我一面頻頻啜泣著,一面聽著父親的話。「孩子,你還小,有很道理你不明白,所以爸爸要告訴你,告訴你無論何時都不能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無論何時都不能踐踏別人的尊嚴,無論何時都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又是許久的沉默,我低聲說到:「我知道了,父親」
父親的諄諄教導在那時對我而言或許只是一畏地奉行而已,然而,在多少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在那樣幸福的時代,我曾做了一件多麼愚蠢多麼令人厭惡以至於讓我終身悔恨的事情。也是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從此變為一個既尊重別人而又贏得別人尊重的人,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坦,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陽光明媚。
我懂得了珍惜
我珍惜過許多美好的事物,但卻從來沒有珍惜爺爺給我的愛。由於父母工作忙,從小我就跟著爺爺,我的一切都是爺爺操持著。冬天,河水冰冷刺骨,年過六旬的爺爺卻要提著大桶的衣服蹣跚地走到河邊,用蒼老無力的手去洗那一一件臟衣服,而我卻偎在溫暖的火爐邊。
後來由於升學的緣故我離開了爺爺。因為孤獨老人想了我,想起了這曾經與他朝夕相處的孫女,要我經常去陪他。可每一次我去了之後,卻只知道吃爺爺留給我的好東西。對於爺爺提出的陪他散步的要求卻不能讓他滿足,爺爺的念叨我更是心不在焉地聽著。心裡卻在尋找各種理由以便盡快離開,任憑身後爺爺的嘆息聲孤零地飄盪……
那時候我從來沒去想一想,爺爺為什麼把好吃的盡留給我,自己卻捨不得嘗一點?當我掉進泥水裡,是誰把我背回家百般呵護?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是誰給我家的溫暖……在那時看來,這一切似乎都是應該的。直到有一天,爺爺那慈祥的面孔凝固了起來,深邃的眼睛永遠閉上的那一刻,我才陡然意識到自己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東西一一一份再也體會不到的關心、一份再也得不到的愛,我這才明白由於自己的幼稚與自私沒能理解和善待那天底下最無私的關愛。
爺爺永遠離我而去了。我想補救過去的過失,多陪他老人家散散步,說說話,可誰又會給我這個補救的機會呢?
不懂得老人給我這份關懷和愛護是我畢生的悔恨,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擁有的時候不覺得他的可貴,但當他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擁有時候的幸福」。我就偏偏驗證了這一句話。
人人都有「盡黃昏」的時候,爺爺的愛我已失去,但我懂得了尊敬、愛戴,尊敬愛戴普天下所有的老人;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普天下老人的愛。我惟有珍惜老人以及即將老的人給的愛,我的心靈才能得到一絲的慰藉。這樣我的黃昏才能不會黯淡、寂寞。
願爺爺在九泉之下少一份嘆息,多一份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