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知乎為什麼父母帶孩子更好

知乎為什麼父母帶孩子更好

發布時間:2025-05-21 11:38:28

Ⅰ 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知乎上曾經有個問題:父母天天秀恩愛是什麼樣的體驗?

有位答主詳細地描述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

比如,我媽下班回家會用特別蘿莉的聲音去跟我爸發嗲:「老公我好累啊,我想要抱抱。」有時候我爸會不好意思地看我一眼,然後就抱我媽。

比如,我媽想吃水果了就撒嬌:「老公我想吃蘋果了。」我爸就開始削皮。

雖然有時這會讓他這只單身狗有點「不爽」,但心裡又滿是安全感和幸福感。

每次看到這種父母相愛的故事,就會忍不住地嘴角上揚,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總是散發著獨特的光芒。果然,父母相愛,就是最好的養育。

01

父母相愛,孩子都自信包容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夫妻是家庭的建築師。父母恩愛的家庭,就像一個溫暖的巢,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曾經蟬聯120周《紐約時報》童書暢銷榜冠軍的小說《奇跡男孩》,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伊莎貝爾和內特是大學同學,非常相愛。婚後,他們生了漂亮乖巧的女兒維婭。後來,兒子奧吉的出生,打破了一切的平衡。

因為基因突變,奧吉天生面部畸形,盡管做了27次整形手術,他的模樣還是會嚇到別的孩子。

夫妻倆並沒有放棄這個特殊的孩子,為了呵護奧吉,伊莎貝爾放棄事業在家教兒子。整整八年,夫妻倆用最溫柔的愛去讓孩子正視自己的特殊性,並且去包容不完美的自己。

脆弱自卑的奧吉之所以能充滿自信,健康成長,因為在他身後有一個美滿和幸福的依靠——相親相愛的家。

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身邊那些能坦然說出「我的父母很相愛」這句話的人,身上幾乎都有同樣的特質:自信、包容、樂觀,待人真誠熱情,情緒穩定。

02

父母相愛,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

心理學家諾費奧說: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

父母是孩子浪漫意識和性自我的建造者。孩子每天觀察到的和所經歷的事情會在不知不覺中沉澱到記憶里,成為他們日後的生命運行模式。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會在父母的相處模式中,學到該如何跟異性相處,因為這是他們最早看到的兩性關系。

楊絳在《我們的錢瑗》寫到,有一次她和錢鍾書帶女兒去飯店吃飯。女兒錢瑗看到鄰桌的一對父母在吵架,很感慨地對父母說:

「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 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 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 因為您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 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相愛的父母身體力行地影響著孩子的家庭觀,在父母恩愛中長大的錢瑗, 便學會了怎麼去愛一個人一個家庭。 她雖然一生坎坷, 但兩段婚姻卻都十分恩愛。

第一段婚姻,結緣大學同學王德一。婚後夫婦倆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後來,丈夫被人誣陷含冤死後幾年,她一直過著單身生活。

在第二段婚姻中,錢瑗作為兩個正值青春期孩子的繼母,用自己真誠的愛「征服」了叛逆的孩子們。

每到周六,錢瑗都會買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們吃,除了涼面、上好牛肉、大塊羊肉串等傳統小吃外,還會專門為他們去買那時候很稀罕的西式點心。

作為教授,錢瑗的工作很忙,平時幾乎沒有時間看電視。為了不跟孩子們產生代溝,錢瑗會偷偷提前看好電視報的節目介紹,然後饒有興致地與孩子們討論電視劇情節。

錢瑗去世後,繼女繼子撰文懷念她: 「和母親錢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 是我們一生最幸福快樂的日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子,他們就會學成什麼樣子。

錢鍾書和楊絳一生恩愛,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樹立了相愛的榜樣,讓她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美好而長久的感情。

一個孩子內心有溫暖的愛之光芒,成年後無論生活怎樣,都更懂得如何愛。

03

讓孩子看到相愛的父母

心理學家諾費奧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

弱夫妻關系強親子關系的家庭,其子女的婚姻失敗率是強夫妻關系弱親子關系家庭的三倍;

其子女出現心理問題是強夫妻關系弱親子關系家庭的五倍。

夫妻關系應該是高於親子關系的「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感情和睦,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一旦家庭核心——夫妻關系出現了問題,孩子肯定會受影響。

可是,在中國絕大部分家庭里, 親子關系是凌駕於夫妻關系之上的。 比如那些苦熬著等孩子高考完才離婚的父母。

朋友Andy去年剛生了兒子,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她選擇辭職在家帶娃。

她老公時不時地在我們面前抱怨,自從有了兒子,老婆就「移情別戀」了,根本不關心他。

連Andy自己也承認,雖然全職在家,但每天的時間都覺得不夠用。24小時「伺候」兒子,已經是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心思顧及老公。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像Andy夫婦,做了父母就忘了如何相愛?

美國學者西奧多·馬丁·赫斯伯格說,作為父親,你能為你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

尤其是在孩子3歲前,孩子需要母親付出極大的愛,給予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顧。

在養育孩子方面,父親的作用可能遠遠不及母親,但是這個階段父親有更重大的責任,就是給予母親更多的支持,盡可能地滋養身心俱疲的母親。

當妻子感受到丈夫的愛和分擔,她的心會變得柔軟而舒暢。情緒穩定,就能寬容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製造出愉悅、溫馨的家庭氛圍,孩子的成長就發展更好。

為人父母,若能在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把美好的感情分享給孩子,讓他們從父母身上學到各種愛的能力,是孩子的幸運。

不要介意讓孩子看到父母相愛,因為,父母相愛,是父母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Ⅱ 養育孩子有什麼意義

養育孩子只為了不負這一場美麗的相遇,都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所以與孩子的緣分是上天註定的,既然彼此之間互相選擇了,就應該好好的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相會。
在對孩子的付出中,你體會了作為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從而更加的去理解自己父母的不易,所謂「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體會到其中的艱辛,理解原來生活中不能理解的事情,體諒曾經困擾自己的情緒,包容父母,孝敬父母。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了解孩子生長發育的規律,幫助他們去安然的渡過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時期。同時還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養育孩子是見證生命從誕生、成長到成熟的過程。一個小小的生命那麼單純、那麼稚嫩,那麼可愛、那麼善良,我們傾心付出,不圖任何回報,只希望他健康快樂,看著他漸漸長大、懂事,體貼家人,樂觀正直,堅強善良,世間一切的美好都不及於此。這是真愛的感覺,是最美好的體驗。
養育孩子是為了將他教育好,更多的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更好的去享受自己這得來不易的一生,更好的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Ⅲ 為什麼說教育孩子善待他人,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善待他人的孩子,也終將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少兒守護人


《三十而已》火了!

劇中人物顧佳是一位全職媽媽,更是一位全能媽媽。



最終大部分家長跟隨了顧佳的腳步,楠楠得以留下來繼續上學。

為顧佳的行為點贊!她不僅僅是為兒子追求優秀的教育資源,更在意兒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片未經開墾的土壤,種下什麼種子,就開什麼花,結什麼果。父母種下寬容,孩子就學會不斤斤計較,父母種下善良,孩子就學會心存善意。

教孩子平等待人,善待他人,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1.來自同齡人的歧視最致命

知乎上曾經有個提問:歧視可以有多可怕?

這個問題擁有2307個回答,大部分答主提到的歧視都來自於學生時代。

因為長得胖,因為個子矮,因為聽力障礙,因為口吃,因為……太多太多的原因,有時根本沒有原因,就被同學們排擠,被欺負,被凌辱,被隔絕在集體活動之外。

這些童年時候的傷痕就像刻刀一樣,深入靈魂,即使長大後,仍然自卑,難以與人相處,不相信自己值得一切美好的事情,甚至有人患了抑鬱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閱讀全文

與知乎為什麼父母帶孩子更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陽逸和居老年公寓離哪近 瀏覽:104
父母的親屬卡遺失怎麼補辦 瀏覽:989
60歲可以貸款 瀏覽:213
戴耳麥體檢能檢查出什麼 瀏覽:866
大嫂不養老人怎麼分房產 瀏覽:577
佛教重陽節慰問 瀏覽:262
紹興市新昌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926
滄州城鄉養老保險2020年怎麼交 瀏覽:726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怎麼辦 瀏覽:407
阿里巴巴養老保險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90
怎麼查詢城鄉養老保險繳費信息 瀏覽:451
給父母的法定贍養費是多少 瀏覽:431
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一句話 瀏覽:331
事業退休人員加工資嗎 瀏覽:119
大連開發區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268
孝敬長輩的榜樣人物 瀏覽:938
養老金認知症怎麼解決 瀏覽:528
忻州居民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449
為什麼有時很討厭自己父母 瀏覽:722
70歲老人幹活受傷有沒有誤工費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