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督教講道基督徒怎麼樣孝敬父母
經文:提前5:4;弗:1-4
許多人誤會基督徒不注重孝道,以上幾處經文是最好的答復。因為十誡裡面有一誡是關乎孝敬父母的,以弗所書這樣引用:「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2)十誡中每一誡都吩咐人不可做什麼。唯有「孝敬父母」可以得福,所以保羅說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可見聖經很注重孝道。今天我們從五方面思想如何孝敬父母:
一、應紀念父母生育之恩
父母生育我們,十月懷胎,劬勞養育,是一項恩典,提摩太前書第五章四節說作兒孫的在家裡學習行孝,「報答親恩」。顯然聖經認為父母對兒女有生育的恩典。現代青年受新思潮影響,以為父母本不想生育兒女,所以談不上什麼功勞。這不單不合聖經真理,也不合中國的孝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中國人的教訓。因為父母最掛念的是兒女身體,從孩子出生到成長,每一天都關注他們的健康。所以父母生養我們,單單身體方面已有恩典。這正是聖經的教訓。聖經說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身子上榮耀神。意思是說基督徒要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是神的殿。當然這話不是給那些整天只顧著自己身體的人的,但有些人卻太不顧自己的身體,縱欲損身,既不孝敬父母,也不尊重神的恩賜。
我們的生命是神藉著父母給我們的,所以我們要記念父母生育之恩。
二、要奉養父母
「奉養父母」是聖經中在孝道上的用法,也是「孝」字本身的意義。中國人講孝包括報答親恩,供奉他們的需要。聖經里有沒有說奉養父母是孝道?有,耶穌責備法利賽人藉著古人的遺傳,廢了神的律法,因為它們說已把金錢奉獻給神,所以不需奉養父母。這是一種取巧。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例子:有一個人只有一點錢,給了父母就沒有錢奉獻給神;奉獻給神了,就沒有錢給父母,所以在這種情形下,他就把金錢奉獻給了神。但法利賽人用這個為藉口說人如果奉獻給神,就可以不給父母了。說這話的人可能既沒有奉獻給神,也不奉養父母。所以從耶穌責備法利賽人的話里可以看見,基督徒孝敬父母,應供給父母肉身上的需要,在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兒女的責任奉養他們。
剛才提到有許多非基督徒認為我們不注重孝道,其中一個原因是基督徒不祭祀和拜祖先,其實中國到西周時代才開始有祭祖的事,周公制禮作樂,後人逐漸加添。祭祖並不代表孝順,若在生時不孝順,到死後才孝順就太遲了!二十四孝中雖然不少「愚孝」的故事,甚至有孝感動天的傳說。但那些例子都是父母在生時的孝順。有人父母在生時不孝順,甚至把父母氣死,死後卻大事鋪張,其實都是為傳揚自己的名聲,並不是真正孝順。
三、要聽從父母
以弗所書告訴我們:「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孝順」是孝敬兼順從。耶穌童年時順從他父母,離開聖殿回家。雖然他以天父的事為念,仍然聽從肉身父母之命。
從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時父權太大,做父親的不善用權柄,或所發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來說,聖經要我們「在主里」聽從父母,不是說父母必須是基督徒我們才聽從。「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聽從。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對,也有叫兒女做壞事的父母,我們不能都聽從。若在惡事上聽從,等於陷父母於不義了,不算是孝。
古人論孝包括勸諫父母。當然父母常為兒女的好處籌算,只有少數本身為非作歹的,會叫兒女作壞事,真孝包括勸諫。提摩太前書第五章一節說:不可嚴責老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不是不可勸責,但不可「嚴責」,要在勸中有愛有敬。古聖教我們勸諫父母要「下氣」,「怡色」,「柔聲」。「諫而不入,起敬起孝,悅而復諫。」意即勸諫父母時,要沒有氣怒的臉色,聲音柔和。若父母不聽,要格外敬愛他們,有機會再勸諫他們。這種溫柔而不斷的勸諫,與聖經的教訓相合。聖經沒有說要包庇做壞事的父母,而是要站在真理立場,不陷父母於不義。所以應該聽從父母,也應該勸諫。
四、讓父母分享你的成就
約翰福音第十七章中,當主耶穌快要上十字架的時候,為門徒最後的禱詞中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然後又說:「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主耶穌在世上榮耀了天父,我們作兒女的要榮耀父母。英文聖經常將孝譯作「honour」,即尊敬。其實孝順不止尊敬,還包括感恩,聽從,奉養和榮耀的意思。曾子論孝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共下奉養。」
「尊親」即尊榮父母像主耶穌已經榮耀了天父那樣。我們極可能將一切成功歸功給自己,因為每人的成功都經過一番努力,我們對自己的奮斗有很深的印象,卻很容易忽略了我們現在的成就一半是父母辛勞的結果。但因為前一半不是自己的辛勞,所以印象不深。當你看見你的父母親動作越來越遲鈍,臉上越來越多皺紋,人也越來越老,健康也逐漸退步,你應該知道這些都是她為你辛勞的結果,我們應該欣賞父母曾為我們勞苦,將我們的成功與他們分享,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
父母把期望放在兒女身上,到晚年才大失所望,是非常痛苦的。
林肯總統當選時,第一件事通知他的母親與他分享成就。華盛頓參加海軍訓練前,向母親道別,看見母親流淚,他便吩咐僕人將行李搬回,但他母親說:「我知道神會賜福給孝敬父母的兒女。」這正是以弗所書所講的「帶應許的誡命」。華盛頓明白他母親贊成他去,接受海軍訓練,終於成為美國總統。可見西方國家早期也注重孝道。
基督徒應照聖經教訓盡孝,並且使父母得尊榮。
五、要帶領父母信主
如果我們今天得到我們認為最好的福音,卻不將這最好的給父母,怎算得是孝敬呢?所有作母親的,也會將最好的留給兒女。就算不是真正最好,卻是她所認為最好的。我們今天肯不肯將最好的給父母呢?
帶父母信主,要為父母的靈魂「受生產之苦」。父母曾為我們的肉身受劬勞,現在我們是否願意為他們靈魂劬勞呢?為著帶領他們信主,可能有許多艱難,但你付的代價即如母親生他的時候有許多痛苦艱難。我們孝敬父母,必須冒著困難領他們得救。
我不算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因為我在十多歲的時候已離家流盪,而且對家庭有很大的成見,到我懂得欣賞我父母親的時候,可以說已經很遲了。有時在我們的人生中必須到了某一年紀才能領悟父母之愛。但可惜常領悟得太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一天你認為應該孝敬你的父母的時候,他們已經離開世界了!或者到你的兒女輕忽你的時候,你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己輕忽了父母!
你已把最好的福分給了父母了嗎?已趁他們在生時領他信主了嗎?
(引自:金鑫--_--的博客)
❷ 基督教歌曲一勸兒女孝敬父母的歌詞
《孝雙親》
1 、弟兄姐妹,應當孝雙親,終身難報爹娘的養育恩,老年人好嘴碎,言語行為不要放在心,世界上哪有爹娘待兒親。哎咳哎咳哎哎咳哎咳哎。世界上哪有爹娘待兒親。
2 、弟兄姐妹,從小長大成人,日日夜夜操碎了娘的心,盼望兒長大成人,兒女有病嚇掉了娘的魂,還埋怨自己不為兒操心。哎咳哎咳哎哎咳哎咳哎。還埋怨自己不為兒操心
3 、弟兄姐妹,應當孝父母,父母的恩情咱都要記在心,擦屎倒尿受辛苦,打開凍冰,為兒洗衣尿布,雙手凍得疼痛又入骨。哎咳哎咳哎哎咳哎咳哎。雙手凍得疼痛又入骨。
4、弟兄姐妹,咱們都要想一想,爹娘在世還有幾年光陰,轉眼間白發蒼蒼,口若斷氣,身子埋路旁,再想孝順哪有爹和娘,再想孝順哪有爹和娘。哎咳哎咳哎哎咳哎咳哎。再想孝順哪有爹和娘。
5、弟兄姐妹,咱們都要比一比,看一看娘想想自己,身懷抱都有兒和女,你兒不孝,你心可願意,好像熱身子掉進那冰水裡,好像熱身子掉進那冰水裡。哎咳哎咳哎哎咳哎咳哎。好像熱身子掉進那冰水裡。
6.、弟兄姐妹,應當孝雙親,爹娘去世千萬別假孝順,糊紙扎燒金銀,白搭功夫,花你金銀,自己犯罪得罪了真活神,自己犯罪得罪了真活神。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自己犯罪得罪了真活神。
7、弟兄姐妹,千萬要謹慎,主的話今咱都要記在心,去舊人換新人,不再犯罪,要傳福音,作光作鹽榮耀三一神,作光作鹽榮耀三一神。哎咳哎咳哎咳哎咳哎。作光作鹽榮耀三一神。
❸ 信仰基督教可以使人孝敬父母嗎
在摩西十戒裡面就有這樣一條:
5.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❹ 基督徒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以弗所書6章1~3節:「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專,使你得福,在屬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從上面的經文告訴我們,在基督里的合一應是具體表現為子女在家庭中的順從。從上面經文也可以認識到基督教中孝與傳統中儒家思想中的孝的差異。兒女不聽從父母,就如同樹枝無視樹根一樣,不僅違背自然規律,依社會秩序也是一大罪惡。儒家與基督教在自然規律與社會法層面都重視孝。但儒家從倫理角度談論孝,而基督教則將孝的起源追溯到神,具有宗教意義。
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一、在基督教,兒女的順從是在主里的順從。表明兒女的順從應出自對神的敬畏之心,不應該是單純的倫理意識。
二、在基督教,子女的順從是第一條帶有應許的誡命,強調孝是我們必須遵守的神的命令。像這樣在儒家上,孝雖具有人本主義性質,但在基督教,孝思想以神本主義為基礎。
在不違背神旨意的情況下,應當尊重順從父母。
❺ 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和中國的孝順有什麼區別
一.基督教里的孝敬父母,是按照神的意思來敬重、順從父母。
請看聖經中關於「孝敬父母」的經文:
出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文意註解﹞
「孝敬父母,」『孝敬』原文意思只有『敬』而無『孝』;『孝』是聽從、順從父母,『敬』是尊敬父母。神注重尊敬,而不注重孝,因為尊里包括孝,而孝不一定有尊。我們要尊敬父母,因我們是出於父母,這也象徵我們是出於神。
「孝敬父母」的屬靈用意,乃是要人敬畏神;沒有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能在父神面前作個好兒女的。因為兒女是出於父母,父母是兒女的源頭,正如人是出於神,神是人的源頭一樣,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討神喜悅,蒙神祝福。
二.中國的孝順,講人是主體,順服因沒有神,含有盲從的意思。
❻ 一個人思想固執,忘想自大,胡亂猜想,主要是信基督教後,變的遠離親戚,變的六親不認,把生活當中所發
沒辦法,這種人被洗腦了,很難很難改變。家人照顧點,不出大事就阿彌陀佛了。
❼ 基督教家庭聚會談的是要學耶穌,要愛人如己要饒恕人,要孝敬父母,要夫妻彼此相愛,為何要禁止家庭聚會
我認為如何一個抄教會襲 ,都會這樣教導,關鍵問題不是教導,而是聖靈的果子,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 2:10 和合本)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凈,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干凈了。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翰福音 15:1-5 和合本)
❽ 基督徒進!!!身為一個基督徒,應當孝敬父母。那麼如果父母道德素質很低,又執迷不悟,那麼還要遵守嗎
在持守真理的情況下愛父母。
也就是不違背耶穌教導的情況下。
如果回父母抵擋你相信耶穌,就答要用智慧的方法處理。
尊主為大。
孝是給;敬是尊敬。
我不贊同上面「父母說錯也要聽、作。」
因為主耶穌已將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標准告訴我們。
靠主的道感化父母,盡量作。而不是將自己變錯。
❾ 基督教反對孝敬祖宗嗎
樓主,你好像並沒有弄清楚神要求的「拜」是什麼意思。
首先,基督信仰指的偶像不僅僅是那些人手所造的泥塑雕像,木頭,塑料,金屬的偶像。這些都是很表面的,但聖經所指的偶像是說那些使人無法擺脫,讓人整天圍繞著他轉,甚至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精力,金錢,一切都投入在其中的無形的偶像。
比如,有的人把事業,金錢當作偶像,如果事業一旦失敗,金錢一旦失去就失去了生活的盼望
有的人把孩子,家庭當作偶像,僅僅為了這些活著,如果這些一旦失去,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
聖經所指的是這些無形的,但是卻深深捆綁著人的一切的東西,讓人只為了這些活著的東西。雖然有的眼睛不能看見,卻使人無法擺脫的困擾。
其次,你說的給在祖父母墳前下跪與上述的「拜」是完全的兩碼事。因為你並不是把祖父母的墳墓當作偶像是無法擺脫,讓人整天圍繞著他轉,你的行為只是表明你對逝去親人的懷念。這並不是拜偶像。我覺得你對神的要求的理解太過偏激了。甚至有點摳字眼了。
還有,以前的北京人見面都施行拱手禮,就是作揖,表示問候。那你能說這是兩個人見面在互相拜偶像嗎??這完全是歪曲啊。
還有,你怎麼能說「基督教反對孝敬祖宗嗎」這樣的話呢??如果你是基督徒,你讀過聖經就該知道,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神都要求人要孝敬父母,連十誡中都有這樣的要求就是「要孝敬父母。」還有很多這樣的經文,例如出埃及記20章12節「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而且,我建議基督徒對祭祖盡孝心的三個提案:
第一,效法我們的先祖的善行。
第二,紀念先祖的恩德,舉行感恩禮拜,述說他們的恩德。
第三,繼承先祖的良願,這是基督徒可盡的孝道。
❿ 問一下 我是個剛信基督教的人 可以上墳 可以燒紙 可以給死去的親人磕頭么 因為老人們都那麼做 我很孝順
每到清明,有些教會經常組織掃墓活動,但也有信徒覺得不妥。其實,清明節掃墓,不關靈魂的事情。但我認為基督徒對於長期形成的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不能一概不加分析地否定或拒絕。因為那樣,很可能會讓未信之人誤會,說什麼「信耶穌的人沒有祖輩、不孝」,等等。我想為了「盡諸般的義」,基督徒不妨也可以舉行掃墓等活動,只是我們要破除迷信,更新其內涵。為此,在掃墓的時候,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我們懷念親朋故友以及先人,是為了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思念他們的嘉言噷行,紀念他們的品格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忘記向上帝感恩,感謝天父賜福及培育了祖先,在他們的生命中做了許多有益的事,為我們後輩造福。
2、按聖經的教導,人死後,或在樂園里,或在陰間里。他們既不會成為神,也不能變成鬼,而是在等候末日的審判。故此,我們絕不可敬拜死者,也絕不可向死者祈禱。唯有主上帝,才配受一切的贊美和敬拜,我們若是對死者的墳墓叩拜、祈禱,顯然屬於拜偶像的行為,不蒙主的喜悅。
3、清明節掃墓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煙霧彌漫」,即後人為拜祭祖先而焚燒冥幣所致。基督徒則不可焚燒冥幣以及其他物件,也不可擺放供品。因為死者不需要這些,也無法受用這些,其實所謂「上供人吃」的道理,人人皆知。至於擺放鮮花倒是未嘗不可,不是死者能享用這些鮮花,而是為了美化墓園,不至於讓人感到墓地有陰森恐怖之感,同時也能表達自己的情感。
4、至於是否可以鞠躬,在基督徒中常有爭議。有人認為,基督徒向死者的遺體、照片、墓碑鞠躬,有拜偶像的嫌疑;但是也有人認為鞠躬僅僅是尊敬,向死者致敬的意思,並非敬拜死者。我認為,為避誤解可以不鞠躬,但在追悼會等場合,鞠躬是約定俗成的禮儀,已無迷信的成分,即便鞠躬,若是出於敬重,也並無不妥。
5、在中國農村有掃墓放鞭炮的習俗。我認為,還是不要燃放鞭炮的好,一則污染環境,二則容易引發山林火災,三則有傷害人身體的危險。據說,有些地方在墓地燃放鞭炮,其目的是為了嚇走一些所謂的「孤魂野鬼」,以防它們來搶供給死者的東西。基督徒切不可進行這種迷信活動。
6、在家庭成員大多數還沒有信主,且都要搞迷信活動的時候,基督徒每每感到為難。不參與其中,怕親友誤解甚至產生矛盾。若參與,則有違信仰的持守。遇上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基督徒事先向親友聲明自己的信仰原則,請求他們諒解和尊重。同時,也要表示作為基督徒一定會在其他的事上盡上更多的本分。宗旨,若是能行,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7、在掃墓時可以唱贊美禱告,求主給我們力量,繼承先人福音的遺志,在世為主作美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