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一想你的父母是如何關愛你的,寫幾句心裡話送給他們
1、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
2、父親母親對你多年來的付出,卻沒有想得到什麼回報。他們只希望你能快快樂樂成長、學習如果他對你只有一點點的恩情,你也應當回報他,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就是這樣,感恩是我們中華美德,是我們與生俱來擁有的,感恩他人。
3、我們要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長大成人,為我們構築舒適溫暖的家。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入學升學到擇業擇偶,父母無私的關愛陪伴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然而當我們真的長了翅膀飛出父母身邊以後,漸漸淡化了父母的恩情,總以沒時間為借口來搪塞。
4、感恩敬孝,一直是中華傳統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則。胸懷感恩敬孝之心,飲水思源,進而知恩盡孝不忘本,均乃中華孝道之本,也為徳之本。敬孝不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國人品德形成基礎,更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5、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父母育我成長,感謝父母把我送入學堂,讓我學會做人、做事。感恩、知恩、報恩,感謝父母。我感謝父母,對父母的愛,不是我用一個感謝就可以表達的,我會用我的行動來證實我的感恩,用我現在的努力來換取我將來的成功。感恩父母、知恩父母、報恩父母。
㈡ 說說生活中你們為父母做的事情,看看做了多少
請大家閉上眼睛,認真的回憶一下父母對我們所付出的愛,你的內心是不是感到很甜蜜,很幸福呢? 父母為我們操勞了一生,把無限的愛給予了我們。現在,已經長大的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孝順父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吧!但是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做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 有人可能認為孝順父母有什麼難的呀!不就是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吃好,穿好,住好,定期把錢匯給父母,不讓他們為生活發愁這就算盡了孝心。其實不然,雖然物質方面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你有沒有想過你們的父母更加渴望的是什麼?難道他們就是為了能夠過上錦衣玉石的生活嗎?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聲,其實,他們害怕孤獨,他們渴望的是兒女的陪伴與關心,他們所需要的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在一起吃頓團圓飯,聊聊家常而已。 所謂的「孝順」並不是整天掛在嘴邊的甜言蜜語,也不是每月不回家,只是偶爾打個電話問幾句寒暄,更不是常年不看望父母,只是定期的把錢匯款到父母那裡。這些做法可能會使你的父母更加的備感孤獨。你仔細的想一想,其實他們的要求並不苛刻,對於我們來說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 作為孩子,我們要多抽出一些空閑時間常回家看看,找點空閑,找點時間,為父母捶捶背,同父母談談心,幫父母擔些家務,給父母製造些快樂來撫平父母內心的孤獨感。其實,孩子在父母身邊時,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都會讓父母樂在其中,會讓他們感受到擁有孩子的幸福感。 孝順並不是光口頭說說就算了,它要你付出無限的愛,付出於實際行動,孝順父母是對自身心靈的洗禮,是對愛的另一種詮釋,也是撫平父母孤獨感的最好方法,更是我們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最佳方式。總之,讓他們開心,我們才會更加的開心;確讓他們幸福,我們才會更加的幸福。 陌生,熟悉上大學了?我真是幸運!上了大學後將很快活,有很多樂趣。但是學習也是件嚴肅的事。在很大程度上,將靠我自己了。的確,會有很多人幫助我,但是無論自己決定做些什麼,常常得自己走出第一步。試問自己決定沒決定自已將來幹些什麼。即使以後可能改變自己的主意,但是還得自己確定目標,並且一步一步為它們努力奮斗,直到畢業。我選修網路技術互聯網應用是為了真正學點什麼呢?還是只為了成績單的數字?通過近半學期的摸索,我已聽到太多的學哥學姐們告訴我,他們選修一門課不光是為了一個文憑,選擇自己熱愛的專業以便有更好的工作條件,對專業的熱愛,發揮自身的價值,使自己感到驕傲……6月23日,過了領到通知書時的興奮勁,懵懵懂懂的來到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門口報到。學校的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新奇的,我很慶幸做為三校生的我能考上這所職院學習,而且還是座落在遼寧省的省會——沈陽。那個時候我沒有多大的目標,只是覺得在我應該上學的時候能有個學上,我就是非常幸運的了。沒有考慮到以後還有更多的挑戰擺在我們的面前,還有更多的新事物擺在我的面前。上大學對我來說是種新的不同的體驗。我離開了家,因此有很多東西要去適應,比如說,得自己依靠自己啦,和友好的人交談啦,這些是我喜歡大學的一些方面,獨自生活在大學里給我一種責任感,一種獨立感。我終於不用整天聽老媽的絮叨了,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干自己想乾的事。周圍的人都很友好,我與朋友從撫順來到沈陽報道,我們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裡報道,而學校里的人們都很好,在門口接待了我們,系裡的師哥師姐們把我們領進來,幫助我們辦好各種手續,不到半天的時間我與我的朋友們就都辦好了注冊、交費等事項,與導員見了面,導員和藹的告訴我進期的安排,並囑咐學哥把我安頓好,使我在陌生的學院里感受到家的溫暖。接下來的軍訓可以說是對自己的考驗,考驗下自己在上一個暑假裡有沒有偷懶,結果就不用說了,經過世界盃足球賽洗禮後的我,可真是體驗到了軍訓的樂趣,有苦有累,真是有些吃不消,不過在軍訓的幾天內,我能把身心都調整到了迎接新學期的標准,在軍訓當中與同學們「一起吃苦,一起吃飯」使得我自己能夠更快的融入班級里,在之前我們都相互不相認,軍訓後,大家打得火熱,我想這就是學校安排軍訓的意願吧?學校生活真正開始進入正軌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對生活什麼都不懂,只是掌握了一些書本上的知識,和一些書上所謂的生活的抽象的概念,根本無法應用到生活上,用書上的話就是說,理論不能運用到實踐,理論和實踐不統一。剛到食堂去吃飯,我不知道自己吃多少可以吃飽,我應該吃多少份的菜,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該吃什麼。在家的時候,吃什麼,吃多少,都是父母一手安排好的,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去考慮一元與五角的概念,沒有想過自己去把飯葷素搭配妥當。當時打飯的時候,前面的師兄向食堂的工作人員要一元的飯,我看過他的身材後,我想了想自己應該比他能吃,於是要了二元錢的,事實證明是錯誤的,我明白了打飯的阿姨為什麼用另類的眼神看我,我浪費了許多的白飯,希望我的媽媽不會知道這件事,打菜的時候,我努力的去發現自己的喜好,並根據喜好進行搭配。我就這樣慢慢的探索,掌握了吃飯的科學。還有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洗衣服。進入大學以前,從來沒有自己洗過衣服,由於媽媽的勤快,我想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要洗衣服。到了大學才知道,洗衣服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一個難關。誰都不想穿著臟衣服在街上、在校園里走來走去,自己以前穿衣服也矯情慣了,衣服穿了一天就不想穿了,等衣服堆了很多的時候才想到還有洗衣服的問題。於是,有模有樣的模仿著別的同學,把衣服抱到水房,支開了架勢洗衣服。沒洗過衣服不知道,原來洗衣服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看著別人怎麼洗,但是真的讓自己去操作,獨自去實踐,絕對不會像寫一篇文章那麼簡單。衣服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得考慮要放的洗衣粉的量;衣服臟的地方不一樣,還得考慮什麼地方要重點洗;而且自己的手還要一直在使著勁,這是很讓人無耐的;洗完了搓完了,還得把殘留的洗衣粉用水給沖干凈。當時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就是說洗一件又小又薄的衣服,我就得用半個小時的時間。我第一次感到媽媽的辛苦,現在想想,以後有沒有出息都要對媽媽好。做為男孩子,我只有把小件衣服自己洗,大件的拿到樓下去自動洗衣機洗了,這點媽媽又說我非常的懶惰了……所謂環境改變人,就是說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人就會有對那個環境的看法,思想也隨之改變。在真正的接觸到了吃飯洗衣,了解到了這些事情的不容易,我才明白了我們正常的日常生活也需要自己很辛苦的去維護,我才領悟到自己的父母在為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付出。在我們付出的時候,我們總會想到要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可是在我們不了解的時候,我們又辜負了多少父母的付出。思想的轉變直接導致了行為的改變。我開始體會到別人所說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含義;我開始體諒他們由於日久見不到自己的孩子而做出的一些在別人眼裡看似很傻的舉動;我開始懂得珍惜父母為我做出的一切。 剛開學的時候,自己也是一個懶散,沒有什麼計劃,沒有什麼目標的人。在高中的時候,自己的生活范圍很小,基本沒有什麼事,沒有統籌也沒有看出來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到了大學里就不一樣了,社團活動,自己的學習,自己的愛好,還有自己的朋友,這些都要考慮到,寢室里有哥們們,都很好,大家不到半天就打成一片了。聽說系裡學生會招人,我滿懷激動的去拿表格添寫,自己准備演講稿,不過事情還算很順利,我加入了學生會,成為學生會生活部的一員,我可以十分自信的說,我在生活部中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感謝學生會中的成員們,感謝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方法一分也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同時我在工作上所得到的肯定,也是我所得到的財富,使自身不斷學到「做人」「處事」的方式、方法。學院的評估工作被我趕上了,通過系裡楊書記,馮主任們給我們學生會一次次的開會使我了解到了評估的重要性,評估對於我們學生的優越性,做為學生會生活部的一員,我在自己寢室方面首當其沖的與寢室的哥們兒收拾好自己的家,與部中成員們一起指導系中同學們的「家」,有書記、主任、導員、教師們的重視,使得自己的工作非常順利,通過評估這件事,我體會到學院的溫度,學院給自己的未來增加的法碼。系裡老師們對我們的關心,同時學生會里的主席及各個部的部長們所做的事情,使我更加激動的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系中去,班級里去,學習上去。記得學生會每周三開會的時候,主席都會在正事完之後與我們開玩笑,關心的問我們近來的學習工作上的事,使氣芬搞的很融洽,部中幾位部長們平時的關心也能讓我時時感覺到心裡很溫暖,在系中看到了老師們的慈祥,班級里同學們的團結和善,使得我當初在添自願表時候的選擇沒有遺憾,對自己的現在還算滿意,回家或往家打電話的時候是說怎麼怎麼的好,而不是去抱怨。自我感覺父母那裡應該有明顯的滿意。怎麼說呢,通過半學期的學習生活我想我自身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已能夠使自己與新環境融入一起,現在的我與寢室的哥們兒說起回寢室都會不小心的順口說成「回家了」。學期未還沒到來,學習上的事還不能定論,學院組織的社團節自己也參與其中,得到了比賽的優秀獎。可是自己身上的毛病還有很多沒有改掉,自己立個小志向吧,下學期使自己提高到另一個層次吧!態度決定成敗,認真打倒一切,有了大家的幫助,自己要樹立良好的心態,機積的面對今後的大學生活。
求採納
㈢ 爸爸媽媽長期在外地打工,我很想他們,怎麼辦
你爸媽長期再外打工,肯定是會思念他們的,但是你的思念很有可能成為他們的負擔,我覺得你現在要做的主要有幾點:
努力學習
你現在還是在上學的時候,第一位的肯定是要學好自己的課程,父母出去打工又何嘗不是為了能給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呢?他們打工可能比你想像得要苦得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的學習就是對他們做好的報答,先學好知識吧。多給父母打電話,問問他們的近況就好!
畢業之後和父母去同一個城市
如果你覺得現在非常思念他們,那就暫時不要表露出來了,等到你畢業之後,就和你的父母在一個城市吧,這樣,你就能天天見到他們了,就算不能天天看到他們,至少也比你現在要好得多,你說呢?
自己要懂事一點
父母辛辛苦苦的工作肯定是為了你,不要讓父母失望,你作為一個孩子,想他們是正常的,但是別給他們帶來負擔,否則他們就算工作心裡也是苦的,對他們來說,對你好的事情,再難他們也會去做,所以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更要體諒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更有動力去為這個家庭努力。
以後說服父母在家
如果以後你有能力了,你可以說服你的父母,讓他們在家中安享晚年,不過現在社會壓力這么大,估計他們也不會同意的,起碼你要做得很好,能不讓他們操心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是條件允許,他們又何嘗不願意在家安享晚年呢?
如果是我長期見不到父母,我也會想他們,但是我不會告訴他們,我會等到我畢業之後,然後和他們在同一個城市,爭取找一個相對穩定點的工作,這樣,和父母之間就能彼此照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