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對孩子的影響都有哪些
一、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尊重孩子呢?01.尊重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主意。當我們尊重他們的時候,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就會被慢慢的激發出來。比如第一個例子,媽媽自作主張給孩子報名了數學班,孩子就會認為一切都是媽媽說了算,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必須持保留的態度。久而久之,孩子就懶於思考了,同意嗎?
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尊重孩子讓孩子人格更完善,尊重孩子讓孩子更有責任擔當,尊重孩子讓孩子樹立更完整的人生價值觀!要做到尊重孩子就從實際生活出發吧!
讀到這里,您有沒有尊重孩子呢?如果沒有,您以後又准備怎樣做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
② 父母不尊重孩子意願,會對他造成哪些性格的不良影響
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願,那麼首先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裡,在他心中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對的。其次,會讓孩子產生自閉的心裡,孩子有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最後還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和難以教導,父母不聽取孩子的內心想法,無法和孩子一起交流。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裡和成長,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對於孩子正確的決定一定要給與支持,對於孩子不成熟的想法,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所以作為父母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放任不管”。
3、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想做的事情,需要被家長尊重和理解,父母如果不給與孩子理解和支持,那麼就會對他的心裡造成創傷,自己最親愛的人不會理解和支持他,那麼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和矛盾會慢慢增加和積累,這就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慢慢滋長,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
③ 為什麼父母普遍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呢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思想和心智都是不在線的,所以基本上父母都不會尊重孩子的意願的,其實我算是個比較倔脾氣的人,孩子時期尤其是叛逆期的時候,我父母一樣不尊重我的意願,但是現在你在回頭看的話,我感覺很多的事情我都很後悔沒有聽我父母的,我不得不承認,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願是對的。
我從初中就是體育特別好的孩子,我當時的標槍,全市第一,每年都是破自己的記錄,那時候就是感覺自己就是個天才,初中升高中,一直到高二,我都是在體育生的圈子裡面,但是在掌聲的背後,誰知道我父母是堅決反對我練體育這條道路的,一是心疼我,二是就算是一直練下去又能怎麼樣,你又進不了奧運會對吧。
不過我很倔,父母不讓我練我非要練,最後教練啊,老師啊,去我家裡做工作,父母熬不過我最後我靠著體育考上了我們市裡最好的高中,但是我父母並不是多開心。
最後證明我父母是對的,高二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就算是上了體育大學,出來也沒什麼特別好發展,我開始退出了體育生,然後開始學習,但是畢竟荒廢了一年,雖然我最後考上了大學,但是也不是什麼特別好的,到了公司,還是沒有人家一本的待遇高。
所以說父母畢竟這么多年了,什麼沒見過,有什麼沒經歷過,人生閱歷比你多多了,不尊重你的意願也是為了你好,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的父母都不尊重孩子的意願
④ 大多數中國父母,為什麼愛孩子。但不尊重孩子根源是什麼
「中國式家長」開始讓全世界感慨。可以說,中國父母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的,但有些教育方式卻有待商榷。本期,《生命時報》記者采訪了3位權威家庭問題專家,總結指出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十大誤區。
一、對孩子期望過高,管教過嚴。
被逼迫出來的「優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對父母,對社會產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為孩子做所有決定與選擇。
這一點,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給孩子學會「自律」的機會。
當孩子關上房門,就總覺得他肯定在裡面干壞事。
四、不表揚孩子,以免孩子驕傲。
當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沖回家告訴媽媽得到老師表揚了,而媽媽卻說,受表揚就會翹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臟!
五、喜歡橫向比較,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說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
六、愛往孩子身上撒氣,奚落孩子。
父母將工作生活中的情緒帶給孩子,稍有不順就拿孩子撒氣,還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七、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帶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學,我就給你買最好的電腦」……這樣的獎勵方式,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
八、輕易許諾,但言而無信。
最本質的原因是父母沒把對孩子的承諾看成承諾,沒有理解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應是平等關系,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很失望。
九、總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父母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當孩子對一件事情表現出極大的天賦與熱情,家長視而不見,將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扼殺在搖籃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養。
電影《閃亮的風采》中鋼琴師一生的悲劇——粗暴的父親只要求他單純學習鋼琴技能,最後導致他在技藝上成為大師,在精神上卻變成了殘疾人。
⑤ 不尊重孩子隱私的父母,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父母很強勢,則這種沖突會越來越少,但是孩子內心會越來越無助和絕望,最終抑鬱或者自殺。孩子的表現一直沒有達到父母的「最低標准」,「歷史污點」的存在讓家長沒有辦法短期積累信任感。導致上大學後,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只好在大學旁邊租房陪讀,以便照顧他的日常生活。時常會情緒失控暴躁,面對父母的不信任,就容易發生親子沖突,走向父母的對立面。
就這樣,青春期的表哥被貼上了幹啥啥不行的標簽。他在這標簽下過活了十多年。長期以往,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做什麼事首先想到不會是應該怎麼解決,而是「我不行」,「我不會」。以前他無論犯什麼錯,在我表姐眼裡都是他的錯,不是一頓罵就是一頓打,久而久之就成現在這樣了。而反應無一例外都會造成一定的後果,對孩子的個性和自尊造成好或不好的影響。
⑥ 有一對不尊重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感覺
我很討厭父母和親人所謂的聽我的,這都是為你好的邏輯,我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尊重他,尊重他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意義,而不是把他當作附屬品。尤其是對於大學生,很多父母抱著"你花我的錢,就得聽我的"的邏輯。等你經濟獨立了,就變成"我是你父母,你得聽我的"的邏輯。
⑦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四大表現
也不是說不尊重吧,
是觀念的問題,
認為孩子是自己的,
就應該是什麼都聽父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