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孝道的四重境界是什麼
孝有四個境界:孝身、孝心、孝志、孝慧。
一是孝身。即從身體上表現出來的孝道,如多做家務,從體力上與父母分擔壓力,用自己的力量為父母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是孝慧。當孩子們長大了,擁有了自己廣闊的世界,他們應該想辦法提高父母的智慧,讓父母可以盡情享受,甚至做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得到他們最堅定的信仰支持,成為真正有權勢、不懼疾病和死亡的聰明老人。
“孝”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倫理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它始終閃耀著永恆的光芒。
2. 做父母的分為六個層次,大家知道哪些
當孩子來到父母身邊的時候,可能會經歷從不懂事到懂事的時期,但是孩子是第一次來到父母的身邊成為父母的寶貝,而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深愛自己的孩子的,只不過在愛孩子的過程中是愛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做父母的也分為六個層次,那麼層次的話肯定就是由淺入深,最高層次的父母肯定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父母,他們的教育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一:認為錢就是愛的表達。做父母最淺的一層表達就是用錢去表達,在很多父母的心目中就覺得只要是給孩子足夠的錢花,能夠給她創造好的物質條件那就是好,畢竟有了錢就有了一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錢在他們的心中或許就是最不需要的東西,自己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關心和愛護。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始終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可以給孩子合理的建議,但是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思想家在孩子的身上,不然的話則會引起相反的效果。
3. 做父母的分為六個層次,你知道哪些
先知什麼叫命,命就是天註定的不可改變的,照這么說這不是迷信嗎?不對,人在來這世界只前你不知道你的父母是什麼階級層次,是高幹或是富人,還是窮人,上天安排你到哪裡就是哪裡,沒有選擇全,你說,我說的對不,換句話說這就是命。但是孩子的命運跟父母階級層次有直接關系,家庭好,他的環境就好,父母是孩的第一印老師,這個很重要,如果換個家,非常窮,生活環境差,父母沒文化,這個孩子的啟蒙教育就很差,跟前者相比就落後,沒法比,說了這么多跟提的問題沒多大關系,有,命運受教育成度和環境因素有直接關系。
家庭的影響很重要,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經濟條件富裕的家庭,他們怎天不愁穿吃,不少錢用,不為生活而忙祿,趾高氣揚任性。但窮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每天要為生活而奔波,為沒錢而忙祿,這就是現實,實也,命也,運也,不可抗拒。
父母的階級層次,不能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父母給了孩子一生開始的環境,環境好,孩子的成長就有優越感;環境不好,孩子的成長多少都有點自卑。等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父母的階級層次高,能提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父母的階級層次低,那麼孩子的發展只能靠自己去爭取。
父母的階層層次雖然不能完全決定孩子的命運,卻能大大影響孩子的命運。父母的階層層次能為孩子創造環境和鋪路,走不走,什麼走,走多遠,得靠孩子自己的性格偏好和個人能力。就像阿斗雖然不能恢復漢室江山,至少也能坐享半壁江山幾十年。如果阿斗生在亂世大上海,估計也是碼頭工薪簇,憑自己能力造詣再努力一萬年也登不上帝位。
4. 父母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哪些層次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致可以被分為5個層次,首先第1個層次就是捨得給孩子花錢。這種家長的家庭條件相對而言是比較好的,所以在孩子需要東西的時候都會給孩子買,如果說孩子所需要的東西比較貴重的話,家長也並不會選擇推脫。這個層次的家長滿足了小孩子最低層次的要求,所以這也是第1個層次的家長。第2個層次的家長就是捨得給孩子花時間,願意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第5個層次的家長則是懂得支持自己的孩子,也願意鼓勵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同樣也做最真實的自己。因為有些家長對孩子總是一種打擊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可能會影響到小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說這個層次的家長也是非常棒的一種家長,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下長大的孩子,多半都會比較自信。
5. 做父母的分為六個層次,分別都是哪些層次
家長們盡最大努力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這個級別的家長真正意識到,他們都是明天陪他們去補習班的家長,這個級別的補習班屬於這個級別。完全跟隨孩子們機械化教育的趨勢,就等於拉著泥巴鼓勵他們,孩子更容易成為父母比較的工具。錯誤的教學是唯一沒有父母三個思維層次的教學。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不需要培養質疑和思考孩子的能力,但也要想想你自己教育的目標:我真的想通過教育來培養我的孩子。
如果我們把父母分為六個層次,你在哪裡?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種父母。大多數DELE都有嚴格的教育風格。當你的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是主要的老師,他們永遠不會退休,對孩子的生活負責。不管你面對什麼樣的動物。有六個級別的父母,父母的級別決定了孩子的身高,你是什麼樣的人,已經達到這種培養水平的父母開始看到了出路,他們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一些達到這一水平的家長積極研究他們孩子的教育方法。
6. 孝順父母的五個層次
1、要主動用心供養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應該仔細觀察父母有什麼需要,主動為父母准備好,不要等父母張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遠不會張口跟孩子要東西。等父母開始要東西了,就已經說明,你對父母實在是太不用心了。
2,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子女的生日,父母永遠都不會忘記,父母的生日,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父母不一定希望生日過得多麼熱鬧排場,希望收到多少禮物,但起碼你要記住給父母打個電話,告訴她:「生日快樂!」
3,要經常給父母拍照。現在拍照方便了,在給寶寶拍照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給父母拍照。父母年事已高,拍照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沒准兒哪一天她們就會撒手人寰,到時候再想拍,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4,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如果能守護在父母身邊,那當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一定要記得多打打電話。父母不打給我們,是因為怕打擾我們的工作生活,是怕拖累我們。能夠和子女聊天,其實是父母最開心的事。
5,跟父母聊天要有耐心。不管是當面和父母聊天,還是打電話,一定要有耐心,老人年齡大了,耳朵可能會有點兒背,她如果聽不清,自己就已經很難受了。你就大點聲,或者多說幾遍,千萬不要有厭煩的情緒,不要讓父母傷心,想想我們兒時的時候,父母何曾厭煩過我們?
6,食物要軟的、熱的。人老了,牙口大多不好,為父母買吃的,一定要軟的,容易消化的;為他們做飯菜,一定要燉爛,要熱的,不能涼的。
7,常帶老婆孩子回家看看。父母不盼望子女大富大貴,只盼望子女能夠平平安安、一家團圓,多回去看看父母,讓她們安心。
8,每年幫父母至少洗一次腳。父母照顧我們無微不至,尤其剛出生的三年,是最難照料的時期,即使現在每天照顧父母,也難報萬分之一的恩情。工作再忙,也要記住,每年至少為父母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剪一次指甲,或者梳一次頭,體驗一下父母當年為我們做的事情。
9,父母生病了要親自照料。孝道第一,其他第二,父母生病了,即使再忙,有再多的理由,也要放下,要親自照顧父母,不要找護工代替。強烈推薦大家看看三國時期李密先生的《陳情表》,看完後,相信你就不會再有任何借口了。
10,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弟子規》上講「首孝悌」,孝和悌是不可分開的,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們能夠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如果你和兄弟姐妹鬧矛盾,甚至吵架、打架,父母會很傷心。兄弟姐妹有困難,一定要盡全力幫忙,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在所不惜,這才叫親兄弟,這才叫一奶同胞,這才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11,要孝敬愛人的父母。夫妻雙方要互相孝敬對方的父母,老人才會安心。對愛人的父母不好,愛人心裡怎麼能夠好受?家庭怎麼能夠和睦?老人怎麼會安心呢?
12,要愛天下所有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每一個父母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們都要去愛。如果只愛自己的父母,卻不尊重別人的父母,別人又怎麼會尊重我們的父母呢?父母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我們又怎麼算得上是孝子呢?
7. 孝敬父母分為哪四個層次
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
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
———— 切記:百善孝為先
清明時節探亡魂,細雨紛飛似淚痕。
柳色梅花仍依舊,陰陽相隔夢晨昏。
又是一年清明雨紛紛,每至此時,點點灑灑的雨水都會澆在我們心上,一顆叫做思念的種子再次生長。
四月煙雨朦朧,美景美色,卻總帶著點淡淡的悲傷。我們緬懷先人,緬懷那些已遠去的至親家人。
思念之餘,我們更多的是學會珍惜,看看仍陪在自己身旁的至親,那一刻,最感慨的是,家人在,父母更健在。
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
待他長大成人後,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
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於是就問他:「為什麼要哭?」
伯俞回答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么做。但是今天母親打我,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這說明母親的身體愈來愈虛弱,我奉養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從中來。」
這個小故事,讓人感動不已。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卻永無法彌補……
這世上有一種幸福,叫「父母在」。
家有老人,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永恆的親情還在。工作和事業失敗了,可以重來。孝敬父母的時光卻永遠不能重來。
當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盡孝。
父母尚在,也昭示著生命的黃昏離我們還很遠。在生命的正午,我們還有許多的時間把夢想變為現實,腳下生活的路,還是那麼的陽光燦爛。
上有老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幸福。因為我們已經褪去了青春的青澀,洗盡了生活的鉛華,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報,懂得了珍惜和付出。
有父母,有家,有愛,無論多麼的辛苦和勞累,都是幸福的。
這世間,有一種壓力,叫做上有老。有一種責任,叫做上有老。更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
老人終有一天會和我們分手。到那個時候,上有老的日子,便會成為最珍視的記憶和一生的懷念。
每想到這一點,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去珍惜生命里上有老的日子,那是上蒼賜予自己最美好的一世情緣。
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其實是人生最充實最幸福的日子。
祝天下的爸爸媽媽們平安幸福,健康長壽!
讓我們一起珍惜「上有老 父母在「 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