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2021年一個12歲兒童親手殺害了自己的父母,會被判死刑嗎,如果不死,會坐幾年牢
雖然新《刑法》將具有刑事責任的年齡降低了,若是重大犯罪12歲也會追窮刑事責任,,但仍未適用死刑。所以,你說的應該不會判死刑,可是當長大後又如何面對自己面對社會?
㈡ 未成年人殺害父母,情節特別惡劣,能否判死刑
《刑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正在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里所說的不適用死刑,是既不能適用死刑立即執行,也不能適用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但是社會影響惡劣,不利於社會穩定的應該有例外情形
㈢ 如果一個2021年的12歲兒童親手殺害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會被判死刑嗎,如果不死,會被判幾年牢
肯定會判刑,但不會判死刑。父母管教自己,是為自己好。不要他們傷心。世界最痛自己的是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你不要把父母傷透。認真學習,好好做人。不要傷害父母,更不要傷害別,免得害人害之。做安分守紀,勤奮好學的孩子,才是你自己想要的。
㈣ 十三歲的未成年人故意殺人要判多少年 因父母先死亡 只剩一人 沒有親戚朋友 監護人就是自己
你好!
只有法定年齡達到14周歲以上的人殺人才要負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我國的法律對此有以下規定: 1、已滿 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 刑事責任年齡
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鬃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9、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㈤ 13歲殺人好判刑嗎
13歲殺了10人的,如果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在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范圍內對行為人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㈥ 13歲殺父母犯法嗎
13歲殺父母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㈦ 13歲孩子殺人了,法律怎麼判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未滿14周歲的孩子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必要的時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13歲殺害父母判多少年擴展閱讀:
刑事責任:
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刑和附加刑兩刑事責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它只能獨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適用。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附加刑分為罰金、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㈧ 未成年殺父母會判多久
未成年殺父母構成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於是未成年人可以比照上述量刑標准從輕、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
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