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孩子滿了十八周歲,犯法了做父母的是不是不要承擔法律責任,包括財產。
對的。滿十八周歲屬於完全民事行為人,獨立承擔自己的民事責任。當然,父母自願承擔的除外。
2. 滿18歲周歲犯罪,其父母或監護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不需要,因為中國從16周歲開始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兵役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應被徵集服役;當年未被徵集,在22歲以前,仍可被徵集,根據軍隊需要,也可按照上述年齡徵集女性公民。」 在平時,土兵(包括志願兵)服現役的年齡是18-35周歲,主要是18歲公民。士兵預備役的年齡也是18-35周歲。 年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法予以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九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處罰,不滿14歲違反治安管理的,免於處罰,但是可以予以訓誡,並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據此規定,年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依法處罰。年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四條規定:已滿16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犯殺人、重傷、搶劫、放火、慣竊罪或者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犯罪就不能以』年輕』為理由要求從輕或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四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已滿16周歲不滿18歲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別嚴重,可以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3. 孩子觸犯刑法,父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嘛
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孩子犯罪後父母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是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子女是未成年人,則有扶養教育的責任。孩子觸犯刑法的,如果父母積極與受害者進行民事賠償,可能會減輕孩子的刑罰。
法律分析
孩子觸犯刑法後,父母應該:1、帶領孩子主動自首,如實交代罪行。自首,即在孩子犯罪後,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前,主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的行為。自首是我國刑法規定的從輕量刑情節之一,直接關繫到量刑是否從輕的問題。因此,自首是避免東窗事發、減輕刑罰的最好途徑。當然,不是自己主動投案,而是已經被採取了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也成立自首,對於所供述的罪行仍然可以考慮從輕處罰。2、收集並保留有利證據。如果孩子是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被迫走上犯罪道路,或者是初犯、偶犯,或者自己與整個犯罪活動沒有密切聯系,那就請一定幫助孩子收集保留好能夠證明相關情況的證據,並及時提供給公安機關,這些證據就是你保護孩子最有力的工具。3、立功贖罪,爭取從寬處罰。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受外界因素影響,若能夠及時抓住立功贖罪的機會,則有可能減輕甚至免除處罰。如果是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現又有自首情節的,甚至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明白如何幫助孩子立功贖罪,非常重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4. 已滿十八周歲的人 犯罪了 父母需不需要承擔責任
上面這位有些錯誤,我國法律規定,14周歲的未成年人違反刑法的,不用負刑事責任,但14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違反刑法的,是相對負刑事責任的,而16周歲以上的為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你已經成年,就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你父母是否有責任就要看你在進行違法行為過程中他們是否有盡到監護的義務。如果是應當盡到卻沒有盡到的,就要負相應的責任,但一般責任不重,多為批評教育。
5. 成年子女犯罪父母需要承擔賠償嗎
父母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18歲的成年人已經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6. 兒童,不滿12歲的,做出了犯法的事,要不要付法律責任啊
不負法律責任,造成他人損失,監護人承擔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司法活動中對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7. 孩子年滿十八歲,犯罪還需要父親償還對方賠償嗎
1、從法律規定來講,父親沒有義務替成年兒子進行民事賠償。 2、如果父親願意替兒子進行賠償,法律不禁止。 3、但在多數情況下,父親為了讓兒子爭取從寬處罰,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幫忙的。
8. 年齡18歲以上父母還對子女要承擔什麼責任
年滿18周歲屬於成年人,父母不應承擔任何法律和民事責任。但是,犯罪嫌疑人自殺後的遺產,應先賠償被害人家屬的損失,超過的部分再遺屬繼承,沒有遺屬的按照《民法典》由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民法通則》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9. 16歲青少年犯罪,經濟賠償誰來承擔
如果正常情況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的話,且孩子是未成年,孩子的經濟賠償必須由父母承擔。
如果父母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有能力擔當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那麼孩子的經濟賠償不需要父母來承擔。還有就是孩子已經成年 ,那麼父母也不需要來承擔孩子的經濟賠償。
刑事方面:
第十四條 已滿十六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歲不滿十六歲的人,犯殺人、重傷、搶劫、放火、慣竊罪或者其他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歲不滿十八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歲不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民事方面:
如果同時受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還應當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10. 請問下要是小孩犯了法那麼父母需會不會被判刑。要不要接受處罰。有沒有知道的
小孩犯法,父母是不會判刑的。
除非父母有唆使犯罪、教唆犯罪的行為,低於16周歲的小孩都屬於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是不會被判很嚴重的,但是這也並不是保護傘,所以家長一定要力所能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