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長大成人後陪父母有多少時間

長大成人後陪父母有多少時間

發布時間:2022-04-12 16:07:36

Ⅰ 人在長大後會越來越忙,陪伴父母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種奢求

確實會有這樣一種現象,人長得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忙,而陪伴父母的時間卻變得少了。相比小時候天天在父母身邊,那時候或許聽煩了父母的嘮叨,而隨著慢慢的長大,讀大學後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就減少了很多,但雖如此至少還有寒暑假。但隨著大學畢業後,步入社會後要忙著拼搏忙著工作,見父母的時間也就節假日了。雖說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來住,但又有多少人能實現呢。但最重要的永遠都是家人,也要多陪陪父母。

現代社會,雖有了許多通訊上的便捷,想看到父母只需用手機便可以,但那始終比不上陪在父母身邊。在我們遠走他鄉時,也應多回家看看父母,看看親人。我想有時候或許會有很多事,但也會有空餘時間能回家看看的。我們可以通訊便捷時也多利用交通便捷,讓陪伴父母不再是一種奢求。畢竟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Ⅱ 大家算算和自己的父母還能在一起待多長時間

算算和自己的父母還能在一起待多長時間? 如果你和爸爸媽媽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 時到年底,思親情緒漸濃,長大成人的你,有沒有認真算過,能陪護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到底還有多少? 仔細算算,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長。那我們怎麼和父母相處,讓他們開心呢?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何群群。說,「對於未婚子女早點考慮個人問題,尤其是大齡單身,這樣大多數父母從心底會感到高興。」 何群群說,很多人以為回家看望父母,問候父母身體狀況就已盡孝了,其實,父母希望和你有交流,想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多與父母聊天,聊聊自己的生活情況和人生感悟,會讓父母不那麼孤獨。 和父母住在一起結果:7個月零17.5天大學畢業後我一直住在家,父母白天要上班,所以真正相處的就只有那一個小時左右的晚飯時間。而我每周大約有3天在家吃晚飯,也就是說,我每周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小時,一年就是156小時。媽媽50歲,85減去50等於35年,35乘以156小時等於5460小時,相當於227.5天,也就是7個月零17.5天,這還不包括我以後會出嫁和父母分開居住的情況。 和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結果:兩個月零13天我嫁到杭州,每年兩個長假都回家,共約10天,除去應酬時間,在家只有5天,再除去每天10小時睡覺時間,每年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是70小時。我媽媽今年60歲,如果活到85歲,85減去60等於25,25乘以每年的70小時等於1750小時,相當於73天,我還能和媽媽相處兩個月零13天。和父母在同一城市但不住一起結果:11個月零16天結婚後,我住在重慶江北區,而父母在渝中區,我每周六都回家看父母,相當於每周8小時左右。一年52周,一年陪伴媽媽的時間是416小時,母親已經65歲,以壽命為85歲算,20年乘以416小時,我還可以陪伴母親346天,一年不到。

Ⅲ 成年人回到自己爸媽家 呆多久比較合適一點

呆多久都可以的,成年人不管是否結婚,喜歡在幾天都是可以的,常回家看看,根據你工作時間安排就可以了,父母也不會嫌棄子女在家,他們還會高興,可以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畢竟還是要工作的。

Ⅳ 作文,在假期里,一個人真正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有多少

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

人一出生就能感受到的愛是什麼,但暗示母愛和父愛,而我們的一生中有多少天,是有父母陪在我們的身邊,屈指可數,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在我們放假的時候,每天何嘗不是睡到自然醒,不是吃著可口的飯菜,在學校,每天早上起來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悲傷,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想起父母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在家還是深度睡眠,而在學校卻是早操的時間,我們在吃早飯的時候,總是抱怨學校的飯菜不可口,總是回憶起媽媽親手做的飯菜。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不然錯過就會追悔莫及,我們常常說長達一定要孝敬我們的父母,但是等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即使是再好的山珍海味也品嘗不出了,再美的衣服也是徒勞了,還記得一個公益廣告么,父母老了,兒女工作忙不能回家,老人獨自一個人坐在空盪盪的房間裡面,內心十分孤獨,「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可是我們做到了么?

放假了,並不是說回家陪陪父母,不是去網吧包宿,就是去和同學聚會,三天半的假期裡面,有幾秒是陪在父母的身邊呢,父母並不所求我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可以常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只是希望看到我們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我的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平時不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後來母親去世了,後悔莫及,再也不能見到他的母親了。

讓我們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重現在起就開始珍惜,開始報答,不然為時已晚,後悔莫及。

Ⅳ 長大後最想為父母做的事是什麼

長大後最想為父母做的事是賺足夠多的錢回家,買一套大的房子和父母一起住,陪伴在父母的身邊。

隨著自己的長大,從初高中的住宿生活,到大學的異地求學,到現在在外地工作,能夠陪伴父母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但是現在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也無法直接回家鄉。所以,希望趁著年輕,在大城市打拚幾年,然後早點回家鄉。

父親的一句話讓我感動得流淚。他在電話里跟我說在外面累了就回來吧,有錢沒錢我們都是一家人,回來還是有口飯吃的。我當時聽了都落淚了,父母把自己養大成人,到老了還要為自己擔心。

小時候,我們等著父母回家,長大後,父母等我們回家。工作後,離家千里,與父母的聯系也漸漸變得少了。父母也不願過多打擾我們的生活,但在電話里,他們總會在結束前說一句「早點回家」。

我們的世界很大,父母的世界很小,小到只剩下我們的朋友圈。每一條更新的下面,留下的都是他們牽掛的話語,他們只是在期盼著我們能早點回去。

我們疲於應付生活,陪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等到後悔的那一天。

Ⅵ 求計算與父母相處時間原題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和你相處時間最長的是誰?很多人會回答:是媽媽。在我們印象中,媽媽彷彿無時無刻不陪伴在我們身邊,媽媽就是那個永遠會堅守在自己身後的人。但你有沒有認真算過,等你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後,真正能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到底還有多少?
有人算了一下 還能和媽媽相處25天
10月16日是重陽節,「算一算這輩子還能和媽媽相處多長時間?」最近,這道計算題在天涯、新浪、搜狐、大渝網等各大論壇廣為流傳。
在網站論壇上,遠嫁外地的網友「武林仲裁」也發出這樣的帖子。「如果你和媽媽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媽媽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我自己的答案是100天。」
在帖子的第10樓,網友「陌路花開」的回復讓人覺得觸目驚心:「這輩子,我也許只能和媽媽相處25天了。」「畢業之後留在重慶上班,一年也就春節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時間不超過5天。5天里,大概還有3天出門和朋友聚會、應酬。剩下的時間除開吃飯睡覺和上街購物,真正能陪媽媽的時間大概只有20小時。我媽媽今年五十有五了,如果上天眷顧媽媽能活到85歲,在她最孤獨那30年裡,我能在她身邊的時間不超過600小時,也就是25天,還不到一個月!」
結果讓她愧疚 「我以為自己很孝順
昨下午,記者在南坪四公里見到了「陌路花開」。她介紹,自己本名楊瑩新,山西人,今年28歲,4年前畢業於重慶大學工程造價專業,現在在南坪一家建築公司工作。
「當初大學畢業後,曾經猶豫過要不要回家鄉,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擺在面前,讓我選擇了留在重慶。」楊瑩新說,雖然當初也顧慮過,畢竟「父母在,不遠游」。但是,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這輩子還很長,盡孝的機會也很多。
「我一直以為我已經算是孝順的女兒了。」楊瑩新說,自從上大學以來,她一直堅持每隔兩天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很多同學和同事都不會主動給媽媽打電話,而是等著媽媽打電話過來。」上班後,她每年春節假期也都盡量回家。只要呆在家,她都會幫父母做家務,陪他們聊天。「今年春節回家,我專門帶父母去農村走親戚,父母和我在一起,臉上總是流露出驕傲的笑容,那時候,我覺得父母應該對我的孝心很滿意。」
她說:「算出結果後,我真的哭了,覺得很愧疚,對不起媽媽,我好想見媽媽一面,但分隔兩地,我也只能給媽媽打個電話。」
只要心裡有媽 當媽的就覺得滿足了
「新新,怎麼這個時候打電話呢?剛下班吧?吃飯了嗎?」在記者的見證下,楊瑩新撥通了遠在山西的母親劉芸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母親關切的問候。這時,楊瑩新卻哽咽得無法說話。記者接過電話,向她母親說明了情況。
「我從來沒有算過和女兒可以相處多久,我撫養她長大,現在她的人生是屬於她自己的,真正相處的時間是否真的只有25天,其實不重要,只要她心裡有媽媽,隨時想著媽媽,當媽的也就滿足了。」劉芸說,女兒離家後,她不是不想念女兒,但她認為,做父母的應該支持孩子。
劉芸說,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都在外地,和他們一樣,每年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回來那幾天。「今年春節,新新回家給我們帶了大包小包的禮物,還給我們包了一個5000元的大紅包,孩子這么懂事,我們還奢求什麼呢?」劉芸說,每次楊瑩新回家,她都恨不得多看孩子幾眼,但楊瑩新有自己的社交,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能攔著。「楊瑩新已經是很孝順的孩子了,她真的不需要對我們有愧疚感。」
80%受訪者不陪父母過重陽節
父母的生日、結婚紀念日,你知道嗎?你知道重陽節是哪天嗎?重陽節,你是否准備陪伴在父母身邊?就這一系列問題,記者採取網路問卷、電話訪問等方式,分別對100名20歲~40歲的市民進行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1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9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結婚紀念日,80%的子女不準備和父母一起過重陽節。
30%受訪者不知重陽節是哪天
「你知道重陽節是哪一天嗎?在這一天里,你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嗎?」對這一問題,有3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重陽節是哪一天。
「這些傳統節日我確實不太記得。」受訪的天地華宇物流公司工作人員楊潔說,以前也沒有重陽節回家看望父母的習慣。
而40%的受訪子女表示,在重陽節當天只會打電話問候父母,主要是工作太忙或在外地。此外,還有10%的子女表示,會根據自己那天工作是否忙碌來決定。
80%的父母生日希望子女回家
「你知道父母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知道父母的實際年齡嗎?」這道題有90%的子女選擇「知道」。與此對應的是,80%的父母表示,子女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抽時間陪自己過生日的僅佔40%左右。
「你一般會給父母送什麼生日禮物?」73%的子女選擇「現金」。
很多市民接受訪問時表示,平時都很忙,陪父母的時間有限,給現金既表達了心意,又可以讓他們自由支配。其次,有15人選擇「服裝」作為生日禮物,有10人選擇送保健品。
父母們的回答則完全相反,僅3人選擇「現金」,有82名受訪父母表示,最想要的生日禮物是「兒女常回家看看」。大多數父母表示,不會根據禮物的多少來評判子女的孝順程度。受訪父母認為,自己在兒女心目中的分量,才是他們最看重的禮物。
相處時間短暫 如何讓父母更開心
昨日,記者采訪了暢銷散文集《孝心不能等待》、《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的作者何慶良,請他支招,談談在和父母相處的短暫時間里,可以用哪些方法表達對父母的愛。
回家過雙休日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繁忙,有了孩子後,退休的父母就成了專職保姆,並且很多人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但沒有想過,父母為了帶孩子,放棄了很多屬於自己的快樂。」何慶良說,建議年輕人在雙休日給父母「放放假」,所謂的放假,並不是把孩子接回家帶,而是到父母家去,和父母一起帶孩子,或者帶著父母和孩子一起出門郊遊。「這樣既可以減輕父母帶孩子的負擔,又可以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
一起買菜做飯
此外,何慶良介紹,和父母一起買菜做飯也是很好的盡孝方式。「很多子女覺得帶父母出門吃好的就是盡孝,但其實與父母一起買菜做飯更能讓父母感覺到溫暖。」何慶良說,與父母一邊聊天一邊買菜,再一起下廚做飯,會增加父母與自己的親近感。(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多告訴父母自己的事
「多告訴父母自己的事情也能讓父母快樂。」很多人以為回家看望父母,問候父母身體狀況就已經盡孝了,其實,父母希望和你有交流,想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多與父母聊天,聊聊自己的生活情況和人生感悟,會讓父母不那麼孤獨。
「zlv」:看到這個計算結果讓我非常震驚,想起兩個小時前,我上班在電梯口碰到專門坐公交車來幫我做清潔的媽媽,我急匆匆只是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那個時候電梯還在20樓,媽媽肯定要一個人等一會兒,我現在回想起來,真該在電梯門口陪她說會兒話。
「寒聲碎」:媽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我們無私奉獻卻從不索求的人。無論走了多遠,總也走不出媽媽關愛的目光。
「左岸花」: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只有這么短暫了,但這是可以解決的,如果你真的愛媽媽,就一定會盡量多花時間陪媽媽,讓媽媽高興。
曬一曬你的計算結果兩個月零13天
姚玲 30歲已婚杭州電信公司
和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
我嫁到杭州,每年兩個長假都回家,共約10天,除去應酬時間,在家只有5天,再除去每天10小時睡覺時間,每年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是70小時。我媽媽今年60歲,如果活到85歲,85減去60等於25,25乘以每年的70小時等於1750小時,相當於73天,我還能和媽媽相處兩個月零13天。
11個月零16天
劉曉卿 39歲已婚重慶城市學院教師
和父母在同一個城市但不住在一起
結婚後,我住在江北區,而父母在渝中區,我每周六都回家看父母,相當於每周8小時左右。一年52周,一年陪伴媽媽的時間是416小時,母親已經65歲,以壽命為85歲算,20年乘以416小時,我還可以陪伴母親346天,一年不到。
7個月零17.5天
李明明 25歲未婚春風地產公司職員
和父母住在一起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住在家,父母白天要上班,所以真正相處的就只有那一個小時左右的晚飯時間。而我每周大約有3天在家吃晚飯,也就是說,我每周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小時,一年就是156小時。媽媽50歲,85減去50等於35年,35乘以156小時等於5460小時,相當於227.5天,也就是7個月零17.5天,這還不包括我以後會出嫁和父母分開居住的情況。
殷桃打飛的見母親
昨日,記者聯繫上殷桃方面,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地域原因,殷桃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的確不是太長,具體多少時間沒有做過統計,但她也向記者強調,只要沒在劇組拍戲,殷桃都會抽空回重慶和母親團聚,有時實在走不開,還會把母親接到北京去。
彭波回家一年僅十天
曾在《瘋狂的石頭》中出演謝小萌一角的重慶籍演員彭波則稱,和母親一年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10天。他透露,在去年,由於檔期的原因,加之在內蒙古拍戲又受傷,他更是沒有一天見到母親,「沒有辦法,我在北京沒有買房,即使把父母接到北京,也不太方便。」他希望接下來多接拍一些在重慶拍攝的戲,這樣就可以多一些時間陪父母,「等存夠了錢在北京買了房子,就把父母接過去。」(想法是不錯,可是,如果存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呢?什麼叫「沒有辦法」啊?古語雲「子欲孝而親不待」,不要等著將來為父母大辦喪事,那不叫「孝」,那是做給別人看的)

Ⅶ 長大後想多多陪伴自己的父母,但是工作繁忙,我該怎麼選擇

很多年輕人長大之後會外出打拚,去找一份自己適合的工作,想在事業上發展得越來越好,也想讓自己的父母有更好的生活。那麼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說自己長大之後遠離了自己的家,也遠離了自己父母,那麼他們也想花更多的時間去陪陪自己的父母,畢竟父母在那個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那這些年輕人就面臨著一個選擇,就是說,自己工作繁忙,但是又想陪伴自己的父母,到底該怎麼選擇?

我覺得讓你完全放棄工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父母知道了也會不同意的。那我覺得你就是要做好一個專注,在你工作的時候你就全身心的去投入,爭取在工作上有比較好的表現,但是我們知道不可能說一個人一年365天都在工作的,你一旦有放假的時候你就可以回家鄉看看你的父母。

Ⅷ 陪伴媽媽的說說

1、在家的日子平淡卻踏實幸福,每一天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光都想用心去感受。
2、走進家庭你就會發現,這里不僅有我們一生的牽掛和歸宿,也有我們難言的酸楚和困惑。我想,每個人都有個家吧。也許你很幸福,陪伴在父母家人身邊,度過一個個溫馨的夜晚。也許你很孤單,一個人獨處異鄉,回到家也只有空空的四壁在等著你。
3、感恩父母,感謝父母多年來的養育之恩,感謝父母不棄不離的陪伴,感謝父母如山般的支持給我無窮動力,就算初生牛犢的我們,亂闖亂撞,知道遍體鱗傷,他們依舊給予我們溫暖的療傷室。
4、有太多的計劃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應付,總是覺得做好的手頭的事情,陪父母也是來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長,時間很多。現在想想並不盡然,只有一天天地過,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輩子。無頭緒的追逐與奔忙,一旦站定思考,發現半輩子已經過去,自己手裡的成敗並無多少意義,然後轉身,才發現陪伴父母親人的時間已然無多,發現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沒有時間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如此。
5、我們要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長大成人,為我們構築舒適溫暖的家。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入學升學到擇業擇偶,父母無私的關愛陪伴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然而當我們真的長了翅膀飛出父母身邊以後,漸漸淡化了父母的恩情,總以沒時間為借口來搪塞。
6、和我最親的人應該是我的父母和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我的人,孩子是我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我最難割捨的人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能陪伴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經營好婚姻,和生命中這個最重要的人好好相處是很重要的!
7、最怕看父母白發雙鬢,最心痛歲月無情,最渴望一家歡聚,可父母終要離去,用剩下的時間陪伴、珍惜那些你一輩子也無法還清的人,因為這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的機會。
8、我的二十七。感恩我們彼此的父母身體健康、感恩有朋友們的陪伴、感恩有親愛的包容和謙讓。我覺得很幸福。
9、想念父母,一個人即使躺在床上,也無法讓身心沉澱下來,你不得不陪伴父母,在日月下走得很遠,讓思想深情地發酵,用痛苦使自己成熟,用追思安慰在天之靈。
10、即將帶老婆和孩子出去旅遊,媽媽起早給我們包餃子,媽媽牌的韭菜雞蛋餃子。幸福,感動,感激,有媽的孩子永遠是個寶。人生百年轉瞬即逝,和這樣的父母陪伴一生,我是多麼幸運

Ⅸ 成年人應該如何調節工作後與父母見面的時間

找男女朋友,當子女到了一定年齡,快要談婚論嫁的時候,往往父母表現的更加緊迫,並積極的安排這樣那樣的相親,或者向街坊四鄰發布子女明細的求偶信號。什麼我的子女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要找什麼樣的對象等等,可以說是不厭其煩。這個時候子女如果沒有特別的難言之隱的話,我建議要主動出擊。所謂的主動出擊就是有男女朋友的馬上帶家去見家長,沒有的話,有追求對象也和家長分享一下,實在不行就得主動去相親了。總之別等著父母崔,一定要表現的比他們更積極。即使沒有積極的結果,也必須有積極的態度。但是這里著重的提一句,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戀愛是兩個人走向婚姻的重要過渡階段。所以不管父母這邊是怎麼樣的催促,自己都要堅定立場,為自己,為將來的另一半,也是為父母負責。實際行必須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動。

Ⅹ 我怕我長大後就不能經常陪父母,總感到時間不夠,他們在家會想我,心裡很不安,希望時間能倒流

你現在只有12歲,可能是比較敏感的年齡吧,總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像。
也許,是你的家庭環境給你造成了不安全感,所以會讓你有這種想法。
正常情況下,你的父母是理智的愛你的,不會因為結婚之類而傷心,反而會因為你不結婚而難過。
所以,不要想太多,認真學習才是對你父母最大的回報。

閱讀全文

與長大成人後陪父母有多少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蒙古農村社保60歲補交規定 瀏覽:707
長壽花葉子變空怎麼辦 瀏覽:778
重陽節對父母的話 瀏覽:801
蜂王怎麼找老人 瀏覽:503
老年人每日飲水量1500 瀏覽:835
農村自建房如何證明父母出資的 瀏覽:386
考警校對父母政審哪些 瀏覽:396
多少歲絕經長壽 瀏覽:789
excel表中按男女退休年齡 瀏覽:769
老年痴呆天天在家罵人 瀏覽:535
四川定向士官多久體檢 瀏覽:42
瑞慈體檢哪個體檢中心好 瀏覽:582
南京晚晴苑老年公寓 瀏覽:453
知青養老保險補交 瀏覽:489
廈門養老院排名2014 瀏覽:932
老年痴呆代的手套 瀏覽:700
養老金國家支出多少 瀏覽:775
2億駐波負氧離子養生機多少錢 瀏覽:907
河南退休教師工資改革方案 瀏覽:821
四川保養老保險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