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兒,家長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味的
自從那些無良懶惰的老師出現之後,家長群也就開始逐漸變了味兒。
家長群原本是一個溝通的地方,沒想到如今卻變成了這副樣子,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加以整改,不允許家長幫忙批改作業,希望很多老師們也可以引以為戒,真正做一個負責任有良心的老師。
B.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的這句話為何會引發網友的共鳴
因為現在的家長群有些變質了,家長群應該是學校的老師為了告訴家長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或者是學校有什麼活動需要家長參加的話,那麼老師就可以通過家長群告知,也就不用一個個的打電話告訴了。而家長因為繁忙的工作,難免有時候會忽略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個家長群其實也可以讓家長及時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只不過,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家長不僅要忙工作,甚至回到家裡之後,還要忙著幫自己的孩子批改作業,而作為老師,反而很輕松,甚至只需要每天上上課就好,其他的事情都就愛哦給家長來做。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為,而批改作業本身就是老師的職責所在,所以對於老師來說,還是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C. 中年老父親憤怒退出家長群,你覺得有必要嗎
對於這位中年老父親退出家長群的做法,我認為實在沒有必要。因為現在的大趨勢就是這樣,老師總是通過微信群和家長進行溝通,一氣之下退出了家長群,不過後續的溝通反而也成了問題。而且孩子還在這所學校上學,總不可能就這樣不管了吧。雖然沒有必要,但我十分能理解這位老父親的感受。相信不只是我,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應該都能夠理解吧。
如今老師的責任越來越少,不過老師也認為自己的工作越來越難做了。之所以說這位老父親沒必要退出家長群,是因為後續的溝通還需要通過微信來進行,孩子畢竟還在人家的班上上課呢,這樣一來會不會導致孩子更加難做呢?老師和家長之間還是應該想多一些理解吧。
D. 爸爸家長會崩潰痛哭直言壓力大,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網路上有一個新聞引起了網友的注意,有一個爸爸在給自己的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崩潰痛哭,說自己壓力很大。有網友問他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個爸爸由於自己的工作原因一直加班,導致她身心俱疲,而老師經常在群里點名說他沒有回消息,他自己說不是不想回消息,是因為當時在開會真的沒有辦法回消息。孩子的學習有問題,自己的工作也非常忙,導致他壓力非常大才會崩潰到哭了。
但是我的老師還是不滿意,還把我的奶奶請了過來,我奶奶當時已經很大了,腿腳都不方便,硬是過來給我開家長會,我當時看到那個場面我直接就哭了。我能夠體會到,家長在外面工作還需要分一大部分精力給孩子那種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希望,家長能夠放鬆一點,給自己一點空間不要太壓抑。
E. 家長群是什麼時候變成家長的「壓力群」的
對於孩子的教育這是一輩子的事情,而很大程度接受的教育其實來自於學校,所以狹義的角度來看,其實教育就是學校教育,這不只是學校的工作,對於家長也是需要配合參與的,所以就有了“家長群”,但是最近人們很是疑惑家長群是什麼時候變成家長的“壓力群”的?我感覺就是網路發展起來,就慢慢有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這其實真的不對,就像馬雲一樣,雖然小時候成績非常差,甚至考大學都經歷了好多次,才勉強考上了一個專科,但是後來的的他成就大家都是看到的,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僅只是分數上的教育,還有學生的愛好表現等,但是這些家長群基本都沒有任何的表現,慢慢就有了壓力。
F. 家長群有必要嗎,中年家長憤怒稱「我就退出怎麼了」,為何他如此憤怒
家長群的出現原本是為了方便家長得知孩子的情況,也方便老師和家長聯絡。但現在家長群卻越來越變質了,成為了一種利益、監控、推卸責任甚至拍馬屁的工具。
還有的家長群會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學校做清潔,美名其曰增加親子互動,增進親子感情。自己在家也能增進感情,連家裡面的清潔都沒空做,卻要求家長到學校做清潔,不參與就是不關心孩子。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慢慢的變質的家長群只會讓人越發反感。
汪涵曾說自己從來不加”家長群“,並不是因為他不關心孩子,而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的事情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分不清楚責任只能讓事情越來越混亂。教導孩子,批改作業這些都是老師的工作。家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是應該的,但這並不代表老師可以將自己的責任強加在父母的身上。
G. 中年人的崩潰是從哪一件事情開始的
在生活中對於中年人的壓力才是最大的,令中年人崩潰的原因也有以下的幾點。
第三,婚姻是一個家庭最和諧的一種方式,但是人到了中年,很多人婚姻都會變質,有的會離婚,有的夫妻關系不和睦。而導致了離婚,這些都是能夠讓中年人崩潰的,是因為離婚了這個年紀找對象也不好找了。在中年這個年紀孩子也都大了,即使找了孩子也不會認可會出現進退兩難的地步。
H. 從溝通變對峙,為何說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現在的年輕人當家長真心不容易,一方面又要上班,一方面又要時不時的看群里的消息。因為老師會把家長拉入一個家長群,老師會在群裡面發布各種消息,例如要孩家長配合的事項。有時候一言不合就會在群里和其他人起沖。所以說現在的家長群有可能是壓垮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群裡面有各色各樣的家長,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家長三觀也不同。家長他們也會在群裡面討論一些事情,有些家長會對老師溜須拍馬,例如提倡合資給老師買車等行為,而有些家長卻看不慣那些拍馬的家長,所以就會和其他家長起沖突。
或者小孩子在學校裡面發生了一點矛盾,家長也會在群裡面對另一個學生的家長大呼小叫,這樣的情況很多很多,所以家長看到家長群的信息就會崩潰,會覺得很累。
你是如何看待家長群的呢?你覺得家長群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