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該為孩子留下什麼

父母該為孩子留下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3 21:03:56

① 老年為兒女留點什麼最好

老年人,特別是離、退休老年人,奔波幾十年,或多或少有些積蓄,而且,人到老年又往往總想給子女們留下點什麼。這是人之常情,無可非議。問題在於:應該給子女們留下什麼才好呢?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負面效應,造成與你的主觀願望相反的後果。

(一)不要甘當守財奴,勤為兒孫做馬牛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諺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奠為兒孫作馬牛。」可是直到現在,還有一些老年人未能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這種領悟。他們不辭辛勞、千方百計地為兒孫奔忙,想給他們調個「好單位」,搞個「好職稱」;又或者在物質生活上重子孫輕自己,勒緊腰帶,節衣縮食,為子孫修房造屋。甚至有極少數的老年人,為了給自己的「公子」、「小姐」准備「遺產」,不惜鋌而走險、違法亂紀、貪贓枉法,掉人泥坑,受到法律制裁,多麼不值得!

《儒林外史》中刻畫了嚴監生這個人物,可謂這類老年人的典型代表。他臨終之前伸出2個指頭,家人不管猜是「兩個親人」還是「兩筆銀子」,嚴都總是搖頭。後來,其妻一語道破:「是油燈里點了兩根燈草,恐怕浪費了油?」嚴立即點頭示意。在剔除其中一根燈草後,嚴即撒手人世。這個故事很典型地反映了某些老年人在封建時代以家庭的生存為生命的傳統觀念,這正是「願為兒孫做馬牛」的思想根源。

(二)資助子女並非應該、應份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年父母給子女一些資助是可以的,在某種情況下也是必要的,但絕不是「必須」的,更不是「應該、應份」的。

資助子女,既要掌握在「可能」和「需要」的前提下.又不能沒有個限度。你再「有」也不應該敞開腰包,任子女們隨意揮霍浪費,以致養成不良的思想和生活習慣。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沒有金銀、房產留給子女們,也不是無能的表現或丟臉的事情,更不是可恥的結果,大可不必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硬要想方設法給子女們搞點什麼「遺產」。那樣死顧面子活受罪,有什麼必要呢?

(三)及早訂立遺囑,預防家務糾紛

由於近些年國家的發展、政策的優惠,離、退休老同志有相當一部分人或多或少有些積蓄,除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外,尚有一部分可以留給子孫後代,這是好事。但是,由於人的生、老、病、死無法迴避,到了老年就應當對自己的後事早做安排,留下遺囑以防產生家務糾紛。如果在這方面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給家庭留下陰影,甚至產生矛盾,留下遺憾。

機遇是成功的關鍵,我們

老年人應該給子女們留下

② 我們應該給孩子留下些什麼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幸福生活,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生活安排的妥妥貼貼的,盡可能為孩子留下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那麼究竟留下什麼最好呢?

我認為最好的父母,能夠給孩子傳道授業。不管孩子起點高還是低,物質豐富還是匱乏,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三觀」,學會生存的技能,然後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終不管能夠到達那種高度,始終積極向上的人生都是幸福的。

最壞的父母,就是無視孩子的成長,最後給孩子留下了巨大財富。大家可能認為,有錢總比沒錢好。是的,如果有能力,有錢是比沒錢好;如果沒能力,有錢還不如沒錢。要麼,揮霍一空,人生高開低走;要麼,引來騙子悍匪,可能人財兩空。當然,我說的極端情況,我知道大家還是希望有「最壞的父母」。

當然,最厲害的父母,已經出神入化、忽隱忽現,管生不管養,自己還是孩子,就又製造了孩子。自己孩子長大成人,自己依久還是孩子,俗稱巨嬰。他們只會留給孩子兩樣東西——獨立和堅強。而且還會時不時使使絆子、找點麻煩,看孩子是不是足夠獨立和堅強。孩子好不容易熬出頭來,他們就會立馬閃現,讓孩子為他們養老送終。

是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選擇不要孩子,這沒有什麼不妥,這是個人自由。但是,永遠不要只為一時痛快,隨意造出個孩子。而是在要孩子之前,好好的想一想,你是否能夠承擔責任,是否能夠當好父母這個角色。

畢竟要孩子容易,在床上愉悅的運動運動就行。

可是當個好父母不易,需要一個溫暖的家庭,需要責任和擔當,需要夫妻共同的努力。

③ 作為父母,最應該給孩子的東西有哪些

很多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認為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以親切禮貌的方式待人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富有成果的工程師不一定是智力最高的人,但他們是能與同事很好地溝通的人。一位同事告訴我,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曾在交往方面遇到困難。當時一位同事受傷,那位朋友的母親堅持打電話問他對那個男孩有什麼感覺。「媽媽,」我朋友反對說。「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他會知道的。」他的母親回答說。這個電話標志著親密友誼的開始。「我媽媽告訴我,友誼不是因為別人對你表示關心,而是因為你對別人表示的關心。」我的同事回憶這件事說。

喜歡讀書的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那麼壞。他有自主的學習習慣,自發的學習能力,正確的三觀,這一切都可以從書本上學到。為此,我想從小和他一起讀書,愛上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成為喜歡書香的孩子。對孩子最好的禮物勝過感激。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人能對這個世界的美麗有更敏感細膩的經歷,能得到更多的友誼,從別人那裡得到更多的成長力量。我希望能給孩子留下溫暖的笑容,對這個世界、周圍的人充滿親切,經常微笑,在這輩子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能以樂觀清新的心態面對。可以克服所有未知的困難。

④ 父母該給子女留下些什麼

當今社會中,長輩苦心積累的財富被子孫揮霍一空,千辛萬苦創下的產業毀在子孫手中的事也屢見不鮮。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父母該給子女留下些什麼,才能使子女過得更好,這值得所有父母認真思考。在西方國家,不少大富翁都不會留下多少金錢給子女,卻要求他們像普通人家的子弟那樣去闖盪。但在我國,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做父母的往往將子女從出世到結婚的大事小事包干,生怕孩子受苦受累。孩子從小在溫室中長大,走上社會後怎能經受得住大風大浪的考驗呢?「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實為警世恆言。縱你留下金山銀山,倘若遇上不爭氣的子孫,胡吃海花,到頭來仍不免坐吃山空。古人說得好:「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自家不肯罷。」由此可見,錢多對於子孫來說並不見得就是好事。禁煙英雄林則徐曾給子孫寫過一段話:「子孫若如我,要錢干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在為子孫留下些什麼的問題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多留精神財富,少留物質財富,給他們一個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教會子孫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明辯是非,自食其力,積極進取,而不是積累錢財,創造「錢」途。只有這樣,才算是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⑤ 除了房子和錢還能給子女留下什麼

當然有很多了呀。首先先說物質資產除了房子和錢,你還可以變相的給他們把錢或者是資產轉換為基金股票股份或者是一些保險單等等。在特定的時刻才能發揮出作用,而不讓子女在任意時刻隨意揮霍。其次就是你可以留給他們一些比較靠譜的人(比如有家族繼承或者是一個很好的伴侶)。最後你也可以留給他們一些你的人生總結比如說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的時候,你該怎麼做?告訴他們,讓他們記住以免在今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去瞎摸索,遇到更多的困難。為他們在後半生鋪路也是可以的。

閱讀全文

與父母該為孩子留下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染發什麼顏色 瀏覽:924
廣州職工養老金繳費檔次 瀏覽:622
工地體檢都體檢什麼 瀏覽:859
老年人內寒 瀏覽:275
長壽花二茬花開完怎麼剪 瀏覽:676
重陽節來歷以及認識 瀏覽:573
上到70歲下到18歲是什麼意思 瀏覽:902
退休去世社保有什麼 瀏覽:25
上海社保憑證怎麼只有養老保險 瀏覽:692
老年人有什麼心態養老 瀏覽:831
四大美女大學養老院 瀏覽:317
博愛孝敬鎮 瀏覽:749
火龍果為什麼被稱作長壽果 瀏覽:947
老人去逝七周年如何紀念 瀏覽:343
長壽菜包子 瀏覽:635
70歲老人婦科出血 瀏覽:799
老年策劃活動的得與失 瀏覽:981
周口養老金補繳 瀏覽:957
坐立前屈怎麼養生 瀏覽:109
有關重陽節的卡片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