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關於寫父母的作品有哪些

關於寫父母的作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5 19:47:00

『壹』 請你下你的同學推薦一部以親人為記述和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並推員說明推薦理由

朱自清的《背影》,裡面細節,動作和神態描寫很多,可以看出父親對他的愛,寫的很好很感人

『貳』 關於父母對我的愛有場景和細節描寫的文章(是著名作家寫的)

摘要 1、《背影》

『叄』 有關父母辛苦的著名作家寫的文章

《父親的病》

大約十多年前罷,S城中曾經盛傳過一個名醫的故事:

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他們只得都依他。待去時,卻只是草草地一看,說道「不要緊的」,開一張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錢,第二天又來請了。他一到門,只見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葯,好得多了,所以再請你來復診一回。」

仍舊引到房裡,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沒有脈,於是點點頭道,「唔,這病我明白了。」從從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葯方紙,提筆寫道:

「憑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畫押。

「先生,這病看來很不輕了,用葯怕還得重一點罷。」主人在背後說。

「可以,」他說。於是另開了一張方:

「憑票付英洋貳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畫押。

這樣,主人就收了葯方,很客氣地送他出來了。

我曾經和這名醫周旋過兩整年,因為他隔日一回,來診我的父親的病[2]。那時雖然已經很有名,但還不至於闊得這樣不耐煩;可是診金卻已經是一元四角。現在的都市上,診金一次十元並不算奇,可是那時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張羅的了;又何況是隔日一次。

他大概的確有些特別,據輿論說,用葯就與眾不同。我不知道葯品,所覺得的,就是「葯引」的難得,新方一換,就得忙一大場。先買葯,再尋葯引。「生薑」兩片,竹葉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

起碼是蘆根,須到河邊去掘;一到經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尋兩三天。可是說也奇怪,大約後來總沒有購求不到的。

據輿論說,神妙就在這地方。先前有一個病人,百葯無效;待到遇見了什麼葉天士先生,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葯引: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醫者,意也。」

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其先百葯不投,今以秋氣動之,以氣感氣,所以……。我雖然並不瞭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靈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於還要拼了性命,跑進深山裡去采呢。

這樣有兩年,漸漸地熟識,幾乎是朋友了。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床;我對於經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漸失了信仰,采辦葯引似乎再沒有先前一般踴躍了。

正在這時候,他有一天來診,問過病狀,便極其誠懇地說:「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這里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我薦他來看一看,我可以寫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進來時,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和大家談論,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他因為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為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係。

但另外有什麼法子呢?本城的名醫,除他之外,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明天就請陳蓮河。

陳蓮河的診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醫的臉是圓而胖的,他卻長而胖了:這一點頗不同。還有用葯也不同。前回的名醫是一個人還可以辦的,這一回卻是一個人有些辦不妥帖了,因為他一張葯方上,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葯引。

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註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蟲也要貞節,續弦或再醮,連做葯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並不為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

然而還有「平地木十株」呢,這可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問葯店,問鄉下人,問賣草葯的,問老年人,問讀書人,問木匠,都只是搖搖頭,臨末才記起了那遠房的叔祖,愛種一點花木的老人,跑去一問,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稱為「老弗大」。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葯引尋到了,然而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葯:敗鼓皮丸。這「敗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水腫一名鼓脹,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清朝的剛毅因為憎恨「洋鬼子」,預備打他們,練了些兵稱作「虎神營」,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這道理。可惜這一種神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離我家就有五里,但這卻不像平地木那樣,必須暗中摸索了,陳蓮河先生開方之後,就懇切詳細地給我們說明。

「我有一種丹,」有一回陳蓮河先生說,「點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見效。因為舌乃心之靈苗……。價錢也並不貴,只要兩塊錢一盒……。」

我父親沉思了一會,搖搖頭。

「我這樣用葯還會不大見效,」有一回陳蓮河先生又說,「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麼冤愆(qiān)……。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親沉思了一會,搖搖頭。

凡國手,都能夠起死回生的,我們走過醫生的門前,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扁額。現在是讓步一點了,連醫生自己也說道:「西醫長於外科,中醫長於內科。」但是S城那時不但沒有西醫,並且誰也還沒有想到天下有所謂西醫,因此無論什麼,都只能由軒轅岐伯的嫡派門徒包辦。

軒轅時候是巫醫不分的,所以直到現在,他的門徒就還見鬼,而且覺得「舌乃心之靈苗」。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也無從醫治的。

不肯用靈丹點在舌頭上,又想不出「冤愆」來,自然,單吃了一百多天的「敗鼓皮丸」有什麼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床上喘氣了。

還請一回陳蓮河先生,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舊泰然地開了一張方,但已停止敗鼓皮丸不用,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葯就煎好,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

從此我便不再和陳蓮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時看見他坐在三名轎夫的快轎里飛一般抬過;聽說他現在還康健,一面行醫,一面還做中醫什麼學報,正在和只長於外科的西醫奮斗哩。

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

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我有時竟至於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的,我很愛我的父親。便是現在,也還是這樣想。

早晨,住在一門里的衍太太進來了。她是一個精通禮節的婦人,說我們不應該空等著。於是給他換衣服;又將紙錠和一種什麼《高王經》燒成灰,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里……。

「叫呀,你父親要斷氣了。快叫呀!」衍太太說。

「父親!父親!」我就叫起來。

「大聲!他聽不見。還不快叫?!」

「父親!!!父親!!!」

他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彷彿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說。

「父親!!!」

「什麼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說,又較急地喘著氣,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

「父親!!!」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氣。

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

十月七日。

《父親的病》選自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發表於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

作者用諷刺的筆調寫了庸醫誤人,以兩個「名醫」的葯引一個比一個獨特,表現了某些中醫的故作高深,通過他們的相繼借故辭去,體現出父親的病一步步惡化,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了對名醫們庸醫誤人、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嘆中讓人體會人生的傷悲。

(3)關於寫父母的作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

在《朝花夕拾》里讀到了青年的魯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氣。《瑣記》里寫到,在父親因庸醫愚昧而去世後,為避開那無聊的流言,也為了母親,魯迅毅然到陌生的他鄉求學。

在日本留學時,為了救國圖存,毅然謝絕了藤野先生的極力挽留,又放棄自己的專業,孤獨地投入艱難的文藝運動——雖然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輕描淡寫,但是蘊藏在字里行間的那股無形的愛國熱情,把每位讀者的心都點燃了,這是在許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覺。

曾有一位日本學者說:「縱使日本有一千個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國,因為中國有位魯迅。」

人生閱歷的疏密、時代氛圍的錯落,造就了不同時代不同人的思想。過多的「鬥士」形象的渲染,讓人過多的感受到魯迅的「冷峻」,就像最常見的那張他的照片。

當我們拋開魯迅身上的光環,細細品讀《朝花夕拾》,就會發現他內心深處的一片凈土。正是在這片凈土上,散發著許多人性的靈光,使他的文章洋溢出濃濃暖意。

『肆』 名家描寫父親的散文有哪些

朱自清的《背影》
魯迅《父親的病》(語文課文上的)
貝利那篇《第一千個球》里也有關於父親的大段感人描寫
趙麗宏的《揮手》
黃邦齋《半截潛力的父愛》
賈平凹的《酒》
額。。。不是很記得了。。。

『伍』 誰推薦下感人好看的關於父母,親情的現當代文學小說。最好是比較有名的名人大師的作品,謝謝

《多年父子成兄弟》、《妞妞——一位父親的札記》(長篇)
《父子情》

『陸』 寫母愛的文學作品

寫母親的詩歌
紙船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永恆的媽媽
當第一次睜開初生的雙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無比聖潔 慈愛的睇視和欣喜的淚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細的盯著你 你朦朧無知的心本能地律動 卻無法表述親情只一陣四肢亂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聲啼哭 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撫育 終於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軀 在調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後 決不等待,徑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寶的第一聲——媽媽 這是最感人的原始蘊蓄 無論世界上流韻著多少種語言 只有這一聲呼喊絕對的相同 沒有什麼樂音,沒有什麼詩歌 能比這一聲更動人

遊子吟
群山不願送走夕陽 多情的水手不願遠航。希望在召喚。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自由的心在飛翔。母親你牽掛我嗎?母親不安的望著我。母親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嗎?母親欣慰的看著我。 聽火車氣聲,笛聲…… 隔著窗戶緊緊握著一雙手。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別老母 【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十五 【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墨萱圖 【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
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誰氏子 【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寫母親的散文:
想飛,心卻倦了。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的心總渴望獨立。多少次,試過逃出父母雙翼的庇護,獨辟一條荊棘叢生之路,在暴風雨中鍍煉自己的翅膀。
也許,老天爺發現了我這一貪念,讓我進了這一所全日制的高中,終於可以擺脫媽媽的嘮叨了。
高高的教學樓,寬暢的食堂,擁擠的超市,陌生的面孔,一切令我新奇而興奮。然而,當一切都熟悉後,一種難以忍受的孤獨和空虛卻占據了我的心。繁重的學習讓我感到壓抑和沉悶,孱弱的身體使我整日昏昏沉沉,我感到痛苦,想回一次家,但昔日的壯志豪情使我忍了下來。
秋天似乎來得很早,剛入秋,就感到一絲寒意。瑟瑟的冷風漫無邊際地刮著,使窗戶隨隙發出一陣陣鳴叫。
我獃獃地坐在座位上看雜志,看到了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是我不禁想起了媽媽......
以前有的晚上學習到很晚,這時,媽媽就會端來我最喜歡的綠豆湯,慈祥地看著我,把湯一口一口喝完。然後替我整理好床,勸我早點去睡覺;有時,在外面受了氣,就在媽媽面前大發脾氣,但媽媽從不計較,反而還安慰我,是我心情好起來;以前......
我這時才體會到叨嘮的優美,那昔日煩人的話現在回想起來是那麼的溫暖。
「鈴---」下課的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一陣飛快來到電話亭,撥通了家裡的電話號碼,電話的另一頭傳來媽媽那慈祥的聲音。
「喂,你找誰?」
「媽,是我。」我低聲地說道。
「**,你在學校好嗎?身體好不好,一個人要當心身體。現在天氣冷了,注意加衣服。吃得習慣嗎?......」
「好,一切都好......」我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
曾經我一度認為,我是一個不會動情,不會流淚的人,然而在媽媽面前,卻毫無掩飾地流下了淚。
周末,坐在回家的車上,心情特別開朗。我這才明白,無論我飛得多遠,也永遠像一隻風箏一樣離不開媽媽的視線。
母親,是系在心頭的線。拉得越久越遠,心就越痛。

感人事跡:
《血色母愛》的報道中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下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著她的女兒整天悶悶不樂,便決定帶她的女兒去滑雪,還買了兩件銀色麵包服,讓她女兒高興。但不幸的事卻發生了:她們太興奮,滑得遠離了指定的地方,導致雪崩,母親倆穿的銀灰色衣服與白色相似,救援飛機根本看不到她們,母女倆都要凍僵了。最後,母親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鮮血寫了「SOS」使她的女兒獲救,而這位偉大的母親卻因失血過多,永遠地離開了她的女兒

動物世界中的母與子也會令人感動:
一個獵人追殺一隻藏羚羊,眼看走投無路時,這只藏羚羊突然不在奔跑,而是面對獵人跪下了,獵人感到奇怪,但未動惻隱之心,舉槍打死了羚羊。回到駐地,獵人解剖發現,原來這只羊的腹中竟有一個胎兒。獵人明白了,她的求饒正是為了孩子。獵人十分後悔,丟掉獵槍,再也不打獵了。

展現母親形象的繪畫、雕塑、影視、廣告類:
電影《漂亮媽媽》講述的是女工孫麗英的兒子鄭大先天失聰,她的丈夫因此離她而去,家庭破裂了。在母親的心中,失聰的兒子和別的孩子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戴助聽器和戴副眼鏡是一樣的自然。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了孫麗英善良的意願,她的前夫又遭遇車禍身亡,接二連三的不幸令這個女人彷徨無助,「要讓他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這一目標使她變得堅強起來,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她沒有倒下,這就是母愛的力量。再如雲南省騰沖縣騰越廣場的「高黎貢山--母親」的鍛銅雕塑,它坐落於中緬邊境地區騰沖縣,高12.9米,造型由母親頭像和形如大山的山體組成,山體上的6幅浮雕,展示了高黎貢山秀麗山川和人民的英姿。這顯示了是中國人民對母親至高無上的敬意。

描寫母愛的格言:
母親是偉大的!
——魯迅

無知是迷信之母。
——巴爾扎克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愛是世間最真摯的愛。
——董寶平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俗語: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失敗是成功之母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兒行千里母擔憂。
養兒方知父母恩。
天地寬大,父母恩大。

『柒』 關心父母長輩、關心友愛同伴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宗璞寫得《哭小弟》很感人。韓愈(給侄兒)和袁枚(給妹妹)寫過悼文,讀了眼淚嘩嘩的。
朱自清的《背影》算不算?
《愛的教育》的確是關於親情友情的典型。還有《小婦人》也算包含手足之情。

『捌』 感恩父母的書有哪些

《享受父愛》描述了一個平凡而厚重的父親的一生。曾明俊生活在大山之中,八十一年的一生歷經兩個朝代,承受著親人相繼離開的巨大打擊,面對兵災匪難,被老虎抓傷、被毒蛇咬傷、自己蒙冤、至親蒙冤等種種磨難,他都傾盡心血汗水挺過來了,他撐起了一個家,一個有太多不幸、太多坎坷的家,一個喜怒哀樂都烙有時代印記的農家,並讓這個家火熱著每個孩子的心。

《女兒,爸爸陪你一起成長》

兩雙腳,兩雙鞋,統一步調,一起改變,一起成長……海浪拍打沙灘細碎的聲音,伴著你清脆的笑聲,牽著你的小手,彷彿還是昨天,如今你儼然長大……

這不是一本平凡的教育書,而是一本展現親子情懷,富有人生哲理,激發心靈最美好的詩一般的愛的教育。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擁有深厚寬廣的靈魂,擁有照亮孩子人生的力量。

《納尼亞傳奇》

寫給孩子的魔幻冒險故事,該書共七本,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它的故事以正義與邪惡的斗爭為線索展開,寓意深刻,並富於戲劇性,情節緊張,曲折動人,想像奇特、引人入勝。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兒童讀物,也被一些批評家、出版商和教育界人士公認為20世紀最佳兒童圖書之一。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做父親的關注女兒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開,女兒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樣反過來影響父親對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親提供了他們父女倆生命歷程中的點滴瞬間的照片,這一切都構成了人間最美的畫面。

張大春說他們那一代的父母大多話少,生養子女無論是教之以德、誨之以禮、授之以技、傳之以術,多屬「吉人詞寡」之類。那一輩的人,是不會將他們的心事情懷暴露得太多或太深的。若是放在文本的傳統看去,就連以給兒子寫家信而傳世的傅雷,或者是在病榻上不斷向女兒告白心緒的梁啟超,都沒有敞然交代自己生命瑣屑的用意。無論是藝術或政治,他們都在「大於一個人」的面向上標定了自己的位置。

《參與孩子的成長》

正是薛涌身為一個中國爸爸在美國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受中西兩種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華之作,書中既融入了當前美國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又有作者在育兒過程中的實操經驗。是一本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個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評價:他不僅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術,更是要您懂得培養孩子之道。從他的文字里悟道,開發出適合自己家庭狀況的術。

《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虧欠是他一生麻煩,使李文不能跟他住,不能好好教育她;

李敖對李文的最大恩德是他始終堅壁清野,使李文念美國學校,不念三民主義,不受國民黨教育的污染。

閱讀全文

與關於寫父母的作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精神病人怨恨父母怎麼辦 瀏覽:11
賀卡怎麼做簡單又漂亮重陽節 瀏覽:45
北京城市戶口70歲以上老人有何 瀏覽:270
寫重陽節的作文200字 瀏覽:995
男性達60周歲還屬於合法勞動用工嗎 瀏覽:953
孝敬之星的自我評價 瀏覽:134
老人80歲送什麼禮物 瀏覽:701
嬲小強孝順 瀏覽:990
2016年退休補發工資嗎 瀏覽:316
農村的社保是不是55周歲退休 瀏覽:612
重陽節活動猜謎活動反思 瀏覽:680
孝敬父母的圖片和故事300字 瀏覽:938
以孝敬懂 瀏覽:213
21世紀如何關愛老年人 瀏覽:963
狗去哪裡體檢 瀏覽:734
男同志健康體檢都需要查什麼 瀏覽:673
養生堂何首烏如何烏發 瀏覽:609
養老地產到底有多少錢 瀏覽:117
親人不認父母該怎麼辦 瀏覽:604
給80歲的老人買什麼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