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人員是否屬於在職職工
自由職業者,到退休年齡,也可以申請退休的。
2. 職工退休後還是不是工會會員
退休後可以保留工會會員身份的,只是不需要繳納會費了。《工會章專程》會員離屬休、退休和失業,可保留會籍。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三條: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按工會法的定義,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是不包括離退休人員的,因此,在職職工辦理離退休手續後,雖然可保留會籍,實際已自然脫離工會組織。退休後已不必履行會員義務,不再享有工會會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退休人員能否享受在職會員的福利待遇,主要應當依據工會經費來源確定。因為退休人員保留會籍期間是免交會費的,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也不含退休人員的退休費或養老金,所以,保留會籍者不能享受在職會員相同的福利待遇。但「工會組織要關心離休、退休和失業會員的生活,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網路
3. 單位在職人員與退休人員是否同為單位員工
網友您好,從用人管理的角度來說均是用人單位的職工(員工),從勞動關系來說,退休人員(已享受基本養老待遇),不屬於勞動者,即發生爭議不適用勞動相關法律法規。
4. 退休返聘人員的福利待遇是和在職職工一樣嗎
原來的會計制度是可以的,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福利費。也包含返聘人員工資。新准則規定,福利費不再計提,在費用中直接據實列支,總額掌握在不超過工資總額的14%,可以稅前列支;超支應做所得稅納稅調整。
5. 離退休(職)人員 職指的是在職工人么
離退休(職)人員指的應該是從本單位辦理正式的手續離開工作崗位並已經領取養老金的人。
所以離退休(職)人員指的不是在職職工。但是在職職工可能會包括離退休(職)人員。
6. 在職職工與退休職工醫保有何區別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因為個人繳納部分是進入個人醫保帳戶的,看病可以用帳戶里的錢。而版居民醫保只是權提供保障的待遇,沒有醫療賬戶。
一般職工醫保醫保有繳費年限,網上查到男性在柳州需要交滿33年,不足可以補交,退休後享受醫保。而居民醫保則是每年交就能享受
目前沒有年限的說法,繳一年保一年。在職時,單位和個人一起付,退休時不用繳了,直接享受醫保。而城居繳一年保一年,這里到退休年齡的還在繳,只是繳費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也與商業險不同,沒有拒保的概念。
7.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屬不屬於在職在編人員
退休人員屬來不屬於在編在自職人員有如下情況:
1、入職時本人帶有省、市編委下達人事指標,即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的,工資渠道來源於國家財政的,屬於在職在編人員。
2、入職時屬於招聘人員,本身工資渠道源於單位自創的,屬於在職不在編人員。
3、事業單位人員辦理完畢退休手續後,屬於在編不在職人員。
在編人員不完全包括在職人員,在職人員包括所有在編和不在編但有崗位人員參加實際工作人員。
在編人員是指對國家正式編制內人員的稱謂,在職人員是指所有實際在崗參加實際工作的人員。
8. 什麼是正式在崗職工是否包括本單位退休人員能否提供法律依據
正式在崗職工,不包括本單位退休人員。
正式在崗職工是指在專單位中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工屬資的各類人員(不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員),以及有工作崗位,但由於學習、病傷產假(六個月以內)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包括與單位簽定勞動合同或符合勞動保障部門關於認定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條件的在崗職工,不包括已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離崗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