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是什麼
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如下:
一、心理特點:六年級的學生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莫名的躁動,不愛聽老師的說教,行動隨意,想法自由。其實並不奇怪,這就是學生進入青春期的表現。心理特點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甚至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很穩定。造成這種情況的最主原因,是青春期的生理發育與性的成熟。因此,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十分重要。
2、對異性的關注。希望異性關注自己並受到異性喜愛,喜歡和異性在一起。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一些現象:有女孩子在場,男孩變得格外興奮,以「男子漢」的姿態博取女孩子的喜愛;與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愛打扮,故作姿態,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
3、個體心理的發展。青春期中,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的大大加強了,不但興趣、愛好變得更加廣泛、穩定,而且漸漸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標准。
使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於意志力還不夠堅強,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夠好。
二、教育方法:家長應該密切地關注孩子這時候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學習的同時培養孩子良好心理素質,增加和孩子的互動,多理解和多溝通,教育發展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幾點建議:
1、尊重孩子,多鼓勵。
家長不應該總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要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2、換位思考,找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面對孩子做出的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他們為什麼這么做。
3、平等交流,穩情緒。
要做到這點,家長就不應該老是講成績,這會增加他們的壓力。交流時,可以從家事入手。
4、自控情緒,會傾聽。
家長要在冷靜後,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到能不動手就不動手。
5、允許犯錯,少束縛。
孩子在這個時期是行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
6、適當減負,少壓力。
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玩的時間,給他們快樂的童年,而不應該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Ⅱ 作為六年級家長應該如何去做
1.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六年級的孩子們將要進入或者正在進入人生的關鍵時期—青春期,家長應該通過學習了解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和溝通。家長可能會感到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易怒,脾氣暴,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和家長之間,甚至和老師之間容易產生各種矛盾,做老師的、作家長的既要理解孩子的這種變化,又要正確的疏導孩子,既不可聽之任之,也不可簡單粗暴,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六年級孩子在學校是高年級,其實還是個孩子,有幾個懂得學習是為自己學的?因為賭氣而不學習的孩子大有人在,老師也很無奈。
2. 隨著電腦的普及,想讓孩子遠離電腦的可能性太小了,但上網玩電腦要有節制,要在你的監控范圍,電腦盡量不要放在孩子的房間,孩子在電腦上看什麼、干什麼、玩什麼家長應該心中有數。多一些時間關心孩子的交友、上網聊天等情況。還有手機,學校是不讓帶手機的,家長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給孩子配了手機,家長應有調控和要求。現在的孩子玩手機、電腦有時比大人都明白。
3. 六年級的下學期新授課程會早早就會結束,兩個月的總復習時間是單調、枯燥的,同時也是緊張的,這時老師、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急躁,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問題。五月份左右,可能孩子就開始在家長的帶領下參加各個初中的名目繁多的考試,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喪失信心,家長需適時給孩子鼓勵,和孩子交流。與孩子溝通時,家長的態度要溫和真誠,千萬不要居高臨下,用責備、質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更不能採取打罵的粗暴方式。家長可以嘗試各種做法,讓孩子卸掉「心理壓力」這個大包袱,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考試。對學習有些吃力的孩子,我們要注意保證他們掌握好基礎知識,不至於落後得太多,鼓勵他們鑽研適當難度的題目。而不是責難,如說「你怎麼這么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等傷刺孩子的語言,那樣的語言對孩子學習數學只有害處。現在的孩子可好面子了,聽同學說上這上哪,他也會有想法的。
Ⅲ 小學五六年級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
小學,根據我個人經歷,5、6年級這個也是快升初中的時候,一方面孩子學習,多關注一下,第二個,小學是孩子興趣成長的階段,看看孩子興趣在哪,家長可以做些引導。孩子的叛逆期處在初中和高中,這兩個階段家長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當然不是放任自流。
家長多陪陪孩子出去走走,戶外活動,帶著小孩出去玩玩,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也比較重
Ⅳ 孩子剛升入初中了,家長要注意什麼
孩子升初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①學業增多無所適從。 剛上初一,隨著科目的增加,孩子的成績有可能與小學階段產生落差,此時,家長和孩子都會產生焦慮情緒,認為每天學習時間不夠用,學不完知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家長和孩子都要坦然面對成績,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進行時間管理,與老師協調配合,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家長切忌盲目為孩子報許多課外輔導班,或額外為孩子加壓,導致孩子厭學等情緒的出現。
②自理、自律能力差。 從小學到初中,看似簡單的跨越,實則並不簡單。進入初一,孩子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角色定位,不再是兒童,而是有擔當的青少年。這個心理准備的過程,其實需要長期的鋪墊,在孩子五、六年級時,家長就應該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培養孩子的自理、自律能力,讓他們適當地做做家務,對於孩子玩電子游戲要有原則地進行時間管理等。
③思維習慣有差異。 初中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非常關鍵。學習的知識難度和廣度在增加,因此,在平時,做題、讀題、聽課都要專注,養成好習慣,同時,要善於發現問題,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善於總結,有主動探究的能力。不論是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還是心理方面,在新的階段,總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和孩子們要做好預判,智慧應對。
④錯誤的學習方法。 由於學習的課程增加了英語、歷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學和地理等,成倍的增加,照搬小學的學習方法是不可行的,而且有些孩子已經在民辦初中讀書,住校的生活必須獨立照顧自己,必須具備自學能力,還有自覺和主動學習,這個時候父母不在身邊,需要自己提醒自己去學習。因此,有必要學習一些諸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的快速閱讀方法,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快速理解和重點記憶,還能培養注意力、閱讀理解思維、記憶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這個階段要加強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化被動為主動,只有自己主動學習和自覺學習,才能順利和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進一步邁步高中階段的學習。
Ⅳ 小學六年級數學差,這時候的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輔導孩子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如果孩子的基礎本身就差,對於數學有一種畏懼的心情,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心平氣和——之前在網上看到輔導孩子功課而住院的家長,真是辛苦了。
作為父母,可能你已經失敗了一多半了。就現在的快節奏看,恐怕逆轉的機會不大了,如果你孩子聽話,肯吃苦,還有點機會改變。否則那都是瞎說。不是孩子不聰明,不是你家長不用心,也不是老師不好,是沒有時間了,你沒有時間做孩子工作,做了也不聽,你沒有時間輔導,他因為他落下的知識點太多,舊的還未學會新的又壓上來了,你沒有時間去培養他的分析能力,因為在適合的時候他錯過了沒有形成五年級課本要求的能力,不會獨立思考,只會依賴。你被你孩子搞的蒙頭轉向,你放手怕更落後,你繼續怕以後粘上,這就是很多家長的現狀。希望看到低年級的家長引以為戒。數學要在三年級前培養。切記!
Ⅵ 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有叛逆傾向,家長該怎麼辦
一定要引導孩子交那些能讓孩子「信心、陽光、快樂」的朋友,凈化孩子的學習環境。實在不行家長應該直接出面與學校配合進行干預。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切不可硬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雖然位卑言高,但我還是要堅定不移的宣傳下去。大家可在網路上搜索《腦殘與邪淫危害中國青少年》!每個孩子都為自己能取得好成績而努力過,之所以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是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
更喜歡電腦和手機。客觀的說,這都是正常的,如果一個孩子對新鮮事物不感興趣才是可怕的。不喜歡自己的老師,更有甚者是因為作業量多,不想寫。問清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帶孩子去醫院體會人間疾苦,當孩子了解到社會的殘酷後,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幾率便會增加。主要表現為對學習活動表現出無興趣、冷淡、厭倦等消極情緒,並逐漸將這種情緒表現在具體行動中。
孩子對學習沒有信心,我們就要學會去欣賞孩子,找孩子的優點,鼓勵他樹立起信心。家長也是要學習的,孩子不斷在變,你也要變,要變得智慧,變得可以積極影響孩子。以你為榜樣。把他送去技校學個技術出來也不至於賣苦力我的見解就那麼多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孩子本來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家長越努力教育更會適得其反。
Ⅶ 孩子上小學六年級,成績在班級排前幾名,放學回家就玩游戲,家長該怎麼管
“六年級孩子放學回家就打電腦游戲”這是許多家長和你一樣遇到的“看似簡單,實則頗難”的共同話題。引導得當,孩子迷途知返,仍是家裡的乖寶寶,學校里的好學生。處理不當,個別孩子就會沉溺於游戲之中而不能自拔…等到長大了、明白了,一切已成過去,悔之晚矣。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一:拋開學習,我們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不行的六年級的孩子他不知道什麼叫做適度游戲,十個學生就有八個戴著眼鏡,還有一個是不喜歡戴眼鏡,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折射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其實近視也是一種病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夠預防。
比如將適度的游戲和使用電子產品,給眼睛一個充足的休息時間。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成績不錯,那麼恭喜你,你可以讓他打下一個更扎實的基礎,這對於後面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說明孩子已經較別人那麼一點贏在了起跑線上,所以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你路向前。
《傷仲永》學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它需要長期的積累,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Ⅷ 孩子六年級,不好好學習家長該怎麼辦
小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爸爸媽媽非常關心的,如果經常是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孩子也出現厭學的心態,那麼父母會感到十分苦惱,想方設法讓學習成績提高,避免寶寶學習走下坡路的表現。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掌握適當的方法。那孩子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1、父母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問題。 孩子不愛學習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是不是對待孩子的期望過高,是不是過分的溺愛孩子,是不是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人父母平時應該多關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2、孩子不愛學習從客觀上尋找問題根源。 在學校是不是學習壓力過大,在學校同學之間是不是不和睦,學校的學習環境差,教師的管理方式不對,都能成為客觀原因。應該合理的教育孩子,讓孩子輕松度過客觀難關。
3、家長不應該盲目的指責,多方面勉勵孩子。 孩子不愛寫作業,不愛聽講課等不應該盲目指責,應該鼓勵孩子,指導學習計劃,逐步改掉不良學習習慣,引導孩子有規律性的學習生活。
孩子不好好學習怎麼回事
一、天生悟性較差,資質弱。大家不要鄙視我這么說,這是事實。悟性較差的本質在於你不能在一個領域(在學生來說就在某個學科)很快摸清門道,搞到方法。
二、外力導致分心。比如家庭等生活環境惡化,比如家庭貧困、父母關系不和三兩天干一架動不動說離婚。
三、天生聰穎,但缺乏激勵,也就是動力,表現為自製力不強。 如果小孩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也不願意學習,有可能是平常的誘惑力太大,比如打游戲或者是過度戶外活動等等。家長要多關注這些原因,平時應該要適當引導,不要讓孩子分神太久。另外也可以在學習中發掘一些樂趣,多鼓勵孩子,樹立堅強的自信。
Ⅸ 孩子正在讀六年級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正是由於許多家長在孩子上初中和初中時沒有在這方面給予很好的指導和鋪墊,導致了這些現象的普遍發生。為了防患於未然,父母應該在孩子上初中之前提前教育孩子,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備。
當一個孩子接觸到更多的科目時,他並不是那麼排斥,因為他可能在閱讀過程中接觸到了相關的知識。這位著名的老師建議六年級的學生應該熟練地識別和閱讀語音,掌握發音規則,根據發音規則拼寫和記憶單詞,結合語音復習小學所學的詞彙,並根據單詞中母音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對單詞進行分類和復習。小學生習慣於死記硬背。初中強調學生的探究精神。六年級學生應特別注意理解能力的培養。如果他們不追求“理解”,就很難有好的學習效果。初中的准備工作必須盡快開始。如果你打算進入一些更好的學校,你必須充分利用寒假。考試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Ⅹ 五六年級的孩子,在預習時的重點都有哪些父母該怎樣做
預習並不是正式的學習,更何況面對的是全新的內容,把握好一個度是十分重要的。
1.
家長指導孩子預習,直點撥預習方法,不要過多的去參與孩子預習的內容。更不要給孩子去講他所預習的知識點。
因為孩子預習的目的之一,就是鍛煉孩子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習力。如果你給孩子去講知識點,就成了你給孩子講授了,就喪失了孩子鍛煉自學能力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