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老了,怎樣才能讓父母生活得好一點
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晚年,而不再彼此傷害?
最健康的陪伴心態,最務實的應對建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父母把他們全部的愛,都給了我們,就算是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了,能夠自由飛翔了,我們依然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依然不在無時無刻不掛念著我們,掛念著我們的孩子。
去年國慶節放假,我從上海回老家,父親從抽屜里里掏出三包煙盒已經有些變形的煙。他說:「這幾包煙,你嘗嘗咋樣?」我故作平靜對父親說:「這些煙最貴的也就是二十幾塊錢,還沒有小蘇好抽呢,你自己留著抽吧。」他說,「給你吧,我習慣了抽這個。」說完他從上衣口袋摸出一支五塊的「紅旗渠」。
時光溯洄者說,讀別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從這本書中吸取些教訓,借鑒一點經驗,好讓我的父母能夠生活得更好一點。我現在還沒有看完,等有了新的心得體會,再分享給大家。
最後,時光溯洄者願你愛其所愛,得其所愛,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平安度春秋。本文由【時光溯洄者】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2. 獨生子女的父母老了,如何安度晚年針對此問題代表們提出了哪些建議
可以通過子女或者養老金安度晚年,人大代表提出為了讓獨生父母老了後有所依,建議各地新辦獨生子女養老院,並且在原本的基礎上給獨生子女父母增加10%~20%養老金。建議給獨生子,女父母發放養老補助,其子女可以適當減免稅費。
允許這些父母達到退休年齡後去投靠異地子女,人大代表認為獨生子女在工作的同時也要騰出時間照顧父母,隨著社會發展,現在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了主力軍,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擔當起責任。
但往往老年人犯病的幾率極大,真的難以想像,如果得了絕症自己該怎麼辦?究竟應該放棄還是掏空家底去治療?其實父母也不想拖累子女,奈何人人都重感情。只希望父母能夠在餘生無病痛,自己一定會盡力而為,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3. 父母退休後想再找點事做,如何幫助他們過好退休生活
這要看父母親的性格和身體狀況。總之,要讓父母有一個身心健康的退休生活。
拿我父母來舉例。
我母親事業心強,勤勞。退休後選擇再就業,依舊在崗位上發揮余熱。家裡有一塊兒小菜地,不工作時母親就去種地。晚上母親在家裡看醫書,繼續學習。在老家有我母親的工作30多年同事和朋友。母親有自己的朋友圈及同學圈,她們定時聚會,唱歌,跳舞,一起去看望90歲的老師等,生活安排的積極向上。我很放心。
我父親性格淡然恬適。退休後就讓父親和我一起居住。(母親不想在老家繼續工作時再來和我一起居住。不強求。我每天和母親視頻,定時回老家看望母親,各節日都會給父母准備禮物。) 我給父親一個吃喝玩樂的生活。父親喜歡看書,我就把書房讓給他。(自己另建一個屬於我的書房和工作室。)我父親身體欠佳,不適宜於重度勞作及劇烈活動。每天我會陪著父親,晚上走路半個小時足矣。平時我會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父親工作一輩子了,退休了,想休息了,那就讓他放心的休息。給父親准備喜歡看的書;喜歡喝的茶;喜歡吃的東西;為父親准備每日定時吃的葯;給父親准備健腦的游戲(以防健忘症);在陽台上建一個花圃,讓父親有輕度的勞作,看看花草也可身心愉悅;有時裝糊塗,讓父親幫我解決問題,讓他有種被需要感;平時遇見鄰居,讓父親和知心的鄰居聊幾句足矣。我父親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像母親是個外向熱情的人。對於父親的性格,我不強求他改變,只求他每天保持心情平和愉悅。
4. 如何讓父母退休後生活過得更充實
父母退休後,總有一個不太適應的過渡期,畢竟平時上班習慣了,一下子閑下來,身體和心裡都不習慣。
這個時候,身為子女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01 陪伴交流
知道父母辭職後,一定要抽時間多陪陪他們,在一起可以談談家裡的境況,說說自己的工作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兒女在忙些什麼,還可以請他們講講自己工作時的事情,最後旁敲側擊問一下他們退休後的打算。
陪伴和交流,可以讓他們有事做,以免閑的心煩。
陪伴和交流,可以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方便子女提出合理建議供他們參考。
陪伴和交流,可以加深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
02 參加社區活動
社區活動,一來離家裡近,方便上年紀的父母就近參加;二來,社區裡面的人相對熟悉,感情聯絡起來方便;三來,社區活動有社區的專職人員負責,比較正規、安全,父母過去,子女放心;最後社區活動豐富,父母們過去總能找到一款自己感興趣的參加。
03 帶孫子解悶
有的年輕家庭,不放心老人帶孩子,所以,會出現一種情況,老人閑死了,年輕人忙死了的狀況。
其實,年輕人,可以嘗試讓退休的父母帶孩子試試。父母有退休這一說,說明他們是有文化的人,帶孩子不至於和年輕人有太深的代溝。
父母帶孩子,不但可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還可以讓他們有事做,忙起來,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這樣子就不會被退休的壞情緒影響到,也就給兒女們省去了抽時間照顧他們的麻煩。
何樂而不為呢?
04 學習新事物
現在好多地方都有老年大學,父母退休後,如果沒有小孩子帶,也不喜歡社區這類型活動,可以建議他們去讀老年大學,完成年輕時未完的夢想。
05 外出旅遊
父母這一輩,大多很細辛苦,年輕時忙孩子、忙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出去旅遊。
等到退休後,就有大把的時間做這件事。
剛開始,作為孩子的我們,可以帶父母出遊,多帶幾次,他們自己就學會了買機票、火車票、聯系當地旅行社這些事情。接下來他們就可以自己出遊,或者跟老朋友們與其出遊。
外出旅遊,可以滿足他們半輩子未出遠門的遺憾,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還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
最重要的是,出遊可以讓他們越活越年輕。
5. 父母新型養老方式是怎樣的
人們總是覺得只要撫養一個孩子,他們就不必擔心自己的未來生活,因為許多人會以為自己努力工作才能把孩子撫養成人。在年老的時候,孩子應該負責撫養他們。實際上,這樣說是沒有錯的。為父母提供食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時候並非不是他們不想的,但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的。如今,當前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他們在生活中也面臨許多問題。年輕人不斷加班,擔心自己的生活,因此有時他們無法照顧老年人的生活。此外,如今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思維方式也大不相同,兩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會發生一些矛盾。這樣,恰恰相反,它傷害了他們之間的感情。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年輕人結婚後不願與老人住在一起的原因。一方面,另一方面,當年輕人希望老年人與他們同住時,那時,老年人有時不習慣在城市生活,
每個老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如果他們在一起生活,他們必須承擔其他一些習慣。例如,有些人喜歡早起,但有些人不習慣這一點。如果某人早起,可能會影響其他人。有些人喜歡吃便餐,有些人喜歡吃濃郁的風味,所以飯菜中會有一些。意見分歧,他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養成習慣,因此他們不會輕易改變。因此,即使有分歧,也不容易改變。盡管團體養老金是一種新型的養老金,但它不會打擾孩子,也不會花很多錢。許多人在一起生活。這樣的養老方式可以解決老年人所面臨的風險,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但實際上還不成熟。就像每個人的要求都不同一樣,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就是原因。養老方法可能適合某些人,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但這也是一種選擇。將來,養老也將成為一個大問題。如何提供養老服務取決於您自己的情況。
6. 父母老了你會怎樣照顧他 怎樣盡孝
我有以下幾點建議想要與大家分享:
一、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
對於我們的父母來說,他們並不缺錢,而缺的是孩子們的陪伴,所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如果說我們有空閑的時間,那麼我們就應該去陪伴自己的父母,並且聽一聽他們嘮的家常,說不定父母還會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就是這樣在陪伴自己的父母,雖然他們總是口是心非,但是實際上還是很享受我待在他們身邊的感覺。
二、多帶自己的父母外出旅遊。
當我們的父母年老以後,我們可以多帶自己的父母一起外出旅遊去玩耍,因為外面的世界特別的精彩,如果說一直都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那麼很容易封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對外界沒有任何的憧憬,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帶自己的父母去旅遊,並且去他們一直想去的地方,這樣他們的一生才能夠無怨無悔。
除此以外,我們還應該不定時的為家裡購買東西,尤其是那些比較昂貴的東西,父母平時都不捨得購買,如果說我們買給自己的父母,相信父母也會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即使是我們不經常回家,我們也應該經常與自己的父母保持電話聯系,並且詢問對方最近的身體情況,以及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這樣也是敬孝道的一種方式,希望大家都能夠採納這樣的一種觀念。
7. 當父母老了行動不便時,做兒女的該怎麼辦
現在單位屬於中堅力量的職場一族,正是事業上處於如日中天的時期,但是在家庭生活中,面對夫妻雙方日漸衰老的父母,行動越來越不便,生活自理能力日漸下降,對於子女的依賴不斷增加,應該怎麼面對父母?如何處理家庭事務?小編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與大家交流如下。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工作期間全力以赴專注職場不分神。 在上班時間中要全力以赴專注職場不分神,因為單位有千頭萬緒的事情需要處理,稍一分神就可能會導致完成不了當天的工作計劃。如果每天拖延工作的話,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等著你去處理,去落實;同時還極有可能因為處理不及時而被上級主管指責與批評。所以,切記一定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做到聚精會神不拖延。
力所能及的為父母照顧生活起居。 如果父母生活還可以自理,只是需要在化費力氣的事情上幫助一下,那一定要及時為父母分憂,不要推脫和拖延時間。若是父母官已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那需要子女全方位的照顧好生活起居了。要考慮到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結合父母的習慣給予合適的安排,以父母喜歡和滿意為標准。不要以子女自己的喜好來安排。
工作假期多陪陪父母去喜歡的地方。 不管是周末雙休日,還是小長假的假期,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後,多陪陪父母去喜歡的地方走走、看看。如父母從小出生、長大的老宅,第一次參加工作的單位等,那裡有父母抹不去的往日回憶,有興奮,有激動;回憶過去的走走看看,可以讓父母精神煥發,這是子女最開心也是最應該的付出了。
八小時以外抽時間多陪父母聊聊天。 在工作以外的時間里,要盡可能多的抽出時間,去陪父母聊聊天,解解悶。盡管工作時間滿負荷的運轉,已處有點疲憊狀態,但面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還是需要陪陪父母,給他們一些生機和希望,讓父母看到子女的孝順,子女的心情。對父母來說,能夠陪他們聊聊天,解解悶,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為父母著想順從他們的心願。 父母年齡大了,對事情的看法和想法,都與子女存在一起的差距。作為子女要為父母著想,凡事要順從他們的心願。如果父母喜歡清靜一點的環境,子女就要滿足父母的願望,想盡辦法去為父母尋找一個合適的場所,為父母盡心的做好一切事情。千萬不能忤逆父母的心願,如果這樣父母會感到非常的悲痛絕望。
替父母購買他們喜歡而捨不得買的東西。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加,有許多心願還沒有來得及實現,就已到了行動不便或將不便的時候。作為子女,要替父母實現可能的心願,如父母喜歡卻捨不得購買的電器、生活用品等。子女為父母購買生活用品,只是支出了生活費的一小部分,而父母卻已感動不已了。
工作之餘要經常電話聯系詢問近況。 如果父母近期健康狀態欠佳,子女在工作之餘要經常電話聯系詢問近況怎麼樣。因為父母為子女著想的居多,不願為子女帶來太多的麻煩。所以,子女要了解父母的這種心理,經常了解父母的狀況,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可以及時請求專業幫助。
多帶上父母一起去嚮往之處旅遊放鬆。 對於父母健康狀況良好的子女來說,多盡孝心,帶上父母一起去嚮往之處旅遊放鬆,是對父母最長時間的陪伴了。在旅遊期間,父母和子女一直在一起,去景點,去飛行,去住宿,去餐飲。作為子女,報答養育之恩,陪他們一起旅遊也是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了。
8. 你們是如何面對自己父母日漸衰老的
如何不面對日漸衰老。如何不看到生離死別,如何順利的度過一生。只有死告訴人們答案。
孩子把父母淹沒在歲月的長河中就像悲傷淹沒了哀鳴的人!活著的人說死去的人是幸福的,恰恰幸福被定義在活著的人身上,活著的人誰都沒看到幸福的答案,其實幸福就在手中上緊緊的緊緊的握著,幸福被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淹沒在歲月的長河中。
我從來沒有看到大海風平浪靜沒有波浪的時候,那層層捲起的波浪證明生命的存活,大海就是一條條人生軌跡的形象。一個悲劇的事降臨在她的身上,她的小兒子先她去了另一個世界,現實生活中這位頭發花白耄耋之年的老人,如何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事實的摧殘了。人之死是大事,之所以為大事是一條活著的生命只有一次機會,更重要的是死的方式、時間、地點、環境。白發人送黑發人是人間的悲劇,讓一個羸弱的老人僅剩留在人世間越來越少的日子裡流干最後一滴眼淚。痛心的事啊!這位老人就是我的姥姥,姥姥每每想起一點點能和她的小兒子有聯系的事都會以淚洗面,心痛交割,身抖篩糠。
其實只要能在人世間活著總會有事讓你笑容的,放下那些承重的包袱吧!人生總是走在過往雲煙的最前面,如果往事是痛和苦,那我們就多期待未來,如果往事是苦中樂,那我們就多回憶美好。
9.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該如何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要想保障這些父母的老年生活,就必須要了解父母的養老需求,還要提供好的養老服務。
最後,希望每一個獨生子女的父母都能夠過得開心,不為生活所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