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詩的全部是什麼啊
全詩是: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句中的「可」是值得、應該的意思;「憐」是珍惜、贊嘆的意思。作者表示天下父母的仁愛之心值得贊嘆。
此句還可以理解為:天下父母無怨無悔地為子女付出、擔憂著急的苦心不能被子女理解,甚至會被誤會而令人同情和嘆惜。
這是出自慈禧的一首詩。
相傳慈禧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因為慈禧沒有時間去參加母親的大壽,就讓侍臣給母親送了很多的壽禮,同時,親筆寫了這首詩,裱好後送去,這副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毀於文革。
(1)最什麼父母心啊擴展閱讀
有關父母親情的詩詞
1、《歲暮到家》——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過年之前能夠返家。她為我縫制棉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忍訴說漂泊在外的勞累辛苦。
賞析:該詩是一首表現骨肉親情的詩作,詩中通過描述久別回家的遊子與母親相見時的情景,頌揚了母愛的深厚和偉大。
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他久別回家後見到母親時母親的欣喜之狀和無微不至關懷。最後兩句寫自己長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連累老母牽掛的愧怍之情。
自己長年在外奔波也是無奈之舉,而且風塵僕僕,十分辛苦,本來也是可以向母親傾訴的。但看到母親剛才見兒子回來時的高興勁,特別是看到母親是那麼心疼兒子因在外勞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麼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勞累的情況告訴母親而使她更增擔憂呢?所以最後一句「不敢嘆風塵」就是寫這種復雜的感情的。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賞析: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
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全詩最後用一雙關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B.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詩全詩是什麼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全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出自清代慈禧的《祝父母詩》,其譯文為: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就是父母的愛,子女身上流著父母的血。竭盡心力只是為了孩子過得好,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父母的愛子之心啊!
注釋:殫竭:用盡;竭盡。憐:珍惜。
C.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句子
一、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二、可憐天下父母心,為誰淚沾巾。山川有情,日月留痕,白雪染雙鬢。無邊亂葉舞紛紛,大雨落黃昏。歸心似箭,長路漫漫,夢中聽鄉音。
三、自己有了寶寶,才懂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什麼叫擔驚受怕到整晚睡不著覺。
四、可憐天下父母心,只惋惜孩子的心,藏在肚子里,誰都看不見。
五、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真的,在外工作打拚,最受不了的就是這個。
六、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女總有操不完的心!
七、自己又捨不得打孩子,又怕孩子不長記性可憐天下父母心!
八、老父親75歲了兒子46歲,每次見了兒子,總會掏出錢袋子,說買包煙抽吧~可憐天下父母心,在老人的眼裡,再大也是孩子,好好孝敬老人吧!
九、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次想到這句話,溫溫和惆悵會同時在腦海里糾纏。
十、學校食堂今天中午的伙食,家長們看完應該可以安心了,有孩子們愛吃的麻辣燙和大雞排。感謝某位班主任無意中的抓拍,竟然讓我看到了閨女,唉,這才一天沒見,可憐天下父母心!
十一、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無疆,請適量安放,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用更柔順的方式相互溝通,不要把愛的動身點,變成摩擦或是損害的終點。
D. 「可憐天下父母心」竟是慈禧寫的詩中一句,全詩讓父母流淚!你知道嗎
外界對於慈禧的評價
其實,慈禧一生的事跡遠不止於此。戊戌變法,洋務運動等等還僅僅是記錄在史冊的,可沒有記錄在冊,能夠從旁人的史料中得知的,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更多的是高深莫測。外界對於她的感受一直都是追求權利,追求榮華,其中著名的圓明園不就是因為她的享樂而修建。可如此霸道的一個人會寫出"可憐天下父母心",也足以看出權力財富或許是她一直追求的,但她承受的太多,也會疲累,只想感受常人家的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