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 合格家長四要素
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國內外,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才能給予孩子成長的建議。對於指導孩子來說,光有隻是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技能才行。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家長,給予孩子更好的人生教育指導呢?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所謂了解孩子,並非只知道孩子的溫飽就行了。這種了解是遠遠不夠的。要運用心理學、生理學、行為學的知識,去認真地觀察孩子的言行,了解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拿學習來說,要了解孩子有無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如何?學習習慣如何?如果學習成績較好,要知道如何表揚和鼓勵,使之保持和發揚,如果學習成績不佳,要知道造成的原因是什麼。所有這些,都要求父母具有一定的了解孩子的能力。
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二分析判斷的能力。在小學生的生活、學習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比如,孩子突然成績下降,就需要對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是因為學習未用功,還是學習方法不對頭是主觀因素造成的,還是客觀因素造成的,等等。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葯。所以,要求小學生家長,要有分析判斷的能力。
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的問題,發生在不同年齡的學生身上,應當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一點可以肯定,孩子的問題並不是靠嚴勵訓斥和打罵所能解決得了的。
以逃學為例,先要分析原因,然後採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決,決不能採取打罵那一套簡單生硬的方法。同樣是種良好的教育方法,對有的孩子有用,對有的孩子卻無用,關鍵就在於有無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家長應縣備的什麼樣的能力四指導能力。小學生的立能力還很差,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需要家長經常不斷地加以指導。指導,也是一種能力。指導得好,孩子願意接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導得不好,孩子拒接受,會收到不好的效果作為小學生的家長,我們都希望給予孩子好的,讓其在更好的環境成長。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師,作為家長是承擔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小學生家長應具備的什麼樣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引孩子的成長呢?上述四點希望對長的你能夠有所幫助,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❷ 教育孩子父母必備的五種修養
教育孩子父母必備的五種修養 孩子成才是有很大可能的
1、要有育兒理念,決心和信心
很多父母面對教育孩子的時候比較盲目,最終導致把孩子教育偏離的結果。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根據自己家孩子的程度來制定學習計劃,也別太過刻意,保持常態就好,順其自然也能促成孩子更好的發展。
2、要有虛心好學的精神
成為一個稱職的父母,需要有一個虛心好學的精神。因為畢竟人無完人,可以結合他人的建議綜合起來,家長們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給予的知識經驗,多與他人溝通交流,獲取其中的真諦,這樣對孩子的教育也能得到一定的幫助。
3、有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為父母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現出合作的意識,比如與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積極的解決家庭內產生的矛盾。這樣對孩子以後樹立團隊合作意識也有一定的幫助。
4、活到老學到老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種精神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可貴的。作為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方面也是需要不斷地去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理念,比如平時可以養成一個喜歡看書的好習慣,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
5、做到親子有度
❸ 小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呢
1、學會向孩子學習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天會有大量的信息湧入,導致孩子快速的成長,這種成長速度甚至超乎想像。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長的止步不前。所以說家長要懂得理解孩子,懂得向孩子學習,這個理念在當今社會是非常重要的。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是很多家長的共同特點。他們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所以只要孩子犯錯就可以動手打罵。這種打罵孩子的現象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而且有的家庭情況還非常嚴重。所以孩子是私有財產的這種觀念一定要轉變,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東西就要拚棄。只有父母轉變了這個觀念,打罵孩子的現象才會從根源上消除。3、教育孩子首先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作為父母,不管你的學問有多高,不管你在職場有多風光,補上家庭教育素養這一課都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教育要從家庭教育入手,學好家庭教育知識,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家庭教育理念有很多,學會向孩子學習、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教育孩子首先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只是眾多理念的一部分,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應該更多的注意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只有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懂得最基本的家庭教育技巧,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松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❹ 你心中的理想家長最應該具備什麼素養
素養一:善於對孩子表達愛心
不少孩子甚至成年子女都希望父母能把對自己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因為,愛的表達能賦予信心和勇氣。不善言語表達的父母可以通過特殊的方法做到這一點,把愛意留在便箋上、卡片上或寫成字條貼在孩子用的抽屜面上,或給孩子一些愛的暗示。
素養二:願意與孩子共度時光
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兩樣最珍貴的東西,排在第一位的是「愛心」,排在第二位的是「時間」。偏偏這第二位的「時間」,對我們來說都不太容易「出手」。比如,一 些家長邊看報紙、電視邊詢問孩子在幼兒園、學校的一些情況,當孩子要求父母給他講故事時家長卻不停地忙著整理房間、上網等其他的事情。這些行為舉止會讓孩 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游戲,為了在這個社會里生存和生活,必須無休止地工作。尤其是孩子會感覺到自己不被看 重,甚至會在日復一日的忽視中學會了應付周圍的一切、敷衍別人。
素養三:能夠站在學生的視角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才能理解孩子,進而尊重孩子的成長行為。初中生正處於人格形成期,他們渴望父母能了解自己的思想、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從而理解、 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給他們一個獨立、平等的成長空間。遺憾的是,一些家長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然不理解、不尊重孩子,造成兩代人的對立、沖突。
素養四:切實落實自己的家庭教育「想法」
沒有哪個家長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沒有哪個家長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真正能蹲下身子扎扎實實進行家庭教育實踐的只是少數。好多家長談起教育孩子 慷慨激昂,但一接觸到實際,一聽教育孩子要從改變家長開始,他就犯難了——自己多年養成的習慣能改掉嗎?於是,該酗酒的照樣酗酒,該打麻將的照樣打麻將, 夫妻關系緊張依舊等等。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辨析能力,他們喜歡那種說到做到、言行一致的家長。
素養五:能科學地賞識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同,初中生也不例外。遺憾的是,不少家長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但一遇到具體的問題時,就不再用賞識的目光贊美孩子的優點、進 步了,而是用放大鏡去找孩子的弱點,有的家長甚至處處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去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問題會越找越多,永遠沒有全部解決的那一天。
素養六:家庭和睦的營建能力
家庭和睦,孩子就會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從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家庭不和、父母經常打打鬧鬧,則會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展,甚至會毀掉孩 子一生的幸福。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充滿愛和溫馨的家庭中長大,他才會平和、通達。
素養七:對子女的期望值合乎實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乎實際,太高了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使孩子受傷、自己失望。實踐證明,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特別高。面對孩子,不是著手培養孩 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踏實勤奮、堅忍不拔的好品質、好習慣,而是整天給孩子灌輸好好學習,上重點、讀碩士、讀博士、發大財、當大官的思想。因為父母不合 實際的期望,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使得孩子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道。
❺ 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包括
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包括:
1、家長們要有做稱職家長的意識
21世紀當代家庭的開明家長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才能夠做到。這不是想當然就能夠做好一個家長的角色,更不是隨隨便便的行為都符合好家長的要求。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自然型、自發型、合理型、藝術型,只有我們樹立當好藝術型家長的信念,才有可能成為稱職的家長。
2、家長要有學習的好行為
家庭教育的任務有千千萬萬,但如今中國家庭中處於首要任務的無非是孩子的學習問題。誠然,面對殘酷的升學競爭,沉重的就業壓力,普通家庭要想實現孩子的幸福未來,鋪就家庭建設的康莊大道,上一所好學校,進而找一份好工作是最為現實的考量。於是,家長拼了命似地要求孩子無論如何都要搞好學習,但許多家長的良好願望都落空了。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家長自己並不愛學習。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做的事,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要做好?!所以,即使是為了孩子,請家長拿起書本,主動地去做一個愛讀書的人。這樣做了試試看,你的孩子學業一定錯不了。
3、家長要有民主的作風,不能搞一言堂。
「我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這是我們家長的慣性思維和通常做法。從根本上說,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禮教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沿襲,強調了一種愚忠、愚孝,它是束縛中國騰飛的歷史羈絆。國家的民主我們姑且不談,家庭的民主卻要靠我們每位家長自己來建設。如今的孩子,再也不是孤陋寡聞,任父擺布的無知頑童,他們是有血有肉、人格獨立、思想開放的時代兒童。很多時候,他們學習比我們快,知識比我們多,思考問題更靈活。所以,遇有親子矛盾,最好的辦法是平等協商,和平解決。孩子往往比大人更講理,當你的強迫命令失效的時候,用用民主的方法,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比如:你可以讓孩子給你提意見。如果他說得對,而且你真心去改正的話,不消說,你對孩子的批評建議他一定會接受。
4、家長要善解人意,開明大度,允許孩子犯錯誤。
孩子畢竟是孩子,只要他想成長,那麼他就一定會犯錯。試想,世上有無從不犯錯誤的人?我們不也是在錯誤中長大么?有了這個意識,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也許就寬容的多了。再者,孩子犯錯誤有多種多樣,比如,看到桌子上的飯碗沒收起來,他去拿,可能就將碗打破,這是好心辦壞事。家長只要告訴他做事的規則就行了。對於屢教不改的小錯誤,家長可以換換教育方式,跟孩子協議犯錯誤的懲罰措施,這就會大大降低「發案率」。
5、家長要互相配合
我們中國人的弊病之一是缺少團結合作的意識。在單位我們說了不算,在社會我們管不了許多,那麼,在家庭里,父母雙方一定要精誠合作,戮力同心,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否則孩,子的身心發展必將受到影響,其教育效果堪憂。萬一遇有不同意見,夫妻之間,長輩之間一定要溝通協商,否則孩子或者無所適從,或者兩面三刀。只有家長的意見協調一致,我們才能夠共同擔當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6、家長要說話算數,不輕諾寡信。
曾字殺豬—言而有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適當地允諾、獎勵必不可少,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養成言而有信,敢作敢為的大丈夫,那麼就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起。切莫輕諾寡信,出爾反爾。這里要提醒家長的是,對待孩子的好表現,特別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以物質獎勵為主,相反要以精神鼓勵為主。否則,孩子容易形成為求「賄賂」,而搞好學習的不良動機。
7、家長要高瞻遠矚,不僅僅以孩子的考分論英雄。
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麼?以我之見,是德智體美勞心「六育」並舉,全面發展。家長切莫陷入「只要孩子學習好,你干什麼都可以」的怪圈中,通常這樣的孩子學習不會搞好。即便真的學習上去了,心理發展跟不上,行為能力都沒有,甚至品德低下,那麼,您辛辛苦苦培養的是人才還是廢材?先成人後成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同時,家長要允許孩子多途徑成才。品學兼優的藍領同樣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寶貴人材。
8、家長要嚴於律己,率先垂範。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教師為人師表的基本要求,它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家長其身正,孩子不令而行;家長其身不正,孩子縱令不從。家長的行動是無聲的語言。如若要我把自己教育女兒成功的秘籍總結一句話,那就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9、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嚴愛結合。
俗語: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這只是說了家庭教育的一個方面。的確,現在城市的家庭,都是一孩,家長的溺愛嬌慣現象普遍存在,應該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對孩子要給予無私的愛,博大的愛,無論孩子成績是否優秀,不管是否時常犯錯。正所謂嚴慈相濟,溺愛當棄。但,必須同時告訴孩子,他接受父母的愛,是要付出應盡的義務的,這就是努力成長,不可懈怠。孩子學習可以不優秀,但孩子不能不努力;孩子可以不考大學,但孩子不能不成材。家長切記:允許孩子選擇不同的成長道路,但父母絕不培養一個庸人!
❻ 孩子剛上小學,家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教育
父母是不是高度重視小學六年,立即影響到孩子一生幸福與造就。今日為大夥兒匯總上小學要留意的5大關鍵點,父母只需關心這5件事,孩子成長不容易差。
四、品格塑造。 大家期待長大以後的孩子具備優良的品格。孝敬父母、知廉恥、講禮貌、辦事有毅力、自信心膽大這些。孩子是根據效仿父母在學習:出色的楷模,出色的孩子,極端的楷模,極端的孩子。
五、身心健康。 父母必須變化以往的意識,從以往引導者的高真實身份變為公平的守候者和引領者。要容許孩子以自身的方法成長,適度的情況下給予正確引導,而不可以把自己的信念強加在孩子。
❼ 進入小學一年級,家長需要重視孩子哪些心理素質教育呢
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希望孩子提前小學拼音、算術甚至英語單詞的家長最多,原因無外乎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小學生最應該受到關注和訓練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心理素質。
一、培養自理能力
家長需要讓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怒哀樂。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理解,自己有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在知道自己現在處於什麼狀態時,不要求很快切換到歡喜,但可以試著讓自己停一停、想一想,再採取行動。這樣可以緩解許多激烈的行為。
這些能力都是孩子要面對的挑戰,實際上都是關於心理素質的教育,當這些能力成為習慣時,適應小學生活便不會太難。
❽ 現代家長的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1、威信
家長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從這點上來說,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以身作則。
2、責任
家長應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甚至放棄家庭育。
3、堅持
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心理的成熟、性格的完善,所有的一切都是堅持的結果。這個等待的時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有那個說法,活到老學到老嘛,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
4、快樂
協助孩子成為快樂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生活得快樂。這個快樂是需要度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她們顯然不太完全懂得有些話的含義,僅僅一味地去說而已,或者在她們的幼小的心靈里有點朦朧,我想我們小時候也應該是這樣子的,很想快樂地生活,哪怕作業多一點點。
5、水平
家長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作為家長,當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就應該即時告訴他改正。
6、寬容
家長對孩子的寬容,首先要建立在孩子做錯事之後,已經理解到做錯,感到內疚,受到自責的基礎上,而且家長應該從表情到語氣都要讓孩子切實感到,家長對他們的錯誤很痛心、很惋惜,同時也寄希望於他將來能改正。
7、業余愛好
現如今的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隨處可見學各種藝術特長的孩子,鋼琴、小提琴、古箏、舞蹈、美術、樂理、英語等。這也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培養孩子從小認真做事的機會,同樣這樣活動也許能夠確立某些孩子的奮斗目標。
❾ 作為父母應具備哪些教育素質
現代的教育理念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因此,家長們首先要具備的是現代的教育理念。這是父母教育素質的核心,它猶如方向盤或指路燈,對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的具體行為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現代的教育理念包含的范圍很廣,例如,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等等。現代的教育理念對父母的要求也很高,要求父母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知識,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觀念。
事例一
蔡志忠是一個著名的漫畫家,他的漫畫曾經風靡了全世界。但是,您是否知道?蔡志忠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很先進的教育理念。他有一個信念——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因為父母並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該決定孩子的選擇和前途的。
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國出差,於是蔡志忠擔當了接送孩子上鋼琴課的責任。車到了鋼琴學校門前,女兒卻坐在車上悶悶不樂,不想下去。蔡志忠問女兒:「為什麼不高興?」女兒說,自己最想學的不是鋼琴,而是笛子,可媽媽卻覺得女兒該學鋼琴,因為在媽媽看來,學鋼琴比學笛子有用。蔡志忠聽完女兒的話,二話沒說,便把車掉回頭,一路開回家。女兒對爸爸的做法有些擔心,不禁問爸爸:「媽媽剛交了4000元學費,如果不學鋼琴,人家也不退錢,那怎麼辦?」蔡志忠說:「那隻好算了。」女兒又問:「媽媽回來埋怨怎麼辦?」蔡志忠說:「什麼也沒有你的快樂重要。」
4000元,對於哪個家庭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蔡志忠卻認為,如果節省一點,少買兩套衣服,少吃幾次大餐,錢就可以賺回來,而孩子的快樂用錢是買不到的,童年也是不會重來的。如果強迫孩子學習一些她所不喜歡的東西,那將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變得沒有自己,只能聽從大人的意願。蔡志忠認為這是教育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