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率是什麼意思
你好!心率就是一分鍾心臟跳動的次數。做心電圖時它自動會報告出來,用聽診器聽心臟時需要配合手錶進行計數。正常人心率與脈率是一致的。(脈率是一分鍾脈搏跳動的次數。)如果心臟有病時,有些人心率與脈率會不一致。
『貳』 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呢心律失常是怎麼回事
竇性心律也就是人們正常並且有規律的心跳速度,一般一分鍾心率在1 60~100次左右,若是心跳速度過快過慢或者不規律的話,這就說明出現了竇性心律失常。
4、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不齊和人們的呼吸周期有很大的關系,一般發生在青年人身上,患者並沒有臨床的症狀。也有一部分人群的竇性心律不齊和呼吸沒有任何關系。
『叄』 體檢報告上「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是表示心臟有問題嗎
一、什麼是竇性心律,正常嗎?心臟之所以可以有規律地正常跳動,是因為我們的右心房有個特殊的小結節——「竇房結」,它可以自動而有節奏、有順序地將跳動信號傳送到心臟的各部位,讓心臟規律協調的收縮與舒張。
這種從竇房結發出的心臟節律,我們將其稱之為「竇性心律」,所以竇性心律是再正常不過的心電圖診斷,大家不要過於擔憂。
「心律」和「心率」雖然同音,但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心律是指心臟跳動的節奏,反映我們心臟跳動間隔是否均勻、整齊。而心率是指心臟1分鍾跳動的次數,反應心臟跳動的速度,一般跳動60~100次/分鍾是正常的,低於60次,屬於心率過慢,高於100次,屬於心率過快。
說完竇性心律,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竇性心律不齊」,看到「不齊」幾個字,很多人便開始警惕了。事實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二、竇性心律不齊又是怎麼回事?正常嗎?當竇房結激動異常時,信號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就會引起心臟收縮節律改變,這種情況就是竇性心律不齊。
引起竇性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自主神經太過緊張,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等情緒可引起呼吸性的竇性心律不齊,好發於青少年及情緒不穩定的人群或上班族;自主神經受到刺激,喝了大量咖啡、濃茶等,也可以引起竇性心律不齊。
還有就是服葯一些葯物,比如嗎啡、洋地黃等,也可誘發竇性心律不齊。
這兩種情況,都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不管是哪一種,都要排查好病因,尤其是病理性因素,要及時對症解決,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預防竇性心律不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關鍵,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態,學會解壓,多運動,少熬夜等,有必要的話,可以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肆』 體檢報告說的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
『伍』 心率多少是正常
人正常的心率范圍是每分鍾60~100次,即靜息狀態下的心率。當心率大於100次/分,稱為心動過速;小於60次/分,稱為心動過緩。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狀態下,心率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白天的心率偏快,夜間睡眠狀態下心率偏慢;年輕人的心律偏快,老年人的心率偏慢。雖然靜息時不超過100次/分則為正常心率,但是最佳心率范圍是不超過90次/分。尤其對於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靜息狀態下,心率最好控制在每分鍾70次/分以內。
靜息心率也不是越慢越好,正常人群(非運動員)如果靜息心率低於50次,會感覺乏力、活動耐力差,有些甚至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等。心跳過緩也可能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出現食慾差、腸胃吸收差、身體消瘦等症狀。
怎麼降低靜息心率呢?
1、心率慢:靜息心率55-60次/分最長壽
心血管科醫生經常告訴你心率最好慢一點,說的是早上醒來還躺在床上時,測得的心率慢一些好,也就是在靜息狀態下,心率維持在55-60次/分。
有科學家研究了老年人心率和壽命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比起靜息心率小於60次/分的男性,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的男性活到85歲的比例下降了50%。
可以看出,靜息心率快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幾率會增加,死亡率也高。
◆專家支招:
如何控制靜息心率在55-60次/分?專家推薦了三種方法:
一是合理膳食。限鹽少油,戒煙限酒,少吃快餐,避免過飽。少喝濃茶、咖啡。控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讓心率加快,戒煙限酒,因為吸煙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
二是堅持鍛煉。常運動,使心臟功能得到鍛煉,騎行、快走、慢跑、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至少堅持3個月,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鍾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比較合適。老年人要避免爆發力的劇烈運動,如短跑、各種強對抗的球類運動等。
三是日常要保持情緒平穩,減少壓力和心理應激。晚上保證充分睡眠。
2、握力大:力量大小跟心臟功能成比例
一般來說,握力常隨身體機能的衰老而減弱。
『陸』 國家公務員體檢錄用標准中「心率每分鍾5O-60次或100-110次」是什麼意思啊
本標准適用於報考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職位公務員的考生。報考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職位公務員的考生,其身體條件應當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和本標准有關職位對身體條件的要求
60-100合格,50-60、100-110需復檢了,50以下110以上直接OVER
公務員錄用體檢項目 :
(一)一般檢查: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婦科(已婚者)檢查(按體檢表逐項進行)。
(二)化驗檢查:
1、血常規
2、尿常規
3、肝功能:SGPT,蛋白,HBSAg。
(1)單純HBSAg陽性者復查乙肝三系;
(2)單純SGPT異常(HBSAg陰性)者,一周內允許復查一次。
(三)特殊檢查:
1、肝膽B超。
2、胸透(有疑問加攝胸片)。
3、必要時增檢心電圖、心超聲檢查。
錄用國家公務員體檢項目和標准:
1、器質性心臟血管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不能錄用。
2、體檢時,遇有下列情況,排除心臟病理性改變,可以錄用:
(1)聽診時心臟無病理性雜音者。
(2)偶發期前收縮,每分鍾應少於6次(有心肌炎史者從嚴掌握),體檢時遇此情況均應做下蹲試驗並配合心電圖檢查,排除「心肌病」。
(3)心率每分鍾50次至110次之間。
3、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可以錄用:
收縮壓12.00-18.66Kpa(90mmHg-140mmHg)
舒張壓6.00-12Kpa(60mmhg-90mmHg)
4、單純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克/dl,女性高於8克/dl可錄用,其他血液病不能錄用。
5、患過結核病,屬下列情況的,可以錄用:
(1)原發型肺結核,浸潤型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經治癒已硬結穩定,一年觀察無變化者。
(2)一切肺外結核(腎結核、骨結核、腹膜結核、心包結核等),治癒後兩年以上未復發,經縣以上醫院(或結核病防治所)專科檢查無變化者。
(3)淋巴腺結核無症狀。
6、患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不能錄用。患慢性支氣管炎(連續三年以上,每年持續2個月以上),不能錄用。幼年時患過支氣管哮喘,以後未復發者可錄用。
7、胃潰瘍和十二指腸瘍已癒合,一年內無出血史,一年以上無症狀者可以錄用(潰瘍病形成幽門狹窄,不能錄用);胃次全切或部分腸切除術後一年無復發,無後遺症,不影響功能者可錄用。
8、乙肝兩對半呈現「大三陽」和雖然是「小三陽」但肝功不正常者,以及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不能錄用。
9、以往無肝炎病史,肝在肋緣下2cm以內,質軟無壓痛,肝功能正常者,可錄用。脾在肋下1cm以內或肝脾同時觸及,經B超檢查,正常者可錄用。
10、體檢發現各種惡性腫瘤患者,不能錄用。
『柒』 體檢報告說我竇性心律不齊,是啥意思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沒有任何症狀,但也要四處求醫,找專家,想趕快治好「病」。但醫生往往又說:「不用治。」這些人心裡又打鼓了,是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治不好了。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
正常人的心臟跳動是由一個稱為「竇房結」的高級司令部指揮。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跳動,這種來自竇房結信號引起的心臟跳動,就稱為正常的「竇性心律」,頻率每分鍾約為60—100次。每分鍾心跳的次數,即心率就是由此而來。但這個頻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呼吸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信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但是,這種「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這種隨呼吸變化的「竇性心律不齊」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擔心,也不用治療。
因此,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減速跟呼吸之間有沒有關系。只要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完全可以從事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不少醫生也注意到「竇性心律不齊」給人帶來的恐慌,於是在診斷時會寫作「竇性心律」。
此外,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竇性心律不齊」,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治療。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於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葯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恆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於0.12秒。
(3)竇房結內遊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於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捌』 心電圖中的竇性心律是什麼意思
您好,竇性心律其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也不是身體有了病變,而是對正常心臟心電活動的一種描述。心臟的右心房上有一個由特殊細胞構成的小結節,叫做竇房結,它產生的電流可以引起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在醫學上稱為「竇性心律」。
ST段降低常見於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有時候健康年輕人由於交感神經興奮也會有ST段降低的表現。
建議您去醫院,讓醫生結合體檢報告進行面診,必要時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