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兄弟姐妹三人,在扣除贍養老人支出時,如何對費用進行分攤個稅證書有啥用
由於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均採取稅基扣除的方式,而且賦予了納稅人較多的選擇權,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選擇收入較高的一方享受扣除
張斌 | 文
2019年1月開始,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如何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2019年1月3日,一些上海市民在靜安嘉里中心的個稅採集點內,辦理信息採集和掃碼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圖/ 中新)
稅務機關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就專項附加扣除的操作辦法和流程做了比較詳盡的解讀和說明,下載國家稅務總局開發的個人所得稅App填寫相關資料或填寫EXCEL格式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交給單位財務是最便捷的方式。除了按規定準確填寫相關信息外,站在納稅人的立場,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時還應重點關注以下十大事項。
第一,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所得項目,不僅包括工資、薪金所得,還包括納入綜合所得范圍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果納稅人可以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工資、薪金所得扣除不完,而同一納稅年度還有其他綜合所得項目,在匯算清繳階段可以繼續扣除。此外,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有經營所得但沒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也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但沒有上述四項綜合所得,也沒有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如只有房租收入(財產租賃所得)、利息收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的納稅人是無法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
第二,納稅人有兩種方式享受專項附加扣除,一是有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由單位在支付工資時直接扣除;二是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報送相關信息進行扣除。唯一的例外是大病醫療,納稅人只能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如果納稅人比較關注自己的隱私,不想讓單位知道自己的家庭、子女等情況,可以選擇全部或部分項目在匯算清繳時自己直接去稅務機關辦理。但是,這樣相當於每個月多交了稅款,在下一年度匯算清繳時才能補回。還需要注意的是,專項附加扣除額一個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結轉以後年度。
第三,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不僅本人可以享受,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也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考慮到生病期間納稅人的收入可能會有明顯下降,因此納稅人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可以由本人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配偶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分別計算扣除額。
需要注意的是,大病醫療允許扣除的是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療費用支出,是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醫保目錄范圍內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大病醫療是六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中唯一採取限額據實扣除方式的項目,即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80000元限額內按照實際發生額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扣除。
第四,由於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均採取稅基扣除的方式,賦予了納稅人較多選擇權,最大限度獲得專項附加扣除減稅優惠的基本原則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選擇收入較高的一方享受扣除。以子女教育為例,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假設母親的收入較高,年度綜合所得適用35%的稅率,父親的收入較低,年度綜合所得適用10%的稅率,選擇由母親扣除一年可享受4200元的減稅;而選擇由父親扣除則只能享受1200元減稅。
第五,子女教育與繼續教育兩個項目之間也有選擇的空間。如果納稅人本人正在接受本科及以下的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和父母的收入情況,與父母協商選擇減稅幅度最大的扣除方式。
第六,如果納稅人既符合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的條件,也符合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可以扣除住房租金的條件,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同時在家鄉所在城市使用首套住房貸款購買了住房,如果選擇享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如果選擇住房租金扣除,則每月可以扣除1500元。但如果在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工作,住房租金每月只能扣除800元。此外,住房貸款利息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其中一方扣除;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支出,婚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套住房由購買方按100%的標准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有上述兩種情況的納稅人可以按照盡可能由收入較高一方扣除的原則約定具體扣除方式。
第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贍養一位老人和一位以上老人的扣除額相同,都是每月2000元;二是被贍養人不僅包括年滿60歲的父母,也包括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三是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分攤方式有三種,均攤、約定分攤和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其中約定分攤或指定分攤兩種方式需要簽訂書面分攤協議,而且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如果兄弟姐妹四人,均攤是指每人每月分攤500元,不需要簽訂書面協議;也可以由父母指定或兄弟姐妹約定分攤額度,如讓老大分攤800元,其他三人各分攤400元。但是,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也就是說,不能指定或約定老大分攤1100元,其他三人各分攤300元。
第八,考慮到收入等情況的變化,扣除方式應適時變更。多個專項附加扣除項目規定具體扣除方式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但在每個納稅年度開始時,納稅人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變更扣除方式以獲得最大的減稅優惠。可以在納稅年度開始時變更的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父母雙方約定的扣除方式;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兩個項目的選擇;住房貸款利息夫妻雙方約定的扣除方式;非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扣除的分攤方式等。
第九,納稅人要根據規定留存相關資料五年。為了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現行的專項附加扣除制度並不要求納稅人在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時向稅務機關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但明確規定了部分項目納稅人要留存相關證明材料備查,留存期限為五年。需要留存的資料包括:納稅人子女在中國境外接受教育的,納稅人應當留存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相關教育的證明資料;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應當留存相關證書等資料;大病醫療應留存醫葯服務收費及醫保報銷相關票據原件(或者復印件)等資料;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住房租賃合同、協議等有關資料;以約定或指定分攤方式贍養老人的,還要注意簽署書面分攤協議。
第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納稅人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有法律責任,一定要如實、准確地提交相關信息,不要因為不需要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就心存僥幸,弄虛作假。建立在與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基礎上的稅收征管信息系統會自動交叉比對納稅人提交的信息,同時稅務機關也有對納稅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抽查的權力。納稅人提供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會依法處理,納入信用信息系統並實施聯合懲戒。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稅收研究室主任,編輯:王延春)
Ⅱ 個稅扣除贍養父母標准
分兩種情況:
1、獨生子女
(1)未婚:未婚的單身人士每年按標准24000元定額扣除,即每月扣除2000元。
(2)已婚:夫妻雙方分別扣除,女方贍養自己的父母每年按標准24000元定額扣除,即每月扣除2000元,男方贍養自己的父母每年按標准24000元定額扣除,即每月扣除2000元。
2、非獨生子女
非獨生子女的納稅人與其兄弟姐妹分攤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年個人扣除不允許超過12000元,每月不允許超過1000元。贍養老人抵扣個稅總的來說門檻還是比較低的,只要父母任意一人年齡滿60歲即可。不過因為納稅人贍養2個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數加倍扣除。因此,每月定額扣除2000元的金額不會再增加了。
個_贍養老人抵扣依據是什麼: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
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
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
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
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
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
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
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
父母。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中贍養老人支出分攤方式如何選擇?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贍養老人支出每個月有2000
元的扣除額度,如果贍養人是獨生子女,這么就全部
由獨生子女申報。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則可以和兄弟
姐妹進行分攤。
目前有三種分攤方式,你們可以商量看如何選擇:
1、平均分攤:多個贍養人進行均分,比如2個人
可以每個人分攤1000元,但是每人每月分攤額度不
能超過1000元;
2、約定分攤:根據每個贍養人實際情況約定-
個分攤比例,比如說誰的工資高一點就可以多分攤
點;
3、指定分攤:由被贍養人指定一個人申報,比
如說全部由女兒申報,或者由兒子申報等等。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
納_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
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Ⅲ 個稅扣除贍養父母標准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一、員工工資扣稅標准: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二、個人所得稅扣除標准為:
1、子女教育一般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准進行定額扣除,父母可選擇由其中一人作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各按50%進行扣除。
2、屬於繼續教育學歷的,按每月400元進行定額扣除;如果是職業資格教育的,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3600元進行定額的扣除。
3、在實際發生房屋貸款利息的年度,按每月1000元標准進行定額扣除。
4、住房可按城市的不同,分別可按照1500元、1100元、800元三個標准進行定額扣除。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Ⅳ 個人所得稅父母贍養費扣除標准
法律分析:
一、贍養費的計算。首先計運算元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視為該子女無力向父母提供贍養費。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超出部分,二個子女以內的按50%計算贍養費;三個子女以上的按40%計算贍養費。應付的贍養費除以被贍養人數得出付給每個被贍養人的贍養費。二、撫養費的計算。經法律程序夫妻離異,不與未成年或不能獨力生活的子女一起生活的,應負擔子女的撫養費。只有一個子女時撫養費按其總收入的30%給付,有多個子女時撫養費按其總收入的20%給付。三、贍養費、撫養費的給付。實際給付額高於上述計算標準的,按實際給付額計算;實際給付額低於上述計算標準的,按上述計算標准計算。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