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要把握哪些階段,可以讓他懂得感恩和珍惜
如今的孩子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心怕碎了,正所謂全家人的心肝寶貝。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懂事,而且孩子不關心任何人,只知道以自我為中心,一個媽媽抱怨說自己帶孩子實在太累了,有的時候就想和孩子商量一下,能不能休息一會,可孩子卻哭鬧著不肯,媽媽在想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體諒別人呢?還有一天,媽媽在陪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磕到了桌角,當時媽媽真的非常痛,可孩子在旁邊就覺得好玩,哈哈的大笑起來,看起來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而且還指著媽媽說,你好笨吶,媽媽是個笨蛋,媽媽當時內心非常酸楚,孩子怎麼會這樣看媽媽,不懂得同情人,而且又不知道關心人,這樣長大,孩子的道德品質會不會出現問題?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呢?
也許很多父母都說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不像以前的孩子,有了兄弟姐妹在一起,這樣就會懂得與人分享玩具食物,而且還可以學會讓步和相互合作的機會,現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比較嚴重,只知道接受自己的內心需求,不知道去關心別人,但其實很多內在原因都來自於父母的教育。
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那麼不妨從讓孩子學會關心自己開始,這幾個步驟,你知道嗎?
教孩子學會關心他人的幾個步驟。一、讓孩子學會關心自己。
父母再不要把只要你把書讀好,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做,掛在嘴上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會關心的孩子,怎麼指望他去關心別人呢?首先,讓孩子學會關心自己,從自己的事情開始出發,學會照顧自己,管理自己,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穿衣服,收拾玩具,吃飯等等,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讓孩子自己去做,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去體驗一種被需要的情感需求。
二、讓孩子學會關心家人。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培養孩子最容易上手的親人,讓孩子學會有好吃的,好玩的和家裡的人去分享。還可以引導孩子在一些特定的節日以自己的方式去送上祝福,比如過生日的時候可以唱一首歌或者畫一幅畫,爸爸媽媽下班以後可以倒一杯水,幫媽媽拿一下手包等等。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人之間的溫暖,同時也能夠讓孩子體驗到關心別人是一種快樂。
第三、讓孩子關心周圍。
父母想讓孩子學會關心身邊的人,那麼就要帶孩子去多參加社交活動,可以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讓孩子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款待,並且引導孩子,讓孩子體會作為客人的感受,同時能夠理解別人的辛苦,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能夠了解別人的心理以及願望和難處,同時也願意去幫助別人,關心周圍的人和事。
第四、讓孩子學會關心社會。
很多父母覺得關心社會太過籠統,其實不然。可以教育孩子不破壞公物,不要破壞環境,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玩,然後和孩子共同體驗這一系列的過程,這樣長大之後,孩子一定是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人。
想要培養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一顆感恩的心,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周圍的一切,學會尊重和感激,這樣才能讓孩子發自真心的去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同時也能夠培養出孩子的好品質。
㈡ 爸爸媽媽五十多歲了,我28歲應該照顧父母了。可是我應該每天怎麼做,父母能感覺我能照顧他們了
第一在照顧父母的前提得先學會照顧自己。
第二,你可以學著明天嘗試做父母喜歡的飯餐,再做一些家務事,列如,洗衣,整理房間等等
第三,陪父母逛街買衣服或者帶他們去品嘗曾經你吃過的好東西等等
㈢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都該怎樣引導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將給娃帶來3個好處1.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求知慾旺盛
一位小學老師和我說,以她從教20餘年的經驗看,從小就具備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求知慾比較旺盛,他們善於觀察和探索,在學習上也能持之以恆。
很多家長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其實這是剝奪了孩子從生活中總結規律,發現新鮮事物的機會。即便是成績尚佳,也會缺乏創新性。
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說,兒童早期的認知來自生活實踐。
比如,媽媽在出門前問女兒「你看我穿哪件衣服合適呢?」讓孩子幫忙拿主意。在去超市之前,也讓孩子自己列一份清單,看看他計劃都買哪些東西,有哪些理由。
常言道三歲看老,0到3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而學齡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則關乎孩子的獨立性、情商發展以及人際關系,千萬不可疏忽哦。
㈣ 平時生活中父母是如何關懷我們的
其實我覺得父母關懷我們是從方方面面的,是從很細微的,比如說關心我們吃的怎麼樣,穿的怎麼樣,心情怎麼樣,這些都是父母關心我們的一些。細節。
㈤ 三十幾歲的女人怎樣照顧好自己 照顧好父母
三十幾歲的女人首先應該有固定的三十幾歲的女人,首先應該有固定的工作,然後早睡早起。經常的鍛煉身體,才會有好的身體照顧父三十幾歲的女人,首先應該有固定的工作,然後早睡早起。經常的鍛煉身體,才會有好的身體照顧父母三十幾歲的女人,首先應該有固定的工作,然後早睡早起。經常的鍛煉身體,才會有好的身體照顧父母。
㈥ 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我的
從小怕你吃不好,穿不好,怕冷著,長大了娶了媳婦關心怕過不來,媽媽有點好吃的自己,不吃也要等你的回來說,這就是父母的對你關心和關愛,父母是你報不完恩,是你偉大的母親,
㈦ 觀察父母平時在學習上是怎樣為你操勞的列舉幾條
如果子女平時能夠細心觀察生活的話,他們會不難發現,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學習上的照顧是非常非常多的,首先父母會為孩子准備豐盛的早飯,午飯和晚飯,保證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要有營養,第二個方面,父母每天都會早起來,為孩子作準備,有時候還會接孩子上學和放學,放學以後家長還會檢查作業。
㈧ 平時父母們是怎樣關心你的學習,照顧你的生活的同時你又是怎樣關心、孝敬長輩的
首先關心、照顧父母的生活,盡贍養父母的義務。作子女的,對父母的起居版、衣食、勞作都要權悉心考慮,周到安排,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父母生病,應想法及時診治,精心照料。逢年過節或父母誕辰,要買一些適合他們口味的食品,表達子女的一點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難,子女應當全力幫助,寧肯自己困難些,也決不能讓父母作難。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孝敬父母的習慣。對父母講話應先尊稱,口氣要溫和、親切;上車或進屋時應當走上前為父母開車門和屋門;上下樓梯或道路不平,應攙扶父母行走;進餐時先給父母讓座,美味佳餚先請父母品償;自己有客人來訪應先向父母介紹;與父母長期分離應寫信或打電話,問候父母的起居和身體狀況;要時刻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隨時褒揚父母對自己的恩賜德。
遇到重大事情,諸如升學、參軍、就業、婚姻等,都應當與父母商量,徵求他們的意見。對父母的意見應認真考慮,當發現父母的意見不當時,應耐心陳說得弊,婉言相勸,不可一味地強調自己的主權力,而置父母意見於不顧,使他們傷心。
㈨ 關於父母關愛自己的寫事作文
父愛如歌
我是一隻小鳥,而爸爸的愛是天空,我飛翔在父愛的關懷中。我是一條小魚,而爸爸的愛是海洋,我游弋在父愛的溫馨中。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但在我眼裡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爸爸。
記得有一年嚴冬,我上學少穿了一件棉襖,凍得我直哆嗦,我搓著手心裡後悔沒聽媽媽的話。這時聽吳微微說:「馬鳳岐,你爸爸來了!」我走出教室,只見爸爸微笑著,手裡拿著一件棉襖,說「來,穿上吧」。我穿上棉襖,身上暖和了,心裡更是暖洋洋的,爸爸說「以後要注意啊」。我笑著使勁地點了點頭。回到家裡,媽媽聽說我上學少穿了一件棉襖,狠狠的訓斥了我一頓,正要打我,爸爸笑著走過來,說「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吧。」我感激的看著爸爸,爸爸用寬容教育了我。
還有一次,我在外面闖了禍還對媽媽撒慌,媽媽的批評讓我臉紅,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爸爸見了急忙給我擦乾眼淚,給我講道理,並對媽媽說:「打罵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要給他們講道理。畢竟還是小孩子嘛。」爸爸有給我講了好多道理,讓我心悅誠服的認了錯。
我一天天長大,知道了要感恩父母。我會父母勞累的時候遞上一杯熱茶;吃完了飯,爸爸媽媽休息,我來洗碗。
我有一個好爸爸,他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愛。我在愛中成長,心中亮著一盞感恩的燈,照亮我的人生路!
父親
記得前些天,你告訴我;一個15歲的女孩被埋在廢墟里,女孩的父親獨自一人用了11個小時救出了女孩,女孩被救出後,緊緊地和父親抱在一起。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以後我再也不和你吵架了。」原來,在地震之前,父女倆兒吵了一架,所以……
聽了這個故事,我震撼了,我感動了,一股感激之情湧上心頭。
記得:
我一歲時,你抱著我,講故事給我聽。我報答你,在睡夢中開心地笑了。
我二歲時,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電燈」,你無比的興奮。我報答你,重復地說著「電燈」。
我三歲時,你牽著我,扶著我,教我學走路。你放開我的小手,看著我蹣跚的腳步,欣慰的笑了。我報答你,反復練習,終於,學會了走路。
我四歲時,很怕吃葯。那次,因為不吃葯,你打了我,手印印在了我屁股上,我哭得好傷心。你心疼了,買了一個變形金剛送給我。我報答你,開心的笑了,卻好久都不和你說話。
我五歲時,上了幼兒園的小班。你牽著我去學校,路上你說「要乖乖的聽話,和小朋友們團結友愛。」我報答你,常常受老師表揚,說我很聽話。
我七歲時,上了小學一年級,你讓我自己去學校,告訴我認真學習,廣交朋友。你怕我跟不上,可我陪我復習。我報答你,復習是總想逃避,總想玩耍。
我八歲時,「六一」時拿了「學習積極分子」的獎狀。你很高興,鼓勵我再接再厲。
……
時間似流水,一眨眼,我已經十四歲了,已步入了中學的校門。再看您——頭上已爬上了許多銀絲。
可是你的愛卻依然不會蒼老,你的愛就像一道五彩光暈,罩在我的身邊。默默的給我力量,給我溫暖。
可能有時候,你不是我最好的朋友;有時候,可能意見不合,產生矛盾;有時候,我也不是很理解你,甚至,會不喜歡你。但是,父親就是父親,終究是你的父親。
讓我們用一小會兒時間,對那個叫「爸爸」的人表示敬意,對他說一聲「謝謝」。雖然有時當著面說不出口,但他始終陪伴著我,聽我吹牛,聽我講見聞,聽我傾訴傷心事……
你在我身邊,看著我成長,看著我漸漸得學會堅強,學會獨立。
父親,無時無刻都在關心著我,保護著我。給我一種可以依靠的安全感。父愛如山,如山那般強大;如山那般默默無聞的挺立著;如山那般無私的奉獻,默默地給予支持與力量……
爸爸,我知道,你也有煩惱,你也有壓力,你也會疲憊。所以,我會盡量理解你的。加油!老爸!
父愛幽香
說到愛,人們往往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是母愛。母親慈祥的微笑,關心的嘮叨和細心的照顧總是使我們感動,使我們難以忘懷。默默的父愛則容易忽視。因為它不像母愛那樣,父親常常留下的是辛勤背影和一臉嚴肅,在這表面我們所能看到的東西下,幽暗之處藏著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發著沁人心脾氣息的東西——愛。
一天,中年男人扶著年邁的父親去公園散步。公園里群鳥起舞著。父親指著一種鳥問道:「這是什麼?」中年人回答道:「是畫眉鳥。」父親又問:「這是什麼?」中年男人答道是:「畫眉鳥。」這是父親又問:「這是什麼?」中年男人想可能是父親年齡大了,耳朵不好使,便有道「是畫眉。」可沒完,父親又問著相同的問題……就這樣反反復復,到了這第10次,中年男人沒耐心了,大聲吼道「是畫眉。別再問了!」父親卻顯得格外平靜,一點兒也沒生兒子氣的意思,用著帶有慈愛的語氣講道:「三十幾年前,在你四歲時,我牽著調皮的你來到這里。因為好奇而顯得十分興奮不停地問『這是什麼?』足足有25遍,每次我都耐心地回答說:『是畫眉。』因為想你還小,好奇心強嘛!」這時兒子一下子撲倒在父親身上哭得淚流滿面,像個孩子似的。
我們每每看到生活中,電視中兒女要離家出外謀生時的離別畫面。母親低低地哭著,一句又一句地叮囑,而父親總是最後只說一句「好了,該走了。」如此平實,誰又知道這短短一句中的幾個字包含了多少多少的痛和愛?他多想也大哭一場,可他沒有。他的愛在默默中綻放著,只聞見一陣幽香。
父愛無言
小時侯,我總以為世界上沒有比母愛更偉大的了。媽媽可以帶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買我最愛吃的東西,我哭的時候她為我擦淚……可是,我至今才親身感受到父愛與母愛同樣偉大……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總是奔波於事業,對我很少過問。我曾經羨慕別人的父親,他們可以輔導自己孩子,可以給他們物質上的所有需求。我,只能默默掉淚。
然而,自從我上初一,父親對我關心多了,也嚴厲多了。他給我買了許多復習材料,跟著我同步學,既是我的同學,又是我的老師,在英語方面我幫助他,在數學方面他幫助我,我們互相學習,互相改進。父親像變了一個人,那麼的關心我,愛我,為了我,他與我學習到深夜;為了我,他與電腦揮手;為了我,他甚至辭去了許多酒宴……看到父親斑白的兩鬢,我的心在哭泣。
回想起過去,我對父親有太多的誤會。怨父親不能多陪我,怨父親不經常輔導我學習,怨父親……太多,太多!此刻,我知道我錯了。過去,父親並不是不愛我,給予我的而是默默無聞的愛,不會張揚的愛。父親給我講故事,讓我懂得怎樣做人,他愛我;給我買許多玩具,他愛我;為了讓我上學,他奔波事業,他愛我;在我跌倒的時候,他鼓勵我站起來,要堅強,他愛我……現在想想,父親為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的愛。
夜晚,躺在床上,望著皎潔的月光,想起父親的皺紋,想起父親的白鬢,我的眼淚不禁順著眼角流了下來,一次次漫濕了我的枕頭。
爸爸,我愛你,愛你的偉大,愛你的無言,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呤》是初一時學過的一首詩。在這之前我也無意中看過這首詩。然而看過這首詩之後,使我內疚了很久。這就要從我母親說起了。
我的母親是一個只讀了三年級的普通婦女。雖然這樣,但因為姥爺的原因,母親替老爺上過班,也享受那時「上班族」的待遇。那便是「接班」。因此,母親小時候沒受多少苦。還嬌生慣養。因而養成了母親一個不好的脾氣。說話直,想到什麼說什麼,就是那急性子。純屬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這樣,年少氣盛的我常常與母親吵嘴,有時還動點小手。後來慢慢發展到了在一起超不過一小時便吵。為此,父親也說過我,但毫無用處。這便養成了我來不回家,瘋在外面的習慣。
因此,母親與我吵的更凶。我也漸漸對母親偏見越來越大。父親對此只有嘆氣搖頭。
就這樣吵了五六年,隨著我漸漸的長大,我開始盡量避免與母親的爭吵。有時,我只聽母親一個人在那白費口舌,我完全不當回事的樣子做我的自己的事。有一次,正遇母親節,我難得有個好心情,正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慢慢走著,考慮著該送母親什麼禮物。可正當我一進門,母親便嚴厲地說:「怎麼這么晚回家,你不知道走夜路不安全嗎?出了事怎麼辦……?」我一看錶,已經7點30多了,是晚了,便沒說什麼。可母親還在那狂噴口水。說這說那。我一生氣,摔門而去,坐進了網吧。在網上,我無意間看到了那首《遊子呤》,一句「意恐遲遲歸」勾起了我的深思:是啊!哪個母親不為自己的孩子擔心,更何況我家住在公路旁,來往車輛很多,學校離家遠。母親是擔心我的安全,才那樣說的。回想這幾年的爭吵,哪一次不是為了我的健康和安全才說我的?漸漸地,我似乎明白些什麼了。於是,飛奔般地跑回家。母親正在督促父親快去找我。當時,我的心裡酸酸地。母親間了我乎似要說什麼但又沒說。只是淡淡的說了句:「飯給你熱著,快去吃吧。」
我哭了,我終於忍不住哭了。淚水摻和著熱騰騰的飯菜中。有一種感覺堵在心中說不出,道不明。也許,這就是一個母親灌入兒子心中的愛吧!一種世間任何語言也說不明真正含義的愛。現在,也只有無私、偉大可以形容她——母愛.
2父母的愛
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王浩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
古人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愛猶如於春天裡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光明;母親的愛,猶如於狂風中的一把穩定而沉著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母親的愛,總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動力。那股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成為我堅強的後盾,讓我時時刻刻不再有空虛的感覺。
而父親的愛,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節的。父親的愛,總在我犯錯誤時,給予我正確的指導;父親的愛,總是在我遇到難題時,給予我正確的教導……如果說,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那麼,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說起了我父母,我的心頭就湧起無限的感激。父母為了我的成長,嘔心瀝血,這份恩情該如何報答呢?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他們給我講二萬五千里長征,給我講毛澤東、周恩來,給我講雷鋒的故事、董存瑞炸暗堡……他們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對人要誠懇、不可以說謊、要學會寬容、學會尊老愛幼,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無功不受祿……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很自然的事。現在回頭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有時,我總在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著他們呢,我也很不明白,但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是無私還是愛憐,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們確實對我們很好,確實精心的照顧著我們。就拿每一天來說吧!
每一天的上午,媽媽為我做早餐,每一天的中午,又為我做午餐,每一天晚上,又為我料理晚餐,但每一次在吃飯時,她依然在幹活。到了晚上學習時,父親又來輔導著我,教我要做每一道題的時候都要認真,不能馬虎,父母每天都為了我教育著我。
這樣的每一天,構成了幸福的我們,這樣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每一天的是都是小事,有是大事,面對著父母的這分恩情,我應該以感激的心化為孝敬的實際行動,讓我們都來愛護我們的父母吧!
3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是親情吧!最偉大的親情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
從我「哇哇」降臨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成了父母特別的客人,伴隨著父母的欣喜,他們就註定要為我操勞一生……他們包容我的任性和調皮把我慢慢撫養長大,雖有無奈和生氣,但他們從無半句怨言……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高燒不退而住進了醫院,爸爸媽媽則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都請假到醫院照顧我。雖然有時兩個人也會吵架。追究是誰的錯,但照顧我卻是無微不至的。
雖然他們平時對我兇巴巴的,要求嚴厲,我有時也會記恨他們,但到了我生病的時候,他們對我的愛便顯露無疑了。
媽媽怕我吃不慣醫院里的飯菜,就特意從家裡燒好飯菜帶過來,一日三餐都如此,雖然有時會吃不下,但是看到媽媽這么勞累地從家裡和醫院來回跑,就硬著頭皮往嘴裡塞;爸爸怕我在醫院悶得慌,就特意准備了各種笑話、故事和一些稀奇古怪地玩意兒到醫院來給我解悶。有時一篇故事會很長,爸爸卻一字不漏地把它講給我聽,真不知道他背了多久……
在他們精心地照顧下,我很快就出了院。出院那天,我無意間驚奇地發現,父母那一頭原本烏黑亮麗的頭發,現在卻多了幾屢銀絲與幾分暗淡。是啊,他們蒼老了許多,在僅僅幾天的時間內蒼老了許多!我的眼睛濕潤了,是為了我嗎?我這樣問著自己……母親看到了,著急地問我:是不是還有哪裡不舒服?我使勁搖搖頭,她緊綳地臉這才舒展開來!這時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這就父母對子女的愛,無微不至的關懷,任勞任怨卻無半句怨言……
4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愛里成長的,我們是最幸福的.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他們是最無私的.
有一次上學,我在操場上玩,不小心被冰塊滑倒了.我的腳一動就疼,老師給我的爸爸媽媽打了個電話.爸爸媽媽馬上就趕來了,媽媽用手擦下我的淚珠,爸爸則背起我往醫院走,他們小心翼翼的走著,生怕我摔倒了.到了醫院,醫生說骨折了,他給我打上石膏。爸爸又背我回家,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時又下起雪來,媽媽把他的棉衣給我披上。我們安全的回到了家。
爸爸媽媽在我危險的時候幫助我,他們多麼偉大呀!就像書上說的那句話一樣:「親情是溫暖心靈的陽光,親情是撫摩痛處的手掌,親情是深厚的愛,親情是令人永遠難忘。」長輩對我的親情難以回報,而我們就應該媽好好學習,回報他們對我們的親情。
4
撕裂般的疼痛把我從夢中驚醒。望望四周,我仍躺在冷清的病房裡,12歲的我本應快快樂樂地待在學校里,而骨折帶來的痛苦讓我不得不承受這一切。我忍不住哭了,淚珠一顆顆滑落下來。「孩子,怎麼了?」媽媽聽到我的哭聲,立刻從床上爬起來,走到我的面前。「沒什麼,作惡夢而已。您去睡吧,我沒事的。」為了讓母親放心一些,我只好這樣說。媽媽用那雙粗糙的手撫摸著我,哄我入睡。等我再次進入夢鄉時,才躺回自己的床上休息。。每天早上六,七點,護士就會來量體溫。媽媽只好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在我身旁寸步不離地守護著。手術的時間到了,醫生們把我抬進了手術室。我疼得哇哇大叫,嘴裡不停地呼喊著媽媽的名字,直到打了麻醉葯以後,才慢慢失去了知覺。由於是第二次骨折了,前前後後又已經動了三次手術,虛弱的我過了一個多小時才漸漸蘇醒過來,看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唯一感覺到的就是媽媽正握著我的手。隨後,又昏了過去。。第二天早上,按慣例,護士由來查體溫,一量居然有39攝氏度。我發燒了,渾身滾燙。爸爸媽媽都十分著急,到處找消炎退燒的葯,可吃了後卻一點不見效。媽媽急忙找來了醫生,測了一下心跳。天啊!我每分鍾心跳近150下。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鍾僅有70下呀!他們立即給我輸氧,這才緩解了病情。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持續了大約4天左右,我的燒總算是退了下來,可心跳仍很快,爸爸媽媽於是只好請假照顧我。就這樣,僅僅幾天,父母便蒼老了許多,皺紋也增長了不少。我心裡無比愧疚,可總是深藏在心裡,不敢說出口。到了出院的日子,我被用擔架抬回了家。為了不讓我在學習上掉隊,爸爸買了初一上冊所有科目的書,耐心地輔導我。可爸爸沒學過英語,只好請了一個老師教我。看我學得那麼認真,他也鬆了一口氣。就在那些天里,我不斷地讀呀,背呀,看呀,三個月就自學完了所有課程。但畢竟沒有老師,所以有些副科讓我很傷腦筋,但爸爸安慰我說:「誰叫你把腿摔壞了呢?不過,別擔心,初一的課程並不很難,但初二可得加油了。」我點了點頭,笑了。時間過得很快,我的傷好了,又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校園,可那段傷痛的經歷卻成為我花季歲月里最深刻的回憶。雖然,在這段回憶中有說不出的苦澀,但我仍能體會到一絲甜意: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學會了面對困苦,又體會到了父母對我無比的愛!
㈩ 父母怎麼照顧我的或親情溫暖的作文,60
俗話說,萬物有價情無價,的確如此.我們家姊妹二人,父母操心慣了,結婚後還是天天惦記,每逢周末或節日,總讓回家吃飯,偶爾不回,就會把包好的餃子蒸好的包子送過來,有幾次看到老父親騎著自行車,手裡掂著饅頭和餃子餡,站在我家門口,我就想落淚,多次對他們說,別送了,我家啥都有,可我媽說,她們做的好吃.細想一下,我們欠父母的不僅僅是養育之恩,那時時牽掛的情誼幾生幾世也還不完呀!難忘上學時,天氣突變,爸爸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踏著茫茫的大雪,跨了兩省來給我送棉衣;難忘懷孕後期,媽媽給我總是給我洗腳,接送我上下班;難忘我有點小病,媽媽總是跑到跟前問寒問暖,關心直至.現在我也為人父母,也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兒子小時,總是感冒發燒,每次晚上有病,我和老公總是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跑,那情形比我們有病還緊張.兒子稍微大了一點,他那甜甜的微笑,他那稚嫩的語言,他那活潑的動作,都令我們心曠神怡,記憶猶新.如今兒子已經是小學生了,有了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天地,但是不管孩子多大.我們那關切的眼神永遠伴隨孩子的周圍,我們的懷抱永遠向他敞開.孩子曾經一本正經的問我:「媽媽,你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說:「我希望你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健康的人有用的人.」是呀!我希望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朋友們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我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父母,公婆,因為他們給了我世上最好的東西,親情!我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教育孩子,因為他是我們的希望!我要用感恩的心對待每一個關心我的朋友,因為我的世界因為你們而溫暖!珍惜這一份份真情吧!情誼真的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