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人員 > 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並軌

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並軌

發布時間:2020-12-01 08:08:13

① 今年並軌了.今年事業單位職工退休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是一樣嗎

養老金和職位無關。
養老金計算如下: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版+個人賬戶權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② 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一樣嗎

二個企業退休的工資相加抵一個事業退休的工資,不可能退休工資一樣,

③ 養老金「並軌」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怎麼辦


養老金「並軌」 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可以由國家財政補貼。


張開雲說,「並軌」之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對待機關事業單位里的「中人」?


社保領域講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謂「老人」是已經退休的人員,按照「老人老辦法」的原則,已經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將肯定按照現有的核發模式發放養老金。


所謂「新人」,是指在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後進來的人員。按照一般制度設計原則,這些新人顯然要遵從新制度的安排,因為參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這些制度。


所謂「中人」,指現在還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他們還沒退休,突然實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職工資90%發放的養老金預期被打破了,如何對待這些人?「中人」們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是:長期沒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額,個人賬戶錢很少,如何提高他們的退休待遇?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對「中人」參加養老保險後的個人賬戶「空賬」問題,國家一定會想辦法逐步解決。對統籌賬戶部分,機關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由財政補貼,雖然還這筆舊賬是巨大的財政負擔,但相對會好一些,而對於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這個窟窿怎麼填?此外,個人賬戶更是個大難題,「你讓一位工作30年的公務員,補齊過去30年的養老金個人賬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只能是視同繳納,由財政補貼全部或者大部。」


張開雲說,從社保運作的基本原理來看,個人補繳個人賬戶,也是應該的。「我現在最不擔心的是全額撥款機關事業單位,我最擔心的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假如這些單位沒有錢,誰來保障這些單位的職工養老待遇?

養老金「並軌」的消息一出,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普通老百姓拍手稱快,認為體現了公平;有些公務員卻感覺一下子難以接受。多位專家分析認為,養老金並軌後,公務員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會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會通過職業年金彌補。但也有專家認為,從制度上並軌了,不一定能從結果上並軌。


機關和事業單位一起並軌可以減少阻力。


「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推進養老制度改革,這種做法並不讓人意外。」張開雲說,2008年,國務院選擇在廣東、重慶等地試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體制改革,一些人瘋傳養老金會下降,導致大學里一些教授要提前辭職,引人不安。這次試點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對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國家一直想推,但一直難以推進,主要是阻力大。」


張開雲說,之前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從事業單位開始,而事業單位的主體是中小學以及高校老師,他們的議論容易引起輿論關注。


很多人覺得,一下子對近1000萬機關職工、2700萬事業單位職工同時進行改革,社會壓力會更大。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認為,這顯示了中央深化改革的決心,「恰恰相反,一起改要比分步改阻力更小,因為大家都一樣,沒有什麼好比的。」


張開雲說,「五個同步」是「一個統一」的配套措施,都是為了配合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配套設立的。因為有五個同步措施,給人留下想像空間,「從這些措施看,中央已意識到改革的壓力,通過多種措施緩解這種壓力。」

「並軌」後能拉平養老金水平。


在很多專家看來,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只要能拉平養老金水平,養老金是否「並軌」並不重要。


張開雲分析認為,短時間內拉平不現實,但可以肯定,公務員養老金必須比現在的水平降,不然,並軌就沒有意義了。


養老金計算方式復雜,很多人並不能算出自己養老金的真實數額。張開雲說,每個人繳費年限、工資水平都不一樣,最終發放的養老金額度肯定不一樣。假如機關事業單位要建立與企業相同的養老保險制度,那就會人人平等,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根據每個人繳費情況確定養老金水平。

④ 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金何時實施真正並軌

想退休金並軌,企業退休金與機關事業單位一樣?不會的,永遠也不會,只要不是此消彼長這個差距永遠存在。
首先在職時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就比企業高許多,按實際收入投保就與企業拉開距離了,同等參加工作時間,同一年退休,同樣的退休金計算方式,機關事業單位就比企業高許多許多,這樣你不能說沒有並軌吧,都繳費,一樣的計算辦法你還怎樣攀比。

⑤ 請問一下養老金並軌是不是拉近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退休金,是不是事業單位降點,企業職工升點,如果是這樣

退休工人工資每年長500元長五年才與公務員,事業退工資差不多,考慮考慮工人生活吧,工資不一樣,吃穿住生活幾呼一樣,五六千工資月生活消費三千元,存三千,一年餘三萬六千元,工人三千工資月生活費三千,沒有餘錢,生活能一樣嗎,差距越來越大,都一樣工作及退休,這公平嗎?

⑥ 事業單位中人有企業經歷,並軌後養老金如何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現在實行的是過渡期辦法,採用新老退休辦法結合,逐步過渡到按照養老保險計算退休金,早已經實行了,能領取多少。

根據本人2014年9月底之前的工資職務工齡等計算,2014年10月之後按照繳納養老保險計算,也就是相結合的辦法,每個人是不一樣的,過渡辦法不會減少領取的退休金,更不會夭折。

(6)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並軌擴展閱讀:

差異原因:

計發基礎不同造成的差異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的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計發基礎是退休前崗位工資加技術等級工資。

計發比例則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工作年限越長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由此可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⑦ 不懂的你不要回答,我是問有企業工作經歷的中人,並軌後退休金和一直事業單位工作的有什麼不同。

假設這個人在企業和在事業單位期間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差不多,那沒什麼區別。企內業和機容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計算、發放方法是差不多的。

區別主要在於,一是繳費基數的確定。按企業養老保險的規定,應當按職工上年工資總額的月平均數來確定繳費基數,但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給員工足額申報繳費基數,一些員工為了多拿錢,也主動和企業商量好不足額交社保,也就是說在企業里,違規不足額交養老保險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機關事業單位雖然基本上都足額給職工申報繳費基數,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規定是不按工資總額來確定的,只將工資中的部分項目作為繳費基數,那麼也有可能造成和足額申報繳費基數的企業之間的差距。要知道,在職期間繳費基數越高,養老保險交的就越多,退休後拿的就越多。因此兩者之間繳費基數的差距會造成退休後的差別

二是如果你是在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原則上來講你會比一直在企業工作的同齡退休人員拿得多,因為你在退休工資制度下有過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經歷。

⑧ 事業單位與企業的養老保險如何銜接

事業單位轉‍企業繳費年限是按事業單位工作年限定的,如果你以前在用人單位上班也計算了工齡算做工作年限那就可以視同繳納養老保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8)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並軌擴展閱讀:

養老金「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其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並軌)。

2012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對當前的養老體制進行改革、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高漲。2013年12月,人社部確定養老金雙軌制並軌方案。

2014年12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全面完成基本工資標準的調整,養老金「並軌」也正式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到2015年7月底,山東、上海等一些地區陸續公布了當地的養老金並軌實施意見和辦法,明確了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由於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部分參加工作晚、職務較低的人員,增加的工資不足以完全彌補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出現「增不抵繳」的現象。對此,官方採取了措施,確保所有人繳納養老保險後當期工資都有增加。

⑨ 企業和事業單位並軌後怎麼退休養老金差距越來越大了

本來事業退休金比企業大,事業退休金並軌不是和企業拿一樣多,並軌是過去有事業不要交社保的,並軌後自己也要交社很金,是這樣並軌,我們這里事業單位退休金要比企業退休的大1一2倍,,事業退休金都在6幹上下每月(江蘇南部)

⑩ 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其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現在的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們的呼聲很高一致要雙軌制並軌)。
2012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對當前的養老體制進行改革、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高漲。2013年12月,人社部確定養老金雙軌制並軌方案。
2014年12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施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
2015年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施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和企業單位一樣,施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施行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並軌,執行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閱讀全文

與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並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一80歲的老太油畫 瀏覽:722
購買什麼資產適合養老 瀏覽:708
機關事業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892
初中如何說服父母買電動車 瀏覽:765
老人咳痰多什麼情況 瀏覽:186
濰坊退休人員社保查詢 瀏覽:406
如何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兒女 瀏覽:312
老人總是在家裡玩手機怎麼辦 瀏覽:636
老母親80歲壽誕祝詞 瀏覽:924
海信那款適合中老年人 瀏覽:532
結婚了生了孩子男方父母給什麼 瀏覽:704
201年退休年齡規定 瀏覽:32
嵊州有沒有老年大學 瀏覽:680
福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細則 瀏覽:793
紅牛老年人怎麼喝 瀏覽:225
老年痴呆可以艾灸好嗎 瀏覽:844
寧夏長壽棗 瀏覽:207
養生館技師怎麼挑選 瀏覽:81
試述老年人用葯的原則 瀏覽:80
交養老保險知乎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