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孝順父母的圖片!急!!
孝順父母不是用圖片的,而是行動
❷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是什麼意思
「父母在,不遠游」:中國的古老的傳統習慣,父母健在,子女不可遠游內。子女守侯容在爹娘的身邊,早晚請安,問寒問暖,盡其之孝道,使年邁的雙親在晚年能夠含飴弄孫,其樂融融。另外,那個時候通訊交通很不發達,常年在外的人,捎個信兒回家去都很困難,一旦做了他鄉的孤魂野鬼,痛斷心腸的是家鄉的二老。所以,父母守住兒女,盼他們平安,兒女守住父母,盼他們健康。就這樣,孝敬父母就不遠游,墨守成規了。這是眾多人的理解,但人們總是看到前部分卻忽略了後面的那句「遊必有方。」 這句話有3成意思1、就是若要去游歷就一定要有方向、去處,並且告訴父母你的去向、出去。好讓父母安心。2、就是出去游歷一定有目標、有目的、有意思。比如去周遊列國尋求知識之類,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去這地方玩玩就算。在父母的心中兒女有成就最是他們最大的欣慰。當然他們也渴望和子女朝夕相處。所以「遊必有方。」 的人們當你們有收獲之時不要忘記家裡的父母。常回家看看,這才是孝。
❸ 關於感恩父母的圖片(5張左右)
依次發
❹ 父親節圖片---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十張父母圖片。
看了這張圖片,很有感觸。大手和小手,形成一顆心。
❺ 好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當你想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時,你是怎麼做的?比如大家都在跳舞而你的孩子卻不跳時,你是怎麼做的?
❻ 急求「夕陽下兒女攙扶遲暮父母的背影」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F%A6%D1%F4%B1%B3%D3%B0&in=6662&cl=2&cm=1&sc=0&lm=-1&pn=106&rn=1&di=9875860065&ln=2000&fr=&ic=0&s=0&se=1
這個沒有兒女是一對老年人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8%B8%C4%B8&in=11197&cl=2&cm=1&sc=0&lm=-1&pn=1&rn=1&di=4386112740&ln=2000&fr=&ic=0&s=0&se=1
這個雖說達到你的要求了倒是貌似父母在攙扶他年齡也不是很大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0%A2%BE%B4%B8%B8%C4%B8&in=21901&cl=2&cm=1&sc=0&lm=-1&pn=0&rn=1&di=8856239178&ln=2000&fr=&ic=0&s=0&se=1這個差不多了但是貌似是早上的
不好找啊這些東西以前有好多但是都沒有存就給你找了這么多
不好意思啊你看看能不能用再說吧
❼ 我想找一張父母牽著孩子的手的背影圖片
如圖:
父母從小要給孩子植入分享家務的概念,哪怕是讓孩子幫著拿一雙拖鞋,倒一杯水,都能從小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會照顧父母的人。
其實讓孩子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有益。
曾有機構做過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要低於韓國、法國等國家。很多父母覺得做家務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與其做家務,倒不如讓孩子多學習一會。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孩子做家務有利於大腦的發育,所以我們帶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大腦得到更好發育。
教孩子做家務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教孩子對物品進行取捨,比如孩子的玩具、書本等一些物品。
朋友小麗,就是這樣,她會帶著孩子定期對物品進行取捨。
比如孩子的學慣用品,特別是壞掉的筆、無法用的塗改液、橡皮檫,她都會和孩子一起將這些物品扔掉。
慢慢多次整理後,孩子也學會了取捨, 慢慢等孩子長大以後,再培養孩子對家中物品的取捨。
教孩子對物品的取捨,不僅是在教孩子做家務,更多的是教孩子學會果斷處理問題,不拖泥帶水。
❽ 求一組表現父母和子女的圖片,急呀!!!
我只能粘十張圖片,下面是地址,您自己去看吧。看在我辛苦的份兒上,請採納我的答案吧^o^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0f73a0100f2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