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家庭成員禮儀涵蓋哪些您認為孝敬父母長輩應該怎樣做
人員禮儀涵蓋哪些?因為削減負擔的就是必須做好家裡的一些事物和一些說話的禮貌問題,對老人是比較尊敬的。
B. 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教育類;熱愛科學、勤奮學習類;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守社會公德類以及文明禮儀類等
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教育類;熱愛科學、勤奮學習類;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守社會公德類以及文明禮儀類等 童謠 1、做早操 早上空氣真叫好, 我們都來做早操。 伸伸臂,彎彎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鍛煉身體好。 2、飯前要洗手 小臉盆,水清請, 小朋友們笑盈盈, 小手兒,伸出來, 洗一洗,白又凈, 吃飯前,先洗手, 講衛生,不得病。 3、小手絹 小手絹,四方方, 天天帶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乾乾凈凈真好看。 4、搬雞蛋 小老鼠,搬雞蛋, 雞蛋太大怎麼辦? 一隻老鼠地上躺, 緊緊抱住大雞蛋。 一隻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5、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著,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個, 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 一二三四五。 6、大駱駝 駱駝駱駝志氣大, 風吹日曬都不怕。 走沙漠,運鹽巴, 再苦再累不講話。 7、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只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卜愛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8、螳螂 螳螂哥,螳螂哥, 肚兒大,吃得多。 飛飛能把粉蝶捕, 跳跳能把蝗蟲捉。 兩把大刀舞起來, 一隻害蟲不放過。 9、大蜻蜓 大蜻蜓,綠眼睛, 一對眼睛亮晶晶, 飛一飛,停一停, 飛來飛去捉蚊蠅。 10、小鴨子 小鴨子,一身黃, 扁扁嘴巴紅腳掌。 嘎嘎嘎嘎高聲唱, 一搖一擺下池塘。 11、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天天早起練身體。 你拍二,我拍二, 天天都要帶手絹。 你拍三,我拍三, 洗澡以後換襯衫。 你拍四,我拍四, 消滅蒼蠅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 有痰不要隨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 瓜皮果核不亂丟。 你拍七,我拍七, 吃飯細嚼別著急。 你拍八,我拍八, 勤剪指甲常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 吃飯以前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 臟的東西不要吃。 12 、小螃蟹 小螃蟹,真驕傲, 橫著身子到處跑, 嚇跑魚,撞倒蝦, 一點也不懂禮貌。 13 、慶六一 兒童節,是六一, 小朋友們真歡喜。 又唱歌來又跳舞, 高高興興慶六一。 14、花貓照鏡子 小花貓,喵喵叫, 不洗臉,把鏡照, 左邊照,右邊照, 埋怨鏡子臟, 氣得鬍子翹。 15、螞蟻搬蟲蟲 小螞蟻,搬蟲蟲, 一個搬,搬不動, 兩個搬,掀條縫, 三個搬,動一動, 四個五個六七個, 大家一起搬進洞。 16、小青蛙 小青蛙,呱呱呱, 水裡游,岸上爬, 吃害蟲,保莊稼, 人人都要保護它。 17、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摘, 人人都說我真乖。 18 、紅綠燈 大馬路,寬又寬, 警察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停一停, 綠燈亮,往前行。 19 、七個果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個籃子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兒、石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20、睡午覺 枕頭放放平, 花被蓋蓋好。 小枕頭,小花被, 跟我一起睡午覺, 看誰先睡著。 21 、吃荸薺 荸薺有皮, 皮上有泥。 洗掉荸薺皮上的泥, 削去荸薺外面的皮, 荸薺沒了皮和泥, 乾乾凈凈吃荸薺。 22 、小雲騎牛去打油 小雲騎牛去打油, 遇著小友踢皮球, 皮球飛來嚇了牛, 摔下小雲撒了油。 23 、盆和瓶 車上有個盆, 盆里有個瓶, 乒乒乒, 乓乓乓, 不知是瓶碰盆, 還是盆碰瓶。 28、妞妞和牛牛 妞妞不愛吃肉,不愛吃豆, 吃飯發愁,越來越瘦; 牛牛又愛吃肉,又愛吃豆, 吃飯不愁,壯得像牛。 你是學妞妞, 還是學牛牛? 29 、扁擔長板凳寬 扁擔長,板凳寬, 扁擔綁在板凳上, 板凳偏要綁在板凳上。 也不知扁擔綁在了板凳上, 還是板凳綁在了扁擔上。 30 、鳳凰山上鳳凰台 鳳凰山上鳳花香, 鳳凰台上落鳳凰, 紅鳳凰,粉鳳凰, 粉紅鳳凰黃鳳凰。 31、一面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 鼓上畫老虎, 小槌敲破鼓, 媽媽用布補, 不知是布補鼓, 還是布補虎? 24、小臟手,長指甲 指甲長長不剪掉, 又像小貓又像豹, 小手伸給奶奶瞧, 奶奶見了嚇一跳。 25、老虎學爬樹 小松鼠,教老虎, 學什麼?學爬樹。 記得教上樹, 忘了教下樹, 害得老虎下不了樹, 抱緊樹干大聲哭。 26、紅氣球,綠氣球 紅氣球,綠氣球, 長長尾巴圓圓頭, 好像只只花蝌蚪, 跟著個個小朋友, 小朋友,一鬆手, 蝌蚪就向天空走。 27、碰碰車,車碰碰 碰碰車,車碰碰, 坐著朋朋和平平。 平平開車碰平平, 朋朋開車碰平平。 不知是朋朋碰平平, 還是平平碰朋朋。 32、白石搭白塔 白石白又滑, 搬來白石搭白塔。 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滑。 33、老虎和灰兔 坡上有隻大老虎, 坡下有隻小灰兔; 老虎餓肚肚, 想吃灰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 老虎滿坡找灰兔; 兔鑽窩,虎撲兔, 刺兒扎痛虎屁股。 氣壞了老虎, 樂壞了兔; 餓虎肚裡咕咕咕, 窩里笑壞了小灰兔。 34、小耗子 小耗子兒, 上燈台, 偷油吃, 下不來, 吱吱吱吱叫奶奶, 奶奶不肯來, 嘰里咕嚕滾下來。 35、小良趕著一群羊 小良趕著一群羊, 老到山上遇到狼, 狼要吃羊羊躲狼, 小量救羊打跑狼。 36、學扣扣 小牛學扣扣, 用手使勁揪; 小柳學扣扣, 用手來回摳; 小妞學扣扣, 對准扣眼扣。 小牛、小柳和妞妞, 誰學會了扣紐扣? 37、一位爺爺他姓顧 一位爺爺他姓顧, 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 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 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 打翻醋,醋濕布。 38、毛毛和濤濤 毛毛和濤濤,跳高又賽跑, 毛毛跳不過濤濤, 濤濤跑不過毛毛。 毛毛起得早, 教濤濤練跑, 濤濤起得早, 教毛毛跳高。 毛毛學會了跳高, 濤逃學會了賽跑。 38、金瓜瓜,銀瓜瓜 金瓜瓜,銀瓜瓜, 村裡瓜棚結瓜瓜, 瓜瓜落下來, 打著小娃娃。 娃娃急得叫媽媽, 媽媽急得抱娃娃, 娃娃怪瓜瓜, 瓜瓜笑娃娃。 39、啄木鳥 啄木鳥, 啄木鳥, 會聽診, 會開刀, 治病不要錢, 只收蟲一條。 40、雪娃娃 門口有個雪娃娃, 張著嘴巴不說話。 我拿蘋果去喂它, 叫它不要想媽媽。 41、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 落在小河裡, 青蛙樂得呱呱呱; 小雨點,沙沙沙, 落在大樹上, 大樹樂得冒嫩芽; 小雨點 ,沙沙沙, 落在馬路上, 鞋子啪嘰啪嘰啪…… 42、小雪人 小雪人,白又胖, 大眼睛,紅鼻頭, 頭上戴頂歪歪帽, 花花圍巾套脖上, 哎呀呀, 蘿卜頭沒有了,哪去了, 準是淘氣的小白兔, 咬了一口逃跑了。 43、三隻貓咪 三隻貓咪一起玩, 歡歡喜喜捏面團。 大姐捏的小湯圓, 二姐捏的大鴨蛋。 小小三姐最能幹, 捏個老鼠當晚飯。 44、小鴕鳥 小鴕鳥,脾氣怪, 奶奶喊他他不睬。 腦袋鑽進沙堆里, 嘴裡喊著: 「我不在! 」 45、高高山上一頭牛 高高山上一頭牛, 兩個犄角一個頭, 四個蹄子分八瓣, 尾巴長在身後頭。 46、小羊小 小羊小, 吃青草, 吃了青草長羊毛。 羊毛白, 羊毛長, 打毛線織衣裳。 47、鵝大哥 鵝大哥, 鵝大哥, 紅帽子,白圍脖, 「哦嗚、哦嗚」上山坡。 我要問問你,唱的什麼歌? 48、雁 雁雁,雁雁排成隊, 後頭跟個小妹妹。 雁哥哥,慢點飛, 雁妹妹,快點追, 大家團結緊, 誰也不掉隊。 49、小燕子 小燕子,真靈巧, 身上帶把小剪刀; 上天剪雲朵, 下河剪水波; 剪根樹根當枕頭, 剪塊泥巴搭窩窩。 50、蟲兒的歌 什麼蟲兒嗡嗡嗡? 什麼蟲兒提燈籠? 什麼蟲兒愛跳舞? 什麼蟲兒吃害蟲? 蜜蜂飛來嗡嗡嗡, 螢火蟲兒提燈籠, 花兒蝴蝶愛跳舞, 蜻蜓最愛吃害蟲。 51、數蛤蟆 一個蛤蟆一張嘴, 兩隻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個蛤蟆兩張嘴, 四隻眼睛八條腿, 撲通撲通跳下水。 52、數數幾條腿 大黑雞,兩條腿, 小黃牛,四條腿, 蜻蜓六條腿, 螃蟹八條腿, 蚯蚓、鱔魚沒有腿。 53、搖搖搖 搖搖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54、月亮歌 初一一條線, 初二看得見, 初三初四像娥眉, 十五十六圓又圓。 55 、雨兒雨兒下 雨兒雨兒下, 莊稼笑哈哈, 麥子長高了, 麥粒拳頭大; 磨成面,用車拉, 烙個油餅車軲轆大。 56、兩只螢火蟲 兩只螢火蟲, 出門找外公。 飛到西,飛到東, 一頭飛進草叢中。 一個說: 『我要歇歇腳。 「 一個說: 「我要睡一覺。 」 兩只螢火蟲, 睡到東方紅。 外公找不到, 恨得氣沖沖, 只怨自己是懶蟲。 57、蘿卜白菜 紅蘿卜,大白菜, 紅的紅來白的白, 吃蘿卜,吃白菜, 圓圓的臉兒真可愛。 58、小木盆 小木盆, 圓又圓, 坐上木盆下東淀, 打了蓮蓬一串串, 剝蓮子兒, 做香飯, 先給爹娘敬一碗。 59、種西瓜 小小孩, 上南窪, 刨個坑兒種西瓜。 先長葉, 後開花, 結個西瓜圓又大, 樂得小孩笑哈哈。 60、剪紙歌 小嬌嬌,手兒巧。 拿剪刀,鉸呀鉸。 鉸只狗,鉸只貓, 鉸麻雀,喳喳叫。 61、小板凳 小板凳,你莫歪, 讓我爺爺坐下來。 我幫爺爺捶捶背, 爺爺說我好乖乖。 62、漱口 小花杯,裝清水, 「咕嚕咕嚕」漱漱嘴。 要想牙齒好, 吃過東西快漱嘴。 63、洗手帕 小手帕,印花花, 哪兒臟了擦一擦。 擦臟了, 泡水裡, 自己動手洗一洗。 64、從小鍛煉身體好 花花繩繩一條條 大家比賽把繩跳, 單腳、雙腳, 翻花、雙搖, 花樣多來姿勢巧, 從小鍛煉身體好。 65、幼兒園像我家 幼兒園像我家, 老師愛我我愛她。 老師誇我好寶寶, 我說老師像媽媽。 66、小熊過橋 小熊小熊來過橋, 走到橋邊瞧一瞧, 山羊公公走來了, 「山羊公公您先行! 」 小熊真是有禮貌。 67、人有兩件寶 人有兩件寶, 雙手和大腦, 雙手能勞動, 大腦能思考。 68、多吃蔬菜身體好 大蘿卜,水靈靈, 小白菜,綠瑩瑩, 西紅柿像燈籠, 黃瓜一咬脆生生, 多吃蔬菜身體好, 壯壯實實少生病。 69、別咬手指頭 有的小朋友, 愛咬手指頭, 細菌從口入, 得病全家愁。 70、愛護動物要做到 動物園,好熱鬧, 獅子吼,猴子跳, 不投食,不恐嚇, 愛護動物要做到。 71、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兩只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卜愛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72、小肥豬 小肥豬,胖乎乎, 吃飽飯,睡呼呼。 73、小山羊 小山羊,咩咩叫, 上山坡,吃青草。 草兒長得好, 羊兒吃得飽。 74、懶孩子和大傻子 穿衣要人系扣子, 下床要人提鞋子, 洗臉要人端盆子, 漱口要人送杯子, 吃飯要人遞筷子, 寫字要人搬椅子, 大便要人提褲子, 睡覺要人鋪被子, 小時是個懶孩子, 長大是個大傻子。 75、瓜 黃瓜脆,絲瓜長, 西瓜甜,冬瓜胖, 菜瓜甜瓜和南瓜, 一個一個有營養。 冬春種下一棵秧, 夏天瓜兒滿園香。 76 、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東, 傳花粉,採花蜜, 我們學它愛勞動。 77、小蜻蜓 小蜻蜓,紗翅膀, 飛來飛去捉蟲忙, 低飛雨,高飛晴, 氣象預報它最棒
C. 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
一、孝感動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舜有個弟弟叫象,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後人有詩贊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
二、孝傳五世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葯。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宋皇樹坊旌表,賜匾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
後人有詩贊曰;
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三、兄弟爭孝
清朝時,長江口外的崇明島上有吳氏四兄弟,小時候因家境貧困父母不得已把他們賣給富家為童僕,以求一條生路。他們長大後,個個勤奮節儉贖出賣身契回到家鄉,合力蓋起房舍並各娶妻成家。這時,他們已理解當日父母之苦心故爭相供養父母,以示不忘養育之恩。開始認定每家供養一月。後來,賢惠孝順的妯娌們認為隔三個月才能輪到供養時間太長了故改為每家供養一日。以後又改為自老大起每人供養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餚,奉養父母。席上子孫、兒媳爭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順真是合家歡樂樂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壽近百歲無病而終。
詩雲:
父母育恩深似淵,不尤被鬻孝猶虔。
弟兄爭奉酒甘旨,純孝妯娌渾歸賢。
四、勸姑孝祖
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童養媳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聽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嘆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於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
真是:
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
入房跪勸悔前非, 示範兒孫行孝字
五、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
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
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六、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
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七、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八、負米養親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裡很貧窮,時常在外面採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子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餘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鍾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
有詩頌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
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九、聞雷泣墓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刮風下雨聽到震耳的雷聲,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兒王裒在這里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有詩頌曰: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
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十、卧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十一、親嘗湯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載病,湯葯必先嘗。
十二、賣身葬父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
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十三、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後人有詩贊曰:
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
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十四、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
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賽用蘆花絮。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麼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里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歡樂。
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十六、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十七、扼虎救親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十八、懷桔遺親
東漢時,有一位孝子姓陸名績,字公紀。六歲的時候,去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來桔子招待他。他悄悄把兩個桔子揣到懷里,告別跪拜的時候,桔子掉在地上。袁術責問他為什麼悄悄地揣了兩個桔子。陸績跪著說:「我母親一向很喜歡吃桔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親。」陸績年僅六歲就知道孝敬母親,袁術大為贊美。
有詩頌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
袖中懷桔實,遺母報深慈。
十九、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賊窟救親
元代,有個叫孫抑的人,家住山西洪洞縣。武宗年間,考上了進士,官為刑部郎中。但因對朝廷不滿,所以辭去官,回去盡力孝奉父母。這時家鄉兵荒馬亂,強盜四起,就想帶雙親往南陽逃避。途中遇賊兵攔路。因勢單力弱,很難保護二親,於是就毅然決定先護送母親脫險。父親在後面被擒。孫抑誓死要救出父親,安頓好母親後,不顧艱難險阻,隻身進入土匪巢中,但終因寡不敵眾,反被捉拿。孫抑涕泣哀求,釋放他的父親。匪首看他是個孝子,很受感動,於是就把他的父親釋放了。
有詩贊曰:
文人遇賊似臨淵,求釋老親泣涕連。
賊感孝誠遂許放,全家安返樂團圓。
二十一、行乞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D. 小班,禮儀課孝敬老人怎麼上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3月份是文明禮儀月,我們學校安排了一系列德育活動。三八婦女節那天,大隊部組織了「感恩母親」的主題活動,我深有感觸,因此把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定為「文明禮儀從孝敬父母開始」。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在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古人還說:「羊跪乳,鴉反哺。人之情,孝父母。」這幾句話告訴我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動物尚知道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人更應該去做到。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就很難想像他會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
有一首小詩這么寫道: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是爸爸;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是媽媽;有兩個人最偉大,那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皺紋深了,卻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們;他們的手腳粗了,卻把溫暖的陽光給了我們;他們的腰肢彎了,卻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們;他們的眼睛花了,卻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們。是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父母的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正因為如此,從古至今演繹著一個個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大家知道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相傳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他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來米,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再來說說我們的家鄉慈溪,這個地名的由來也與一名叫董黯的孝子有關。董黯是漢代人,有一年,他的母親生了病,特別想喝大隱溪的溪水。但大隱溪在城西10餘里處,無法每天去汲取。董黯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就在大隱溪旁建了一所房子,把母親安頓在那裡,天天打溪水給母親喝。在他的精心護理下,母親的病不久就痊癒了。慈溪人民為了把「母慈子孝」的優良傳統發揚廣大,把那條大隱溪改名為慈溪,以紀念這位董孝子。慈孝文化對慈溪影響深遠,慈孝文化是歷史賜給慈溪人的寶貴財富。
同學們,聽了以上兩個小故事,希望大家能真正感悟到:父母之愛,恩重如山。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父母交流,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讓父母舒心;體諒父母的辛苦,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讓父母省心;勤儉樸素,提高修養,讓父母放心;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開心;經常同父母交流溝通,聽從父母勸告,讓父母順心;謙虛謹慎,嚴於律己,真誠待人,讓父母稱心……
最後,讓我再次重述今天講話的主題:文明禮儀從孝敬父母開始!
E. 孝敬父母要從點滴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在禮節上做周全的詩句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這詩句是: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相隔千里思故鄉,奔波勞碌苦自知,亦為家中兩老享清福,兒女孝老心中留
F. 做一個孝敬父母、友善親鄰、關愛社會的禮儀小善舉,完成一幅書法作品
沒
G. 家庭禮儀規范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鄰里和睦相處
參考鏈接顏色太艷了,我給你全文K出來吧
第一框 家庭生活需要道德規范
1、 什麼是家庭道德規范?
答:調整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道德准則,就是所說的家庭道德規范。
2、 我們為什麼要遵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答:(1)是維系家庭關系的重要條件
(2)遵守家庭道德規范有利於家庭生活協調、健康發展
(3)遵守家庭道道德規范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3、 家庭生活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答: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鄰里和睦相處
4、子女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是什麼?
答:(1)子女有家庭責任感首先表現在主動承擔家務上
(2)還表現在當家庭遇到困難時,盡力為家庭分憂解難
第二框 孝敬父母
1、 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答:(1)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2)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不僅是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要求
2、 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答、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導;關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第三框 尊敬長輩
1、 為什麼要尊敬長輩?
答:(1)我們的長輩不僅對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對家庭盡了責任
(2)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被不斷的發揚光大
(3)尊敬長輩不僅是親情上的表現,道德上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品德
2、 怎樣正確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
答:(1)要尊敬長輩:首先要在人格上尊敬長輩;其次對長輩要有禮貌;要體貼、照顧長輩
(2)要學會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要學會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養成商量的習慣,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子女應該多聽長輩的意見
第四框 友愛兄弟姐妹
1、 為什麼我們把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稱為「手足之情」、「同胞之誼」?
答:因為兄弟姐妹之間有著共同的血緣關系,又長期在父母的養育下共同生活,朝夕相處,彼此了解,感情深厚。
2、 我們為什麼提倡兄弟姐妹知之間要互敬互愛?
答:(1)兄弟姐妹之間的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對於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建立幸福美好的家庭,是十分重要的。
(2)友愛兄弟姐妹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家庭道德規范之一。
(3)總之兄弟姐妹之間是異常親密的關系,是手足之情,我們應該友愛我們的兄弟姐妹,做到互敬互愛。
3、 怎樣做到兄弟姐妹之間的互敬互愛?
答:(1)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要愛護;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要尊重;要學會正確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4、 怎樣正確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
答:(1)兄弟姐妹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只要這些矛盾不是原則性的,就要學著用協商的方式解決,做到互諒互讓
(2)兄姐要發揚風格,主動謙讓;弟妹也要顧全大局,不要斤斤計較
(3)重大問題上要讓父母知道,求得父母的幫助
第五框 鄰里和睦相處
1、 什麼是鄰里關系?
答:家庭與家庭之間這種毗鄰而居的關系就形成了鄰里關系。
2、 為什麼要鄰里和睦相處?
答:(1)鄰里關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關系,它的融洽與否,直接關繫到社會的安定、家庭的幸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鄰里關系搞得好,對人們生活產生積極影響;搞得不好,則會產生消極影響
(3)鄰里和睦相處自古以來就是一項重要的道德准則
3、 怎樣做到鄰里和睦相處?
答:(1)要互諒互讓;(2)說話、做事要考慮左鄰右舍的利益;(3)對鄰居的困難要熱情幫助贊同
28
H. 孝敬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如果你願意,
你會找到辦法的,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