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父母要靠小兒子

為什麼父母要靠小兒子

發布時間:2024-05-23 06:25:17

1.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有幾個兒子,卻更喜歡在小兒子家養老

現在很多農村,家裡有幾個兒子的老人會選擇在小兒子家養老,其實也不完全是因為老人更喜歡小兒子,而且還是因為這是祖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統。以前的人都是這么做的,所以在小兒子家養老,也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我隨著我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我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也有所改變,現在家裡也都沒有那麼多孩子了。最多就是兩三個,而對於父母贍養的問題,也基本都是輪流照顧,或是按照父母自己的意願來選擇。總之,百善孝為先,不管父母選擇和誰生活在一起,我們作為子女的都應當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讓他們能安度晚年。

2. 為何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在我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由此可見一家人在社會上的家庭地位往往都是由家中男丁的地位來判定的,但是有時候城市跟農村相比較的卻又不太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談一談吧!


其實不管是拼什麼,其中都包含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只要肯努力,幸福生活就會來到你的身邊,並且不會離去!

3. 為什麼生兩個兒子的家庭,父母大多偏愛小兒子一家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認真完成任務,遵守規則,用完美的表現來爭取糖……懂事的孩子,總是乖得讓人心疼。」在傳統眼光看來,孩子懂事是很大的優點,但很多被貼上「懂事」標簽的孩子長大後並不快樂。

懂事的孩子,跟著姥爺夜裡睡在瓜窩棚里看瓜,他讓姥爺先睡,他玩著手機到半夜的時候跟姥爺換班,其實姥爺一夜都睡不踏實,到是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呼呼睡著了,因為孩子白天太累了,那麼多的香瓜西瓜都是孩子跟媽媽搬運到路邊。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看來,真正的懂事是懂規矩,懂得體諒人,為他人著想。當然,孩子小時候是完全不懂事的自然人,規則習得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適應。但懂事未必就是壓抑自己。孫宏艷直言,現在「聽話文化」確實存在,堅決要求孩子順從是違背孩子天性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老師要教育引導孩子懂社會規則,但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家長懶惰——只為自己省心,壓抑了孩子天性。調查中,55.9%的受訪者直言,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

「我們只知道自己曾經被打了一頓就『老實』了,順應父母的心意就『安全』了,我們從來沒被講過道理,我們卻要對自己的孩子講道理。我們真是苦兮兮的一代。」但劉思宇內心無比堅定的一點是:想有比我們更好的孩子,就要成為更好的父母,學會正視自己,表達願望,真誠友善地和他人相處。然後才會擁有真正懂事的孩子,而不是「懂父母」的孩子。

4. 為什麼每個家庭父母都幫最小的兒子呢

因為最小的孩子他年紀比較小,所以往往各方面的表現就沒有大的孩子那麼好,父母長時間就覺得他們會弱一些。

5. 為什麼有的父母才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

這種思想太可怕。但是身邊還是有,一個朋友的公婆,某山區的,兒子上大學後一家人就跟到成都來了。現在兒子結婚生子,父母跟著兒子一起住進女方家,和女方父母哥嫂住一起。女方家裡成都郊區農村的,等拆遷中,自建房很大。但是再大,親家也住進來,總不好吧!可是住進來了以後,除了他兒子,他親家一家都得一起伺候他們吃喝拉撒。關鍵是他們才50的51歲,很年輕,反而女方父母已經60歲左右了。女方父母受不了了,出錢給他們首付買了個二手房,讓他們搬出去了。小兩口上班,他爸媽都不得煮一下飯,幾經吵鬧,最後要幫忙煮飯了。但是他媽今天頭痛明天腳痛,永遠在罷工。這個朋友已經是忍無可忍了。好在他老公人勤快能幹脾氣好,不然這個家肯定就散了。有些父母啊,不好說!考慮事情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考慮兒女的感受和難處!另外50歲又沒得退休金的,真的不具備休閑養老的資格。

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這是責任感問題,也是性格問題。他們把養育子女當做投資,沒有當成責任!所以,50歲就等子女回報了。

我父親性格特別強,他把被孩子養著當成「等死」!所以一直干到離開人世。

農歷6月6號還在濰坊干小買賣,7號、8號回家鋤了兩天地。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年輕人中午都回家休息了,他要忙著幹完,盡快返回濰坊掙錢。

結果因為天熱和勞累,九號早晨就倒在醫生面前,昏迷24小時後與世長辭。

他臨別沒跟子女說一句話,因為我們工作在外。

我和哥哥多次勸他別幹了,他瞪著眼說:「不幹活等死啊?只要我能幹動,就不用你們養老!」

父親實現了諾言,去世時73歲。

有人勤快,就有人懶!

我鄰居大爺5個兒子,不到50歲就不幹了。那時候老大才結婚。

這位大哥擔起了父親的責任,他帶著弟弟們農閑時上山採石,然後用獨輪車運回建房。最後4個弟弟都有了新房,娶了媳婦,一個也沒落下。

這位大爺真是「大爺」!他的任務也很忙。每天背上背著漁網,肩上扛著獵槍,腰中插著彈弓……

一代勤快一代懶,一代聰明一代憨!50歲就養老的人,或許更能鍛煉出勤奮的子女。

人不能選擇父母,即使他們身體好好的,他不幹我們也得養!攤上,只能忍了。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請留言討論。

世界大了什麼家庭都有,有些家庭里不到50歲的父母都病魔纏身,難道做兒女的不應該盡孝嗎?做兒女的盡孝可真不是等父母老了才開始盡孝的,誰給子女規定父母必須到了60歲以上兒女才給盡孝呢?我看很多貧困家庭里的孩子十幾歲上著學還打份工照顧父母給有病的父母盡孝呢!兒女只要有能力了就應該有孝心!怎麼一說都說的是孩子給父母養老?難道說只准養老不準盡孝嗎?兒女盡個孝都說成養老那還是做兒女的嗎?難道說讓父母老給兒女貼錢要孝敬子女一輩子就做對著呢?人老了就沒多大能力掙錢了,當然在經濟上自然就沒有安全感,跟有高退休工資老年人不能比!跟農民拆遷分幾套房幾百萬的老年人更不能比!當然希望兒女能在父母跟前出些力盡點孝了有什麼錯?還不能給兒女要點錢了?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說父母給兒女錢是天經地義,兒女給父母錢就不是理所應該嗎?都是一家人父母對兒女能無私奉獻?做兒女的給父母點錢盡點孝就斤斤計較嗎?難道現代 社會 的兒女都把自己父母不當一家人嗎?

都是農村老人,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懶惰自私,覺得把兒女生下來養大就很了不起,喜歡倚老賣老,不願付出,只想著索取!城市的老人要60歲才退休,70歲還有在掃大街,農村人懶習慣了,光想著吃飽喝足瞎逛悠!

呵呵呵呵呵呵!50歲已經很不錯了,我婆婆43歲就開始養老了。 我22歲結婚,結婚第二天早上她就找我要錢吃早點去 我說我昨天結婚沒帶錢出門,她說今天回門記得帶錢回來,我當時心裡快氣炸了。從此人家是什麼都問我要錢而且是給多少從來都不剩。10塊錢的東西給100,剩下的錢從來都不給我,下次用錢了,再要。所以我忍她半年,之後就是天天吵架,後來差點離婚了,我老公給我發誓再也不和他媽和妹妹住了,我們出門打工去了。從那以後一個月500元的生活費,到11年漲到1000的生活費,今年快過年了,說不夠用了,要漲價了,我不打算給她漲,她在農村一個人生活我覺1000一個月夠用了,回家過年她肯定鬧。再說一下這么多年她從來沒幫過我,我做月子也沒伺候過。對了我有兩個小姑子,比我小一歲得,小兩歲的,公公在我老公17歲那年就去世了。現在我養她13年了,從06年的500一個月到11年的1000。今年要漲價了,每天在家裡玩什麼也不幹。唉這樣的人活著沒意思,還不如死了好!

有多少孝順的兒媳,後面都被逼成了惡人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偏偏我又遇到奇葩的了。公公婆婆50多歲,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老公排行第二,老大家庭不如我們,女兒高中,自己在賺錢,老是說家裡開銷大 沒錢,總想各種理由讓我們掏錢,大約是以後多給老大留些。其實他們的開銷對比收入並不大,綽綽有餘的。老公沒結婚之前賺的錢全都給他們了,不夠還貸款回家(老公信他爸媽,一聽父母缺錢了,自己沒錢都貸款往家裡給,還不給父母說自己貸款了)公公婆婆還以為自己兒子多能耐的,在人前顯擺得不得了,開銷用度比兒子兒媳好,卻又掉頭就在在兒子兒媳面前裝窮。結婚四年老公待我一直很好,也沒有長住一起,之前都由著他們,自去年懷了二寶,有大寶需要照顧,婆婆媽不來,說沒時間,我娘家媽媽便來照顧我。二寶兩個月時娘家媽媽回老家參加親戚婚禮,她便來照顧一下大寶。期間說什麼她很能耐,以後老了,有兒子照顧,再怎麼不用女兒照顧。我爸媽是生的兩個女兒,我父母向來老實,從不問我們要錢,時常叮囑我不要和婆婆媽計較,能忍就忍。以前她說什麼我都能忍就忍,逢年過節回老家,她老是一些小把戲偷懶,我又帶娃娃又做不完的家務,我也忍。

曾經看在老公的面上,我敬她忍她。但現在看來,我對她的容忍,在她看來卻是我的笨、傻。成為她不要臉,在我面前橫著走的資本。以至於居然在我面前還不要臉的嘲諷我媽,這是我作為女兒的不孝了。和老公結婚時老公什麼都沒有,裸婚,婚後貸款買房,我父母又出了三分之一的首付,婆母不來帶孫子孫女,我媽就來幫我帶小孩,也從沒問我們拿過錢,處處為我們考慮,平白讓他們受這種委屈。自此以後我為我媽的好心而感到不值得,也為我以前的退讓感到不值。為我們以前自己不捨得花,而給了她們的錢錢感到不值。我再不會容忍她,也不會有好言語,好臉色。

因為孩子不同意出去做事呀,我孩子都反對我出去掙錢,她們說我老了出去還得看別人臉色,讓我一天把家務安排好鍛煉就行,老公也一樣,老公告訴我都多大年齡了還出去打工,他工資夠我和他生活,出去吃苦不劃算了,老公還說人一輩子錢掙不完, 健康 第一,坐家裡行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這種情況應該是分兩種吧!一種是子女有足夠的能力讓父母早點過上這種晚年的幸福生活,這也是前期父母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才培養出優秀的子女,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讓自己的父母提前過上養老生活,這是理所當然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兒女沒有很好的經濟能力,無力讓父母提前過退休生活。在父母50歲的年紀,子女們正是剛成家立業需要幫襯的時候,如果父母身體狀況還行的時候,就應該幫幫子女!像我們家的公公才56歲(在農村,有的老人家七八十歲還在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要把所有的開支推給我們,人情他也要交權!我們家現在就我老公一個人在外面賺錢,收入還不是很穩定,兩個小孩都要上學,家裡的吃喝拉撒全部歸我們管!其實說有條件的提前過上退休生活無可厚非,但是以中國現在的國情來說,沒有能力讓父母在50歲的年紀就享福的還是占絕大部分吧!所以抱著那種農村裡的舊思想,認為把子女成家立業了,就可以什麼都不要管了!現在 社會 不是以前那種吃飽穿暖就行了,壓力真的很大,像我們現在每年都入不敷出的,所以該幫襯的還是要幫襯點吧!

子女慣的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法律是從退休年齡算起,60歲之前可以不贍養。

人說一娘養九子,九子各不同。老人也一樣,50歲就開始靠子女養老,只能說,懶漢,懶婆娘們變老了。

一個現象,大凡子女懶惰的往往是父母太勤快操勞,替子女包攬的多,導致子女低能懶散。而懶漢臟婆娘的子女卻大都從小被父母指使調遣習以為慣,成長為勤勞勇敢的人。正是這種互補的閉環周而復始地繁衍生存,維持著一種動態的生態平衡。

有個親戚老兩口,男勤女懶,女的年輕時就好吃懶做愛打扮,她男人拿她沒辦法就放之任之。孩子在省城上大學期間,她就反復去學校短則一周,長則半月地住,擠在兒子女同學宿舍不走。兒子工作後,她徹底放棄農村勞作,揚言兒子高薪贍養她呢。總在兒子耳邊揚風,張家兒子在昆明給父母買房了,李家閨女給媽買金鐲子了,王家老幺給爹過壽宴請全村了,搞得兒子總感覺沒讓媽揚眉吐氣是自己最大的窩囊,不放過任何能掙錢的機會,去滿足母親的虛榮心。這位母親儼然以富婆自居,跟人打麻將小的都看不上玩,一天輸四五百不當回事,兒子稍沒按時如數給錢就裝死裝病。

只能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林子大,啥鳥都有。勤勞的人,大都自強自尊,只要能動,九十歲都閑不住,干力所能及,以被人伺候吃閑飯為恥。懶惰的人,嘴奸身懶臉皮厚,不自強不自愛不拿自己當外人,別說50歲,任何時候,能偷懶就偷,不能偷,創造條件也要死皮賴臉地偷,因為他們的人生哲學是:抓緊享受!

6. 父母有4個兒孑為什麼老在小兒子過

小兒子孝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父母要靠小兒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中心哪個醫院最好 瀏覽:804
押運體檢尿檢是什麼 瀏覽:22
50歲包裙熟女 瀏覽:912
山東2016退休人員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98
不是父母親的人為什麼愛哭 瀏覽:89
太湖縣老年體育活動 瀏覽:463
都江堰哪家養老院好 瀏覽:973
父母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瀏覽:754
西吉縣結婚證體檢在哪裡 瀏覽:726
我50歲了想找份工作 瀏覽:567
老人機怎麼弄時間顯示 瀏覽:37
老年人脊柱病怎麼治療 瀏覽:68
延吉市河南老年公寓 瀏覽:556
老年人如何減脂肪肝 瀏覽:996
老人心跳過慢怎麼調理 瀏覽:834
有社保沒醫保能辦退休嗎 瀏覽:938
老年人有哪些常用的英語 瀏覽:555
父母重建新房怎麼分配 瀏覽:188
感冒沒吃葯好了多久可以體檢 瀏覽:725
中老年活動中心需要哪些功能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