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父母不能成為孩子的絕路

為什麼父母不能成為孩子的絕路

發布時間:2022-06-05 15:28:31

① 父母做損禍害子女是為什麼

心理變態,人渣,控制欲強,自私,惡毒,孩子只是他們可打可罵的出氣筒,沒有法律管人身安全,他們則會認為,我給了你生命(雖然是意外),而且養你長大(不情不願,天天家暴,孩子飯不太能吃不上得被撫養長大),哪怕是要你的命,你也得給我!畜生一樣的狗東西,等我老了,你還得把我好好地撫養,不能是,家暴,讓他餓,呵呵。父母真是社會禍害,殘害了不少祖國花朵,從社會新一代上製造一個個很難成為國之棟梁的人。國家要不嚴查,國家利益就會一直被這些禍害父母所蠶食。

② 《小歡喜》宋倩女兒跳海:家長的控制欲是如何一步一步逼孩子走向末路的

第一:逼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完全不在乎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天賦。
第二:做事情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家長也是從孩子長大的,但是長大後就忘了自己作為孩子的時候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才能完美的處理事情。
第三:沒有以身作則,當著孩子面做一些孩子的年齡段不應該了解的事情,導致孩子學習了不良的習慣,養成了不良的想法風氣,進而一步一步走向深淵。

③ 老師說了什麼逼孩子走上絕路

那你應該問這個老師啊,誰知道當時老師說啥了!

④ 父母怎樣容易把兒子逼到絕路

小兄弟趁早走路,越遠越好!別與他們聯系,自己創家當去吧,或許還有人生,先自救,多年再說別的!不然五十多了依然單身。一無所有!

⑤ 上帝不公,父母為什麼要逼我上絕路

我想你把 「愛」 與 「被分配到關心的時間」 混在一起了。

我的兩個小孩(一男一女) 經常為了我們比較愛那一個爭吵不休。 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給他們的答案也不一樣。現在他們都長大了。 一個已經大學畢業在做事了, 一個還在大學念書。 他們都說要供養我們終老, 因為他們都知道我們是如何的愛他們。 我來幫你了解父母愛子女是怎麼一回事。

小孩1~6 歲的時候, 最讓父母操心的就是生病及安全。尤其是2~3歲的時候經常中耳炎及百日咳。孩子還不會講話或是表達能力不夠。當父母看到孩子一臉漲得通紅, 發燒, 咳嗽, 哭到聲音沙啞,。。。又說不出話來的時候,父母的心都快碎了。你說這時候, 父母還有多少心力來關心11,12 歲多愁善感的女孩。 更何況你父母得了一對龍鳳胎, 更是忙得不可分身。

其實你也經歷過1~6歲的日子。 你父母疼愛你就像這過去五六年他們花了很大的時間在你的弟妹身上一樣。但是那時你還很小, 你不會記得的。 等你的弟妹長大了, 你父母還有可能得到一個小寶寶的話, 他們也會一樣嫉妒最小的弟弟或是妹妹的。 他們也是一樣不記得當時他們在1~6的時候父母是如何的操心他們。 其實父母對每個孩子都是相同疼愛的, 只是不同的年紀愛的方式及所花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我是老大, 我的情形也差不多是一樣的。 當我十五六歲的時候也是常常抱怨父母沒有給我足夠的愛。 其實我父母已經決定我長大了,不能天天再摟摟抱抱的。 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適當地表達他們的愛, 加上我妹妹需要他們大量的時間去操心, 所以我的失落感就比較大了。 後來我在學校及教會團契里很活躍, 那段尷尬的歲月有就這么過去了。

希望這樣的回答, 給你一點啟發。 堅強起來, 說不定明天就有一個可愛的男孩來安慰你。 一切愁眉苦臉就要煙消雲散了。願上帝祝福你有一個日麗風和的明天。

⑥ 為什麼層次低的父母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第一,無法心平氣和的進行溝通
簡單地說,情商低的父母難以和子女進行心平氣和、有建設性、有意義的對話。
他們交流時不是就事論事,理性平靜地討論,而只顧單向輸出自己的想法和評價——往往都是情緒化、片面的想法和評價,極少考慮子女的心情、本意、承受能力。對話可以從一件極小的事情,迅速拉高為對子女為人、成長、甚至人格的負面評判,變成對子女實質性的「人身攻擊」。
這會日益降低子女與父母的交流意願,讓子女下意識地想在情感上疏離父母;還會無形中造成子女的性格缺陷,讓子女難以習得合宜的人際交往模式;甚至讓子女在自己日後的親子關系中踩雷。
第二 ,無法成為孩子的人生燈塔
因為父母的情商太低,會讓孩子走太多的彎路,自卑許多年。花太多太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別人在念書,你在處理不良情緒。別人在進修,你在處理不良情緒後遺。別人在思考未來,你在處理不良情緒。
父母不但沒有成為孩子的燈塔,還在孩子人生路上設置了很多坎,讓孩子膽小自卑,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第三,無法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模仿對象,父母的為人處事,就是孩子的為人處事 ,
父母遇事則亂,只會煩鬧焦慮,哭泣,悲觀絕望,抱怨,吵架,頹廢,破罐破摔,不會控制情緒等等,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不擅長用靈活和良好的方式處事,反而容易越鬧越大,或者輕言放棄,沒有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父母一味挑剔,指責,悲觀,刻薄,不善於表達愛,贊揚,不善於發現美和事物積極的一面,不善於表現出自己積極向上的一面,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是嚴重的打擊,那麼孩子也可能成為一個刻薄並且小心翼翼活著,不敢說,不敢想,不敢做,生怕出錯的刻板之人,過於強調踏實,老實,包容,妥協,遷就等等,孩子長大可能成為老好人,不知爭取,不知捍衛自己,不懂拒絕,不知社會競爭需要明爭暗奪,容易吃虧
第四,無法成為溫暖的港灣
兒時能得到父母溫情、長大後生活滿意度較高,心理更健康。情商高的父母會長說「你盡管出去做你的事,不用擔心我。」
情商低的父母會包辦一切,由於自己缺乏安全感,就把保險都強加在了孩子身上,
這個是一些父母的通用做法:「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少年宮。7歲:我給你報了奧數班。15歲: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18歲: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23歲:我給你報考了公務員。32歲:我給你報了《非誠勿擾》……「
替孩子決定一切,又替孩子扛起一切,也許結果並不美好,於是情商低的父母往往會得到一個事與願違的結果:握緊的沙,卻流逝得越快。真正情商高的父母,都懂得得體地退出,懂的寬嚴相濟,一句鼓勵「你翅膀硬了,可以放飛了。」成為孩子背後的支撐,無論他們走到哪裡,都不會害怕,練就一個「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博大胸懷。

⑦ 父母不能「替代」孩子成長,為什麼這么說

是因為父母只能夠陪伴孩子一段的時間,而且在後來的生活當中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成長。

⑧ 把子女造成內向性格的父母是禍害,內向的人當不了:律師、主持人、導游、記者、教師、推銷、演員、老闆

性格與遺傳有關,也與家庭環境有關

但是性格內向的人對於職業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不是絕對的

需要客觀的看待

不要將所有的不幸都歸咎於性格和父母

這是不負責任的,也是逃避責任的行為

你最應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⑨ 我父母己經把我逼上絕路啦!一點辦法都沒啦!我是不是該走也

有些時候父母說為自己好,但他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價值觀養育自己的孩子而達到問心無愧,卻不是真正地考慮孩子的感受,漸漸地把他們逼上絕境。以逼上絕路的恨和養育之恩相抵,作為長輩的他們肯定會不甘,會說養育之恩永遠無法報答,作為過來人我已經有過無數次輕生的念頭,但平靜下開後,我不會恨他們,我會盡自己所能讓他們物質生活上過的好一點,只求他們放我一條生路,別再把我當作婚姻家庭的附屬品,承認我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有權利選自自己想過的生活。

⑩ 為何女兒交個男朋友父母卻把女兒逼上絕路

新社會 新思想了 應相信自己女兒的決定 過於干涉就容易把孩子逼上絕路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父母不能成為孩子的絕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