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父母微信聊天說什麼,感覺沒什麼話題
通常情況下打電話問候一下,報個平安就行了,不一定每次都要聊很久。
父母其實就是心裡牽掛擔心,只要聽到你的聲音,見到你打的字就心安很多,並不是一定要和你聊什麼具體問題,沒有事情聊就直接掛斷好了,不要把與父母聊天當成負擔。
2. 是不是父母說的話全都是對的
這個問題太大,要看家長說的是什麼了!
其實任何人說的都有對有錯,家長也不例外。至於家長說的正確率有幾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相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可以算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教給孩子基本的生活和學習常識,教孩子獨立思考並能做一些事情,教孩子知書達理,懂得與他人相處,他們說的往往都是對的。如要講衛生,「吃飯前要洗手」,「上廁所要沖洗」,「不能吃地上的臟東西」「衣服臟了要洗」等;再如做事,「要一步一步來,按一定順序做」,「要自己整理書籍和房間」,「垃圾要放在垃圾箱里;人際交往中,「對人要有禮貌,見面要打招呼問候」,「孔融讓梨」,「要讓爺爺奶奶先坐飯桌」,「在公共場合不要影響他人,要排隊」,「不要從高樓往下扔東西」;學習上,「勤能補拙」「笨鳥先飛」,「要認真聽課」,「不懂就問老師和同學」,要尊重老師,「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學習要有計劃,要講方法,養成好習慣」,「友愛同學,要互相幫助」……這些話雖通俗,但能讓孩子懂人事,明事理,都是對的。這正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地方!是不可缺失的!
3. 是不是父母說的什麼都是對的.
天底下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可能是在方法上用的不是很好,但是他們這樣做還是為了使你今後可以生活的更好。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好好的和你父母溝通一下。當然這個是要在等他們心平氣和的時候,否則談不出那麼結果的。
4. 應該聽父母的話嗎
父母的話雖然不是都有理,但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兒女著想,有時候我們覺得他們很嘮叨,其實這樣是在傷他們的心。聽父母的話只會讓你做的更好,更正確的認識生活。但是你也有你的意見之盔,調整好心態,相信你可以理解父母的用意的!~
5. 怎樣避免和父母說話
我以前也經常有此類煩惱,對父母說話犯沖,莫名其妙的就吵了起來,過後心裡就會覺得很難受,總認為這樣做很對不起父母,可是就是忍不住。
為此我煩惱了好一陣,後來靜下心來想一想,總算想通了原因。首先,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壓力、阻礙,和別人的矛盾,甚至於和異性的感情問題等等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而我們卻又不可以很好的發泄出來(即使在最知心的朋友面前,我們也總會不自覺的隱藏一些自己的感情)。這種負面影響在我們心中積蓄,久而久之就會爆發出來,而我們發泄的對象恰恰就是父母。因為在潛意識里,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有了不快,潛意識里認為對父母發泄也就了理所當然了。並且父母因為愛我們,對我們管教很多,讓我們認為他們很啰嗦。於是平時和父母說話時,一有兩句不應心的,就不自覺的和父母吵起來。過後卻又因為對父母的愛,內心感到愧疚,進一步壓抑了自己的情緒。
後來我試著把這些想法和我父母說了,讓他們以後別在意,並且從那以後心裡有什麼不快,就去和他們說,多和他們談心。漸漸的我發現我和父母吵架次數越來越少,有時控制不住自己一時腦熱,說話沖起來,就會發現媽媽故意讓著我,然後就會很不好意思,自然吵不起來了。(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啊)
我建議您平時多和父母談談心,心裡有什麼不悅可以和父母說,父母一定會幫你解決問題的(我起初不好意思,有些東西說不出口,都是通過簡訊交流的,效果很好,現在還有這習慣)。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多聽聽緩解壓力使自己放鬆的輕音樂,每晚睡前都想想父母今天為自己做了些什麼,想想父母的難處,想想他們的辛勞。學會與父母互相理解。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和父母吵架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體會,並不一定適合您。但拿出來和您一同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互相交流。
補充:這並不奇怪,以前我和媽媽的對話也是這樣,說著說著,兩三句話突然就吵了起來。不過那時總覺的是我蠻不講理,但看您的情況,似乎是您媽媽有些不講理。建議您和她談心,讓她知道您心裡不願意這樣,讓她知道您是愛她的。並多想想您媽媽平時愛您的舉動,不管她說什麼,她都是愛您的,都是為您著想,您要試著理解她,並讓她也理解您。僅僅是您單方面的改變是不行的,您母親的態度也應發生轉變。你也可以給她寫信,把您心裡想得都告訴她,您
6. 為什麼什麼事都要聽我父母的話
其實你可以換一種想法,
出生並不是父母逼的,
父母只是遵循自然規律,
繁衍下一代,
其實十月懷胎,
母親也是很辛苦的,
尤其你出生那一刻,
母親就相當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還有上學,也是為了將來你能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很多家庭困難的山裡孩子都沒錢上學,
你能上學已經是很幸福了,
至於工作,當然也是為了父母百年之後,
你仍然能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7. 父母說的話全都要聽嗎
父母說的話要聽
不過是對的就聽
畢竟父母是關心你才說的
只要自己覺得不會傷害到她們就可以去做
如果明知道父母說的是對的不聽
那就是不孝
8. 辯論題目:心理話要不要和父母說。
問題的關鍵可以簡化為:心裡話要不要說,和誰說。不同的對象有什麼影響。覺得這方面還是要找一些心理輔導的書籍看吧。
和父母說與和朋友說有什麼不同,父母可不可以是朋友?我個人認為這個辯題的正方(要和父母說)是比較好打的。