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莆田為什麼都是八月給父母過生日

莆田為什麼都是八月給父母過生日

發布時間:2023-06-11 07:25:37

❶ 莆田風俗

莆田民間習俗

這是我復制的啊..我是莆田人.但是習俗太多我也說不清.就直接復制了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莆田是由閩族? 閩越族? 漢族這一歷史進程走過來的,這就決定了她的民俗文化的豐富多彩,不僅繼承發揚了遠古的閩族、閩越族的遺風遺俗,還接納融匯了大量的外來民情習慣,特別是納入漢民族這一大家庭後,便使其步入文獻名邦、禮儀之邦之林成為可能。故而,從興化民俗整體看,既有同漢族相一致的民俗,又有特有的習慣禮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
節令習俗
春節 春節是興化民間最大的節日,遠在異鄉的親人大都回鄉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春節活動為時五天,俗稱「五日歲」。其習俗是:
除夕,午夜過後, 家家燃放鞭炮,叫「開正」。初一早,家家以線面、「福飯」(干飯)祭祀祖先;祭畢煮線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壽綿長」。吃線面時第一口不喝面湯,俗語有「初一早喝面湯,出門逢雨衣不幹」之說。吃面後,親鄰戚友間互相拜年,主人以紅桔、瓜籽、糖果、「壽面」餉客。是日,人們紛紛到城鎮,或到山村游覽名勝,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人們不敢互相串門。此俗源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殺者眾多,至正月初一賊始退,逃難的人們返家收殮遭難親友,串門的都是吊喪之人,因此,此日就成為不吉利之日,忌往來。不過凡初一到過的,不犯此忌。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兩天閉井門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開井門汲水。開店鋪的生意人於此日早也鳴炮開門營業。新嫁女在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這天還是「做十」日,祝壽親友絡繹不絕。祝壽的禮品一般有線面、雞蛋、炮燭(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數量多少有一定的講究。
初四日晚上做「大歲」。此俗同源於倭寇竄犯興化,百姓逃難,沒有在家過「歲」,翌年初一回到家裡,收葬遇害親友後,於初四補過「除夕」,俗稱做「大歲」。在仙游則是初五做「大歲」。
初五如同初一,早飯每人一碗面,然後去游春或探訪親友。
正月十五日,古稱上元節,俗稱元宵節,也是古時民間社鼓的結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節是莆田民間一個重大節日,盛況超過春節,且延續的時間相當長(原因是各村的時間不同,最早的初八,最遲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宮社張燈結綵,擺「宴桌」、疊糕果,鄉民們抬菩薩偶像行儺。行儺隊伍繞境一周, 家家在廳堂擺設香案,當隊伍經過時,燃燭焚香、放鞭炮、燒柴草、化「貢銀」,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稱「接行儺」。接完行儺,主婦們把余燼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來年更紅火。是夜,游燈、「擺棕轎」(跳儺火)、舞龍舞獅,直鬧到天亮。有的村還「做大棚」(幾班戲子合演大型連台歷史劇)。有個別村過元宵節的方式極特殊,如城廂區城郊鄉廣甫 仔村的過節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時,家家把煮飯的鍋,取出倒扣院子里「耙」幾下,即算過節。
農歷二月初二日,俗稱「二月二」,也稱「頭牙」。因每月的初二、十六兩日,各行業主於晚上以祭神福余,請夥友們聚餐,叫做牙祭,此例從二月初二開始,十二月十六結束,故名。是晚,各行業業主特為「首福」 邀請店員、夥友聚餐,未得邀請者,就意味著被「解僱」。在仙游這一天為蒙館(私塾)開學日。這天家長們把孩子梳洗干凈,挎上一籃炒米花(俗稱「冰模」),炒糖豆。籃上放七根青蔥,八個布鈕扣,象徵孩子「七聰八竅」、「聰明花開了」。學生到蒙館拜先生、孔子,正式入學了。
清明節 節前,人家用麵粉蒸「清明龜」。節日當天,人們備酒饌、果品、「清明龜」等祭品上山掃墓,表示對已故親人的悼念。
端午節 此是興化八大傳統節日之一,很隆重,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多。通常是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初三吃螺,初四吃桃,還有插艾,初五劃龍舟,故有諺語「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劃龍舟」。初五這天,家家采幾種芳香性青草,汲午時水,煎午時草湯,人人沐浴更衣,換冬裝為夏令衣裳。小孩浴後佩掛香囊和布扎的小虎,在肚臍等處塗抹雄黃,吃「午時草」煮的蛋,謂之可壯身祛病。所謂午時草是初五午時正所採的草,實際上多在午時前採摘的 ,它們有鐵芒箕、石榴葉、豆葉、蘭草等七八種植物,煮出來的蛋呈清黃色。清掃堂室噴灑雄黃水,以炭火加蒼術、桔皮悶煙,驅除蚊蟲,也是端午節的一大內容。端午節最熱鬧最有趣的是賽龍舟。
七月初七炒糖豆、爆米花,其意是「吃炒豆、活老老」。當天晚上,人們都湧上埕頭,觀看天上牛郎織女相會。這天人們很少見到喜鵲,說是上天搭鵲橋去了。有時夜裡還會落幾點雨,人們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落下的淚水。
中元節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也叫中元節,是舊時民間祭祀祖先的節日。民間炊「薄荷糕」、「金米果 」、燒銀冥紙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則於十三日備辦祭品、銀紙,回娘家祭祀,俗稱送「頭年紙」,其後每年是於十四日「送紙」。建國後,此俗漸廢。
八月十五中秋節 親朋間互贈月餅、板栗、白果等禮物,名為「送秋」。是晚,一家人團聚,吃炒米粉、芋頭、板栗、月餅等,一直沿襲至今。
九月初九重陽節 俗稱「九重陽」。民間人們蒸九層米果 。
冬至節 冬至節俗稱冬節。節前一日晚上,家家戶戶「搓圓子」,插合春,捏稱砣銀錠等;祝願全家團圓,五穀豐收,六畜興旺。冬節早,全家吃「紅糖丸子」 ,又把「丸子」糊貼在門框上,預祝來年糧食有餘。在平原一帶,如果家有新喪,就不舂糯米粉了,表示居喪無心過節,其親戚應在節前送糯米粉給他,主人回贈生薑、白米曲、麥芽餅、筷子、紅糖及五穀種等,表示對饋送者見白不忌,祝他添丁發財。冬至節還有掃墓習俗。
除夕 農歷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團聚。莆田人稱除夕是「做歲」,顧名思義就是在此歲與歲的交接間,慶賀過去的一年裡的年豐人壽,預祝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所以春節一般是從「尾牙」即農歷十二月十六日開始的。「尾牙」這天舊時業主宴請雇員,付清工資,結束這一年的雇約。百姓家則忙著置辦年貨新衣。之後選一天晴日大掃除,俗稱「掃塵」。到了廿三這日,各家備辦祭禮「送神」,用麵粉等製作「送神糕」、煎「油煎米果 」送灶公「上天」「述職」(到正月初四這日又將他們「迎回人間」叫「接神」)。送灶後,人們便擇雙日掛年畫、做紅米團 、貼春聯等。莆田的春聯有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是上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此為全國僅有。相傳清兵入關後,施行高壓政策,民眾奮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為大本營的全國抗清局面,清廷遷怒於百姓,濫殺無辜,許多人家因辦喪事貼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百姓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 ,有人在被迫貼紅聯時,故意留一截白聯,以示心有餘哀。隨後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直至今日。
除夕夜,家家備辦紅米團 、紅柑等祭神「辭年」。晚上,廳堂紅燭高燒,全家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如果有在外沒回家的,飯桌上要留個空位子。之後,灶上要留「隔年飯」,灶膛里用塊大木柴燒個徹夜不熄的「火寶」,象徵年年有餘歲歲興旺。接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小孩燃炮仗、合家歡笑、聊天娛樂,俗稱「 守歲」。
做歲中,莆田還有幾個特殊習俗,即年夜飯里不能有魚(現在已不忌諱),年畫中不能出現荷花,初一、初二兩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貯備,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窮人還債的最後時限,負債的人不敢在家過年。城隍廟里這天日夜演戲,負債的人就去看戲避債,債主就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

❷ 母親節和父親節的來歷

1、母親節的來歷
1907年美國費城婦女安娜·查維斯倡議出這樣的一個概念。原因是1905年5月9日她的母親去世了,在它到母親的二周年的紀念會上。安娜就提倡出希望可以規定一年的某一天特定地去紀念偉
大的母親。

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概念在。並付諸於行動於是她積極並寫信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1914年5月7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每年9門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同年5月9一,美國總統賊爾遜頒布法今執行,為你表達對母親的愛和紀念,並規定時親節這大力法定假

日。家家戶戶匝懸掛國旗,49個國家的積極響應了這樣的一個號召。於是每年的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便成為國際母親節。由於這個時候正是安娜母親生前最喜愛的香石竹花盛開的季節,所以。香石竹花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2、父親節的來歷

父親節是1909年由美國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設之的。由於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和5個弟弟都是由父親一手撫養大的,因此她呼籲設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閂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19lo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壩市正式發表設立父親節的文告,開始慶祝這一節日。

1916年,美國總統對此正式表示贊同。但是,父親節真正成為全美的正式節日是在1972年。這一年,尼克松總統簽署了設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從此,父親節便以法律形式被正式確定下來。

❸ 生日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非凡,那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

每個人一年都會過一次屬於自己的生日,因為那意味著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每到了生日的時候父母就會為我們准備生日蛋糕,還會送我們生日禮物,簡直不要太幸福。我們的生日父母記得一清二楚,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父母也是有自己的生日的,那麼誰又會記得父母的生日的。當我們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去給父母過生日,因為愛是相互的,父母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我們更加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樣父母的內心才會感到非常的開心幸福。

一:父母期待你記得他們的生日。

每一個人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作為我們父母的也不例外,大家都希望能夠每天過生日,畢竟過生日很幸福。其實父母的內心肯定也是很期待過生日的,只不過自己年紀大了,有了子女之後,自己就不難重要了,只要自己的孩子幸福就好了。可能你不需要給父母買禮物,只要給他們說一句生日快樂,辛苦了,父母都會感動好久,父母在乎的是子女的心意。

所以說父母每年都記得我們的生日,我們也該孝順孝順自己的父母了,不管是陪父母出去玩,或者是送禮物都好,讓父母感受到你的心意,他們會覺得非常的幸福,溫暖,因為這是他們教育大的孩子。

閱讀全文

與莆田為什麼都是八月給父母過生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給父母寫一封信怎麼寫 瀏覽:651
30歲女兒每月要給父母多少錢 瀏覽:291
重陽節吃橘子意義 瀏覽:569
萬年松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397
老年人室內有什麼活動 瀏覽:189
孝順的人不幸福 瀏覽:57
大班重陽節菊花 瀏覽:875
濱湖區馬山鎮峰影養老院 瀏覽:72
敬老院委託管理協議 瀏覽:335
父母如何讓孩子越學越笨 瀏覽:959
老年公寓老人入住怎樣管理 瀏覽:682
溫江養老院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941
為什麼入職體檢需要孕檢 瀏覽:565
50歲以後注意的10件事 瀏覽:978
保時安電子氣體檢測儀怎麼調地址 瀏覽:967
白露前後怎麼養生 瀏覽:298
腦梗老年人夜尿多怎麼辦 瀏覽:334
體檢檢出肺腫瘤怎麼辦 瀏覽:181
日本養老院介護工作 瀏覽:881
2017山東聊城養老金漲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