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孩子吼父母怎麼辦

孩子吼父母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4-01 12:10:03

Ⅰ 孩子發脾氣 父母怎麼辦

人的脾氣都有互動性,你投射出去的脾氣往往會加倍反彈回來。如果你只會發火、發脾氣去對待,孩子從你這里能學會什麼呢?

心中只要充滿愛和感恩,你就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為孩子營造和諧健康環境的同時,自己也備受滋潤。

沒有脾氣的胸腔才能傳遞正能量,心中滿藏愛和感恩,才能使愛不斷傳遞。

Ⅱ 孩子吼父母,父母什麼心情

父母可能會很傷心,也會內疚。父母此刻應該會反思自己,仔細想想自己之前的相關做法,孩子一般是不敢吼父母的,如果吼了,可能是生氣到了極致,父母傷心的同時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Ⅲ 孩子老是對父母大吼大叫怎麼辦

不要過於心疼孩子,要讓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能胡來,給與適當的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有幾次孩子就轉變了。

Ⅳ 孩子罵父母怎麼辦

有一位老人家就是這樣,把自己過去所有的事情都帶在身上,想起來就恨,這個「恨」給她帶來的是一身的病,這些病是怎麼來的?80%來自於她的孩子,因為她有一個不孝的孩子,想起這個不孝子就會非常的生氣,非常的難過,非常的恨,最後就造成這位老人家一身的病痛。但是,她身上這 80%的病痛也是她自己造的,是她自己背著不肯放下,如果能把這個包袱早一點甩掉,自己的身體會這樣嗎?

要知道生氣傷身啊,而且是在傷自己的命啊。千萬不要生氣,一切都是欠的,都是因果,前世你欠孩子的,今世就得還,而且要沒有任何條件的還債,要還得開開心心,要把自己松綁,要把自己的包袱徹底地放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活在世上,劫難就不會離開你的身。真正弘法救度眾生的人,不是把自己打扮成像菩薩一樣,而是做一個真正有肉有靈的人,如果靈魂戰勝不了肉體,他就是人。如果他的靈魂很純潔,能夠戰勝自己的肉體,他就是一個神。

因為他不被自己身體的慾望所控制,反而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這是修心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得到的。如果你被自身的慾望所控制,那你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比如,你很餓的時候,看見那些海鮮,但知道自己是吃素的,這時能否控制住自己不動心,不吃。又如,明明你的身體不好,你能不能控制住吃對自己身體不好不該吃的食物,不吃,道理都是一樣。

學佛很重要,學的是心,學的是精神。修心就是把身上的那些不好的習慣,貪瞋痴都要改掉,修心就是要把過去做過的事情全部忘記,忘記是最好的事情,猶如一台電腦,要把病毒和不好的文件抹掉一樣。如果真的能把過去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部忘記,你就成功了。人的毛病就是:人家對你不好,你忘記不掉;人家對你好,卻記不住。如果人活在世上不懂得修心,不懂得做人,就像一台機器——任命運擺布。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修心,就是一個很粗俗的人。

今天給大家講講覺性,覺性就是人的本性,人本來具有的性叫本性。看得見一切眾生本來就具有的佛性,就是覺性。也就是你看見了這個人身上本來就具有的本性,就是覺悟的本性。

給大家講一講「根本智」,根本智就是這個人的智慧是他本來就有的,這個智慧是菩薩的智慧。根本智要無念,如果沒有念頭就會得到真的安靜,一個人真正的安靜,不是說你坐在那裡就能安靜。你坐在那裡念經,你的心能靜得下來嗎?如果定不下來,就不是真的安靜。真的安靜是坐下來後沒有念頭,叫無念,無念才叫真正的靜。如果能真的安靜下來,就是涅槃的基礎。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就是明心見性,涅槃是梵語,是滅度、滅煩惱、滅生死,只有脫離煩惱和了脫生死才能得到真正的寂靜,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就是這個人沒有生也沒有死,永遠沒有滅度的,即成佛。

為什麼要閉關,閉關就是讓這個弘法的人安靜,不要受到世俗的侵襲。真正救度眾生的人才稱得上是菩薩,菩薩是不怕自己受苦去救度眾生的,真正的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如果自己只知道保護自己,不肯去救人家,這個人永遠成不了菩薩。

要捨去一切浮動的心,如果真正安靜的人,一切浮動的心都要捨去。浮動的心就是心動盪不安,就像工作定不下來時,你說你的心浮不浮啊,心能定得下來嗎?擔心自己的孩子能否考進好的學校,這個心浮不浮啊?……所以要去除一切浮動的心,才能真正的靜下來。心不安定是因為沒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是在學觀世音菩薩,是在學佛。學佛可以改變自己的一切,只要堅定信念就不會有浮動的心。要把你的心安定下來,只有真正的相信才能安定,相信觀世音菩薩一定能救我,才能把自己浮動的心克制住。

涅槃是真實性的體,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涅槃了,他是真正安靜的體。涅槃是腦子里完全是空的,這個涅槃就是你真靜的體。真的靜就是要捨去一切浮動的心,去除身體上的傲心、慢心,即傲慢之心;要去除尊貴之心、分別之心。尊貴心就是自己感覺很尊貴,分別心就是看見人家不如你,就看不起人家。比如,人家經濟不如你,就瞧不起人家;如果人家比你有錢,就嫉妒人家等等。你們不能有任何的分別心,不能有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個毒,因為人的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是生出來就會有的,是六道輪回的產物,因為有了嫉妒心,才會有六道輪回。如果你到了菩薩界,脫離了六道輪回,你就不會有嫉妒心。還有爭斗心也要去除。

為什麼要懺悔,因為懺悔能消除業障。修心的人要沒有道理,才是道理,而有道理了,就沒有道理了,這就叫辯證法。經常說自己錯的人,這個人永遠不會錯;經常說自己對的人,這個人就經常有錯。是人就會有錯,做錯事情沒有關系,要懂得懺悔,要懂得道歉,然後改過,這樣就會把自身的毛病改正,境界提升。人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總是找一大堆的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做錯事情就是因為沒有好好修心造成的,現在學佛修心了,就必須改正。過去的讓它成為過去,不要死死的把它拉在身上,還咬著牙說:不對,因為我怎麼怎麼的,就是因為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才會把這些不好的東西永遠帶在身上,而後造成自己永遠的失敗。

有一位老人家就是這樣,把自己過去所有的事情都帶在身上,想起來就恨,這個「恨」給她帶來的是一身的病,這些病是怎麼來的?80%來自於她的孩子,因為她有一個不孝的孩子,想起這個不孝子就會非常的生氣,非常的難過,非常的恨,最後就造成這位老人家一身的病痛。但是,她身上這 80%的病痛也是她自己造的,是她自己背著不肯放下,如果能把這個包袱早一點甩掉,自己的身體會這樣嗎?

要知道生氣傷身啊,而且是在傷自己的命啊。千萬不要生氣,一切都是欠的,都是因果,前世你欠孩子的,今世就得還,而且要沒有任何條件的還債,要還得開開心心,要把自己松綁,要把自己的包袱徹底地放下。

所以要把自己的歡喜心、哀傷心、求財心、爭斗心、嫉妒心、分別心、尊貴心、傲慢心等,幾乎所有的煩心全部都要去掉,你把這些所有的心都不要了,讓它們全部倒下來。有一尊佛菩薩叫卧佛,你們知道佛的一個動作代表著很多層意思嗎?就是這位佛菩薩,把所有的心全部拋開了,當你所有的心都在的時候,你是不能涅槃的,卧佛的這個姿勢就是達到正定涅槃,開悟、醒悟,達到了妙覺定。妙就是最終覺,就是達到了最終的覺悟。

覺有四種:第一種是始覺,始覺就是剛剛開始覺悟;第二種是相似覺,相似覺就是好像是覺悟了;第三種是隨分覺,隨分覺就是隨著緣分來慢慢地覺悟;第四種是究竟覺,究竟覺就是你最後明白了之後才覺悟了。

這四種覺也是人的四種轉變:

1.始覺,剛剛開始的感覺,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從來不會想到父母會死的,等到媽媽過世了,才知道原來媽媽也會死掉的,這個就叫始覺。

2.相似覺,我和你受的苦是一樣的,我跟你的福氣也是一樣的,慢慢地通過感情交流,覺悟了,好像我們倆有緣分。相似覺是過去的一種緣分。

3. 隨分覺,就是隨著緣分來慢慢的覺悟,隨著緣分的不斷增加,慢慢地覺悟了。師父講這個也叫慢覺,因為你碰到了、遇到了你們的師父,你才開始覺悟。應該主動地去抓住這個覺悟,去追求這個覺,而不是慢慢地覺。

4.究竟覺,就是最後終於覺悟了。最後終於覺悟的有年輕人,有老人,不是最後終於覺悟了,就一定是老年人,覺悟不在年齡的大小,你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宇宙的真相,你就覺悟了。如果一個很年輕的人,忽然之間覺悟了,他就是一個菩薩了。為什麼出家叫遁(頓)入空門?就是頓時明白了,進入了這個空門。空門就是什麼也沒有的門,因為這個有色世界本來就是空的。

恭錄 放下煩心 找到正覺

Ⅳ 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不尊重怎麼辦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Ⅵ 你如何看待那些吼父母的人

家庭教養的關系,有些孩子真的就是天生沒有教養,長大後目無尊卑,平時就自私自利並且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是跟朋友、同事,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工作中,一不順心就拿別人出氣,對別人大吼大叫,這種人回到家裡對待父母基本上也會以相同的態度回應。

Ⅶ 孩子經常對家人大吼大叫怎麼辦

隨著孩子在家庭地位中的位置越來越高,孩子們的脾氣也與日俱增。如果稍有不順心,就會對父母大吼大叫,甚至責罵。這種情況,無論是在明星家庭(如王艷),還是在普通家庭,都有可能發生。包括我自己,我的孩子也會我大吼過。那麼,當孩子對我們大吼大叫時,我們應該怎麼回應比較好呢?

(三)分析事情與態度

孩子情緒平和了一些之後,家長才可以與孩子討論態度問題。

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不要在孩子大吼以後馬上對他說:「我是你媽媽!你不能對我大吼!太沒禮貌了!」這種話只會把孩子的情緒壓抑下去,傷害身體;或者讓孩子更憤怒,吼聲更大。

這兩個結果都不是很好。

我們要耐心的通過第一步和第二步,讓孩子的情緒先得到理解與舒緩,讓孩子情緒恢復平和,再討論態度問題。我會對淏仔說:「淏仔,媽媽理解你生氣的感覺,可是,你對媽媽大吼,媽媽心裡會難過的。這樣對媽媽說話,媽媽感覺你沒有做到對媽媽尊重,媽媽有些傷心。」

父母要把孩子的關注點轉移到父母的情緒上,讓孩子認識到,對父母發怒後,父母的情緒是不好的,這個後果是需要他承擔責任的。

如果我這樣對淏仔說,淏仔會說:「媽媽,對不起。」

當孩子道歉後,家長不要只說一句「沒關系」就完了。

最好與孩子這樣溝通一下:

「寶貝,沒關系。每個人都有情緒,媽媽即使這么大了,也有控制不了發脾氣的時候。你才七歲半,控制不好是正常的。以後我們一起努力,把情緒控制的越來越好,好不好?」

這樣說,孩子沒有太多的愧疚感。

孩子會正確理解發脾氣,會明白發脾氣不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只是情感發泄的一種方式,不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

而且,能和媽媽一起改善,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四)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環節

當態度上我們達成一致後,那麼,接下來就是很重要的環節了。

要讓孩子明白:

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要啟發孩子:

除了發脾氣,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問題?

我會對淏仔說:

「淏仔,那我們現在想一想,除了發脾氣,怎樣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淏仔也許會說:「我不知道。我不想寫作業。」

孩子是很有可能說不知道的,尤其是家長第一次做這樣的啟發式提問。

這時,家長要繼續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向。

可以啟發式提問:「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下多少時間,我們都需要做什麼,我們做個小計劃,好不好?」

然後,和孩子一起把要做的事情,需要的時間,都寫在紙上。

把選擇權交個孩子,讓孩子感覺是自己做的計劃。

可以這樣說:「算下來,你應該有二十分鍾的玩耍時間。淏仔,你自己選擇一下,怎麼安排比較好?」

孩子無論是選擇先玩還是先做題,家長都給予尊重。

相信孩子的決定,並相信孩子能做好。

當孩子仍舊有些許情緒時,家長可以陪著一起做,畢竟孩子小,慢慢引導,當心理素質越來越好時,家長自然會越來越輕松的。

晚上可以在睡覺對孩子來個肯定的總結:「淏仔,今天晚上你安排的很不錯喲!果然解決問題比發脾氣好很多呢!是不是?」

如此,孩子不但知道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也明白了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Ⅷ 孩子吼你甚至揮動拳腳,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吼家長,甚至對家長進行拳打腳踢的現象,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對的。我們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如果是對自己用這樣的方式的話,那麼就證明了我們的孩子是非常沒有素質的。在這里,小編也是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重視一下,這個情況一定要去進行改正,這樣的話,也是能夠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

三、總結。

我們要知道,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如果說家長總是用不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話,那麼孩子也是會用不正確的方式去對待家長,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要更加的重視一下這個情況,應該要更加的去保護好自己的孩子的,還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

Ⅸ 孩子不尊重父母怎麼辦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方法不對,導致孩子頂撞父母、不尊重父母的現象屢屢發生。面對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點著手:
1、營造平等關心的家庭環境,這是進行良好教育的大前提。和諧的家庭氛圍會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這樣會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 要別人的關心的,從而幫助孩子從學會關心父母開始發展到關心他人。家庭成員之間必須互相尊重,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是平等的。
2、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也是平等的。由於孩子的經驗不足,在一些問題上家長更有權力做出最終的決定,也就是說,家長與孩子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權威。雖然父母的權威無形中造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但相對也培養出了孩子獨立的人格。
3、讓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說話。很多孩子用大哭大鬧的手段來發泄情緒,而有的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聽之任之或者束手無策。其實,多數孩子在頂撞了父母後會感到愧疚甚至害怕。所以當孩子有不尊重家長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該及時加以制止,同時明確地跟孩子說:「你這樣做傷害了我,我很生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了哪些影響。我還記得在孩子初三時,他開始不聽父母話,他理解力不好,上課總是提不起神,他的成績也很不好。偶然我通過網路下載了能喚醒潛在能量的"特斯拉大腦潛能訓練",學習後,孩子的狀況才能開始改造。開發了孩子的大腦潛能,成績也變好了。相信我的這些話應該能給你帶來啟發,願你夢想成真,不要放棄!

Ⅹ 當孩子對我們大吼大叫時,作為家長該如何回應

(一)平和的說出孩子的情緒
當兒子對我大吼後,我裝作有點受傷的樣子,默默的看著他幾秒鍾,然後對孩子說:「兒子,媽媽看到你很生氣,對我大吼了。」
顯而易見,這句話不會再次激怒孩子。
但是,這句話能讓孩子把關注點轉移到自己的情緒上,他聽到後會反思一下:我生氣了?大吼了?同時父母表情到位的話,也會讓孩子及時反省自己的態度。這樣孩子的的音調馬上就降下來一些。
(二)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生氣時,在場的家長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麼。當孩子語調降下來一些後,我會把孩子拉到自己的身邊,摟著他,對他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已經做了兩個多小時的作業了,有點累了,不想再做了,可是媽媽還是繼續讓你做,你很生氣,對不對?」
不要小瞧這種描述式的話語,彷彿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是,這樣的話卻是有魔力的。(家長們可以試一下)
當家長替孩子說出生氣的原因時,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他會覺得自己的情緒被父母接納了。
如果第一步沒有奏效,這第二步一說,孩子就會停止大吼大叫的。
(三)分析事情與態度
等孩子情緒平和了一些之後,家長才可以與孩子討論態度問題。不能操之過急!
千萬不要在孩子大吼以後馬上對他說:「我是你媽媽!你不能對我大吼!太沒禮貌了!」這種話只會把孩子的情緒壓抑下去,傷害身體;或者讓孩子更憤怒,吼聲更大。這兩個結果都不是好的。
我們要耐心的通過第一步和第二步,讓孩子的情緒先得到理解與舒緩,讓孩子情緒恢復平和,再討論態度問題。
我會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理解你生氣的感覺,可是,你對媽媽大吼,媽媽心裡會很難受的。這樣對媽媽說話,媽媽感覺你沒有做到對媽媽尊重,媽媽有些傷心。」
父母要把孩子的關注點轉移到父母的情緒上,讓孩子認識到,對父母發怒後,父母的情緒是不好的,這個後果是需要他承擔責任的。
如果我這樣對孩子說,孩子會說:「媽媽,對不起。」當孩子道歉後,家長不要只說一句「沒關系」就完了。最好與孩子這樣溝通一下:
「寶貝,沒關系。每個人都有情緒,媽媽即使這么大了,也有控制不了發脾氣的時候。你更小,控制不好是正常的。以後我們一起努力,把情緒控制的越來越好,好不好?」
這樣說,孩子沒有太多的愧疚感。孩子會正確理解發脾氣,會明白發脾氣不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只是情感發泄的一種方式,不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
反而覺得,能和媽媽一起改善,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四)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環節
當態度上我們達成一致後,那麼,接下來就是很重要的環節了。
要讓孩子明白: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要啟發孩子:除了發脾氣,是不是還有其他辦法解決問題?
我會對孩子說:「寶貝,那我們現在想一想,除了發脾氣,怎樣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孩子也許會說:「我不知道。我不想寫作業。」(孩子很有可能說不知道,尤其是家長第一次做這樣的啟發式提問時)
這時,家長要繼續引導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向。可以啟發式提問:「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下多少時間,我們都需要做什麼,我們做個小計劃,好不好?」然後,和孩子一起把要做的事情,需要的時間,都寫在紙上。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感覺是自己在做的計劃,而不是父母強制。可以這樣說:「算下來,你應該有二十分鍾的玩耍時間。寶貝,你自己選擇一下,怎麼安排比較好?」
孩子無論是選擇先玩還是先做題,家長都給予尊重。相信孩子的決定,並相信孩子能做好。
當孩子仍舊有些許情緒時,家長可以陪著一起做,畢竟孩子小,慢慢引導,當心理素質越來越好時,家長自然會越來越輕松的。
晚上可以在睡覺前給孩子來個肯定的總結:「寶貝,今天晚上你安排的很不錯喲!果然解決問題比發脾氣好很多呢!是不是?」
如此,孩子不但知道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也明白了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嗎?

閱讀全文

與孩子吼父母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錢上算 瀏覽:783
一心養老院 瀏覽:651
老年大學唱歌班開學講話 瀏覽:684
女性工作前體檢哪些內容 瀏覽:172
留仙湖敬老院價格 瀏覽:237
老人過生日怎麼布置 瀏覽:250
恩施退休工資年審 瀏覽:139
60歲以上的老人買什麼保險 瀏覽:752
老人走路為什麼這么囂張 瀏覽:759
去星城敬老院 瀏覽:995
70歲屬什麼生肖多少歲 瀏覽:646
鞍山個人交養老保險需要什麼 瀏覽:469
現在買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個人 瀏覽:157
平和體檢怎麼樣 瀏覽:369
老人發出鵝叫是為什麼 瀏覽:531
幼兒園教案孝敬長輩 瀏覽:365
老人家小衛生間裝修 瀏覽:931
香港老人家的衣服 瀏覽:789
濟寧市退休金2016 瀏覽:67
武漢市郵局退休人員養老金年檢嗎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