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感人的故事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一
周星馳:我最好的一場戲,是在7歲那年,唯一的觀眾,是我的母親。
母親與父親離異那一年,我才7歲。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給了母親凌寶兒。在1968年的香港,母親帶著我們3個孩子討生活,其艱難可想而知。 為了維持生活,母親一人打了兩份工。我們幾個都特別乖巧懂事,這讓母親很寬慰。尤其是我,由於成績十分優秀,最得母親鍾愛。
那時我們3個孩子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不管多麼困難,每個星期,母親都要稱點肉或買尾魚給我們加餐。每當吃這些豐盛的「大餐」時,菜一上桌,我就把菜 端到自己的身邊,專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卻懂事得很,從不和我爭。但是我的飯量很小,吃了兩塊就吃不下去了。然後,我就開始胡鬧,總還要揀兩塊,放到嘴裡嚼 兩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過了的,姐姐妹妹哪還肯吃啊!
為了不浪費,母親只好自己吃。為這事母親沒少批評我,但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好在我別的方面表現都很好,日子久了,母親就隨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頑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親真的生氣了,並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那一次,母親兩個月沒發工資了,好不容易從娘家弄來了一些錢,買了幾只雞腿,燒得金黃噴香。菜剛上 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一邊用手抓起一隻雞腿啃,一邊沖著姐姐妹妹做鬼臉。一不小心,手一滑,雞腿掉地上了,沾滿了塵土,落在了一攤雞屎旁邊。
母親又是生氣又是心疼,買這幾只雞腿容易嗎?再想想我平時的頑皮表現,母親取過一根桑樹條,狠狠地抽了我十幾下:「讓你頑皮,讓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撲過來把我護在身體下面,母親才放下桑樹條,摟著我們3個抱頭痛哭。
哭了好一會兒,才開始吃飯。母親把雞腿撿了起來,用開水沖洗一下,捨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親撫著我身上的傷痕:「還疼嗎?」「不疼了。」「下次還調皮嗎?」黑暗中,我眨著亮晶晶的眼睛,並「嘻嘻」地笑著:「睡吧,媽,明天我還要上課呢。」
2001年,我和母親做客鳳凰衛視時,又說起了這件往事。
「是的,那時他可真頑皮啊!全不知道,這飯菜來得多不容易,一點也不珍惜。」母親笑容慈祥。
「不,媽媽,我懂得珍惜,」我接過話茬,聲音開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雞腿弄到地上,您會捨得吃嗎?那幾年裡,有什麼好吃的,您全給了我們姐弟,您成天就吃鹹菜啊!於是我們才想出這辦法,我把幾塊肉嚼得不像樣後,我們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這樣,您才會吃啊!」
聽著這話,母親情緒變得激動起來:「其實,我早該想到。你樣樣乖巧懂事,怎麼偏偏吃飯這么頑皮呢?」母親哽咽著掏出手絹擦眼睛。
我掛著兩行淚水滿面微笑。在億萬觀眾的電視面前,我們母子抱在了一起。無數的觀眾也在這一刻,流下淚來。
雖然我演戲無數,但是我要說,我最好的戲,是在7歲那年,演繹的是一份血濃於水骨肉連心的摯愛親情,唯一的觀眾,是我的母親。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二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
文/湯小小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飯。
手頭正忙著呢,實在走不開,但是,中飯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禮了。於是吩咐婆婆,到餐館點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趕過去。
結果,電話剛掛,婆婆又打了過來,說,客人說了,就在家隨便做點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來了。
這怎麼能行呢?這太不像話了!
但是,婆婆一報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親,既然是母親,那也就不必講究繁文縟節了,怎麼著都行。
於是,那天的午飯,是婆婆和母親一起吃的,兩菜一湯,極其簡單,而我,則約著同事們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親已經離去,客廳里,留著一大堆她帶來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有。
我看著那些東西,想著母親在我家吃的那頓簡單的飯菜,心裡,忽然就難過起來。
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沒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憶。
朋友說,她是個不喜歡做家務的人,平時在家裡,連茶杯都懶得拿,但是,家裡一旦來了客人,她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她會給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別人說不喝,她也一定要堅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勵客人隨便扔,不用講究。她覺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須讓人家感覺舒服,不然,下次誰還來呀。
於是,每次客人一離開,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幾,雖然這些事她不愛做,但為了客人開心,她忍了。
那次,母親來看她,一進門,她就要求母親換拖鞋,給母親拿出水果,卻又生怕弄臟了客廳,就不停地嚷嚷:「媽,小心點,別把汁兒弄到地板上。」吃飯時,也不停地說,別把飯粒灑到地上,別把湯灑到桌子上。
總之,她的要求無止境,弄得母親有些手足無措,為了保持地面干凈,不讓女兒清掃,索性,早早地離開。
母親離開後,看著一塵不染的家,她忽然開始自責起來。
還有位朋友,是個熱心腸,只要有客人來,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當地的小吃吃遍,把名勝古跡游遍,生怕客人不能盡興。
這樣的熱情,自然讓她人緣超好,找她當向導的人,也越來越多。她從來不拒絕,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來,怎麼能讓人家掃興而歸呢?
那次,母親從老家來看她,不巧,那幾天她正為工作焦頭爛額,母親就不停地說:「別請假,工作要緊,我都這么大年紀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沒有陪母親逛過一次街,沒有陪母親去看城市裡那些美麗的風景。她以為母親真的不需要,直到母親回家後,她打電話回去,弟弟問:「有沒有陪媽出去轉轉啊,媽說了,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風景!」
她忽然悲從中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電話線上。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作為家庭主婦的女兒們,總是盡一切努力,讓客人開心快樂,讓客人感到舒適,感到被重視。可是,當母親來做客時,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她開心快樂,讓她覺得舒適覺得被重視。反倒是母親,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客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麻煩主人。
在女兒的家裡,母親比任何客人都實心實意,可她從來沒有享受過客人的待遇。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大顆大顆地落下來。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三
導讀:中年後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哭,說明我無能。除了今天。
文/林特特
文章的主角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孩子兩歲,她有三次情緒失控。
頭一次發生在剛出院時,回到家,她只見母親,不見父親。
臨進產房,她還接到父母的簡訊:「已出發,在開往北京的火車上。」
她原以為,他們已在家中等候,雞湯在慢熬,酒釀正發酵,專為下奶的黑魚在瓦罐里飄香——父親聽到敲門聲,應當急匆匆奔出來,「看看我的小外孫」,再急匆匆跑回廚房,「哎呀,我的湯!」
但是沒有。
她抿一口雞湯,問:「我爸呢?」母親支支吾吾,說父親單位有事,過段時間再來。
她勃然大怒:「什麼事比我還重要。」
眾人一言不發,她繼續:「為什麼我爸不來?不相乾的親戚有事,他都撲過去解決……」
月嫂從房間里跑出來,把食指豎在嘴唇中間。她收聲,而母親哭了。
原來,父親在登車前忽然發現半邊臉失去知覺,胳膊、腿麻,繼而不能動,母親把他託付給前來送行的叔叔,「現在,檢查結果是腦梗」。
她呆若木雞,嘴張成O型。
天好像塌了下來。她在心裡飛速計算著,是的,父親腦梗時正是她被推進產房的那一刻。
原有的計劃全部被打亂。
孕期照顧她的公婆本打算撤退,由她的父母照顧月子,現在他們又被留了下來。
公公、婆婆、月嫂,一家三口,還有堅決不走的媽媽,房子里的人空前多。而父親一個人在家鄉,雖說有至親照顧著,但……
月子里,她常睡不著覺。
更重要的是,一個家的平衡從此被打破。
從前,父親是天,所有麻煩匯聚到他那裡解決。現在,他是受照顧的——夫妻30多年,母親還不太會做飯,她直到上大學才會自己洗頭,在父親的呵護下,她們都沒有經驗照顧別人。
快出月子的時候,父親終於來了一趟北京。他說,恢復得很好,「我在腦梗中算很輕很輕的」;但第二天,他又因眼睛劇痛,就近住了院。
「我算很輕很輕的。」父親堅持著,他和母親拎著行李與她作別,仍這么說。
此後,她和父親在網上交流,時間長了,最初的崩潰便慢慢變淡。
奶粉、尿布、濕疹……每天都有新情況,何況,她和父親的談話與過去相似,除了關鍵詞多了「孩子」、「檢查」、「注意飲食」。
一段時間之後,父親重新上班,她天真地以為,生活又恢復了清靜、有序的模樣——視頻中父親笑呵呵的,電話里,母親解釋:「他在家總唉聲嘆氣,說自己沒用,還不如上班。」
一年後的一天,她蓬頭垢面出現在辦公室。
前一夜根本沒睡。
「你知道,凌晨兩點在醫院,掛完號發現前面排著136個人,懷里抱著滾燙的孩子,心裡想著明天還有多少事要做,是什麼感覺嗎?」
她手動,嘴也動,千里之外的父親和辦公室里的同事同時收到她的訊息。
同事附和著。父親則在電腦那頭回應:「我怎麼不知道?你小時候發燒,大雪天,下夜班,我用大衣裹著你,騎車去醫院。下了車,凍得話都說不出來。」
「工作、家庭、孩子、保姆、自己想做的……沒有哪一件我能搞定,隨時都想大哭一場,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是我無能。」
她打著字,又覺得自己無能,眼淚吧嗒吧嗒掉在鍵盤上。
「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
父親和同事說了差不多的話。
她去衛生間擦了把臉。回到辦公室,QQ上頭像還在閃爍。「有一年,你媽低血糖暈在床上,你也生病,我照顧你們兩個,不也過來了嗎?」父親還在安慰。
她出了會兒神:5歲的那個夜晚,父親一遍遍擦洗她的腋窩、額頭、手心……她都記得。
其實,有孩子後,她常這樣出神,包括昨晚在醫院,前面排著136個人時。她總想:同樣的年紀,遇到同樣的事,她不會比她的父母處理得更好。
電話鈴聲把她拉回現實,眼前還有許多事。她打字:「爸,我忙了。」
日子還得繼續,這些煩惱如很多煩惱一樣,很快被拋在腦後。
幾天後,她在城鐵上無聊,打開手機,看到一條未讀簡訊。「以後有什麼事都跟我說,別跟你爸說。你爸爸已經不是過去頂天立地的爸爸了,你說累、什麼都搞不定,你爸這幾天都沒睡著覺。」
是媽媽。
城鐵空得出奇。她原本坐著,靠著椅背,看疾馳而過的風景。此刻,簡訊里幾十個字如冰淇淋上的巧克力豆,在她心裡慢慢消融又粒粒分明。
她又看了一遍:「你爸爸已經不是過去頂天立地的爸爸了。」
雪地里抱著她的爸爸,給她洗頭洗到高中畢業的爸爸,任由她發火、抱怨、撒嬌的爸爸……
半邊臉失去知覺,胳膊、腿不能動的爸爸,堅持說「很輕很輕」的爸爸,安慰她、轉而睡不著覺的爸爸,在家裡轉來轉去說自己沒用的爸爸……
她雙手捂著臉,在城鐵上嚎啕大哭。
「中年後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哭,說明我無能。」她回簡訊給媽媽,「除了今天。」
② 父母感人的故事 作文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一
周星馳:我最好的一場戲,是在7歲那年,唯一的觀眾,是我的母親。
母親與父親離異那一年,我才7歲。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給了母親凌寶兒。在1968年的香港,母親帶著我們3個孩子討生活,其艱難可想而知。 為了維持生活,母親一人打了兩份工。我們幾個都特別乖巧懂事,這讓母親很寬慰。尤其是我,由於成績十分優秀,最得母親鍾愛。
那時我們3個孩子都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不管多麼困難,每個星期,母親都要稱點肉或買尾魚給我們加餐。每當吃這些豐盛的「大餐」時,菜一上桌,我就把菜 端到自己的身邊,專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卻懂事得很,從不和我爭。但是我的飯量很小,吃了兩塊就吃不下去了。然後,我就開始胡鬧,總還要揀兩塊,放到嘴裡嚼 兩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過了的,姐姐妹妹哪還肯吃啊!
為了不浪費,母親只好自己吃。為這事母親沒少批評我,但是一點作用都沒有。好在我別的方面表現都很好,日子久了,母親就隨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頑皮的呢?
可是有一次,母親真的生氣了,並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那一次,母親兩個月沒發工資了,好不容易從娘家弄來了一些錢,買了幾只雞腿,燒得金黃噴香。菜剛上 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一邊用手抓起一隻雞腿啃,一邊沖著姐姐妹妹做鬼臉。一不小心,手一滑,雞腿掉地上了,沾滿了塵土,落在了一攤雞屎旁邊。
母親又是生氣又是心疼,買這幾只雞腿容易嗎?再想想我平時的頑皮表現,母親取過一根桑樹條,狠狠地抽了我十幾下:「讓你頑皮,讓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撲過來把我護在身體下面,母親才放下桑樹條,摟著我們3個抱頭痛哭。
哭了好一會兒,才開始吃飯。母親把雞腿撿了起來,用開水沖洗一下,捨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親撫著我身上的傷痕:「還疼嗎?」「不疼了。」「下次還調皮嗎?」黑暗中,我眨著亮晶晶的眼睛,並「嘻嘻」地笑著:「睡吧,媽,明天我還要上課呢。」
2001年,我和母親做客鳳凰衛視時,又說起了這件往事。
「是的,那時他可真頑皮啊!全不知道,這飯菜來得多不容易,一點也不珍惜。」母親笑容慈祥。
「不,媽媽,我懂得珍惜,」我接過話茬,聲音開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雞腿弄到地上,您會捨得吃嗎?那幾年裡,有什麼好吃的,您全給了我們姐弟,您成天就吃鹹菜啊!於是我們才想出這辦法,我把幾塊肉嚼得不像樣後,我們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這樣,您才會吃啊!」
聽著這話,母親情緒變得激動起來:「其實,我早該想到。你樣樣乖巧懂事,怎麼偏偏吃飯這么頑皮呢?」母親哽咽著掏出手絹擦眼睛。
我掛著兩行淚水滿面微笑。在億萬觀眾的電視面前,我們母子抱在了一起。無數的觀眾也在這一刻,流下淚來。
雖然我演戲無數,但是我要說,我最好的戲,是在7歲那年,演繹的是一份血濃於水骨肉連心的摯愛親情,唯一的觀眾,是我的母親。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二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
文/湯小小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飯。
手頭正忙著呢,實在走不開,但是,中飯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禮了。於是吩咐婆婆,到餐館點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趕過去。
結果,電話剛掛,婆婆又打了過來,說,客人說了,就在家隨便做點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來了。
這怎麼能行呢?這太不像話了!
但是,婆婆一報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親,既然是母親,那也就不必講究繁文縟節了,怎麼著都行。
於是,那天的午飯,是婆婆和母親一起吃的,兩菜一湯,極其簡單,而我,則約著同事們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親已經離去,客廳里,留著一大堆她帶來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什麼都有。
我看著那些東西,想著母親在我家吃的那頓簡單的飯菜,心裡,忽然就難過起來。
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沒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憶。
朋友說,她是個不喜歡做家務的人,平時在家裡,連茶杯都懶得拿,但是,家裡一旦來了客人,她就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她會給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別人說不喝,她也一定要堅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勵客人隨便扔,不用講究。她覺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須讓人家感覺舒服,不然,下次誰還來呀。
於是,每次客人一離開,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幾,雖然這些事她不愛做,但為了客人開心,她忍了。
那次,母親來看她,一進門,她就要求母親換拖鞋,給母親拿出水果,卻又生怕弄臟了客廳,就不停地嚷嚷:「媽,小心點,別把汁兒弄到地板上。」吃飯時,也不停地說,別把飯粒灑到地上,別把湯灑到桌子上。
總之,她的要求無止境,弄得母親有些手足無措,為了保持地面干凈,不讓女兒清掃,索性,早早地離開。
母親離開後,看著一塵不染的家,她忽然開始自責起來。
還有位朋友,是個熱心腸,只要有客人來,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當地的小吃吃遍,把名勝古跡游遍,生怕客人不能盡興。
這樣的熱情,自然讓她人緣超好,找她當向導的人,也越來越多。她從來不拒絕,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來,怎麼能讓人家掃興而歸呢?
那次,母親從老家來看她,不巧,那幾天她正為工作焦頭爛額,母親就不停地說:「別請假,工作要緊,我都這么大年紀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說說話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沒有陪母親逛過一次街,沒有陪母親去看城市裡那些美麗的風景。她以為母親真的不需要,直到母親回家後,她打電話回去,弟弟問:「有沒有陪媽出去轉轉啊,媽說了,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風景!」
她忽然悲從中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在電話線上。
每個母親,最喜歡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兒家吧,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牽掛。作為家庭主婦的女兒們,總是盡一切努力,讓客人開心快樂,讓客人感到舒適,感到被重視。可是,當母親來做客時,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她開心快樂,讓她覺得舒適覺得被重視。反倒是母親,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客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麻煩主人。
在女兒的家裡,母親比任何客人都實心實意,可她從來沒有享受過客人的待遇。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大顆大顆地落下來。
父母親情的感人故事篇三
導讀:中年後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哭,說明我無能。除了今天。
文/林特特
文章的主角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孩子兩歲,她有三次情緒失控。
頭一次發生在剛出院時,回到家,她只見母親,不見父親。
臨進產房,她還接到父母的簡訊:「已出發,在開往北京的火車上。」
她原以為,他們已在家中等候,雞湯在慢熬,酒釀正發酵,專為下奶的黑魚在瓦罐里飄香——父親聽到敲門聲,應當急匆匆奔出來,「看看我的小外孫」,再急匆匆跑回廚房,「哎呀,我的湯!」
但是沒有。
她抿一口雞湯,問:「我爸呢?」母親支支吾吾,說父親單位有事,過段時間再來。
她勃然大怒:「什麼事比我還重要。」
眾人一言不發,她繼續:「為什麼我爸不來?不相乾的親戚有事,他都撲過去解決……」
月嫂從房間里跑出來,把食指豎在嘴唇中間。她收聲,而母親哭了。
原來,父親在登車前忽然發現半邊臉失去知覺,胳膊、腿麻,繼而不能動,母親把他託付給前來送行的叔叔,「現在,檢查結果是腦梗」。
她呆若木雞,嘴張成O型。
天好像塌了下來。她在心裡飛速計算著,是的,父親腦梗時正是她被推進產房的那一刻。
原有的計劃全部被打亂。
孕期照顧她的公婆本打算撤退,由她的父母照顧月子,現在他們又被留了下來。
公公、婆婆、月嫂,一家三口,還有堅決不走的媽媽,房子里的人空前多。而父親一個人在家鄉,雖說有至親照顧著,但……
月子里,她常睡不著覺。
更重要的是,一個家的平衡從此被打破。
從前,父親是天,所有麻煩匯聚到他那裡解決。現在,他是受照顧的——夫妻30多年,母親還不太會做飯,她直到上大學才會自己洗頭,在父親的呵護下,她們都沒有經驗照顧別人。
快出月子的時候,父親終於來了一趟北京。他說,恢復得很好,「我在腦梗中算很輕很輕的」;但第二天,他又因眼睛劇痛,就近住了院。
「我算很輕很輕的。」父親堅持著,他和母親拎著行李與她作別,仍這么說。
此後,她和父親在網上交流,時間長了,最初的崩潰便慢慢變淡。
奶粉、尿布、濕疹……每天都有新情況,何況,她和父親的談話與過去相似,除了關鍵詞多了「孩子」、「檢查」、「注意飲食」。
一段時間之後,父親重新上班,她天真地以為,生活又恢復了清靜、有序的模樣——視頻中父親笑呵呵的,電話里,母親解釋:「他在家總唉聲嘆氣,說自己沒用,還不如上班。」
一年後的一天,她蓬頭垢面出現在辦公室。
前一夜根本沒睡。
「你知道,凌晨兩點在醫院,掛完號發現前面排著136個人,懷里抱著滾燙的孩子,心裡想著明天還有多少事要做,是什麼感覺嗎?」
她手動,嘴也動,千里之外的父親和辦公室里的同事同時收到她的訊息。
同事附和著。父親則在電腦那頭回應:「我怎麼不知道?你小時候發燒,大雪天,下夜班,我用大衣裹著你,騎車去醫院。下了車,凍得話都說不出來。」
「工作、家庭、孩子、保姆、自己想做的……沒有哪一件我能搞定,隨時都想大哭一場,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是我無能。」
她打著字,又覺得自己無能,眼淚吧嗒吧嗒掉在鍵盤上。
「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
父親和同事說了差不多的話。
她去衛生間擦了把臉。回到辦公室,QQ上頭像還在閃爍。「有一年,你媽低血糖暈在床上,你也生病,我照顧你們兩個,不也過來了嗎?」父親還在安慰。
她出了會兒神:5歲的那個夜晚,父親一遍遍擦洗她的腋窩、額頭、手心……她都記得。
其實,有孩子後,她常這樣出神,包括昨晚在醫院,前面排著136個人時。她總想:同樣的年紀,遇到同樣的事,她不會比她的父母處理得更好。
電話鈴聲把她拉回現實,眼前還有許多事。她打字:「爸,我忙了。」
日子還得繼續,這些煩惱如很多煩惱一樣,很快被拋在腦後。
幾天後,她在城鐵上無聊,打開手機,看到一條未讀簡訊。「以後有什麼事都跟我說,別跟你爸說。你爸爸已經不是過去頂天立地的爸爸了,你說累、什麼都搞不定,你爸這幾天都沒睡著覺。」
是媽媽。
城鐵空得出奇。她原本坐著,靠著椅背,看疾馳而過的風景。此刻,簡訊里幾十個字如冰淇淋上的巧克力豆,在她心裡慢慢消融又粒粒分明。
她又看了一遍:「你爸爸已經不是過去頂天立地的爸爸了。」
雪地里抱著她的爸爸,給她洗頭洗到高中畢業的爸爸,任由她發火、抱怨、撒嬌的爸爸……
半邊臉失去知覺,胳膊、腿不能動的爸爸,堅持說「很輕很輕」的爸爸,安慰她、轉而睡不著覺的爸爸,在家裡轉來轉去說自己沒用的爸爸……
她雙手捂著臉,在城鐵上嚎啕大哭。
「中年後的每次哭,我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哭,說明我無能。」她回簡訊給媽媽,「除了今天。」
③ 你的父母之間感人的事情作文
爸爸是青山,有著堅實的臂膀,給予我避風的港灣;媽媽是流水,
有著可親的語言,給予我成長的乳汁;而我,就像是青山懷抱中,
流水愛撫下的一條小魚。媽媽的愛,一天天使我無憂無慮地成長;
爸爸的愛,一天天讓我學會勇敢面對困難。
《孝女繩》文中的「孝女」卻是與我們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孩
子所與眾不同的。她猶如青山,她猶如流水,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
辛勞來照顧卧床不起的父親。我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的孩子又怎麼能感受到沒有父母疼愛的滋味呢?有一句話「愛心
在左,責任在右」,可小小年紀的我們是否像文中的「孝女」一
樣,付出過自己對父母的愛,是否付出過責任?沒有孩子可以面
對這個問題,回答得問心無愧。
是呀,在一個幸福而又充滿溫馨的大家庭中,全家人都聽我們
的指揮。平時,我們要吃什麼就有什麼,幾乎天天穿著新衣服,
每天還有穩定的零花錢,可還是要埋怨這,埋怨那,根本就不曾想
到過那些窮苦孩子的生活是怎樣度過的。「小皇帝」這樣的詞語用
在我們身上確實是一點兒也不過分.在語文書中,我們也學到過一
篇課文《委屈》,它也是教育我們要孝敬長輩,不要成為家中名符
其實的「小皇帝」。其實,孝敬父母並不難,只要我們從身邊的小
事做起,幫媽媽洗一次碗,幫爸爸捶一次背,這足以看出你對爸爸
媽媽付出過了愛,付出過了責任。
「孝敬長輩,體貼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個人的一
言一行中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擁有美德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啊!涓涓父母情,流入兒女心,作為兒女,看到自己的父母為我們
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頭發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角又添了幾絲皺
紋,看到自己的父母為我們的一生鋪路,他們所付出的愛,是那樣
神聖而偉大,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呢?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
德,把愛獻給父母,獻給哺育我們教育我們的父母!
愛,你是那麼純潔,賜予我們淳樸的性格,指引我們學會做一
個孝敬父母的孩子;愛,你是那麼偉大,獻給了我們一片廣闊的天
空;愛,你是那麼神聖,帶領我們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涓涓父母
情,流入兒女心,獻出我們的一份愛,獻給父母,做一個擁有美德
的人!
④ 三年級作文父母感人的事400字
感恩父母
光飛快的流失著,轉眼間我已經成為了一名小大人,昔日那個幼稚活潑的我也已經變成了懂事的女孩了,隨著歲月的變遷,我們一天天的長大,而父母的白發又增添了許多,額頭上又好像多了幾道皺紋,看到這些我們怎麼會不心疼呢?看看父母頭上的皺紋,又勾起了對童年往事的回憶,那時的爸爸媽媽是那樣的年輕。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總是體弱多病,每一次去醫院體檢,我的身體素質總是比我同齡的夥伴們差很多,父母幾乎每天都要在憂慮中度過。因為他們害怕我的病會有危險,一年三百六十天理,我有一兩個月都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那時候我的身上隨處都可以看到吊針扎的孔。父母有時在我的床前守上一夜都無法入睡。
一個冬天的晚上,父母都已經睡著了,我的一陣哭聲驚醒了他們,爸媽立即醒來摸摸我的額頭燙的厲害,趕緊給我量體溫。因為是三更半夜,父母都已經疲憊不堪了,可是父親仍然忍著睡意為我打了一盆熱水,並用濕毛巾放在我的額頭上為我降溫。15分鍾過去了,父親把體溫表拿了出來,結果驚呆了,體溫計上顯示的溫度是39。2度,父母趕緊穿上衣服,抱上我就往醫院跑去。到了醫院的兒科住院部他們才安下心來。我被放在病床上打上了吊瓶,就這樣度過了一個不眠的夜晚。第二天早上醒來時我卻發現父親的臉有點紅腫,一看就知道父親一晚沒有休息。
從那次事情發生以後,我就下決心要用十倍的關愛去報答父母,卻孝敬父母。
⑤ 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
人們都嘗過過「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也聽過「小時候坐在爸爸肩頭」我覺得把這兩首歌送給普天下的爸爸媽媽是最合適不過了。
父愛如山,爸爸對我的學習一絲不苟,但對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學好課外的知識和老師講的就行了。我非常了解爸爸的個性,它的偉人讓我感動。小的時候,外面太陽把地給烤得火燙燙的,但是他還給我去買紙尿褲。見到爸爸時他已成了一個「黑人」。
媽媽是一個家務高手,每到考試時媽媽便會給我和姐姐炒雞蛋,並囑咐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仔細檢查,不要馬虎。媽媽反復叮嚀上課不要做小動作。
⑥ 和父母發生的感人故事
在我的記憶里,有許多令我感動的事。但是,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發生在兩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白天因為貪玩,到了半夜,病魔就把我從夢境里拉了出來。我感到頭痛欲裂,渾身上下都熱乎乎的。媽媽被我的呻吟聲驚醒了,趕忙關切地問:「兒子,怎麼了?」「我難受。」媽媽立刻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頭,然後跑到了客廳拿出溫度計,塞到了我的腋下。「呦,三十九度七。」媽媽二話沒說趕忙幫我穿上衣服。到了醫院,媽媽就急忙給我掛號,帶我看病,最後又帶我到輸液室輸液。護士把我推到病房後,已是凌晨三點了,我又累又困,迷迷糊糊便睡著了。
當我醒來後,雪已經停下了,我的病也好了許多。此時,我看到了最令我感動的一幕——媽媽坐在一張小凳子上,趴在病床的邊緣睡著了,我一扭頭,又看到床頭櫃上擺放著許多葯和好吃的,我知道這是媽媽在我睡覺時給我買的。床頭櫃上還有一張字條,我拿起來一看,上面寫著一句話:「兒子,以後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看到這張字條,我的眼淚在眼眶裡轉了幾圈,終於忍不住流了出來。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年,但這件事的每個細節我仍然記憶猶新。媽媽對我的恩情我永遠不會忘卻。
星期天下午,媽媽來少年宮接我上課回家,路過我家附近的菜場,媽媽說要進去買菜,我很不情願地在菜市場入口處等著。忽然,在喧鬧的叫賣聲中,我的眼睛無意中看到了一位小姑娘,她的年齡和我相仿,身著一件已經發黃的白襯衫,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著手上的一本書,看的很入迷的樣子。有一位中年婦女在她的旁邊邊賣菜,邊吆喝著,人多的時候她忙不過來時,會叫那個捧著書看的小女孩,只要一叫,她就會放下手中的書來幫忙,顯然,這是一對母女。
她就捧著這本書看,只是偶爾會被她媽媽叫去,沒事了就又回到板凳上繼續看書。她竟然能在環境這么嘈雜、臟亂的地方專心的看書,如果是換了我,我一定會被這喧鬧的聲音煩死,更不用說看書了,我想到了我平時在家做作業時,只要隔壁房間傳來電視機播放節目的聲音,我馬上就會分心,心裡老是想著我喜愛的動畫片,會找出種種借口和理由去看一眼也好。可她竟然能在菜市場那麼嘈雜的環境中如此專注的看書,我真的不能夠理解!或許是她早已經習以為常了吧。不管怎麼說,我既佩服她能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看書,又能幫助她媽媽做一點事,而令我非常感動。
這時,媽媽買好了菜走了過來,我把我剛才看的事情向媽媽說了一遍。媽媽說:「你要向她學習,她能在這么嘈雜的餓環境中看書非常不容易,說明她很有定心,不會被其他的事干擾,學習就要像她那樣,那你的成績就會提高,學習就會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點點頭,在心裡默認了
不一定符合你的要求,根據需要改改吧。O(∩_∩)O~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讓人感動的人,有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她們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照亮了人們的心,照亮了人們的行為與道德。有一件小事就像星星一樣,照在我的心頭,讓我永遠不能忘記。
那是一個剛下過小雨的下午,一對母女下樓散步。那時空氣與地面比較潮濕,散發著泥土的清香。綠葉上還有幾個小水珠,為綠葉增添了幾分可愛。花朵也相繼冒出了笑臉。天是那麼藍,空氣是那麼清鮮,小昆蟲也享受著大自然的賜予。人們也已經陸續出來活動了,為這幅美麗的畫增添了許多生機。那個小女孩又跑又唱,好像是春天裡的一隻美麗而又醒目可愛的蝴蝶。她跑呀跑,跳呀跳,唱呀唱,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個她們必經之路的旁邊。必經之路上面還留著一點水,看起來十分的滑。她很小心的挽著褲子,一步一步走了過去。她看到媽媽也來了,便遠遠地沖著母親喊:「媽媽,這路很滑,您小心點!「說完,沖著媽媽甜甜的笑著。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體現了小女孩那顆關心別人的善良的心靈。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卻能體現她那愛母尊母之情。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常常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有快樂與人分享,別人有憂愁她一起分擔,最後贏得了幸福的生活。還有一個學生,從小尊敬母親,和母親相依為命,但他上大學了,誰來照顧母親呢?他毅然決定帶母親上大學。它的孝心終於感動了校長,特例他帶母親上學。你看,關心別人,尊敬長輩,這種美德受到人們的傳頌。這件事給我帶來很多啟示,讓我久久的回味,人過人人都關心別人,尊敬長輩,那麼世界會更美好。
⑦ 自己和父母之間感人的事100到200字
我年少輕狂進了監獄判了8年。3年了父母沒來看我一次,我絕望了想越獄,正當我們計劃越獄的時候,母親來了背著一個袋子,鞋底都沒了頭發全白了,嘴唇乾的裂口子,對我說,我和你爸來看你了。說著從袋子里拿出了父親的骨灰盒,。袋子里滾出了幾個長了毛的饅頭,母親說。自從你進來你爸就想多掙錢把你弄出來,他在石礦拚命的干,兩年累死了,我是一個月前從家裡往這走的,一分錢沒花就來了。這是我和你爸給你攢的74459元,你存起來出來後好好的活吧。說著母親吐了一口鮮血。說道我已經是胃癌晚期了,看不到你出這個門了兒子。我們已經近最大努力給你掙錢了,可是爸媽沒用就給你存了這些。沒等說完母親倒了。。
⑧ 你和父母之間發生過什麼感人的事情,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我講講我爸爸的故事吧。
我讀高中的時候,妹妹也在讀小學了。因為家庭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好。我的爸爸就靠拉野三輪車供養我們讀書。
爸爸不逢過節一般不會喝酒,可是有一天晚上,他喝醉了回到家裡。媽媽不停的責怪他。我看爸爸喝得醉醺醺的也不高興,就跟我的媽媽一起數落爸爸。
爸爸說他餓了,胃裡也難受,想吃稀飯。我媽說哪裡來的那麼多閑工夫他煮稀飯,吃面就可以了!爸爸還是說要吃稀飯,我媽就說我跟妹妹想吃面,大家都吃面吧!
我也幫著媽媽「教訓」爸爸:你喝醉就算了,還要吃稀飯,別讓媽媽那麼麻煩了!吃面吧!
我爸爸聽了,呵呵笑起來,說,我女兒說吃什麼就吃什麼!我跟著女兒吃!
我聽爸爸這樣說,心頭反而慚愧了。我說媽,還是煮稀飯吧!我爸爸嚷嚷說,吃面吃面!
我媽媽讓我把開水給我爸爸端到床上給他,我放在床沿邊提醒他很燙就准備走了。可是我爸爸仍然對我給他送水的行為感動得不得了,還說我依舊那麼懂事。
爸爸說我小的時候,有一次他也喝醉了,我也是這樣給他端水。爸爸不說這件事情我都快忘了,他一說,我又想起來了。那時的我真的很乖,怕爸爸燙著了,是用兩個碗把開水翻得溫熱了才端給爸爸。現在爸爸這樣說,我更加慚愧了,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爸爸見我哭了,自己又跟著哭。我從來沒有見過爸爸哭得這樣傷心,他說,孩子你要好好讀書,只有讀書才是你的出路!
看著爸爸的淚臉,我才明白,是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太苦了!
⑨ 有關父母之愛的感人故事
也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註定真的就不善於表達感情,所以我的母親顯得很冷酷。從小到大,她一直在斥罵和棍棒下督促我成長,很多時候感覺在她眼中真的連條狗都不如,用她的話說就是:「養條狗見了主人還會搖尾巴,養你什麼用也沒有!」我整天被她在訓斥著:「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已經干什麼什麼了,而你現在還像一個小孩子」,我整天被罵作懶鬼、敗家子,其實也只不過是犯點小孩子貪玩好逸的毛病!很多次自己偷懶被她又揪耳朵,又棒打,心裡都不住想,既然你不疼我,我不如死了算了。好多次心灰意冷,還真拿刀放在了脖子上,只差沒有勇氣往下割,怕痛!
上高中的那一天,要遠行了,多麼希望母親能說幾句暖心的送別話啊,即使是什麼「多注意身體,冷了添些衣服」之類的平常話,我也會感到溫暖很多,但母親只是默默的給了錢,默默送我到門口,始終沒說什麼。我無言的離去,心中有些失落。
第一次到外地讀書,言語不通,又遠離家裡,心裡無限的孤獨。記得開學第二周,有一天天氣驟然變冷,家近的很多同學的父母都送衣服或零食過來,我看在眼裡,想起上學近十年來,父母何時到學校看過自己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開學自己都是一個人,懷里揣著學費到學校報到。母親心中有我嗎?她不擔心我嗎?她愛我嗎?她的關愛體現在哪裡啊?想著想著,自己不由自主的落下淚來,心裡又悲又憤:「為什麼母親那麼狠心啊?」
生活漸進,和同學們漸漸混熟了,自己不再感到那麼孤獨,往後竟慢慢發現自己的適應能力還挺強,不像有些同學想家時就會哭,衣服不會洗,被子也不會疊,個人生活打理的亂糟糟的。我偶然發現自己還有這些優勢:在很多同學看來很難解決的生活問題,在自己看來卻是輕車熟路,輕而易舉。誰付予了我這種能力?我什麼時候跟人家有了這樣的差別?這是不是母親的教育方式帶來的?母親對自己的冷酷,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高中三年,我對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肯定的答案。
02年9月,我又一個人踏上了來桂林的火車。在前行的前一晚,父親慎慎的問要不要陪我前來,我笑著說:「如果你想一起去游桂林,那就同行,如果不想的話呢,我一個人就夠了」,第二天,父親就只送我到車站。車來了,父親揮手告別,我也揮揮手,轉身大步上了車。看著父親一副不舍的樣子,我心裡沒有離別的感覺!我的心竟如此冷酷?離家遠行,為何竟沒有分離的傷感?我什麼時候變的那麼堅強了?
⑩ 你的父母之間都有哪些動人的愛情故事
當然有啊。
我爸爸和我媽媽他們是別人介紹認識的,雖然兩個人不是自由戀愛,但是也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有一年我爸爸工傷住院了,之後有一天錢沒帶夠,醫院說,不把錢交上,就停葯了,之後我家離醫院特別遠,交通有不方便,因為是在鄉下,沒有車往那邊跑,我媽媽需要在家裡干農活,照顧家,還要去送錢,之後她就現學摩托車,因為之前會自行車,所以平衡性還可以,那時候家裡沒有自行車,只有摩托車,所以媽媽就直接騎摩托車去醫院了,雖然騎的很慢,在路上遇到一些自行車,都沒有他們快,但是也是媽媽的真心啊,媽媽後來那一個月,就一直騎摩托車去給爸爸送飯,送用的,吃的。
再說說我爸爸和我媽媽戀愛的事情,在那個年代,我爸爸用一個糖葫蘆,就把「媽媽」騙到手了,他們戀愛的時候,條件沒那麼好,有一天爸爸帶媽媽去街里約會,倆人出去溜達一圈,買了個愛的糖葫蘆,甜甜蜜蜜,之後兩個人就訂婚了。後來爸爸對媽媽特別好,他倆這么多年一直很辛苦,雖然辛苦,但是卻真心相愛,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他們兩個還是有說有笑,有吵有鬧的,都為這個家,為了我辛辛苦苦忙碌半輩子了,我很感謝他們,希望現在他們不要太忙碌,停下來享受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希望他們的愛情一直走到永遠,希望他們能攜手到白頭,身體健康,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