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新生兒多少天後能趴在父母身上

新生兒多少天後能趴在父母身上

發布時間:2022-05-04 21:42:15

A. 有哪幾個重要注意事項是父母在新生嬰兒出生後要注意的

在新生兒科工作多年,分享些父母和其他家屬常見的錯誤以及需要特別重視的地方吧:

第一,保暖過度。通常情況下,新生兒衣服比成人多一層即可。很多家屬認為「細兒無六月」,於是將新生兒包裹得嚴嚴實實,因穿得太多、包被及棉被太厚導致「脫水熱」、「捂悶綜合征」在臨床上很多見。我曾管了一個捂悶綜合征的患兒,多器官衰竭,病情特別重,上了10多天的有創呼吸機還是無效,後來家屬簽字放棄搶救了。曾有個新生兒出生後因嚴重疾病到我科治療了一個月,九死一生,出院後家屬帶小孩去省城復診,出發前孩子外婆給小孩穿了太多的衣服,車上還開了空調,半路上家屬發現小孩呼吸困難、發紺、精神反應差、全身大汗淋漓,立馬下高速公路去醫院就診,搶救無效死了,死的時候內衣都擰出水來。昨天我們醫院又來了一個剛出生50多天的捂悶綜合征患兒,估計希望不大,即使搶救過來也是腦癱、智力低下(PS:孩子多器官衰竭,搶救幾天後,家屬簽字放棄治療,事後家屬還想找醫院麻煩,想訛詐醫院)。昨天一個寶寶從我們科室出院時,家屬只帶了一套薄衣服,襪子也沒有帶,我科送了一套衣服,回家後家屬給孩子穿了好幾件衣服,旁邊放著電火爐,導致孩子體溫達39.4℃,全身大汗淋漓,脫水明顯,又再次住院治療。前幾天有個寶寶穿了四五件衣服,外面裹了兩件包被,媽媽帶著他睡覺,還蓋著厚棉被和開著空調,孩子一直哭吵不安和嘔吐,家屬帶著孩子就診,醫生發現孩子全身都濕透了。

第八。過分強調母乳喂養。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與配方奶比較而言,具有營養豐富、利於吸收、減少過敏性及感染性疾病等優勢,WHO建議在嬰兒生後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們新生兒科醫生也鼓勵母乳喂養。但我個人認為目前有些做法矯枉過正,比如產科病房不準見到奶瓶和奶粉,不準喂配方奶。事實上,很多產婦生後沒有母乳或者母乳很少,尤其是經過剖宮產的產婦因傷口疼痛不願哺乳,因喂養不足引起低血糖、循環差、皮膚乾燥、尿少、黃疸值升高、體重下降明顯、生長發育遲緩的例子我們天天遇到。在我科住院的黃疸病人中,相當一部分為喂養不足導致黃疸值升高,甚至因母乳喂養導致滿月後體重還沒有恢復出生體重的例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個人建議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應及時添加配方奶喂養。

B. 新生兒一般出生多少天趴著會抬頭

一般的小寶寶滿月之後,都有抬頭的慾望,但是幅度可能不大,而一般你所說的趴著抬頭,習慣說的三個月抬頭,用科學的說是寶寶能豎直抬頭。就是能挺住。也就是趴著時抬頭九十度。而一般的伏床抬頭一個月的時候可以做到,想要讓寶寶能快點豎直抬頭,就要從伏床抬頭做起。大家說的三個月是指豎直抬頭,但是個體也有差異,有四個多月頭還不能還好的抬起。這樣的情況一般是缺乏練習的

C. 新生兒的俯卧時間是怎樣的呢需要訓練多久呢

許多母親知道並欽佩讓嬰兒仰卧睡覺的好處。特別是一些長期在國外的中國媽媽,喜歡讓寶寶跪著睡覺。

但是這一點在國內的接受度並不是很高,主要是因為家裡的長輩。一方面,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很難接受新的觀念;另一方面,出於對寶寶的愛,不敢拿寶寶冒險,怕這樣會導致寶寶窒息,所以不敢在非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新的嘗試。

對於小寶寶來說,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充滿新奇和驚喜。就像我們看躺著一樣,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新的認知,一種奇妙的體驗。

所以,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不妨每天做好「爺爺奶奶」,這樣不僅能給孩子的生活增添樂趣,也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D. 60天寶寶喜歡趴在大人身上睡是什麼情況

新生兒出生後,由於宮內和宮外環境的不同,宮內環境有限,有安全感,已習慣於聽到母體的聲音。出生後,他們需要獨立適應環境,缺乏安全感。因此,剛開始時,大人讓嬰兒睡在自己身上,容易形成習慣,就像很多嬰兒睡在自己懷里一樣。



建議還是平躺在小床上睡覺,對骨骼的發育有好處。另外,不要讓孩子長期保持某種姿勢,要注意改變某種姿勢,如讓寶寶側卧或平卧,以免發生頭部畸形。如果因為睡姿而導致頭部變化,就很難糾正。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促進鈣的吸收。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E. 剛滿月的寶寶可以長時間趴著睡嗎

趴睡,就是俯卧,好比爬蟲類動物將前肢(雙手)高舉,頭偏一邊的睡姿。

這種睡眠姿勢對心、肺、胃腸及膀胱等臟腑器官的壓迫較重。若心肺功能不佳,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或有肺炎、感冒咳嗽、痰多,以及扁桃腺特別腫大、發炎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其次,某些腹脹的寶寶也絕對不可以讓他趴著睡,例如: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腸套迭或其它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

另外,也有一定要實行趴睡的寶寶,例如羅賓式癥候群,特徵是下巴小、舌頭很大,有吞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仰睡會不舒服,所以必須給予趴睡。

【優點】

1.較不易溢奶,有助腹脹氣的寶寶排氣。

2.胸口緊靠著床被,寶寶較有安全感,不會驚嚇易熟睡。

3.頭型、臉型較修長。

【缺點】

1.對於較小的寶寶(尤其新生兒)若有異物阻塞口鼻,恐無力掙扎。

2.有較多寶寶猝死的案例發生。

3.父母不易觀察到寶寶是否有異狀。

【叮嚀】

1.新生兒臍帶未掉落前不要趴睡。

2.未滿月前的寶寶因為還不會將頭轉到另一邊,故不建議采此睡姿。

3.床或枕頭不宜太軟,寶寶口鼻可能陷入而影響呼吸。

4.不要讓寶寶穿前面扣子很突出的衣服睡。

5.剛喝完奶可先採右側躺片刻,之後再讓寶寶趴睡。

6.枕頭建議選購能真正透氣的趴睡枕。

7.感冒或生病時最好不要讓寶寶趴睡。

8.若發現寶寶經常睡同一邊,父母就要輔助換邊,否則一樣有頭型偏的問題。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大力提倡,讓新生兒採取趴睡。理由是採取這種姿勢可以增加新生兒頭、頸及四肢的活動;輕微的內臟壓迫又能增進心肺等器官活躍。

但是,寶寶因趴睡而讓被褥掩住口鼻而致死的猝死新聞時有耳聞。

事實上現有的數據仍不能確定趴著睡真的會造成嬰兒猝死,只是,國外小兒科醫學會自從建議家長讓嬰兒由趴睡改為仰睡或側睡後,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有顯著下降。國內也曾經有許多人主張趴睡,因為它可以防止因嘔吐、嗆到時引起的肺炎,甚至造成窒息,以及它能消除脹氣,而且寶寶較不易受驚嚇、有安全感,同時有較圓凸的頭形。

新生兒科醫師則表示:「每一種睡姿都有其優缺點,趴睡雖然有猝死的爭議,但趴睡寶寶的運動性與肢體成熟度的發展確實比較快。」

F. 寶寶幾個月可以會爬

教你訓練孩子爬行的方法和好處. 1. 鍛煉全身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促進脊柱生理彎曲形成,塑造健美體型。 2. 發展心理認知能力和自我意識,促進嬰兒情感、注意、興趣、需要和能力的發展。 3. 通過本體感覺、位覺、平衡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信息的刺激,促進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寶寶的動作行為發育是需要成人有意訓練的。以下關於訓練寶寶爬行的小方法,可以給媽媽們參考。 方法一 1、 把家裡的小席子捲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2、 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 3、 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二 1、 寶寶爬在地上或床上。 2、 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後面。 3、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後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方法三 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貼士:這幾種方法都是先訓練寶寶向前的感覺,父母要耐心,經常幫寶寶練習。多次訓練後,寶寶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練習成功後,父母要給寶寶鼓勵或獎勵,以保持寶寶對此的熱情。 方法四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後,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並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並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嬰兒學爬先是企圖匍匐向前移動,但開始時往往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後退了,這就需要大人的幫助。在他爬行時,你可以用手頂他的腳底,這樣會使他有東西蹬著,易於往前爬。只要經過努力有了進步,就要給予他鼓勵,例如:提供兩個他所喜愛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讓他爬著去拿到;讓他爬著去夠你伸出的手臂。 每次爬行練習時間不要太長,爬3-5分鍾左右,讓孩子休息一下,多間歇,多次數,每天練2-3次,每次10-30分鍾。 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爬行游戲如: 拉著一個玩具在地毯上走,讓嬰兒去抓,要掌握好速度,讓他可以抓到,速度逐步地加快。 滾一個球,讓他爬去追並拿到。 你自己也趴在地毯上爬,讓他追你。 有趣的是,當你們倆的關系調換一下,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這是因為大多數嬰兒這時不懂得「被追」這概念,直到一歲半以後才明白被追的意思。 這里介紹一個爬行通過「隧洞」游戲。 找一個大紙箱,用膠布將紙箱兩邊開口的翻蓋粘成隧洞狀,最好在隧洞中鋪點質地柔軟的鋪墊。把一個玩具放在隧洞的另一頭,讓嬰兒爬過去得到它。 對於嬰兒來說,爬著通過隧洞是一個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動的游戲,爬著過隧洞也是藏貓貓的一種形式,人忽然不見了,又忽然出現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爬行翻越障礙的游戲。 在地毯上設置簡單的障礙物,如大的枕頭、沙發墊、大的絨布玩具、紙箱隧洞、椅子(可以從下面鑽過去)等。鼓勵嬰兒沿著設置好的障礙一個一個地翻越:爬過這個枕頭,繞過那個玩具動物,從這把椅子下面鑽過去,再通過那個隧洞。當嬰兒全部完成後,要緊緊地抱他以示鼓勵。 你在前面引路通過這些障礙,讓嬰兒隨在後面,這個游戲會使嬰兒很高興,並會覺得自己很有本領;或者用一個嬰兒所喜愛的玩具引路,你在每個障礙物前晃動這個玩具,讓嬰兒想追上抓到它。 一定要注意,當看到他追不上而興趣低下時,要降低難度。 到嬰兒9-10個月時可用玩具在孩子前方向上逗引他從爬過渡到蹲起、站立,並學會掌握站立平衡。 到嬰兒11個月時,一般能在有幫助的情況下走路了。父母教嬰兒學走路大多是用手扶嬰兒的腋下,或是拉住他的兩手幫他進行,逐漸放開一隻手,再發展到完全讓他自己走。訓練嬰兒走路的方法,最好是採用「扶棍練走法」,即大人橫握短棍的兩端,叫嬰兒兩手握住中間,大人們慢慢向後退,嬰兒隨著向前走。由於扶棍練走可以使嬰兒的平衡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有大人在嬰兒眼前,可使他情緒愉快、有安全感,故用這方法學走路比大人拉著嬰兒兩手走學得快。有些父母用寬布捆住嬰兒的胸部,在後邊拉著嬰兒走,這種方法不利於掌握平衡,也不利於胸廓發育,不宜採用。 注意事項及要求: 1. 在嬰兒活動爬行的范圍之內不能有任何尖利的東西,或易碰倒的東西,以免傷害嬰兒。 2. 在地上爬行時,可在膝蓋上帶上護膝,防止嬰兒因膝蓋磨擦引起疼痛而不願爬行。護膝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膝關節活動度。 3. 盡量讓孩子通過爬行自然過渡到自己站起,如從俯卧到四肢站立,然後從爬過渡到自己能坐起、蹲起,再從蹲到自己站起,並能掌握站立的平衡,孩子就會很輕松地學會走路了。;

G. 兩個月嬰兒可以趴著睡嗎

建議不要趴著睡,因為兩個月大的寶寶骨頭還沒有完全鈣化,硬度不夠,趴著睡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趴睡主要擔心窒息的問題,建議夜間睡覺仰卧,更安全些。白天有人看著時,可趴卧。如果擔心夜間睡不踏實,可包裹下寶寶。同時,寶寶睡姿應該經常變換(左側躺、右側躺、平躺)防止同一方向的扁頭;針對頭型的不同還可以相反方向針對型的矯正睡姿,給寶寶一個漂亮的頭型。

拓展相關材料:

有人說國外的寶寶經常趴著睡,這樣遵循了一種「自然規律」,即人生來是喜歡趴著睡的;有人說寶寶側著睡最適合寶寶;有人說仰著睡會睡成個「扁腦袋」,究竟哪種睡姿對寶寶最有利,目前並沒有科學的定論,不過,作為父母倒是應該了解一下三種睡姿各自的優缺點,再根據自家寶寶的情況靈活掌握。

一、趴著睡

1、優點:

(1)寶寶有安全感。胎兒在媽媽子宮里就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因為人體的腹面部相對於背部來說,缺少骨骼的保護,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且比較敏感。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而許多寶寶好像天生就愛趴著睡,也是基於上述原理,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保護起來,睡沉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有利於神經系統的發育。

(2)有益於胃的蠕動及消化。趴著睡時,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嘔吐;反而蠕動到小腸中,有利於消化吸收。

(3)有利於翻身和爬行的訓練。俯卧可使寶寶受抬頭挺胸的帶動,從而鍛煉了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於翻身和爬行的訓練。

2、缺點:容易引起猝死。因為寶寶的頭較重,而頸部力量不足,在不會自如地轉頭或翻身時,口鼻易被枕頭、毛巾等堵住,就會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3、如何降低寶寶猝死風險
(1)不要抽煙。
(2)睡墊不要太軟。
(3)不要使用枕頭、不要在周遭放玩具、不要使用支撐頭部或防碰撞的襯墊。
(4)床單要整齊,不要鋪的太松,要稍微拉緊一些,讓床單有張力。
(5)考慮使用睡袍,而不要使用棉被。
(6)若使用棉被,使用輕薄的棉被或毛毯,塞進睡墊內,最多覆蓋到胸部。
(7)不要讓寶寶穿的太多、太熱。
(8)盡量不要讓寶寶和家人睡一張床上,可以考慮把嬰兒床放在爸媽床旁邊,以便於方便照顧及哺喂母奶。

二、側卧

1、優點:

(1)右側卧可減少嘔吐或溢奶。因為胃的出口與十二指腸均在腹部右側,所以,右側卧可使胃容物更易流到小腸;同時,萬一發生嘔吐,側卧可使口腔內的嘔吐物由低的角流出,而不至於流入咽喉。

(2)幫助肺部痰的引流。如果一側肺部發生炎症,可採取另一側卧,使發炎部位的分泌物(痰)易於流出氣管。

(3)減少打鼾。寶寶睡覺打鼾,多由咽喉部分泌物及軟組織相互振動而產生的。側卧可以改變咽喉軟組織的位置,減少分泌物的滯留,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也就不會打鼾了。

2、缺點:
(1)左側卧易引起嘔吐或溢奶。因為胃與食道的交界偏左側,左側卧時胃容物易迴流到食道中。
(2)維持姿態比較累。寶寶的身體是滾圓的,四肢又比較短,維持側卧姿勢並不容易,需要用枕頭在前胸及後背支撐。

三、仰卧

1、優點:

(1)可直接觀察寶寶睡況。口鼻是否有過多分泌物;有沒有嘔吐;臉色是否有怪異表情或臉色不正常等均可立即發現,並採取措施。
(2)四肢活動靈活。四肢不受局限,使寶寶睡眠比較放鬆、自在。

2、缺點:
(1)易發生嘔吐。胃的生理結構使仰卧時胃容物易迴流食道造成嘔吐;而且吐出物不易流出口外,會聚積在咽喉處,容易嗆入氣管及肺,發生危險。
(2)心理上安全感較小。因為把人體較脆弱的部位一全部暴露在外,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不易熟睡。
(3)容易著涼。胸腹部皮膚較薄易散熱,如沒有採取適宜的保暖措施,容易引起著涼。

四、睡得漂亮有法寶——躺著睡趴著玩

趴睡雖然有猝死的危險,但由於趴睡時,除了頭型不易睡扁之外,寶寶的頸部、肩部及雙手會因為用力而得到鍛煉,在出生後三至六個月肌肉發育得較好。因此,專家提倡一個「躺著睡、趴著玩」的方式,也就是說,除了睡覺時讓寶寶替換睡姿(不包括趴睡)之外,最好在寶寶醒著的時候讓他趴著,照顧者則在一旁陪伴寶寶、和他玩,隨時注意寶寶的口鼻別被床單等物品遮住而呼吸不順。趴著玩的時間可以隨著寶寶長大慢慢拉長。如此一來,則可兼顧到各種睡姿的優點,又可降低寶寶睡覺時的危險性!

若發現寶寶有頭型不對稱時,爸媽可先依下列方式處理:

1.平躺著睡,頭盡量轉向頭部較突出的一方﹝枕部或後方﹞。

2.或可以考慮半側睡(斜躺)向頭較突出的一方。

H. 寶寶斷完奶有十天了,這兩天老是得趴在我身上睡覺怎麼回事

1,斷奶對嬰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喂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重要影響。首先,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斷奶看成是自然過程。當嬰兒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應該用適當的語言誘導和強化,使嬰兒受到鼓勵和表揚,感到愉快,使嬰兒在...心理上把斷奶當作一個自然過程。 其次,斷奶應該在嬰兒1-2歲間完成。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逐漸過度到夜間,可用牛乳或配方奶逐漸取代母乳,最遲2歲應徹底斷母乳。但仍需每天給1-2次牛奶。再次,斷奶時,不要讓嬰兒看到或觸摸母親的乳頭。另外,一旦斷了奶,就不要讓嬰兒再吃母乳。

I. 新生兒為什麼喜歡豎著趴在大人身上睡,這樣對身體有影響嗎謝謝~!

那當然不好,新生兒的頸椎沒發育好,再一個腰也很脆弱。盡量半躺著抱。

閱讀全文

與新生兒多少天後能趴在父母身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